车来了:“公交神器”玩转大数据
2014-03-14李佳璐
李佳璐
“车来了”的前身“智能公交”最初在武汉上线,在微博上被称为“公交神器”。一个武汉市的“智能公交”App,短短时间内竟然累积了一百多万用户,完全在邵凌霜和团队意料之外。他和团队敏锐地意识到,这款产品的特质特别适合推广到别的城市。于是,这位在武汉大学做讲师的北大博士开始了创业之旅。迄今为止,车来了已经在全国六个城市落地。
邵凌霜并不是第一个想到将公交车信息做成App的人。一直以来,不论是各地政府、IT技术公司,还是公交车公司本身,都想要将公交实时地理位置充分利用起来。这些信息并非难于分享,但从实践的层面,有很多障碍:沉入公交管理系统,对当地的用户心理有充分了解等等。
但车来了的优势在于,团队成员都是该领域内的顶级专家,有非常丰富的数据分析处理经验。用邵凌霜的说法,车来了本质上玩的是“公交车大数据”。通过由各地公交车管理系统提供的原始数据,结合由自己研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算法,提高公交车GPS信息精准度。比如在公交车上高架之后,系统无法获得它的GPS信息,车来了就有一套算法估计到站时间。
除此之外,有一些不能实时告知用户的公交车信息,也可以通过车来了的数据处理技术被识别出来。比如路途中有些地方要修地铁,有些站点要挪地方,有时候要改道,在车来了的系统当中,车辆的行驶轨迹和站站之间的耗时发生变化,就会被及时添加进App中。
车来了的用户当中,八成以上都是上班族,在交通高峰期时使用公交出行。用户出行路程越长、线路选择越少,就会越依赖车来了。这种情况之下,越精准,就越有竞争力。车来了可以告诉用户,你关注的车在哪里,还有多少分钟到站,后面还有几辆车,大概什么时候会来。
目前,车来了的活跃用户每天至少打开两次车来了App,平均停留时间在五分钟左右,在用户量集聚起来之后,其中会有很多可以盈利的空间。而车来了现在的努力方向,也是“让用户使用时间延长,上车之后仍然可以使用”。
由于成长路径特别,车来了自诞生起几乎没有花钱投过广告,更多的是靠口碑传播。为了省广告费,就连程序员也会常常到附近的车站发传单。令人意外的是,这样的推广方式不但有效,还能跟用户面对面交流。
邵凌霜认为,初创团队不该投入过多的广告费,风险很高,而且团队没有足够的现金,很容易死在初创时期。最初半年,在往武汉之外的城市拓展时,既拿不到数据,产品研发又没有进展,团队经历了极其难捱的一个阶段。回头想想,邵凌霜觉得这段经历对自己影响巨大。不断遇到新鲜的问题,不断地学习进步,在过程中解决问题,这样的创业过程就很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