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施氏鲟全人工饲料开口培育试验

2014-03-14姚德鑫陈怀发吕晓冬李正伟

黑龙江水产 2014年5期
关键词:仔鱼摄食鱼苗

姚德鑫 陈怀发 吕晓冬 李正伟 康 萌

(黑龙江省饶河大马哈鱼放流试验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黑龙江省萝北鲟鳇鱼试验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野生施氏鲟全人工饲料开口培育试验

姚德鑫1陈怀发2吕晓冬1李正伟1康 萌3

(黑龙江省饶河大马哈鱼放流试验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黑龙江省萝北鲟鳇鱼试验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施氏鲟是濒危的珍稀淡水鱼类之一,其野生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也有极少分布。1997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目录,相当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施氏鲟具有个体大、寿命长、生长速度快等特点,集观赏、美食于一体,具有极高的养殖价值。施氏鲟苗种的人工培育,一般先采用活饵(水蚯蚓段)开口,再进行人工饲料的驯化转口,而直接采用全人工饲料开口技术性强、难度大。黑龙江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于2014年5月26日至7月11日,在其繁育车间就全人工饲料开口培育野生施氏鲟开展试验,现将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1 材料和方法

1.1 苗种来源

试验所用2万尾施氏鲟仔鱼是由黑龙江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孵化所得,其亲本为黑龙江抚远江段采捕的野生施氏鲟,分别为母本23.5kg和33.5kg的各1万尾。

1.2 培育池

培育池采用玻璃钢制,圆形,直径2m,深度0.5m,笛式管注水,中央底层排水,水流量15~20L/min,保持水深0.25~0.3m。

1.3 增氧设施

车间配有增氧机,每口玻璃钢池配置2-4个增氧沙滤头。

1.4 环境条件

生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养殖采用的地下水符合GB11607的规定,经过室外池塘日晒提温,再经储水罐调温曝气后进入培育池。其透明度大于0.5m,溶解氧高于6mg/L,水温18~20℃,pH值7.5,符合NY5051的规定。

1.5 饲料

从仔鱼开口至试验结束,全部采用北京北欧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理的鲟鱼专用颗粒饲料,其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鲟鱼专用配合饲料成分表

1.6 日常管理

于5月26日开始仔鱼培育阶段,期间做好日常管理,车间24h有人值守,观察鱼苗活动和发育情况,监测水温、溶氧等理化指标。培育池采用流水养殖方式,在开口投喂前注水口罩200目筛绢网兜过滤浮游生物,开口期撤掉。调整注水管水流方向,使培育池内形成旋转微流,通常以2~3cm/s为宜。首次投喂3d后进行排污,采用虹吸、黑色软毛刷推底等方式,每天彻底排污两次。每5~10d进行分池,达到降低养殖密度和区分规格的目的。开口后每3~5d使用药物“卫抗(Virkona)”进行静水消毒,并采用每千克饲料拌1g土霉素和1g卫抗制成药饵的方式防治鱼病。

1.7 开口方法

“家长用超标电动车,学校或扣孩子道德分”,不久前,山东菏泽某学校这一规定引发网友热议。事后当地教育部门回应称,拒绝此类做法,对学生不会有任何惩罚性措施。强行将父母骑超标电动车的行为与孩子捆绑在一起,既容易误导孩子成长,更容易伤害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诚然,开展超标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需要标本兼治,但政策实施不可无限扩大,把八竿子打不着的教育部门纳入其中,甚至把孩子作为“尚方宝剑”,让孩子充当整治超标电动车的“排头兵”。教育部门职责非常明确,不要遇到什么事儿都和孩子“捆绑”。唯有如此,学校才能专心培养学生。从根本上讲,也更有利于超标电动车的彻底整治。

1.7.1 开口时间

确定首次投喂的时间,即开口时间是保证开口成功的关键。一般认为投喂过早会造成饲料浪费并污染养殖水质,而投喂过晚则会造成鱼苗“老口”,影响鱼苗的生长发育。根据多年培育鲟鳇鱼的经验来看,仔鱼卵黄囊尚未吸收完毕就已经开始摄食,属于混合营养阶段,这期间就应该保证提供适口饵料。据此于6月2日8时和20时,分别对两个试验池开始了首次投喂。

1.7.2 饲料粒径

不同品种的鲟鱼开口时,其适口的饲料粒径是不同的,用作开口的饲料最好经过人工筛选后再使用,以确保投喂饲料的适口性。对于施氏鲟开口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将粒径0.2mm的饲料粉碎后用80目和60目筛网筛选,先投喂80目筛选出的饲料,然后再逐步添加60目筛选出的饲料。

1.7.3 投喂方法

开口初期仔鱼主动摄食能力差,要尽力提高鱼苗与饲料相遇的概率。首先将饲料在投饵容器中用水搅拌均匀,然后分两轮沿池壁均匀投下,这样做达到了让饲料入池后尽快均匀沉底的目的。

1.7.4 开口期的其它措施

首次投喂前可排污清理1次池底,注意不要碰伤鱼苗,用刷子将没有鱼苗分布的区域刷干净。开口投喂后3d内则不要排污,避免鱼苗受惊。开口期间保持培育池低水位,还要注意防止排水口吸苗伤鱼。

2 结果与讨论

试验数据见表2。

表2 试验数据表

开口期指的是6月2日至6月12日;开口率统计的是截止至6月12日分池时,在池数量占初始放养数量的比例;培育期指的是6月12日分池后至7月11日试验结束;摄食成功率统计的是6月17日正常生长的鱼苗数量占6月12日分池后数量的比例;培育成功率统计的是截止至试验结束,正常生长的鱼苗数量占初始放养数量的比例。

6月13日至6月17日,人工挑选出非正常生长的“闭口”鱼苗。闭口是指一部分施氏鲟虽然已经开口摄食到饵料(可能是饲料也可能是浮游动物),之后却不再摄食饲料,头大,身体瘦弱呈线状。这些闭口鱼苗经水蚯蚓段复壮仍可正常生长,到试验结束时累计有近1900尾成活,不计入摄食成功率和培育成功率统计。

2.2 讨论

2.2.1 确定开口投喂的首次投喂时间,需要仔细地观察仔鱼发育情况。我们认为观察到仔鱼口须形成24h后即开始首次投喂为宜,这样让仔鱼有更多机会接触到饵料,通过触碰和吞吐来熟悉饵料,确保较好的开口效果。

2.2.2 试验结果说明野生施氏鲟全人工饲料开口是可行的,但是在相同开口时间、方法和措施的条件下1号池的开口率和摄食成功率与2号池相差较大,达到了20个百分点左右,说明了这种培育方式的难度较高,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分析这主要是由于饲料粒径调整不及时所致,在试验过程中1号池饲料从80目向60目调整过晚,直接影响了鱼苗的摄食和生长。

2.2.3 不同施氏鲟亲鱼所产的卵有重量等方面的差异,其仔鱼也应该有所差异,那么其开口积温和适口的饲料粒径都会有所差异,所以对每一批鱼苗的开口情况(尤其是饲料粒径)都要灵活掌握才能保证较高的开口率。仔鱼发育速度很快,饲料粒径调整必须及时准确。全人工饲料培育野生施氏鲟及时做好饲料粒径调整工作,尤其是开口期阶段的饲料粒径调整工作乃是关键之一。

2.2.4 全人工饲料开口培育野生施氏鲟还要注重及时分池,观察测量培育池鱼苗的摄食和生长情况,及时将不同规格的鱼苗区分开,对饲料粒径的调整工作也更为便利。同时将闭口的鱼苗淘汰,并适当降低养殖密度,这是保证较高培育成功率的另一个关键。

2.2.5 以水蚯蚓作为施氏鲟苗种培育的饵料时,由于其一般来自受污染的水体,所携带的病原菌多,切碎后产生的“血水”也污染着培育池水质,并且使得施氏鲟更具野性,易咬尾互残,这些都会造成病害发生。采用全人工饲料开口培育则避免了这些缺点,同时也省去了驯化转口过程的人工支出。掌握全人工饲料开口培育野生施氏鲟的技术关键点,同时选择高品质的人工饲料,其饵料方面的成本一般可以节约30%,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项技术措施。

猜你喜欢

仔鱼摄食鱼苗
浅析影响仔鱼开口摄食的因素
饥饿对似鱼句早期仔鱼发育、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轻则摄食减慢,重则大量死鱼!加州鲈养殖亚硝酸盐超标,预防处理如何做好?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笼养灰胸竹鸡入冬前日摄食量规律的研究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斑鳜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摄食紫菜粉等4种单一饵料的蚤状溞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Alice台风对东海鲐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