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

2014-03-14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5期
关键词:无线网络微课图书馆

动态

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限时断网对付课堂"低头族"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学生在课堂上埋头使用移动上网设备,正成为目前高校最普遍也最令教师们头疼的新问题。最近有高校以“断网”应对,引发多方争议与探讨。

前不久,上海海事大学校内论坛上,一位青年教师发帖称:上课教室能否电子屏蔽,关闭无线网络?回帖中一片赞同之声。该校有关部门表示,本学期将定时关闭校内教学区域免费提供的无线网络信号,时段为8时-18时。

除了断网,武昌理工学院、扬州大学、山东农大等高校采取了强制措施,只要一进教室,老师要求学生把手机等上网设备集中存放。

值得关注的是,位于枫林路上的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在上午8时至晚上18时之间关闭无线网络信号,这一举措已施行一年。

华东交通大学:十分钟"微课"带给学生十分精彩

“三维动画演示教学效果好,直观、清晰,教师本人视频与屏幕视频互相镶嵌、及时切换的拍摄手法,非常娴熟,细节知识点讲解非常到位、透彻,便于学生理解。”近日,新型教学方法——“微课”,正在悄然走进华东交通大学课堂。学校理学院教师涂晓斌是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者,他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绪论”课程,凭借出色的画面拼接和生动的表现形式,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比赛中获得江西本科高校惟一一个一等奖。

江南大学:“数字化能源监管”绿色校园

3月29日晚8点半到9点半,江苏无锡江南大学的校园内,所有的路灯都只亮了一侧,成了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江南大学自主创新、自主开发、自主设计的“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包含电能计量、供水计量、智能路灯、消防无线等多个监控子系统,综合应用网络、通信、信息、控制等前沿技术,拥有10项软件著作权和5项国家专利,是学校节能型校园建设工作中的最大亮点。

据介绍,在教学楼教室安装高灵敏度红外+光敏的照明节能开关后,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教学楼每月电能消耗从73000度陡降到41000度,月均节电30000多度。校园内共设立近2万个各类传感监控点。

华南理工自招试水网络面试300名考生网面

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自主招生面试中,为A1类考生提供了两种面试方式:一种是网络面试,一种是现场面试。华工由此成为国内率先采用自主招生网络面试的高校之一。

据了解,全国共有721名考生进入华工A1类面试,排名前300位的考生可以选择网络面试。

据介绍,考试程序相对简单,面试前,考生点击学校招生工作办公室网站,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分数查询系统,输入考生姓名和身份证号进入,核对信息后,考生填写QQ号提交系统,学校会向考生统一发送面试考务信息。

网络面试安排在3月29日全天进行,没有考生自我介绍环节,基本都是考官提问考生回答。

北师大推出首个“教育评价云应用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近日发布“教育评价云应用平台”,这是中国首个“教育评价云”。

当前,如何大规模实施过程性评价,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状况是教育评价面临的主要难题。初步建成的教育评价云平台,包括“工具研发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实时分析系统”、“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结果发布系统”、“质量提升系统”等多个系统。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建立了三大数据中心,并与全国各省36个分节点全部建立联系,至少5000台服务器为系统运营提供支撑,已拥有5000万以上的日用户活跃量。

北京:2300节“微课”9月上线数字学校

今年9月,北京数字学校将上线2300节“微课”,微课时长大多是在十分钟之内,学生可利用零散时间用移动终端收看课程。4月,北京数字学校研究基地在25所中小学建立。研究基地集中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四个区,今后这些学校将着力打造微课等数字课堂。

据数字学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詹伟华介绍,微课主要以视频为主,同时辅以习题。届时,只要学生用ID登录北京数字学校网站便可以下载观看。

江西赣州:计划三年完成教育云工程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今年该市将重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着力建设教育云工程。

赣州市将通过三年(2014年至2016年)建设,实现覆盖全市的“三通两平台”建设。据悉,2013年,该市累计争取上级教育项目资金16个亿,累计筹集校建资金20.16亿元。

广州:2016年50%以上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近日,广州市发布《关于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提出:2016年广州市50%以上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并完善覆盖各类核心信息的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与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衔接。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是该《意见》的重点。其提出,2015年全市公办学校基本实现1000M,民办学校20M以上带宽接入广州市教育科研网,并与广东省教育网高效联通,50%以上学校2016年实现无线网络覆盖。2016年,市、区、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基本形成,优质数字资源无障碍地配送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班级,全面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

青岛:首个24小时智能自助图书馆试开放

24小时不打烊的图书馆,借书、还书、查询、续借等功能由读者自助完成,近3万册22大类图书可供选择。4月24日,青岛市第一家24小时智能自助图书馆对外试开放,吸引不少市民来“尝鲜”。

这家不打烊的图书馆位于青岛市图书馆正门西侧。馆内,200平米的空间内,22个大类近3万册图书摆满书架,包括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还有80多种期刊杂志可以借阅。据介绍,馆内的现有图书、书架、设备等总投资70多万元。

智能自助图书馆内的每册图书都是青岛市图书馆购买的新书,并配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用自动化技术对图书进行编目加工、数据转换和图书借还。如果读者借书成功,就能通过安全检测仪离开图书馆。

正式开放后,自助图书馆还将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和读者的借阅情况,随时增添图书。下一步,青岛市图书馆也准备将这项服务在市内各区不断拓展。

猜你喜欢

无线网络微课图书馆
时间触发卫星无线网络同步仿真研究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滤波器对无线网络中干扰问题的作用探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图书馆
基于信令分析的TD-LTE无线网络应用研究
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电子围墙”安全防护系统的实现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