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有关中国周边的预言

2014-03-13齐岳峰吴浩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9期

齐岳峰+吴浩

在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召开的背景下,周边问题无疑将在2014年的中国外交布局中占有更加突出的位置。

尽管在中国的外交政策文件中一直有“周边是首要”的提法,但中央专门为此召开座谈会,还是第一次。

这次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从战略高度对中国周边外交作出了全局规划。中国周边外交的顶层设计已经清晰。2014年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周边外交,值得关注。

继2013年之后,《瞭望东方周刊》再次对周边政治经济以及安全局势进行预测。

本刊对2014年中国周边问题的预测更集中于对具体问题的前景评估。总体而言,预测结果显示,这一年中国可能在若干重大周边问题中取得突破。

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就2014年中国周边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他们是(排名不分先后):

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朱成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

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

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黄大慧

目前中国的周边环境,被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称为“近代最佳”。在这种背景下,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朱成虎少将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中国周边外交会积极落实2013年一系列首脑会谈确定的双边及多边框架协议。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亦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认为:“2014年非常关键,其中中美关系非常重要。”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周边形势其实在相当程度上受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影响。

习近平在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特别是在中国空前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习近平还提到了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这些理念,首先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在“与时俱进、更加主动”的原则指导下,稳定周边、惠及周边,营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周边环境,会是2014年中国周边形势的一大主题。

中俄军事合作进展更大

中俄军事合作目前主要集中在军备合作和联合演练。袁鹏认为,2014年中俄海军联合军事演习将继续进行。

据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表示,来自中国的研发合作请求还在增多。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则在2013年底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俄军事技术合作优先发展方向已经调整为武器装备的联合研发。

在当前中俄关系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可能再获得“苏35”战斗机等武器或生产许可。

俄罗斯媒体普遍认为,2014年俄罗斯军工企业至少会向中国售出一种武器。而由于需求巨大,上述任何一个合同的最终落实都将是俄中军事技术合作的一次新飞跃。

朝鲜半岛局势继续处于“振荡期”

袁鹏认为,2014年中国或将与六方会谈的其他五方加强沟通,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方面继续有所作为。但朝核问题错综复杂,解决起来仍然十分困难。各方能否有效管控局势,目前来看似乎是无法把握的事情。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则认为,目前朝鲜半岛核问题前景不乐观,如果不能解决朝鲜的安全担忧,前景会非常困难,朝鲜半岛问题的前景取决于有关各方。

上合组织在中亚进行新一轮反恐打击

2013年中国屡次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恐怖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正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

2013年9月和11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总理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举行,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分别首次出席上述会议。

中国外交官称,打击“三股势力”特别是“东伊运”恐怖活动,是上述会议的重要议题。

10月,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执委会还举行了成员国和观察员国共同参加的执法安全合作圆桌会议。

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执委会主任张新枫随后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表示,该机构当时已启动了对“东突”策划天安门暴力恐怖袭击案件的调查。

目前,在构筑更严密的边境防线的同时,支持中亚国家反恐、铲除来自境外的恐怖主义威胁已经成为共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将积极推动上合组织启动新的反恐计划。

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坚决维护主权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看来,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这一年看来肯定继续紧张”。他说,虽然很多人都看到了美国对日本在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上所持的批评态度,但“对美国的批评不要期待太高,他本质上是打自家儿子。”

金灿荣建议,中方仍然需要控制局面,中方可对日本采取多重动作,舆论与外交相结合,并可借力第三方形成对日心理影响。如果在保持沟通并建立危机管控机制的前提下,中日关系问题影响或可弱化。

在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黄大慧看来,中日关系在2014年难见改善迹象。在领土问题与历史因素的交合之下,安倍很难改弦更张,中方需要有心理准备---做好中日矛盾继续发展下去的准备,做好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双方矛盾不能缓和的准备。

中俄天然气谈判达成进展

两国之间的天然气管道谈判已进行多年。

中国新任领导人于2013年多次会晤俄罗斯领导人,推动中俄天然气管道谈判取得实质性突破。英国《金融时报》日前称,中俄双方在2013年下半年加快了谈判进程,为签署协议铺平了道路。endprint

回顾中俄新世纪以来的交往,每一个新阶段都助推能源合作取得长足进展。同样存在巨大价格差距的原油问题的解决,就是很好的例证。

有理由相信,在新外交元年之后,中俄双方能够结束天然气合作谈判。

南沙岛礁争端再次进入视野

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南海仍是“多事之秋、多事之海”。特别是伴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深入实施,美国加大力度介入南海争议,由幕后走到前台,域外势力竞相插手南海事务。有关争议当事国和利益攸关国互动频繁,南海问题未来发展演变将更加复杂。

首先,南海争议的表现形式由主张争议逐渐演变为实际管辖争议。特别是某些争端国通过“以武谋海、军占民随、法理造势”等多种方式,强化对所占岛礁和附近海域的实际管辖,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将可能导致南海冲突事件频发。

由于域外大国的介入,南沙争端已由争端方之间涉及岛礁和海域管辖权的争议,演变为争端方和利益攸关方围绕地缘政治竞争、自然资源及航道控制等利益博弈的复杂争议,日益面临着扩大化、多边化和国际化的态势。

总体而言,经过2013年略显平稳的形势之后,外部势力很有可能再次利用南海问题牵制中国。在这种背景下,南沙岛礁争端在2014年再次“风生水起”可能性不能排除。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初见曙光

1998年云南学术界首次提出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四国组成的地区经济合作的概念。1999年到2013年,四国在学术界和地方政府层面举行了11届“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首访印度时,正式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这标志着该跨境经济走廊提升到四国中央政府层面,进入实施推进阶段。2013年底,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四国政府间合作正式启动。

另一方面,整个经济走廊所涉及的地区范围较大、地理条件较差,而且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薄弱,推进走廊建设任重道远。

此外,如何把有关各国的共同利益统筹起来,把各方共同意愿转化成实际行动,还有许多政治和技术性的问题需要逐一解决。

中日在东南亚经济竞争激烈

从小米手机到高速铁路,中国企业正将中南半岛作为重要的产品市场。与此同时,为帮助中小企业进军东南亚市场,日本大企业正在当地扩充工业园区,强化配套措施。

2013年1至8月,日企对东南亚国家的并购项目投资总额为7403亿日元,达到了2012年同期的13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资金规模上均创历史新高。

一些日本企业正将在中国的工厂搬迁到东南亚。

事实上,中日两国领导人在2013年先后访问东盟国家。一时间,东盟似乎成为中日两国政商力量角逐的热土。

在中日之外,其他大国也在深度参与东南亚事务。在中国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先后访问中南半岛之后,法新社报道称,中国领导人在东盟纵横捭阖,似乎已成功在东盟范围内赢得一些共鸣,即便菲律宾也对北京表现出的灵活性表示“欢迎”。

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已有10年,双边经贸关系有了巨大发展,而东盟正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16国自由贸易区,在美国因“停摆”和财政问题对东南亚显得口惠而实不至之际,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可能取得巨大进展。

然而,对于一直保持“平衡战术”的东南亚各国来说,在大国之间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才是上佳之举。

TPP前途未定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是一项由美国主导、12国共同商签的多边贸易协定。目前参与谈判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美国和越南等。这些国家对全球总产量的贡献约为40%,占全球贸易三分之一左右。TPP如建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

在东北亚中日韩三国中,只有中国没有被邀请参与TPP谈判。外界普遍认为,美国推动TPP指向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

但是,由于在知识产权、降低关税等问题上始终态度强硬,美国与其他参加国立场仍存分歧。

TPP谈判原定于2013年10月完成,但经历4年、近20轮谈判后,分歧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TPP新一轮谈判原定于2014年1月举行,又推迟至2月底。主要原因仍然是美国与有关国家在知识产权、降低关税、农业等问题上难以达成妥协。

目前马来西亚已经表示可能退出谈判。因农业关税、汽车关税等问题,也引起日本国内一些反对声音。更为重要的是,外界认为美国总统奥巴马能否从国会获得贸易谈判快轨授权仍存变数。

目前许多人都在谈论中国加入TPP的可能性和空间。此外,与TPP并行推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给地区各国带来的利益,也为各界所瞩目。

显然,越来越多的复杂非经济因素在影响着TPP。

中蒙关系平稳发展

蒙古是中国陆地边界最长的邻国。2013年中蒙两国公民互访超过130万人次,两国贸易额约60亿美元,中国稳居蒙古第一大贸易国和投资国地位,中蒙战略伙伴关系快速发展。

同中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是蒙古外交政策的首要方针。虽然一部分蒙古人仍对中国存在偏见,但是“中国机遇论”依然是蒙社会的主流共识。2013年,两国签署《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中蒙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机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