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的“车”战
2014-03-13
央视对于北京高峰期地铁的报道引来了无数唏嘘和感叹,北京地铁是北上广等大城市发展弊病的缩影,为了免受“挤、闷、臭”的苦,大家也“各显神通”地进行规避,打车或者拼车就成为更多人的选择。然而眼看着在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家企业授意下的“优惠”逐渐升级成了“闹剧”,打车App便民的初衷也渐渐变了味。随着污染和堵车的状况加剧,一直处于边缘的拼车也终于“转正”,但是如何走上正轨也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打车App之争:两败俱伤
相信很多人在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大打价格战之前,都对打车软件并没有过多的关注,然而随着这两款软件的鏖战逐渐升级,它们也确实博得了一些眼球。打车App最初只是为了解决大城市常见的“打车难”问题,自从阿里巴巴和腾讯将两家公司收入麾下后,竞争就变得有点“恶劣”了。这两家公司的财大气粗是众所周知的,所以这般“烧钱”的竞争大家也是见怪不怪,甚至还有不少人拍手称快,乘客和司机双方都暂时落得了不少好处,自然都眉开眼笑。移动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作为新兴起的打车App来说盈利方式目前暂时不明朗,用户数量才能够决定其未来的去留,这次嘀嘀和快的的酣战,最直接的目的也是为了“圈用户”,只不过两家企业操之过急,企图用烧钱的方式来速战速决。从易观国际近日公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打车APP市场监测报告》来看:快的打车市场份额达46.7%,占据行业第一;嘀嘀打车以43.6%的比例位居第二。目前,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两家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打车App市场双寡头局面持续。这样的数据也表明“烧钱”的策略确实行之有效,但是作为使用者,司机和乘客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哪个App好用就用哪个。两家企业烧钱也总有结束的一天,当打车不再有优惠的吸引以后,App本身也不再对用户有吸引力,毕竟和价格更亲民的公交车、地铁相比,“打的”还是太奢侈了一些。
业内都公认打车App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再进一步来看,这入口是在地图和移动支付上。马年春节微信和支付宝都打破头地发红包,无非也是为了给自己的移动支付招揽用户,而这两款打车App坚持要让乘客使用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宝钱包付款的目的也在于此。而地图作为入口,在移动互联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地图相关联的O2O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从高德彻底转型就不难看出企业对于O2O的重视程度,而阿里巴巴在发展淘宝地图并未取得太多成果之后,也急于将高德收购以补全自己在地图方面的缺憾。腾讯也在不遗余力地发展SOSO地图,更凭借自己的财力推出了街景地图。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两款打车App用的却是百度地图,百度地图也自然而然地开放了端口,颇有坐收“渔翁之利”的架势。而刚刚成为“阿里帝国”一员的高德也和百度一样,同时为嘀嘀和快的提供了端口。
阿里巴巴和腾讯忙着圈用户的同时,却似乎把用户体验放到了一边:嘀嘀承受不住用户的“热情”,接连瘫痪;而支付宝虽然久经“双11”的考验,支付顺畅,但是在定位顾客位置的时候也频繁出错,让用户叫苦不迭。如此竞争之下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还把用户“惯”出了毛病,砸钱终有一天会结束,到时候只怕打车更是难上加难。
拼车合法化:托雾霾的“福”
2014年1月1日,北京制定《小客车合乘指导意见》,并内部下发,其中允许合理分摊合乘费用被写入指导意见。这也标志着过去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拼车被合法化了。这也让一直在夹缝中生存的拼车行业看到了新的希望。
拼车行为在欧美颇为流行,且深受当地人欢迎。在欧美的电影电视作品中,人们路上随手拦车搭顺风车相当常见,在德国甚至有空车上路被罚款的危险。但是仅就中国而言,拼车一直是相关部门绝不松口的问题,黑车问题一直屡禁不止,而非法运营造成的交通事故也比比皆是。但是随着不断攀升的PM2.5指数以及怨声载道的“大堵车”,官方也终于不得不考虑让拼车“转正”了。
虽然政策上对拼车不再限制,但是实行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从互联网上一份名为“拼车需求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国人对于拼车这件事的接受程度恐怕没那么乐观。大概有300名受访者填写了调查问卷,其中男性占比63.82%,女性36.18%。在“常用的上下班方式”问题中,39.49%的受访者选择包含公交车以及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而选择搭车的只有0.28%。除此之外,搭车的安全问题、费用问题也都是大家所担心的。
在政策尚未放开之前,就有很多搭车网站以及搭车App在“灰色地带”生存着。一款名为“我打车”的拼车App曾经名噪一时,3个海归在海外看到拼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便回国依样打造了一款手机App,融合了拼车基本功能以及SNS,希望能打造一款功能性社交拼车应用。该App一时间获得了不少好评,并且创下了60万用户的傲人成绩,更获得了多方的投资。但是它也没能逃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通病——没有准确的盈利模式。随着用户粘性降低、用户流失以及资方的撤资,这款红极一时的App最终也销声匿迹了。
一声叹息
移动互联网的大蛋糕人人都想分享,然而色彩越是艳丽的东西往往越是危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都将是这些企业头上悬着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打车也好,拼车也罢,最早的初衷都是要满足用户便于出行的需求,而不该因为一味积累用户而忘记初衷。培养用户习惯原本没错,但是提升用户体验更应该被放在第一位,如此良性竞争才能有长远发展。搭车固然是好事,但也要因地制宜,在文化、国情都大不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根据中国的实际环境去开发拼车市场,是值得这个行业的人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移动互联网的征途上,无论是打车还是拼车,都有很长的路要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