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学生工作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2014-03-13潘妍PANYan赵玥ZHAOYue

价值工程 2014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建设

潘妍PAN Yan;赵玥ZHAO Yue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 163319)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rsity,Daqing 163319,China)

0 引言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把信息化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则定将成为推动我国各项事业长期发展的必要手段。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所总结的那样:“过去10年,通信业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渗透的深度和广度显著提高,持续促进了经济增长,为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日趋突出”。

1 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基本上都接入了Internet 和建成了自己的校园局域网,这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阵地,同时,基于学生工作整体布局的考虑,学校管理层也对高等学校自身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投入了很大关注,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这使得信息化在学校的发展日益壮大,内容也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了。但是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投入方向不明确、整体目标不明确,经费投入时而迟缓的现状明显,一定程度上给信息化建设增添了阻碍,进而妨碍了高校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的脚步。

2 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70%以上的高校以院或系为主体进行学生管理,各校的学生工作办公室是学校进行管理及上传下达的重要媒介。然而,伴随着扩招政策的渐进推进,高校管理压力日益明显,这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2.1 本科教育连年扩招带来管理上的挑战 高校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基地,其学生人数正在逐年的上升,致使辅导员人均管理学生人数由原来的几十人猛增到现在的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从而极大的加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从而导致学工人在掌握信息、处理问题事的精力分散,办事效率下降。

2.2 事务性工作过多,导致经历分散无法细化 高校学生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要求较高,终日和数据、表格、管理、人数打交道,这就导致身处其中的学生工作管理者一身多职、分身乏术,在信息化尚未普及的情况下不得不在上述工作中消耗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个性、理想、人际关系等,以至于错中复杂的工作过后,真正落实带学生头上的时间少之又少,从而被纷繁复杂的工作迷乱了神经,致使学生工作对他们失去了挑战性和吸引力,也就更无暇助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和规划筹谋未来了。

2.3 学生信息多以文档办公形式保存,变通速度低现阶段,大多数高校为了便于管理都为学生工作人员配备了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力图实现学生办公网络化、无纸化。但是,辅导员大多数都是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完成工作的,所产生的数据自然就是独立的,此外,因为工作分工繁琐,工作内容多以WORD 或EXCEL 的分散存放,既容易因为电脑崩溃而丢失数据,又容易因为要求内容的变更而使表格失去意义,从而不利于自身原有工作成果的积累和传承。

3 学生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信息已被看作人类的第三大智力资源而被广泛运用,是领导和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学生工作融入信息化,也就应运而生。

3.1 信息化建设是学生工作的必然趋势 现阶段,高校扩招使得学生规模越来越大所导致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分配比例过低成为高校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头等大事。从原先的一两千人到现在的上万人,从一开始的单一校区,到现在的多校区规模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很难适应新时期对学生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了,因此,加快学生工作信息化是我们高校当下必须要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了。笔者认为,学生工作信息化是通过专职信息员、师生和网络交互等渠道建立起来的日常信息报送机制,从而便于学校与学生工作相关的部门间及时互通有无,从而迅速的对各种突发状况作出相应反应,并确保学校整体状况的良性发展。

3.2 有助于提高服务学生管理学生的工作水平 以往的学生工作日常管理,要求学生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到与学生保持畅通的交流,能够快速的获取、处理和反馈信息。区别于以往走访、座谈、设置意见箱等传统交流方式的新型沟通方式精准性不够,从而影响处理方式及结果。而如果高校实现信息化全覆盖之后,学生工作者则可以在工作中既充分利用网络便捷性等特点,还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深入学生中去为学生服务。

4 学生工作信息化构成的目标体系

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尤其是在现在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增加的形势下,如果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工作的相关信息,对于保障校园的稳定和学生的就业都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学生工作的影响作用。而只有建成了以下的目标信息系统,才能使得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迈进:①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学生最开始的基础信息,包括登记学生的家庭信息、所在学院、专业、班级;每学期注册情况、家长联系方式等有效信息。②学生在校期间所受到的奖惩助贷补减信息登记:根据学生出现违规违纪的特殊情况进行汇总并形成信息档案。③学生出勤管理系统:登记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升旗、早操、上课、晚自习和各项活动的出勤情况,必要时发给班主任或家长进行提醒关注。④学生住宿管理系统:登记学生的住宿分布和学生的宿舍卫生情况,开展文明寝室构建或公寓文明建设活动。⑤学生社会工作管理系统:对学生所进行的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参加素拓活动情况进行备案。⑥学生毕业就业管理系统:登记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学生个人科技成果获奖情况、教育培训情况。⑦预警与应急系统:通过网络舆情监督,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监测、对可能导致重大事件的个人或信息进行汇报,此部分要求保密。

5 学生工作信息化的建议

5.1 领导高度重视,成立自上而下的分工小组。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牵涉的部门多、投入大,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工程。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部门主管领导乃至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才可以充分实现,建议高等院校成立自上而下的分工小组,以便于协调建设过程中的资源调配和困难。

5.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性建设。加大高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但要靠高校自身的资金投入,还要靠引入活化市场机制,通过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全方位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高校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工作的信息化也是学生工作发展创新的必然手段。因此,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将有利于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学生工作,从而全方位的展示学生工作的新风貌。

[1]李俊.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工作管理科学化化[J].交通高教研究,2000(2):90-91.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2):5-8.

[3]胡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面临的困难及改进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54-55.

[4]周鸿刚,钱峰.高校学生工作的信息化战略[J].思想·理论·教育,2003(6):18-20.

[5]夏涛,吴敬诚.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