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养校友捐赠行为分析
2014-03-13黄欣HUANGXin
黄欣HUANG Xin
(三亚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三亚 572022)
(College of Social Development,Sanya University,Sanya 572022,China)
1 高校培养校友捐赠行为的必要性
1.1 高校资金现状,需要大力发展募捐事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对教育的迫切需求。按马丁·特罗的教育阶段划分理论①,我国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15%,已正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然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喜人进程却受到教育经费投入这一“瓶颈”的制约,办学经费紧张成为各高校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政府财政投入来说,尽管总量在不断增长,但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重来看,增长仍然有限。有限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中无论按什么比例分配,都不可能满足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更何况政府的经费投入政策是向基础教育倾斜。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许多高校的政府拨款只能够维持学校的大半年时间的运转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高校贷款总额超过2000 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负债经营”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③。
1.2 校友是高校募捐的中坚力量 自2003年,中国校友会网和《21 世纪人才报》已连续第9年发布中国大学评价报告,而2011年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体系。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校友是大学最杰出的产品、最得意的佳作、最自豪的财富。“校友捐赠”已是欧美等世界著名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教育成果的一种重要检验,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而校友资源是学校最富饶的人才资源。”高校是人类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其社会影响力是通过分布于社会各行各业的校友实现的,因此校友资源是高校的第一资源。毕业生常常称呼自己的学校为“母校”,“母校”一词凸显了校友与学校之间的天然联系。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学校发展的无形财富④。有的学者认为优秀的校友除了是学校的“品牌”形象、教育资源、信息资源和产业资源外,校友还是学校重要的筹资渠道⑤。学生走上社会后,特别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后会有较强的报恩心理,通过捐款、捐物等各种形式报答母校。由此可见,以感情作为纽带的校友是高校社会关系中的特殊群体,不仅可以对母校提供精神、智力支持,也是其重要的物质来源渠道。随着社会的进步,校友捐赠不仅在理论中而且在实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发展。以国外大学为例:普林斯顿大学年度校友捐赠率常年保持在60%以上;哈佛大学每年获得的2 亿多元的捐助中,有近1 亿是校友的个人捐赠。校友捐赠逐渐成为美国著名大学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和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的重要策略之一⑥。截至至今,社会捐赠尤其是校友捐赠,一直是美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的基础、是其教育成本分担中主体之一。耶鲁大学校长哈德利将校友会比作是“扩大的耶鲁”,由此可见校友对耶鲁大学的重要贡献⑦。就国内而言,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调研显示,浙大社会捐赠中约有50%来自校友。这基本上代表了我国高校社会捐赠的现状,即在目前的环境下,校友捐赠是各高校社会捐赠的主要来源⑧。
2 高校培养校友捐赠行为的措施分析
2.1 高校应提升实力,加强形象宣传,提高声誉 高校要想取得高回报率的捐赠,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实力,加强形象宣传,提高声誉,高校声誉和形象是促进校友捐赠的品牌效应⑨。高校声誉主要是是通过其办学水平和实力打造。高校要提升声誉、提高校友捐赠的积极性,首先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要提升声誉,必须保证教育水平和质量。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高校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各样人才。世人已经习惯于运用高校培养的学生素质的高低,来评价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高校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素质是其社会效应的最有效广告形式。只有培育出高素质、高能力、高贡献的学生,学校才会赢得社会的认可,才能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和声誉。第二,提升高校声誉要注重科研。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主要议题。科研水平是衡量高校研究水平高低的专业性水准。一所拥有众多先进科技成果的学校必然让社会产生一种欣赏、一种对专业尊重的心态。这种欣赏和尊重必然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声誉,从而促进其形象的树立。第三,提升高校声誉要注重全国性、地区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参与。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争取参与一些全国性的比赛、论坛、会议的机会。这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宣传手段,通过参加活动,不仅能丰富学校文化活动,还能向社会宣扬高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文化风貌;同时还能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这种知名度的提升会使校友增强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2 培育捐赠风气 培育潜在的捐赠者,高校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积极宣传本校的发展历史,充分利用自己悠久的历史,在学生入校之初就要让其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母校,尤其是学校的发展历史、学校所取得的成就、科研成果,知名校友的事迹等等。通过这些事迹的了解可以增强在校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其次,聘请优秀校友返校介绍经验和体会,宣传对母校的热爱之情。优秀校友往往对母校有着深切的感恩和热爱之情。他们的经验和体会能激发在校生的校友意识和爱校精神,从而使在校生不断向优秀校友学习,不断为学校做出贡献,使捐赠成为一种习惯。再次,鼓励在校生从现在做起,参与校友工作。在国外的大学主流评估体系中,校友的年度捐款率是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2011“校友捐赠”也没纳入了中国大学的评价机制。校友年度捐款重在参与,它体现了广大校友的凝聚力,对母校的认可度,同时也有利于在校生的捐赠风气的养成。我国一些高校在培养在校生参与校友工作这一点上已经做了重要的探索,很多大学校友会都发起了年度捐赠活动,鼓励在校生每年以自己的方式支持校友工作和学校建设。第四,要加强在校生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学校的一些日常工作和活动应该积极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在校生真正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这样会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母校与自己息息相关、母校需要校友的印象,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注释:
①马丁·特罗在《从精英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问题》一文中提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他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化.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前提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化阶段”.
②马春波.高等院校向社会募捐的基础条件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③邬大光.高校贷款热的冷思考[J].南风窗,2007(2).
④康新荣.试论高校校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3).
⑤周健.重视校友捐赠,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J].高教与经济,2008(3).
⑥引自《校友募捐:美国著名大学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国际人才交流,2005(2).
⑦乔海曙,许国新.校友捐赠和高效发展: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J].教育科学,2006(10).
⑧周健.重视校友捐赠,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J].高教与经济,2008(3).
⑨袁晓杰.我国高校校友资源开发机制改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1]马春波.高等院校向社会募捐的基础条件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1(9).
[2]邬大光.高校贷款热的冷思考[J].南风窗,2007(2).
[3]康新荣.试论高校校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3).
[4]周健.重视校友捐赠,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J].高教与经济,2008(3).
[5]乔海曙,许国新.校友捐赠和高效发展: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J].教育科学,2006(10).
[6]周健.重视校友捐赠,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J].高教与经济,2008(3).
[7]袁晓杰.我国高校校友资源开发机制改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8]李新功.社会资本理论与区域技术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