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目标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讨

2014-03-13廖跃程LIAOYuecheng

价值工程 2014年5期
关键词:定位物流成本

廖跃程LIAO Yue-cheng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南海供电局,佛山 528203)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 Foshan Nanhai Power Supply Bureau,Foshan 528203,China)

0 引言

梳理现阶段的文献可知,诸多学者已经关注增强组织合法性的问题。这里的组织合法性并不是一个法律范畴,而是其经济管理模式在得到政府、社会公众,以及内部员工认可的同时,因社会声誉度的提升而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环境。从传统认识来看,这实则就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良性互动效果。也正因如此,多元目标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则纳入到了本文的讨论之中。

若是严格来讲,多元目标并不只是包括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随着十八大构建生态文明战略举措的提出,企业在经济管理中还需要关注生态目标。关于这一点,对于那些流通性企业和生产型企业更是如此。从而,建立起三大目标融合下的经济管理模式,则将在提升组织合法性的基础上,应对当前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本文以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下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中小企业经济管理面临的挑战

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中小企业经济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资金困境 根据资本循环公式可知,企业资金根据G—W—G'的逻辑顺序完成循环,依次履行了货币、生产、商品等职能。在订制化生产形态下,企业G'的复归并不存在多大困难,而对原材料采购环节G 的获得却是个问题。为此,获取外源性资金支持便成为企业经营的前提。尽管,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改善措施仍在构建中,并且这次“两会”提案对此也有所涉及。但是,笔者仍然认为:短期内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并无大的改善迹象。从而也就意味着,单纯依靠技改来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不具有可行性。

1.2 用工困境 令业界意想不到的却是,用工荒从东南沿海一带逐渐蔓延到内地。从组织资源的角度来看,企业内部的核心要素是“人”。由此可见,用工困境将极大的挫伤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然而,仔细思考却不难发现:相对于资金困境的无赖而言,解决用工荒问题仍还在于企业自身的努力。具体而言,员工是否具有归属感、企业是否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等,都极大的影响到用工荒问题的解决与否。而这现实的满足,则体现为企业社会效益的获得。

显然,应对以上两个方面的挑战,依赖于企业多元目标导向下经济管理模式的构建。

2 对多元目标的解读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三大目标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形成了相互支撑的融合态势。但这一态势能否真正实现,仍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们的努力。这里将以中小物流企业为考察对象,来对多元目标进行解读。

2.1 经济目标 目前,物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普遍偏低,大概处于10-20%的区间。然而,物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循环中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并且又是解决低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可见,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企业层面,都具有强烈的经济利益驱动。而这种驱动在现实中,又演变成为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

2.2 社会目标 国际企业管理学界制定出了一个关于企业社会义务履行的国际标准。根据这一标准的定义,企业需要关注员工的生产环境,并不断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这就表明,本文的社会目标已经突破了传统理解,而是将目光转移到了对企业员工的人本管理上来了。

2.3 生态目标 众所周知,物流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将出现环境污染状况,诸如尾气排放、交通堵塞、噪音、肇事风险等,都成为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事件。从发展绿色物流的角度来看,应着力减少上述事件的影响。

3 解读基础上的模式定位

在上述解读基础上,企业经济管理的模式定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出。

3.1 经济目标下的模式定位 物流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呈现出无序和过度等两方面特征,而这一普遍现象将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因此,在增强盈利能力的目标导向下,则需要建立起成本控制的有效机制来。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仍在于强化企业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3.2 社会目标下的模式定位 本文把社会目标集中在对企业员工的人本管理方面,而这也是我国物流企业所缺乏的。从根源上来剖析这一缺陷,主要在于粗放型的经营模式所带来的粗糙管理模式使然。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应完善企业工会组织架构,并依托工会组织来传递员工的合理诉求,并借助工会来传递管理层的人文关怀。

3.3 生态目标下的模式定位 一般而言,当前物流企业在业务开展中面临着各种规制的作用,倒逼其遵循生态目标来开展经济管理活动。但如何使企业能够主动、自觉的维护生态效益,则是模式定位的出发点。笔者认为,需要增强生态目标遵循与其经济效益间的关切度,才能实现企业意识上的自觉。

4 定位驱动下的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企业经济管理的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4.1 经济目标定位下的模式构建 上文已经指出,需要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这里需要强调,许多同行都习惯于从会计成本控制上进行问题讨论,实则不然,除此之外还涉及到沉淀成本控制事宜。不难发现,若未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备的功效,将因资产专属性而导致企业资本机会成本的增大。那么对于会计成本的控制而言,则需要建立起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契合态势,借助前者的资金约束功能来强化一线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4.2 社会目标定位下的模式构建 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水平按比例来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以及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已成为包括物流企业在内诸多企业管理层的共识。那么如何来实践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完善企业工会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另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建立党支部,通过基层党建工作来督促企业管理层的人本管理意识,从而使社会目标的实现不应成为昙花一现。

4.3 生态目标定位下的模式构建 物流企业应在经济效益水平范围内,有步骤的开展绿色物流业务运作。采取先易后难的运作模式,即可以首先在物流包装的材料选择、包装技巧等方面进行研究,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对尾气排放的控制上来。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随着多元目标的实现,中小企业通过完成成本控制工作应对了资金短缺问题,并在社会和生态目标的驱使下吸引到了潜在员工的应聘。诚然,对于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5 小结

本文认为,随着十八大构建生态文明战略举措的提出,企业在经济管理中还需要关注生态目标。关于这一点,对于那些流通性企业和生产型企业更是如此。三大目标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形成了相互支撑的融合态势。在经济管理模式的构件上,需要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需要完善企业工会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需要有步骤的开展绿色物流业务运作。最后,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1]周东红.浅议目标管理在企业中的实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胡昌勇.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目标管理[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7).

[3]赵奕凌.物流工程项目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的几点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5).

猜你喜欢

定位物流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