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多维度保障体系,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

2014-03-13刘诚悦

文教资料 2014年34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学生党员入党

杨 岑 刘诚悦

(东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构建多维度保障体系,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

杨 岑 刘诚悦

(东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的先锋模范代表,大学生党员质量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已成为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长期且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对目前高校学生党建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从思想、组织、制度、培养教育、实践等角度提出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保障机制,进而构建多维度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学生党建 党员质量 保障体系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抓手,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堡垒和主要阵地。随着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日益壮大,特别是面对大学生党员质量现存的问题,如何通过构建多维度保障体系,保证且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是值得学生党建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建普遍现存的问题

(一)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随着高校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个别党员出现了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前后个人表现反差较大、党员理论素质和综合能力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另外,一些高校的党组织片面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将在校学生党员的人数比例作为衡量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出现了将一些综合素质不高、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学生发展入党的情况,一味追求数量,学生党员的质量有所下降。

(二)重视发展前教育,忽视发展后的继续教育。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普遍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前的教育,忽视发展后的继续教育。基层组织在党员发展前会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而在发展后往往忽略了党员的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即使进行继续教育也存在教育形式单调、实效性较差等问题。多数学生党员处于被动接受、被动学习和被动参与状态,教育效果不佳,出现了入党前的教育与入党后的教育不协调的现象。

(三)对于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和考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大多数基层党组织普遍缺乏规范有效的继续教育制度和考评监督机制,致使大学生党员得不到有效的教育管理和考核,学生党员得不到全面客观的监督和评价。另外,严格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措施在执行中被“软化”,在处理学生党员违纪的事情上,有些管理者怕对学生今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主张教育从严、处理从宽,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原则,将不合格的党员包容起来,使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发挥不了作用。

二、多维度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是贯彻和执行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高校部分大学生党员存在的质量问题,关键在于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对学生党员的过程性教育和管理缺乏全面设计,缺乏创新性的有效举措和科学性的考核评价机制。因此,构建多维度保障体系便成为提高党员素质,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拓宽培养思路,深化教育环节,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思想保障机制。

构建多维度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首要任务和第一要义是加强思想上的保障。高校各级党组织要深入认识和理解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校级党委在制定党建工作近期目标和长期规划的基础上,要从宏观和微观等多角度指导学生党建工作进行,切实将加强学生党建作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院级党组织根据校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院学生特点,科学严格地制订具体发展计划,针对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把关、严格审核和慎重考虑,本着“坚持标准、强化教育、科学管理、提升服务”的原则,稳步提升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二)加强组织管理,巩固队伍建设,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组织保障机制。

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跃升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学生党支部的设置要科学合理,在尽量扩大学生党建工作覆盖面的同时,积极探索党支部组建的新模式,突出党组织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其次,支部建设要以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组织员、辅导员的引导教育及管理为辅,探索学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共建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对学生党支部的支持和帮助,组织有关教师党员过双重组织生活。再次,建立基层学生党支部制度,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在党员发展过程中,严格发展程序,重视继续教育,激励先进性,鞭笞后进,健全党员发展程序;在提高学生党员理论水平,加强政治素养的前提下,注重创新学生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强化实践教育效果;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民主建设,尊重和保障广大学生党员的民主权利,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工程建设,积极为党员群众服务。

(三)拓宽培养路径,深化教育机制,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制度保障机制。

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功能。第一,建立和完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制度。各基层学生党支部要结合支部自身特点建立学生党员经常学习培训制度,把学生党员学习培训纳入总体计划,不断创新学习培训的方式方法。第二,探索和加强学生党员监督及责任追究制度。发挥传统宣传平台和新兴宣传媒体的作用,逐步加大党务公开力度,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发挥群众监督即普通同学的作用。实施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的工作程序,对不坚持标准、不履行程序和培养考察失职、审查把关不严的组织及其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第三,科学的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是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保障,具体体现在鉴别、引导、激励、示范作用等方面。考核方式应保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导下,结合高校学生党建的实际情况制定。

(四)注重过程管理,把握发展环节,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培养教育保障机制。

要积极探索入党启发引导教育,把好新生入学教育关。高校要抓住学生的入学心理,以入学教育教育为契机,把党的基本知识和学生申请入党作为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落实,使新生入学入党启蒙教育成为常规机制。

要遵循程序,严格积极分子确定关。党组织应当结合入党积极分子的实际情况,指定1—2名正式党员作为其培养联系人,发挥培养联系人的教育培养作用。要突出支部组织育人功能,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支部组织活动,对其进行定期考察,经常收集其表现情况,肯定他们的成绩,指出其不足与改进方向。

要深入开展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抓好预备党员转正关。党组织要结合预备党员本人的汇报,通过个别谈心、集体培训、介绍人帮助、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按季度讨论预备党员的培养考察情况,对于成绩和优点要给予鼓励,对缺点和不足及时给予批评和指正,促使学生预备党员能够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更好更快地成长。

(五)创新管理形式,拓宽教育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实践保障机制。

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学生实践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党员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载体,更是学生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可靠保证。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实践保障是平台。应该通过实践活动开拓学生党员教育的新思路与新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同时,通过实践检验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及先进性。要坚持校园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模式。在校内,可利用创先争优、廉洁文化等主题教育及建党建国纪念日、党员活动月等契机,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校外,可结合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兼职锻炼等方式,让学生党员进入基层、回馈社会,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

大学生党员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肩负着振兴祖国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党员的质量高低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高校各级党组织人员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及时更新观念,勇于拓宽思路,在借鉴科学理论方法的同时,更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党建工作,才能保证高校党建事业的跃升发展和学生党员质量的不断提升,进而确保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

[1]丁喆.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3(8).

[2]汪风易.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设想[J].绍兴文理学院报,2011(5).

[3]姚志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哲学解读与框架建构[J].中国农业教育,2011(6).

[4]冯天明.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J].成都大学学报,2007(2).

[5]曹文军.大学生党员质量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11).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学生党员入党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