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阅读的天空中放飞个性的翅膀
2014-03-13熊剑文
熊剑文
(泰州市姜堰区叶甸中心小学,江苏 泰州 225514)
让学生在阅读的天空中放飞个性的翅膀
熊剑文
(泰州市姜堰区叶甸中心小学,江苏 泰州 225514)
阅读是一种非常具有个性的行为,因为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都是开放的、不拘一格的。文章认为在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实践,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充分突出和强调学生的个性,提倡学生使用符合自身实际的阅读手段。这样,他们才会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产生与众不同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并抒发独到的体验和见解。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自主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现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有一些教师仍然新瓶装旧酒,阅读教学的理念陈旧过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阅读教学的指导过程中,教师比较关注学生怎样从文本中获取知识,可是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改变知识结构,进而优化阅读现状却被很多老师忽略了。其实,在阅读中,学生不但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而且要知道这种方法怎么运用,以及在怎样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最好。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本知识,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和步骤,使得学生即使离开老师,拿到一本书也知道怎样读。
2.教师更多的是把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当做影响阅读效果的因素,因而比较注重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是自由的,充满个性的,他们在阅读中要学会自我激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以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过程当中。
3.在阅读教学的指导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阅读的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进行指导,教给学生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方法,如怎样朗读、如何发现文章的中心,等等。基于信息加工角度的内隐策略,教师很少讲给学生听。
每一个小学生都富有灵性,充满幻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展现个性特点,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自主发展,引导学生对文本做出富有想象力而又充满个性光芒的解读。
一、通过自由批注推进学生的自主阅读
小学生在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独立思考的,他们更多的时候喜欢看别人怎么说,怎么做,然后依瓢画葫芦,这样显然对学生的自主阅读没有好处。批注阅读要求学生通过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的品位和感悟,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优美语言、修辞手法、描写特点、段落结构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凭借自己的深思熟虑,在书本或是课本上用符号、线条或者简练的语言进行标注。这样,学生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划就怎么划,阅读的自主权得以充分体现。这是个性化阅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通过自行筛选推进学生的自主阅读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贪多求全,恨不得把文章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讲给学生听,可是学生的注意力毕竟是有限的,教师看似什么都讲到了,其实学生什么都没有学到,或是每一个方面都是学得一知半解。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是被动的,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上面。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本没有得到体现。现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如果什么都要学,那么学生穷其一生又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同样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必要对文章的每一个方面都予以关注和学习,都要精读、熟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让学生选择认为重要的地方或是自己喜欢的词句品读、体味,相信每一个学生对文本都有基于自己理解的体验和思考。
教师要多动脑筋设计问题,不能图省事,提一些只有唯一一个正确答案的问题,而要多设计一些具有放射性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自主思考,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放飞个性、激扬文字的舞台。如我在教《理想的风筝》一文时,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基本内容之后,进一步提出:“刘老师放上天空的仅仅是他亲手制作的风筝吗?”这个问题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提升,也是一个具有开发思维、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不同方面做出回答。有的学生认为,刘老师放上天空的是他远大的人生理想;有的学生认为,刘老师放上天空的是他对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有的学生认为,刘老师放上天空的是他直面挫折,笑对人生的生活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刘老师放上天空的是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里,学生的发言之所以没有像以前一样千篇一律,完全是因为我设置的问题是开放性的,充分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光芒。
三、通过批判质疑推进学生的自主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是不受限制的,也是充满个性化的,他们既可以对课文产生共鸣,又可以对课文进行质疑、批判。在阅读中学生通过批判质疑策略可以极大推进自主阅读。
西方学者专家认为在创新精神的诸多元素当中,批判思维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创新精神的基石,一个人拥有了批判思维,就等于拥有了创新思维。那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批判、质疑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得以充分激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会自发调动原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接受、消化和理解文章的信息。学生在阅读中能否激活原有知识影响他们对文章理解和记忆程度的高低。如果学生原有的知识没有被激活,那么对于文章的信息学生就无法判断好坏和对错,唯有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当学生的原有知识被激活,但是和文章中的信息、内容发生矛盾时,要么文章中的信息以令人信服的理由让学生自愿修改头脑中的旧有的知识结构,要么就是学生根据旧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对文章内容提出批判质疑。
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自由、平等、可以畅所欲言的课堂能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甚至是一些看似荒诞的、不合情理的、天马行空般的看法。当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当思维火花璀璨夺目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再唯书是从,他们就会对文章的内容和观点提出批判和质疑,就会成为拥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的小哲学家、小批判家。如果教师一味霸占课堂话语权,片面强调师道尊严,不允许学生发表“异端邪说”,一旦学生的发言稍稍偏离轨道,则立即予以大声呵斥,长此以往,就没有学生敢在老师面前提出批判和质疑。
那么,怎样通过批判质疑推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呢?可以从以下步骤进行:一是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要学会独立思考:我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不是有道理?可不可以从其他角度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看法?等等。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能够得到进一步深化。二是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过程当中,适时予以调控和指点。如我在教学《理想的风筝》一文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入思考:为什么说刘老师所放的风筝是理想的风筝?读完全文后,我再一次要求学生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自己之前的阅读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这样,学生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批判质疑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了批判质疑和反思,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只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运用适合的阅读方法,就一定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天空中轻舞飞扬。
[1]李海林.个性化阅读的学理依据和教学形态[J].小学语文教学,2005,9(12):31-34.
[2]蔡丹丹,郏选志,蔡方红,胡英波.尊重个性凸显个性——浅谈个性化阅读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09,6(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