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种子管理工作的新思考

2014-03-13胡飞等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4年2期

胡飞等

摘 要:种业发展新时期武汉市的种子管理工作,要围绕现代种业发展目标,推进种子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建设和种子管理体系的建设,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重心,在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和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种子管理;种子产业链;种子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4-0070-04

2011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是推进我国种业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种业进入新一轮改革发展时期。在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型的历史时期,种子管理部门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建立现代种子管理体系、培育和规范种子市场、推进种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加强种子质量监管、净化种子市场、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是党和政府寄予的重托。种子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种子管理体制和工作职能分工也发生着新的深刻变化,作为市一级种子管理部门,上有农业部、省种子管理局在法律、法规、政策等宏观上的指导,下有区种子管理部门的属地执法,客观上存在着大事无权限、小事无抓手的情况,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履行好《种子法》赋予的职责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根据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新时期的种子管理工作应围绕现代种业发展目标,加快建立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重点建设健全种业产业链和完善种子管理体系,转变种子管理工作方式,同时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

1 武汉市现代种业的发展目标

2012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武汉现代种业的发展目标,即将武汉建设成为全国种子之都,就是要加快建设标准化的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先进的种子加工中心、强大的品种研发团队、快捷的种子物流通道、成熟的种子交易市场及具有自主创新、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集群,形成立足武汉、辐射湖北、领先全国、融入国际的具有技术先进、设施完善,综合竞争能力强、外向度较高的国家级现代农作物种子种苗中心。

2 实现武汉现代种业发展目标的建设重点

实现武汉现代种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就武汉市目前状况而言,当前的重点就是要建设好如下两个产业支撑点。

2.1 健全的种子产业链

考量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的现代农作物种业情况,均具有规模庞大、分工细化、行业完备、链接有序、主业突出、多元发展等现代产业特征。武汉作为中部重镇,要想实现建设全国种子之都的目标,应该在种业产业链的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打造。

①建设标准化的种子种苗生产基地 在全市建立4~6个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农作物制种基地。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先进,隔离标准规范,排灌通畅,交通便捷,技术先进成熟,作物种类布局合理,形成一批制种专业村、合作社、制种大户,全面提高制种效益。同时围绕武汉新增4 669 hm2设施蔬菜基地的种苗供应,建立4~6个现代瓜菜种苗育供中心,为基地种苗供应提供保障。通过制种基地和种苗育供中心建设,形成稳定的种子种苗生产线,这是发展现代种业的基础环节。

②建设先进的种子产业园区 按照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空间规划布局,建设集种子加工(精选、烘干、 包衣、包装)、仓贮、物流、交易、服务等于一体的种子产业园区,采取政府引导扶持、现代化公司管理的运作模式,吸纳国内外先进种子企业入驻园区,为种子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可靠的服务,从而建设稳定、完善的种业链。

③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群 积极引导和推进种子企业重组、并购、联合、转型,形成一批块头大、实力强、种类齐全的集团化企业,打造一批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市场份额大的种业“航母”。

④建设现代种业服务链 积极引进高品质的服务性企业,包括包装物制造商、印刷商、广告商、策划公司、猎头公司等,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断提升企业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构建现代种子服务业。

2.2 完善的种子管理体系

现代种业的发展,对种子行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建立完善的种子管理体系,包括市场监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新品种推广体系,全面履行好《种子法》赋予的各项职责。

①市场监管体系 完善市区两级种子管理机构,理顺管理关系,稳定执法队伍,建设一个具有先进的执法手段、健全的监管网络、过硬的执法队伍、长效的监管机制的市场监管体系。

②质量检测体系 建立市、区、企业三级种子质量检测体系,把住基地核查、海南种植纯度鉴定、分子检测三道关口,配以专业的队伍、先进的设备、规范的流程、统一的标准,对种子质量从源头到终端实行全程监控。

③新品种推广体系 打造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利用武汉种业研发机构集中、大院大所众多的优势,加强与院所合作,共建高标准的各类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制定一套新品种准入、展示宣传、生产示范、成果评价及应用推广等规程,充分发挥示范平台新品种孵化器、筛选机的作用。组织种子管理部门、种子企业、种子经销商开展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三级示范展示推广活动,力争新品种引试推工作实现新突破。

3 适应现代种业发展的种子管理工作新转变

作为联系省种子管理局和区种子管理局(站)的市级种子管理部门,市级种子管理站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根据现代种业发展的新格局、新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种子管理工作要实现转变工作观念,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重心等3个转变。

3.1 转变工作观念

在工作上要由细变粗、由直接变间接,从抓微观转为抓宏观,将主要精力和着重点放在抓体系、抓政策、抓发展上面。坚持抓住基本点,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各项工作职责,强化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坚持突出工作着重点,围绕建设种都的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出思路、订规划、拿措施。以项目为支撑,分步实施标志性种子工程。

3.2 转变工作方式

由具体一线执法为主转为以指导、协调、监督为主,由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为重点转为以体系、平台、窗口、手段等建设为重点,营造良好的工作软环境,由管理指导为主转为管理服务并重。进一步明确工作关系,明晰工作责任,强化工作主体。

3.3 转变工作重心

工作重心要做到由上向下、由内向外、由纵向横三个转移。

①由上向下转移 即深入企业,掌握企业运行状况、发展动态、政策需求,做到服务有底、管理有度;深入基层,掌握基层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指导有方,深入实际,掌握一线执法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新特点,做到执法有据、处置有理。

②由内向外转移 为了减少行业内监管不利因素的影响,实施有效的监管,应着重加强社会监督工作。a.设立社会监督员。社会监督员对管理工作及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及时监督,并建立交流、沟通机制,进一步改善管理工作,增强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b.设立社会信息员。在业内外聘请信息员,增加信息源,扩大监管面,提高办案准确率,并建立举报制度和奖惩机制,做到群防专治。

③由纵向横转移 除完善业内管理外,还应加强与兄弟地市州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开发管理资源,提升行政效能,建立合作机制,在种子执法监管上实行有效对接。

4 建设现代种业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

当前武汉市种子管理工作应该围绕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建设种子之都这条主线,从政府政策、管理体系、交流平台、监管关口4个方面入手,着力打造武汉市种子产业新体系、构建新格局。

4.1 争取政策,改善发展软环境

一个政策往往表明政府对相关行业发展方向性的指引及支持力度上的倾斜,形成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软环境,种子管理部门要搞好调研,当好参谋,力争政府制定促进种业发展、打造种都的新政策。

①设立种子产业发展基金 全市设立种业发展基金,用于种子企业的研发扶持、购种资金的周转低息信贷及突出贡献奖。

②建立种子储备制度 建立市级种子储备制度,每年由财政预算安排种子储备资金,以保障灾年的种子供应、维护农业生产的稳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③实施制种生产政策保险 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保险公司运作,在本市范围内种子制种基地实行政策保险,尽量减少企业制种风险,维护种业平衡发展。

④制定税收惠种政策 目前我市种业正处在发展初级阶段,企业规模不大,经济实力较弱,承受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差,应确立放水养鱼的理念,尽量减轻企业负担,在企业所得税上给予适当优惠。

⑤实施种子工程 为了加快种业发展速度,迅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十二五”期间全面组织种子工程项目实施,在种子生产、品种展示和加工仓储物流生产建设上给予资金支持,建设成规模化的种子种苗生产基地、规范化的新品种展示基地和现代化的加工仓储物流基地,全面提高种业开发实力。

4.2 完善体系,构建监管新格局

种子管理体系是整个种子产业2个支撑点之一,只有不断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并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种业的发展才能做到快速、健康、有序。

①理顺体制 全市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应全部实现参公改局为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全额拨款事业参公单位。

②建设队伍 各种子管理部门要有计划地充实、培训、提高、稳定种子执法队伍,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管理业务精、工作作风硬、水平一流、业绩一流、形象一流的执法队伍。

③提升手段 在交通工具、取证器材、检测设备等方面要配备齐全,并提档升级,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3 打造平台,创建工作新模式

围绕建设种都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几个支撑平台。

①建设种子产业园区 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占地面积66.7 hm2的种子产业园区,全市所有规模种子企业进驻扎堆,形成种业集群,集种子加工、仓贮、物流、商务、办公及相关服务行业于一体,充分发挥其行业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国形成品牌和亮点。

②举办种业发展论坛 围绕发展产业、建设种都这个主题,每年以不同的方式、内容及对象交流和研讨,针对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难点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并加强企业间、行业间及“1+8”城市圈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种业“长三角”。

③建设种业信息网站 网站是集信息采集、保存、交流、散发的宣传平台,更是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窗口和名片,应加快建设和完善。

④完善种子会展平台 在武汉蔬菜种子交易会和中国武汉农博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提升包括大田作物在内的全国性的种子交易会,改一年一届为两年一届,并建设好与之配套的田间展示现场,打造会展经济、扩大行业影响,提升行业地位。

4.4 与时俱进,探索工作新机制

①建立工作监督考核新机制 每年对各区种子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宣传培训、市场执法、技术推广及案卷评查等进行评比奖惩,并将结果在网站上通报,强化工作的监督与指导。

②建立监管工作新模式 在种子质量监管工作中要始终突出大企业、大市场、大基地,牢牢把住基地核查、海南种植纯度鉴定、分子检测三道关。

每年开展一次水稻、棉花、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核查工作,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认真做好海南种植纯度鉴定工作,确保种子纯度达标,杜绝问题种子流入市场,逐步开展市场抽样、分子检测工作,对上柜的主要农作物品种进行纯度和真实性鉴定,严肃查处假劣种子及侵权行为,净化种子市场。在种子市场监管中,实行抓两头、控中间,全程监管。首先对种子生产、加工及贮藏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对资质、数量、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并做好品种登记、备案工作,牢牢守住市场入口关;其次对乡镇零售商、代理商等终端门店严查暗访,检查上柜品种的合法性及质量的可靠性,紧紧把住市场的出口关,管住两头;严密监控好中间的集中市场,实行三查,即全市联合执法大检查、各区属地自查、督查组市场巡查。

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全市联合执法大检查,除各区集中大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外,对乡镇的种子经营门店进行抽查,各区在联合检查前要开展自查自纠、宣传指导工作,此外每月市站督查组对各区大市场进行巡查,对市场的监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种子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实行无缝对接,全程监控,使假劣种子无处藏身。

③推行创先争优活动 从正面指导,树立质量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开展以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为主题的诚信企业、放心店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要求不售假劣种子,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创新售后服务方式,在全行业营造一个诚信经营、创优争先的良好风尚。

④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由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组织及部分种子企业组成种业信用评价专门机构,设计信用指标,建立评价制度,规范评价程序,用好评价成果,推进我市种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惠鹏,惠琳,徐崇奎.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种业,2012(2):26-27.

[2] 马中华,吴旻,石廷香.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治理种业三乱[J].种子科技,2011(8):9-11.

[3] 竹山县农业局办公室.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种子管理工作的思考[EB/OL].十堰农业信息网,2011-11-14.

[4] 董亚玲.强化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种子科技,2006(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