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香袅袅连因缘

2014-03-13

西江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殊因缘宝物

良 子

佛香袅袅连因缘

良 子

文殊菩萨像

记不清从何时开始,心中多了一份眷恋和挂念,每晚总得像睡前关心小孩似的,看一看所藏的文殊菩萨造像,才能安然入睡。佛家强调因缘,认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也许就是因缘。

十年前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带着多次应约未遂的愧意,踏上了几度欲行未成的行程――到200公里外拜访一位退休的文博前辈并赏宝。我随朋友尊称主人为老师。

没有多寒暄,双方话锋就直转文物的藏玩赏辨、所见所获。谈话间,数件宝物已从箱柜中取出,摆放在我们围坐的茶几上。外行的我头一回近距离接触宝物,看热闹似地听着老师和朋友的点评,暗暗羡慕他们学富五车,惊叹眼前并不显眼物件的贵重。

尽管当时这些物件没有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然而素爱佛学的我,却对一木雕造像怦然心动。造像为明代中原地区风格文殊菩萨,沉香木雕刻而成,通高17厘米,宝相庄严肃静,头顶五叶宝冠,胸前腿足饰以联珠璎珞,手腕戴臂钏,结半跏趺坐,右手持莲花法轮宝成与愿印,左手持莲花经卷宝成无畏印,以狮子为座,坐于莲花净土之上。

就因这怦然心动,坚信并延续了我与文殊的因缘。

回去后,我一头扎进书堆和谷歌之中,翻阅和查找与文殊相关的资料,感受着收藏带给自己初恋般的愉悦与亢奋。最终,我得知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妙德妙吉祥之意,为众菩萨之首,是大智慧的象征。

是因缘就应珍惜。我决定收藏这造像,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伏案的我为一份材料冥思苦想不得要旨时,便游荡于互联网上,于谷歌中随意搜索查阅文殊菩萨的资料图片,随后骤觉思路顿畅。朋友说这是文殊赐予思路,但我相信这是一个偶然。

然而必然总在偶然中,这必然就是因缘。

老人说,小孩不宜见菩萨。我也担心当时5岁多的小女儿见不得菩萨,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小女初见文殊菩萨时,不但丝毫无惧,而且还大人似的仔细端详,并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朋友欲请文殊,女儿说:不要不要,我最喜欢这文殊菩萨!难道这不是因缘吗?

我信佛是信文化,我信缘是信传承,物是文化的载体,缘是传承的索引。盛世收藏,收藏的是物件,传承的却是文化。收藏是一种奉献,传承是一份责任。这就是一物等一主的因缘轮回。

责任编辑 黄秀瑜

猜你喜欢

文殊因缘宝物
端午节里的“避邪宝物”
文殊菩萨
“三个女人一台戏”之《啼笑因缘》
印度帕拉时期的文殊菩萨造像
冠军诞生记
从《心经》看佛教的“空”观念
海豚馆寻宝
那些穿越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