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访谈节目主持人沟通“三力”

2014-03-12肖悦

新闻前哨 2014年1期
关键词:鲁豫三力崔永元

肖悦

纵观国内外优秀的访谈节目,其主持人无不善长人际沟通之道。主持人如何运用人际沟通的技巧,进行有效的交流,形成一个和谐、有意、有趣,能谈出真知灼见,而且能呈现出一个适宜电视传播的谈话场,直接影响节目的内容、风格和收视率。从人际沟通的构成看,沟通能力主要有交流情境的设计能力;有效地收集信息,并做出逻辑的分析和判断的倾听能力;能否贴切地表达出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表达能力。

一、设计能力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设计能力”主要是指主持人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充满亲近感的传播氛围,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建立彼此的信任,引导对方迅速进入谈话内容的能力。

主持人营造氛围的手段多种多样。不同的营造手段是主持人不同心理活动和思维的结果,它需要随着环境、人物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把握心理对应的设计。主持人的“人文性”是营造访谈节目良好氛围的根本,应始终贯穿在节目中。其主要包括采访前的充分准备;真诚地与访谈对象平等交流的意识;懂得设身处地为嘉宾着想,保护嘉宾的隐私和正当权益;尊重嘉宾的话语权、思想、情感、性格、情趣等。被《时代周刊》誉为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的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主持人鲁豫知性的形象和得体的提问方式,赢得嘉宾的信任和观众的喜爱。不管是面对叱咤风云的资深政要、社会名流,还是现实中的焦点人物,鲁豫都没有利用手中的话语权去逼问被访者,发掘他人隐私,而是尊重被访者与他平等交流。正如她本人所说“我要给被访者一个很宽松,很真实,没有被侵犯的氛围”。在毛阿敏两次税务风波后,鲁豫采访了复出的毛阿敏。这个话题在把握分寸上有一定难度,主持人不仅要问出观众想得到的信息,同时还要保护访谈对象。鲁豫在访谈开始便以平和、坦诚的语言与毛阿敏进行沟通,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先获取对方的信任。节目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鲁豫:“其实到昨天晚上我还挺担心的,因为我不知道你准备对我讲多少。但我想,如果你来做我的节目,你心里应该会想到我可能会问的很坦率。”

毛阿敏:“我知道你应该问一些比较尖锐或者比较坦率的问题。”

毛阿敏当即给予了理解和配合。之后,鲁豫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分析毛阿敏陷入税务风波的各方面原因。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既为观众展现了一些税务风波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是与嘉宾的一种温和的交流策略。在鲁豫的节目中,嘉宾和观众都自然地沉浸在主持人所设计的情境中,现场氛围无论于访谈对象还是观众都感觉很到位。

善于沟通的人,必须随时顾及别人的感受。对比一些失败的访谈节目可以发现:主持人不尊重访谈对象的想法和要求、随意打断他人话语、角色定位不清等行为,不仅影响访谈对象的情绪,也容易让观众产生反感。陈坤是当代影视领域的新生代偶像,尽管他很红,但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童年:父母的离异让他极度自卑,姐姐的离去也给了他巨大的打击,这样的生存环境让他在艺术的征程上一路奔跑。在《艺术人生》的一期节目中,主持人朱军对他的访谈显然缺乏主持人的人文关怀。朱军一开始就从其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上引导。当陈坤承受不了这样伤痛的提问,小声请求可不可以不谈这个问题时,朱军没有体谅嘉宾思想情绪的变化,反而说:“为什么不说更想成为一个好弟弟?”直接了当地猛揭伤疤,逼问他过世的姐姐,使陈坤终于无力躲藏,眼泪流在了脸上。这一幕令很多观众觉得残忍和愤怒。朱军在这期节目中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居高临下的指导者,他没有尊重陈坤的想法和要求。而当陈坤流泪时,主持人应该避免其痛苦情感的延续,引导嘉宾从感性到理性,升华嘉宾走出阴霾的奋斗故事,水到渠成地拓展节目的深度,让观众内心深处被触动和启迪,正确表达出节目的积极意义。

二、倾听能力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人们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其语气、表情、手势无不蕴涵着感情色彩,这种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情绪会作用于所有参与谈话的人,并引发不同的反应。主持人只有听清被采访者说些什么,才知道要问什么,才能保证交流双方思想上达到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曹可凡是一位善于倾听的主持人。他主持的《可凡倾听》是一档文化名人访谈栏目,其儒雅睿智的气质与栏目风格相得益彰。在节目中,他以一个倾听者的姿态去听,去品,去思考,与嘉宾形成默契的心对心的交流。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为了保护和传承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艺术,以现代手法统筹制作青春版的《牡丹亭》,在年轻人中掀起昆曲热。曹可凡针对白先勇先生的个性特点对他进行采访。首先,专注地倾听他的作品中同性恋题材的创作方向,然后,及时跟进思维,与他交换倾听的信息,从共识的文化角度交流人生感悟。这种沟通,令他对曹可凡有相见恨晚之感,激发了他的谈话兴趣。访谈节目主持人学会了如何倾听,才能对节目现场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才会做好话题铺垫,自然地承上启下;才会在冷场时及时给予嘉宾提示;才能具备深入挖掘和临场变通的现场调控能力。倾听最根本的技巧是建立与嘉宾的认同感。

三、表达能力

访谈类节目的最终目的是交流。通过现场的、即兴的、不可预测的语言交流展现节目的魅力。访谈节目主持人应该清醒地把握话题的主题、方向、层次和节奏,完成话轮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做符合大多数人心理期待的发言者和代表者。

(一)语言独特。

从访谈角度看,主持人是访谈节目的核心,是节目意图的贯彻者和驾驭节目进程的主导者。主持人在节目的引导和调控中,语言表达既要讲究策略,又要客观、准确。不能只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在恰当的时候表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持人的语言特点是他个性的体现,这种个性也将决定节目的风格。

《实话实说》节目创造了国内第一个谈话节目的高峰,主持人崔永元平民化的幽默让人笑出眼泪,令人回味,独特的语言魅力为节目增色不少。

浙江省三门县岭口村有一棵胸径2米、高15米的千年古樟树。从1999年开始,总投资上百亿的甬台温高速公路修到了古树脚边,古树的命运受到关注。是保树改道还是毁树保路,《实话实说》节目就这个问题请来了《自然之友》的会长梁从诫先生(对自然遗产持保护态度),作家中英杰先生(接受事物的“新陈代谢”),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两位嘉宾再加上现场观众的参与,场上气氛很热烈。崔永元能敏锐地从现场的谈话中“去伪存真”,用他特有的幽默,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观点。比如:endprint

现场一位观众说:“当你到西安的汉中一看,你会发现,满地下全部是秦砖汉瓦,没有人重视,在上面去种地等等。”崔永元追问:“满地的秦砖汉瓦都保护起来吗?”( 让大家形成新的思考)那位观众否定后,现场的乐队即兴演奏了一段,崔永元紧跟着抛给他们一句玩笑说:“乐队这样表现,梁先生会烦你们的。”这一调侃,给现场增加了情趣,也给热烈讨论中的嘉宾适当地降降温。

崔永元的幽默诙谐来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入了解和文化底蕴。主持人有这样的素养,才能更加自如地驾驭节目,形成特有的节目风格。

(二)敏于提问。

“提问”是谈话节目进程中的关键一环。主持人需要思维敏捷,语言丰富,能够对瞬息万变的现场进行即兴创作,拓展受众的思维,体现节目的价值。主持人如何沟通才能有精彩的提问,进而达到预期的收视效果呢?首先,主持人应具备一定的知识框架,包括丰富的阅历、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维、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是获得嘉宾和受众信任的基础。其次,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越充分,就越可能发掘谈话中的兴奋点,在话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做好文章。例如:对嘉宾的身份、个性、生活价值取向等背景资料的深入了解,就利于找到谈话主题恰当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激发对方的表现欲,避免大而空泛的开放式的提问。此外,协调发挥好现场嘉宾的作用也很重要。主持人对各种观点不能后此薄彼,注意观点相近或相反嘉宾之间的配合、补充,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观点。最后,主持人还需要注意自己“配角”的角色,意识到自己是节目的主导者,不是主讲者,访谈以嘉宾为主,避免访谈节目成为主持人个人的秀场而失去意义。总之,主持人无论采取怎样的提问方式,都需要注意媒体立场、嘉宾感受、受众需要以及自身特点的融合。

成功的人际传播离不开成功的沟通。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都长于人际沟通的技巧。当然,在他们成功的背后,支撑他们的是责任感、价值观,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和对社会的深入了解。拥有这样的文化底蕴,他们才能够在“内容为王”的现代媒体世界里,最终以“深入”成就“深刻”,成为一个充满个性魅力的主持人,从而为访谈节目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日本]鹫尾贤也:《编辑力》,陈宝莲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

[2]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3]吴郁:《提问——主持人必备之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4]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4-1\BBBB-.tif>

(武汉广播电视总台)endprint

猜你喜欢

鲁豫三力崔永元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崔永元:我为什么对现在的电影心里发凉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
加强“三性”建设 促进“三力”提升
崔永元的金钱观
远离诱惑
真实的鲁豫,鲁豫的真实
鲁豫的礼物
学跳舞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