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定势 拓展报道空间
2014-03-12刘文景向东宁朱哲
刘文景 向东宁 朱哲
2013年7月,咸宁日报社策划和组织了 “见证城市发展,为建设者送清凉”活动。活动历时1个多月,组织热心网友、市民、义工、爱心企业,走进市内重点建设项目,将镜头和笔端对准城市建设者,为他们送去消暑、降温物资,加深了市民对重点工程的了解,增进了市民与外来务工人员间的相互理解,受到各级领导、建设者、市民等多方好评,新闻工作者也在活动中开阔了眼界,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大大丰富了“我是建设者”讨论活动内容。
确定走出去的新方向
去年,咸宁市委市政府将“工业崛起”作为推进省级咸宁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六座新城同时建设、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6月20日,咸宁日报发出“见证咸宁发展,为建设者送清凉”的活动倡议:
“每一个咸宁人,都是咸宁梦的创造者。每一个咸宁人,都是幸福浪漫咸宁的建设者。但是,在远离城市的工地上,在城市机器轰响的角落,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们,正在酷暑中挥洒着他们的汗水,浇筑咸宁梦的框架,刷新咸宁梦的速度。高温酷暑,建设者热度依旧;坐在空调房里的我们,不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吗?咸宁日报社拟联合香城都市报、咸宁新闻网、咸宁网发起“与建设者同行——为建设者送清凉”活动,发动、组织热心网友、市民、公益企业界为咸宁重大项目的建设者送去清凉。”
倡议一经发出,立即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因为,这次走出去有新方向:到火热的一线工地去找答案。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记者编辑在活动中见证了一线工人的汗水,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辛,将感动自觉地融入采访中,将真情流淌进报道中。
拓展走出去的新空间
“为建设者送清凉”活动,增进了市民对重点项目的了解。通过上工地、看工人,网友、市民直观地了解了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更加支持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一位市民说,以前了解项目都是在电视上、报纸上,通过送清凉活动我们实地探访了重点项目的发展态势,想不到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力度这么大,咸宁变化这么快。
在送清凉过程中,大家看到了项目建设的“咸宁速度”。记者有了“第一手材料”,有了“现实空间”,使报道更具真实性、感召力、亲和力。
“送清凉”活动也促进了 “尊重劳动、关注发展”社会氛围的形成。活动中,企业广泛参与,网友、市民与城市建设者积极互动,理解了城市建设者的艰辛,有助于形成尊重劳动、关注发展的社会氛围。
11岁的小志愿者潘俊光,托着一瓶瓶水递给工人时,工人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工人叔叔,您真的很辛苦!”“拍照是为了记录”,连拍了500张的老年志愿者熊菊英用镜头捕捉下建设者每一个有力的姿势,记录下车轨与城市的美丽画面。“记录是为了尊重他们!”
每场活动现场,得知是媒体、热心网友、市民、公益企业前来送清凉,建设者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走下工地,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多位项目施工负责人表示,送清凉活动让我们非常感动,真是清凉在口,温暖在心,我们一定鼓足干劲,把项目早日建起来。
增强媒体与读者的信赖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为建设者送清凉活动,是一次见证之旅,一次感恩之旅,一次建设之旅。活动强化了新闻工作者“我是建设者”的责任与使命。记者顶着烈日深入工地,直面一线工人的艰苦,体会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使命。
在报社业务讨论会上,大家这样评价 “为建设者送清凉”活动:
一是外树媒体形象。“送清凉活动”显示的是媒体人的“担当与情怀”。这种情怀不是“无冕之王”的优越感,更不是“局外人”的冷眼旁观,受到了市民和建设者的欢迎,进一步树起了媒体的形象,改善了媒体受众的关系。
二是内修业务素质。记者冒着酷暑进企业、下工地扎实采访,采写了一批质量较好的作品,锻炼了个人能力,提升了个人业务素质。
三是领悟责任担当。到一线看、一线学、一线思,和建设者同吃同劳动,感悟了建设者科学施工的创新精神、忘家忘我的牺牲精神。
四是转变媒体姿态。“送清凉活动”是“走转改”活动的延续与深化。大家感到:转变姿态才能转变作风;只有与基层实际同频共振、与建设者同甘共苦,媒体才能完成功能放大。“为建设者送清凉”活动在咸宁日报记者编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特别是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咸宁新闻网三家媒体联动,形成的全方位传播格局,引起省内媒体同行关注,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4-1\BBBB-.tif> (咸宁日报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