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例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支持情况调查

2014-03-12李晓莲肖智真叶慧婕肖育卿

护理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主观脊髓康复

李晓莲,肖智真,张 虹,叶慧婕,肖育卿

(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骨二科,广东 汕头 515041;2.汕头市中心医院 外七科,广东 汕头515041)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交通事故、运动外伤以及工伤事故发生率不断增加,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SCI)呈增加趋势。美国有40万脊髓损伤患者[1]。中国脊髓损伤人数已突破百万,并以每年12万的速度剧增[2]。脊髓损伤是目前全世界医学专家共同关注的严重损伤,也是现代医学界中难以攻克的课题,这种损伤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3]。但人们往往仅关注其身体状况,而忽略患者的心理问题、社会支持状况而未及时对其进行干预及疏导。本研究通过对50例脊髓损伤患者于伤后7 d内、1个月及3个月的心理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旨在针对患者的心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支持状况制定出完善的个体护理计划,从而帮助患者适应疾病过程,提高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促进功能恢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年5月—2013年5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汕头市中心医院2所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50例,脊髓损伤评定标准应用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发布的第6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4]。 本组患者年龄 14~68(31.80±11.65)岁;男 36例,女14例;损伤程度:完全性损伤17例,不完全性损伤33例;损伤部位:颈段损伤16例,胸段损伤11例,腰段损伤23例;婚姻:已婚41例,未婚8例,离婚 1例;文化程度:文盲1例,小学 22例,中学11例,大专及以上16例;职业:工人39例,农民2例,学生4例,教师1例,职员3例,医务人员1例;医疗费用:自费33例,城镇保险6例,新农合5例,厂方付费6例;家庭经济状况(月收入):2 000元以下6例,2 000~3 999元 16例,4 000~5 999元 18 例,6 000元及以上10例。

1.2 调查工具

1.2.1 自制问卷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医疗费用、家庭经济状况等。

1.2.2 心理状态。采用Zigmond与Snaith编制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5]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共由14个条目组成,其中7个条目评定焦虑,7个条目评定抑郁。焦虑与抑郁2个分量表的分值划分为 0~7 分属无症状,8~10 分属症状可疑,11~21分属肯定存在症状。

1.2.3 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包括10项不同的功能活动,分值0~100分,不同的得分可以反映患者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分数越高自理能力越强[6]。<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0~40分为生活需要很大帮助;>40~60分为生活需要帮助;>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Barthel指数得分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的效益最大。

1.2.4 采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评分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7]。

1.3 调查方法 对管床护士进行培训,调查问卷一般由患者自己填写,四肢瘫痪或文化程度低不能握笔或无法自已阅读书写患者,由管床护士询问患者后代为填写,填写前要求管床护士向患者解释清楚,每次测评约30 min。于患者受伤后7 d内(本组患者均为受伤后即入本科室治疗),由管床护士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心理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进行问卷评分,并在患者受伤后1个月、3个月再次进行问卷评分,出院者一般采用上门随访方式进行评定,本组有9例患者因路途遥远,无法上门随访,采用电话随访,由专人负责,患者亲自回答问题,确保准确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本组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后7 d内、受伤后1个月、3个月焦虑、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心理状态转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不同时间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分)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日常生活焦虑 抑郁 活动能力受伤后 7 d 内 50 7.99±3.85 9.03±3.02 28.20±7.20受伤后 1 个月 50 6.80±3.14 5.99±3.60 35.90±5.20受伤后 3 个月 50 4.37±2.13 3.78±1.34 56.80±10.80 F 34.82 38.60 12.78 P<0.05 <0.05 <0.05时间 n

2.2 不同时间脊髓损伤患者社会支持评定比较本组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后7 d内、受伤后1个月、3个月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减低。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脊髓损伤患者社会支持评定比较(±S,分)

表2 不同时间脊髓损伤患者社会支持评定比较(±S,分)

时间 n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受伤后 7 d内 50 10.75±3.16 18.86±5.85 8.16±3.12受伤后1个月 50 9.87±2.89 17.01±4.16 7.68±3.61受伤后3个月 50 7.28±3.81 12.48±4.23 5.98±3.62 F 31.23 32.34 25.65 P<0.05 <0.05 <0.05

3 讨论

3.1 脊髓损伤发病人群的特点 脊髓损伤发病突然,病程长,易致终生残疾,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成为全球性医疗和社会问题。本调查结果显示:脊髓损伤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年龄(31.80±11.65)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6∶1,已婚者占大多数(82%),以工人为主(79%),文化程度较低(小学文化占44%),而且多数为自费(66%),家庭经济状况以中等偏低水平为多(68%)。本组患者中多数经济情况较差,一部分患者因经济原因而放弃治疗,目前国内尚缺乏专供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免费医疗机构,造成部分脊髓损伤患者因缺医少药产生并发症而死亡,这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3.2 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特点 脊髓损伤患者多为突然遭受意外伤害,并残留肢体功能障碍,造成长期病痛缠身,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必然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9]。本调查结果显示:脊髓损伤患者在受伤后7 d内焦虑和抑郁情况最为严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低,患者往往无法接受突而其来的伤害造成残废的残酷现实,在此阶段护士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的躯体问题,更应高度关注其心理及情绪的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逐步接受截瘫的现实,鼓励其康复的信心及欲望。受伤后1个月及3个月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逐渐减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所提升,患者能慢慢接受截瘫的现实,此时期护士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康复锻炼中去,争取最大程度的康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3.3 社会支持对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社会支持是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和/或客观的影响力。社会支持既可作为心理刺激的缓冲因素或中介因素,对健康产生间接的保护作用,又可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有益于健康[10]。它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客观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它独立于个体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主观支持是指主观体验到的感情上的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感情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反映了个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缓解应激对健康损害的能力[11]。本调查结果显示:受伤后7 d内,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最高,但受伤后1个月及3个月,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逐渐下降,这可能由于患者刚受伤,家属、同事等社会关系对患者的支持及关注度较强,但随着患者受伤时间的延长,家属及同事等社会关系的关注逐渐松懈,使患者主观上感受到受冷落,继而产生成为残废人而成为家庭、社会的负担的想法,从而造成支持利用度下降。护士应关注康复期患者特别是出院后患者的生活状况及家庭支持状况,应将康复护理延伸到患者出院后,以促进患者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重新回归社会。

[1]Anderson K D,Gunawan A,Steward O.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Forelimb Motor Function after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Relationship to the Corticospinal Tract[J].Exp Neurol,2005,194(1):161-174.

[2]胥少汀.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回顾与研究方向[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5):261-263.

[3]余 敏.脊髓损伤病人的舒适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2):29-30.

[4]李建军.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7.

[5]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23-226.

[6]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7]黄 花,曾美秀.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早期康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7,16(2):33-41.

[8]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1-122.

[9]陈莉莉,蔡 洁,王 红.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独立性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2,19(6A):35-38.

[10]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1):183-186.

[11]李小金,方海云,王楚怀.脊髓损伤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17-19.

猜你喜欢

主观脊髓康复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