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读来感受语文之美
2014-03-12丁万锐
丁万锐
以细读来感受语文之美
丁万锐
王尚文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写道:“我们在这里着重介绍学习语文三种最‘原始’,也是最基本、最重要、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细读、朗读、背诵。”可见,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的感受,就不会有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学生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的体味,也谈不上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
细读之细含义之一为“细小”、“细微”,是指读者应当把感官的触角、心灵的触角伸向文本的所有组成部分——任何一个角落,哪怕是一个标点也不放过。例如课文《草原》中有一句“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的语言结构,先写望见一条带子,然后后缀补充说明,那“带子”是河;并且在河后面加了一个感叹号。显而易见,作者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形式描绘出了草原的独特风情:广袤无际的草原,一碧千里。流淌在草原上那条迂回曲折的河流,在灿烂的阳光与草原的碧绿映照下,仿佛是铺展在碧绿毯子上的一条银光闪闪的带子。这样的景象,对第一次来到草原的游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奇特的体验。那一个感叹号就抒发出了作者发现河流时的惊讶、惊喜、惊叹!细读,就要咬文嚼字,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在课堂上花大力气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背诵积累。否则,教师就会打擦边球,或者不知怎么发力。
细读的第二层含义是“细致”、“细密”,也就是以文本里的字词为单位,理清各部分的关系,还要观照作品的外部空间,即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文本中特定语词或句段的意义,总是由“上下文”所决定。例如:鲁迅的《祝福》中,四婶突然喊出“你放着吧”。这句话对祥林嫂所造成的致命打击,不通过上下文,是无法体会的。我们对文本特定语词或文句的意义确定,还需要得到与这些语词和文句相关的“事件”支持。这些事件都隐藏在文本特定语词背后,并没有在文本中出现,但是作为整体语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与“上下文”一起决定了语言的意义。对于语境的准确理解也就成了文本解读过程中意义确定的关键。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这一规律,以开掘艺术的信息,探究艺术的“微言大义”,把作品真正看懂,从而更深层地进入艺术的殿堂。
指导学生细读文章时还应注意文学语言的变形。文学语言为了情感表达的需要,它有时故意含糊词语的指谓性,任意增加或删减普通语言约定俗成的信息。落实到语言运用上就是借助于语言变形,以求得特别的审美效果。阅读时注意这种变化,细细品味语言的节奏与肌理,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才能提供更多感悟的可能性。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成功地运用了语言片段的组合,以极为简洁的形式写出了清晨景色的凄清萧索,曲折地透露出早行旅人孤独的心境和人生奔波的艰辛。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空白就需要让学生多读、细读、深读,获取各方面信息,推理想象并加工
细读文本关键在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语文教育的前辈叶圣陶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一般不会在文本中重要的地方加着重号,所以我们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仔细体味其中蕴含的意趣,从而加深对话语意义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例如读《雷雨》,周朴园“沉吟”地说出“无锡是个好地方”,侍萍也接着说:“哦,好地方。”教师如果想引导学生好好地品味作品的内涵,可以抓住这两句台词的朗读大做文章:两人说的意思表面上看似乎差不多,实际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不同。)周朴园是赞美吗?(是。)为什么?因为无锡是他发迹的地方,也是“在他罪恶的生涯中多少留下些美好记忆”的地方,因此用赞美的口吻,音调可略高,速度适中;侍萍也是赞美吗?(不是。)为什么?因为这一句触痛了她记忆的伤疤,侍萍的心情应是痛苦的,“好地方”应看成反语,那么语调应该低沉而缓慢。这样,在指导细读语调、语气和语速的区别时,对人物的形象、感情、背景、身世,甚而戏剧大师曹禺的匠心等等,就自然而然地做了多方位的鉴赏。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应该努力让学生们走进语文,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语文世界的美。如何走进语文?图解走不进语文,它看似形象,却如甜蜜毒药,将我们对语文的敏感扼杀;分析走不进语文,它看似深刻,却如一把匕首,将绝色语文肢解得不忍目睹。走进语文,具体落实到教学上就要展开文本细读。只有细读文本,潜心会文,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慧心、好深思的文本细读者,与作品融为一体,能“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
丁万锐,教师,现居甘肃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