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琐说汉字的文化内涵*

2014-03-12王艾录

关键词:汉字文字

王艾录

(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224002)

一、关于汉字的数量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世界语言五千多种,我国有多少种语言呢?《我爱中华》歌中唱道“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其实不然,我国的语言绝非56种而是有80种,加上濒危语言则有100多种(不包括各个语种下的方言)。为什么56个民族不是56种语言呢?这是因为语言不但分语系,同一个语系内还可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依次分为语族和语支等。我国境内语言共跨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混合语系等五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又包括汉语族、藏缅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又有支:藏语、嘉戎语、门巴语、土家语、羌语、独龙语、怒语、白语、彝语、傈僳语等。语支还可以再往下分。我国56个民族中,使用两种以上语言的民族有24个,所以并不是有几个民族就有几种语言。

另外,语言的数量是个变数,129种语言中有117种语言正在走向濒危(濒危语言):有的使用人数已不足千人,有的更少,比如木佬语,目前仅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会讲;而满语、赫哲语、苏龙语、仙岛语等使用人数都不足百人。

那么,中国有多少种文字呢?当然远远没有一百多种,事实上只有40种。世界各个多民族国家的文字种类大都大大少于语言种类,我国也不例外。我国文字分布和使用情况比较复杂,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形:(1)一个民族使用一种文字:蒙古、藏、维吾尔等12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2)几个民族通用一种文字:汉、回、满三个民族通用汉字。(3)一个民族使用几种文字:蒙古族使用2种蒙古文,傣族使用4种傣文。(4)还有一些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自己的文字,但是后来停止使用(突厥文、满文等17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为壮、苗、侗、哈尼、僳僳、佤、瑶等12个民族新创制16种拼音文字。但是至今仍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

汉字是我国各族共同使用的文字。汉字共有约8万个之多。1988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语委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7 000个。同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发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3 500个。

清末以来曾经不断有人以汉字数量繁多为由非难汉字,并主张用拼音文字取代汉字,这些想法和做法全部失败,这一事实证明,汉字不会被拼音文字取代,而是要世世代代使用下去,而且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汉字虽然数以万计,但是汉字常用字具有很显著的集中性:《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3 500个常用字在日常书面语中覆盖率达99%以上!尤其是“的、不、一、了、是、我、上、有、在、人、这”等字的出现频率高得惊人。新加坡做过50万字语料的常用字出现频率统计:10个常用字占20%;1 000个常用字占94%;2 000个常用字占99.3%。一个人只要掌握两三千常用字就基本够用了。小学3年级学生一般可以掌握一千多个常用字,这时候就能读懂一般文章。我国扫盲标准为认识1 800个左右的汉字就达到脱盲。

二、关于汉字的特质

语言是第一性的基本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派生的。文字是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但是文字的作用是巨大的。世界文字大致可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包括音节文字、音素文字)两大类。

表意文字是文字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类型。它大体上一个符号代表语言里的一个词。典型的古代表意文字除汉字外还有:(1)古苏美尔人的象形文字,即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钉头文字、箭头字);它象征着四千年前的苏美尔文明,后废弃。(2)古埃及文字,主要指圣书字,是三千年前埃及第一王朝创始的文字;后衰亡,被人们遗忘了一千多年,到19世纪20年代才被释读成功。(3)古玛雅文字,古玛雅人是中美洲古印地安人,他们的文字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只有中国的汉字一直顽强坚持自己的表意方向因而至今依然独放异彩,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唯一流传下来的典型的表意文字,惟其如此它称得上是世界之瑰宝。

表音文字以音表意,其音义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是任意的。汉字以形表义,其形义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因而是有理可据的。唐兰指出:中国文字没有发展为拼音的,而只是注音的,在学习时虽然不如拼音的方便,但是它能代表古今南北无数的语言,这是拼音文字所做不到的。中国文字不仅是由古代图画文字变成近代文字的唯一的仅存的重要材料,也是在拼音文字外另一种有价值的文字,是研究文字学的人所应当特别注意的。

汉字的独特性质和独特作用主要表现在:

1.超时空性

人的大脑两半球对不同文字的识别具有不同的优势效应。拼音文字必须首先把视觉符号转换成声音符号进而作用于人的听觉,左脑对声音符号进行抽象思维判断。汉字凭借形体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右脑对汉字的整体二维图形进行形象思维识别,在这中间字音仅起到一定的借助作用。

汉语方言非常复杂,不同方音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乃至不能通话,语言交际严重受制于地域方言。汉字是视觉符号,所以汉语书面语可以超脱方音而为不同方言区的人共同看懂。这就显示出汉字独特的超方言性。然而多数印欧语国家的方言远远没有汉语方言这么复杂,它们在不同方言之间差距不大,例如从俄罗斯到南斯拉夫可以通话,而从北京到上海,就难以通话。可以看出,汉字的超方言性只是说明了汉字十分适合汉语的这一重要性质,但它与表音文字缺乏可比性。具有可比性的却在于汉字的超时间性。

汉字不但有共时的超方言性,而且有历时的超时间性。任何文字都有突破语言时间限制的作用,但是表音文字突破的是共时的而不是历时的时间限制,只有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才具有突破历时的时间限制的独特功用。众所周知,无论哪种语言,它的古今语音变化都很大。一个汉字的读音古人今人读上去差别迥异,但是都基本不会影响人们对字形的视觉辨认和对字义的理解(一些字的古今义有变化),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管李白怎么读今人怎么读,意思都一样。现在的人看古文,尽管有一些语法、古今字义等方面的障碍,不可能比得上阅读现代白话文那样容易,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是基本可以看得懂的。难怪有人说:“我们现在读2 500年以前孔子、孟子的书,如果有一点文言文水平,就会像读乡下的外公给我们写的信一样亲切。”(余秋雨《中华文明的过去和今天——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从这里可以看出汉字具有很强的超时间性。

这个特点与表音文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音文字以音间接表意,所以古今单词的拼读拼写随着读音的巨大变化而变得面目全非,今人读古文成为相当困难的事情。例如在英国,只有极少数专家学者可以勉强读懂古英语文献,而今天的多数英国人要想读懂古英语文献,其难度不亚于学习一门外语。

2.区分同音词

现代汉语音节有限,只有400多个,加上声调也只有1 300个,这样就使得汉语中的同音字的数量变得特别庞大。而英语单音节词的种类很多(不少于8万个),大大超过汉字的音节数,加之英语单词绝大多数多音节的,所以英语中的同音词和同音语素难得一见。像英语这样的语言,很适合使用拼音文字,因为它从“音”上已把不同的语素、词区别得一清二楚。但是汉字不然,它面临为数极多的同音字无法从“音”上去区别而只能从“形”上加以区别。例如“市、是、事、室、士、氏、式、世、视、示、势、适、释、誓、蚀、侍、嗜……”字音完全相同(都读shì),但是不会影响交际,因为看上去一个字一个个性形体,界限十分明显,绝无混淆之可能。假如把汉字改为拼音文字,想把它们区别开来是不可想象的。

汉语社团即便在口头交际中也离不开字形的帮助,比如说出一个字音,往往需要交代字形,才能使对方了悟,尤其是在询问或介绍姓名时,对方听不明白,便以字形补救——说明是弓长张、立早章、口天吴、言午许、耳东陈、干钩于,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3.阅读速度快

汉字是二维平面方块字,表意明晰却节省空间,这决定了汉字阅读速度快的优点。“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就是阅读汉字文献创造的奇迹。阅读同样内容的文本,拼音文字要比汉字的阅读速度慢得多,试拿《红楼梦》的汉字书和俄语英语书的厚度比较,这个道理便不言而喻。

日本有了平假名、片假名后,曾经想取消汉字,但是实践证明这几乎是办不到的,因为不用汉字,将使日本文字难以准确表达日语,阅读速度变得非常缓慢。朝鲜人曾经全用汉字记录自己的语言,后来创造了一套拼音文字——谚文,从此与汉字杂用。韩国建国后,强行“只用谚文”的政策,但是韩语中的大量同音词仍常常需要借助汉字来区别,汉字并没有被真正废弃。

4.汉字的孳乳性和聚合功能

(1)汉字的孳乳性

秦以前,字只称“文”或“书”,“字”是后起的名称。“文”是象形字,甲骨文呈纹理纵横交错形,本义是花纹,后作“纹”。“字”是会意字,甲骨文从宀从子,本义是在屋内生孩子,孳乳。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文和字不同。文和字在结构上有区别:文是独体字,字是合体字。《通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字是由文组成的,文是字的组成部分。文不可拆析,字可以拆析。其次,文和字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先有文,后有字,犹如先有母亲后有儿子。许慎《说文解字序》:“文者象物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由文产生字,由是形成了一对古今字(文是古字,字是今字),例如(每组中前者是文后者是字):

文—纹 其—箕 莫—暮 止—趾 益—溢

然—燃 要—腰 益—溢 景—影 反—返

知—智 孰—熟 匈—胸 反—返 冒—帽

这些字的造字方法属于形声造字法,其中多数是以“文”为音符另加一个义符组成新字(形声字),例如“其”加竹成“箕”、“莫”加日成“暮”。还有少数是以“文”为义符另加一个音符组成形声字,例如“齿”甲骨文象形字,像嘴里露出的门牙,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音符“止”。这种孳乳造字法有别于一般的形声法,我们管它叫孳乳形声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出的字往往出现羡余字符,例如“莫”中已有日,在它下面再加的日(暮)是羡余字符,同理“溢”左面的水、“燃”左面的火都是羡余字符。

由文到字源自字的同音假借,“文”往往因音同或音近被假借过去表示其他意思,而且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本字的原始意义便在历史中隐退和消失了(例如“我”的兵器义、“而”的胡须义)。但是有些字被假借后,本字和借字并存并用,在使用中造成极大不便,这时人们便在本字的基础上另加偏旁,造成新字,同时把本字让位给借字。例如“其”字本指畚箕(象形字),后借用为代词“其”,其字的畚箕和代词两个意思并存并用。为消除这一使用中的不便,便在“其”之上加竹字头成“箕”,专表畚箕,从此之后“其”再没有表示畚箕的意思而专作代词了。由文到字是一种便捷而经济的孳乳形声造字法方法,由此方法产生出了大批的“字”。

(2)汉字的聚合组字能力

语言中不断有新词产生,尤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汉语和英语产生新词的方法有别。表示新概念,英语基本方法是创造新单词,即新瓶装新酒;汉语基本方法是用常用字组成字组实现的,即旧瓶装新酒。例如“失”字可以构成失败、失策、失常、消失、遗失、流失等近百个双音词。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统计,4 574个汉字可构成31 159个词,其中构词能力在100个以上的有70个,例如“子”构词668个,“不”构词500个,“大”构词296个。再如,儿科、耳科、牙科、皮肤科、内科等以“科”为中心字,产出足够数量的双音节词,保证聚合新词的源泉供给,这种方法经济又实惠。而英语中的pediatrics、otology、dentistry、dermatosis、internal medicin、surgical department……每一科名都是全新的组合而不是聚合,所以它们是一大堆互不相关、不能推理的新词,这样一些新词不利记忆。据传美国医学院的学生就埋怨他们花太多的时间去记生词。从解剖每块骨头开始,到各种药的专用名称,要用很大的精力。汉字以字组解决新词,避免了把许多精力花在记新词上,而是花在学习知识上。

三、关于汉字的文化理据

汉字是世界上古老的典型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的本质在于字形和字义有直接的联系,所以每个汉字都一定有其原始的造字理据,后人也一定能够通过字的形体结构探索之。有人把汉字叫做意音文字,是因为汉字中有大量形声字,有大量的音符。音符固然有表示形声字字音的作用,但是必须指出,形声字的音符与表音字母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是因为形声字的音符也是由表意的汉字充当的,它不能算作严格的表音成分,而只是注音成分而已。况且,形声字的音符至今多数已经不能准确表音甚至完全不能表音了。资料显示,形声字跟其音符字的声母、韵母、声调都相同的不到5%,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约占10%,只有韵母相同的约占20%。另外有的形声字跟其音符字的声母、韵母、声调都不同。由此可见,形声字的音符充其量也只能算作准表音成分,它与纯表音的字母文字不能同日而语。

汉字在造字之初,是把表示某一意义的图画文字进一步简化和形象化而成形的,而这些“简笔画”无不是以其图形描摹事物形状和反映生活具象的。这样,汉字便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考古化石。汉字与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汉字与水、汉字与火、汉字与人、汉字与日月、汉字与草木、汉字与车马、汉字与兵器、汉字与鸟兽、汉字与器皿、汉字与建筑、汉字与农具、汉字与田猎、汉字与战争、汉字与思维等等,其内涵是极其宏富的。对此需要做至少几百个、上千个汉字分析作业方可明其大概,限于篇幅,例析若干如次:

秦:会意字,本义粮食。甲骨文上部左右两只手,中间一把木杵,下部两棵禾(成熟庄稼),意即两手举杵舂谷。春秋时代的秦国,是我国主要产粮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大粮仓”。秦统一全国后,北方和西方的邻国称中国人为秦人,把“秦”作为我国的代称,一直沿用到汉晋。“秦”的古字音被印度、希腊、罗马等国语言分别音译为Cina、Thin、Sinae,拉丁文写作chin,后来我国佛教经籍又返译作“支那”“至那”“脂那”等,皆为“秦”的外语音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本来已经有了自己的地道的名称,所以理应废china(英文)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国”,但是这一正名一直没有实现,至今几乎全世界仍叫我国为china,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事。

昏、妻:昏,甲骨文从日,从氐。“氐”是下、根柢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又表“婚”。因为娶婦以昏時:黄昏娶亲是上古抢婚习俗的遗风。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后,男子不再依附女子而生存,而是希望以自己为中心,让女子归附自己,但女性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中心地位,于是以武力抢夺女子就成为当时的婚姻方式。妻,甲骨文从女从屮从又,合起来表示长发女人被人用手擒持,这是上古社会掠夺婚姻在文字中的痕迹。

箸、筷:箸,形声字,从竹,者声,又作“筯”,本义筷子。此物在周代已有,但那时吃饭一般不用它,而是直接用手把饭送入口中,此物只用来夹取羹中的菜,因为羹烫,无法用手取。《礼记·曲礼上》:“羹之有菜者用梜。”直到汉代,吃饭才普遍使用筷子。箸变为筷,是因为“箸住”同音,行船人讳言“住”,“住”有船只停住之义,故反其义叫做“快”,希望舟船快快前行。因筷子多以竹制,故后又加竹字头,“快”改写成“筷”。

士、王:士,早期金文像有手柄的宽刃战斧。“士”与“王”二字同源,晚期甲骨文在“士”上加一横(指事符号)成“王”,表示“王”是超级的“士”,是最大的战斧。在远古冷兵器时代,使用的武器代表军人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型战斧作战的叫“兵”,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使用特大战斧的将帅叫“王”,所以殷周时代最高统治者称王。到了秦汉,帝王改称皇帝,王变成为了诸侯王等的称号。

宰:从宀从辛。“宀”表屋子,“辛”是平头刀,在屋内以刀屠杀为宰。杀牲祭神这种仪式,起源于原始社会。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往往同时又是这个部落最高祭典中的主祭者。他在仪式中主持杀牲、割牲和分肉,因此在我国原始社会更高发展阶段出现了“大宰”、“少宰”、“内宰”、“宰人”等职员的名称。商朝时宰为管理家务和奴隶的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执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宰相”初泛指掌握大权的大官,后专指辅助皇帝的最高行政长官。

葬、墓、坟:上古是将死者裹上一层厚厚的草或草木编成的席子,置于荒野,既不堆积土堆,也不植树,也不计丧期。葬字小篆从“死”(死人)从茻”(密集草丛)从“一”(草席),意即人死后盖上草席埋藏在丛草中。春秋以前,中原地区在地面挖坑,尸体放入后把土坑填平,上面不封土堆,叫做莫(以日落喻人死,加土旁成“墓”)。《礼记·檀弓》:“古也墓而不坟。”西周时,东南地区潮湿积水,不能挖坑,而是在地上用石块铺砌墓室,放入棺椁,再用土沙埋起来成大堆,叫做“坟”(贲,大也。土之高者谓之坟)。春秋时期中原地区把二者结合形成既有墓穴又有土堆的墓葬。

耐、髡:耐本作“耏”,从而从彡,本义为拔掉胡须鬓毛,是古代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轻刑。《说文》:“耏,罪不至耏也。”髡,小篆左上部头发,右下部是人,是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说文》:“髡,剃发也。”髡与耐都是羞辱性的刑罚,它们的不同是:髡把犯人头发都剃光,耐则只剃去胡须鬓毛。剃须发成为刑罚,与古人观念有关,古人认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能毁损,此孝也。

封:甲骨文下边土堆,上边栽种了树苗。金文右边加手,表示手拿树苗往土堆栽种。封的本义是在土上培育树木。商周时以植树为界,裂土建国,这种分封土地的大小,是以爵位大小来决定的。《礼记·王制》:“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赏赐官爵的实质是给于领地,而领地的范围又总是以植树(封)来划定,所以赏赐官爵便很自然地称之为“封”“封官”了。又,商周“列爵曰封,分土曰建”,当时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于诸侯,使之在分封的区域建国。“封建”即“封土建国”。秦以后实行郡县制,变为封而不建的制度。

弃:甲骨文上面是婴儿,中间是簸箕,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婴儿用簸箕倒掉。古人因生活困难或迷信等原因,有弃子的习惯。抛弃对象多数是夭折婴儿(夭:甲骨文金文是小孩直不起头,表示已经死亡)。夭折的婴儿有时被置于瓦罐,用盆、钵覆盖罐口,盆、钵中央留小孔,以备灵魂出入,埋葬在住房附近,这种埋葬方式叫做“瓦罐葬”。但是更普遍的方式是弃葬,就是直接用草裹着弃于荒野。更有甚者古代有试儿风俗:婴儿出生后用某种方式检验其健康程度,推测其命运吉凶,好则养之,不好则弃之。例如把生儿置水中,浮则养之,沉则弃之。我国苗瑶族过去把新生儿置林中冻饿暴晒让蚊虫叮咬,折腾不死抱回养之。

车:甲骨文是车的俯视形,两个圆是车轮,贯穿车轮的一横是车轴,车轴两端的短竖是车轮的辖,中间一条竖长线是车辕(早期是单辕,到汉代逐渐变为双辕),车辕上端弓形是驾马的“衡”,用以驾马(多数驾两匹马)。在没有发明车之前,古人搬运货物靠手提肩扛或就地拖拽,他们在搬运树干时,发现推动圆木滚动要比拖着圆木前进省力得多。于是他们学会在运输其他物品时也也把圆木垫在底下滚动。由于圆木笨重,他们为了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就把圆木砍成圆盘,又进而用木板拼接成更好用的“椎轮”(輇),这便是车轮的雏形。有了车轮,就为制作车做好准备。到了商代,车已经具备了汉以前独辀车的大致结构模型。商周的车都是双轮、方形或长方形车箱、独辕。那时的车轮子大车箱小。车分牛车马车。先秦时马车独辕,因车厢小,叫小车,除供贵族出行外,还用来作战。牛车双辕,载货,因车厢大,叫大车。古代战车驾马数量有二三四六不等。骈、骖、驷分别是二马三马四马。由四匹健壮的马驾的车叫“乘”。由四匹马驾的车叫做一乘。《说文》:“驷,马一乘也。”战国时由于车战发达,所以战车的多少成为国家强弱的标志,所以大国叫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焚:甲骨文从林从火,以火烧草木。原始田猎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焚烧草木,百兽无处躲藏,被火围困中央,从而捕杀之。另外,古代在没有发明除草工具之前,人们无法除掉丛生的草莽,而在林木茂盛的山地,杂草较少,所以在种植前首先放火烧山,把丛生草木化为木灰(事实上作了极好的基肥),然后在这块地里点种庄稼,可有一季的收获(可见古代农耕起源于山地)。但是到次年,这块土地竟然杂草骤生,他们只能放弃这块土地,另到别处放火烧荒。除草工具产生后,人们就可以在开垦的土地上连续耕作几年,由于除草工具简陋,土地终于被杂草侵占,这时他们便再次放弃这块土地(撂荒),迁徙他处重复过去刀耕火种的过程。

井:甲骨文像井上的木栏,金文加一点表示汲水工具。早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能利用地下水了。《周书》:“尧民凿井而饮。”起初可能是从锅底形水坑里取水。据记载,到春秋时期,人们的汲水方法仍人拿着瓦罐进到井里取水。这种笨拙方法仅能满足生活用水需要,无法满足灌溉的需要。于是发明了“桥”或“桔槔”。这是一种利用杠杆作用提水的工具,它由纵横两根木头组成,一根立柱固定在地下,称之为“桔”;一横杆安装在桔上,称之谓“槔”。槔的前端系盛水器,后端系重物。汲水时,将盛水器投入水中,水装满后,压系重物的一端便可将水提出。一直到南北朝,较浅的井都使用这种工具。汉代以后较深的井广泛使用辘轳。当时的辘轳是在井架上横一细腰木或滑轮,拉绳子使滑轮的转动,将水提出。后又出现了有手摇曲柄的辘轳,利用滾轴原理将水提出,这种工具一直沿用至今。

四、成语里的汉字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成语一般只注重它的总体的意义(理性义),不太留意成语中某个字(语素)的意义以及它同该成语的关系。例如“大相径庭”中的“庭”,“铤而走险”中的“铤”,“再接再厉”中的“厉”,“杯盘狼藉”中的“藉”,“画虎类狗”中的“狗”,“一文不名”中的“名”,“蛛丝马迹”中的“马”,“美轮美奂”中的“奂”等等,都在不予深究之列。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结合汉字文化,把成语中某字的字义与整个成语的意义挂起钩来,从而对成语进行理据解读。例如:

大相径庭:据《周礼·地宫·遂人》,西周时陆路由宽到窄分为路、道、途、畛、径五等。“路”能并排通行三辆由四匹马驾的车(乘),“道”两乘,“途”一乘,“畛”只能走一辆牛车,“径”仅能走牛或马,不通车。而“庭”,是施政迎宾行礼的广场。《史记·张仪列传》:“王虽许公,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明言之燕赵。”当时每辆车的车体约占地六平方米,陈三十乘,庭的面积之大便可想而知。径庭二者相距甚远。

误中副车:皇帝外出多乘车,为防不测,除正车外,另设若干辆外观装饰和正车一样的副车以掩护。副车也叫副马,亦作“驸马”。《说文·马部》段玉裁注:“副者贰也……非正驾车皆为副马。”掌管正车的官叫“奉车都尉”,负责副车的叫“驸马都尉”。秦时张良曾雇用刺客向秦始皇座车投掷大铁椎以暗杀之,但秦始皇提前准备了许多副车,结果刺客没有击中正车,仅砸碎了副车。成语“误中副车”表示仅找到次要目标,没有找到真正目标。更有甚者,晋武帝司马炎担心此要职由别人担任不可靠,就指定自已的女婿担当,从此以后“驸马”(“驸马都尉”的简称)就成了皇帝女婿的专称。

登堂入室、塞向墐户:古代人的居住从巢居发展到穴居半穴居再发展到地面建筑。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住宅由堂、室、房三部分组成,前面是堂,不住人,堂前没有墙,只有东西两根楹柱支撑,是敞开式的,是行礼的地方。堂的后面是室,是主人住的地方。堂与室之间有墙隔开,并有户(小门,用荆竹编扎)相通。《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室的东西两侧是房(东房和西房),供地位较低的人居住。《说文》:“房,室在傍者也。”房皆用单扇门(户),故房字从户。房初作“旁”(《玉篇》:“旁,犹边也,侧也。”)。由于室占中心位置,所以妻子称为“室、正室”;房处两侧,所以妾称为“房、偏房、侧室”。此外,室的北墙开一个窗户,叫“向”;冬天堵住此窗,还要用泥把小门涂严,所谓“塞向墐户”。整个住宅坐北朝南,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必须升阶,这便是“升堂”、“登堂入室”二词的来由。

杯盘狼藉:藉是草垫子。《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李善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据说狼群常藉草而卧,及起则践草使乱,以灭踪迹。后以狼藉形容散乱之状。清·翟灏《通俗编》:“狼藉草而卧,去则灭乱。故凡物之纵横散乱者,谓之狼藉。”

画虎类狗:原作“画虎不成反类狗”,狗是幼兽,熊虎一类的幼崽。《尔雅·释兽》:“熊虎丑,其子狗。”北宋·邢昺疏:“丑,类也。熊虎之类,其子名狗。”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马二岁曰驹、熊虎之子曰狗,同义,皆谓稚也。”很多动物的幼崽,在古代都可以称作“狗”。清·郝懿行《尔雅义疏》:“今辽东通呼虎之子为羔,羔即狗之转。”虎羔、熊羔、羊羔等本来应是叫虎狗、熊狗、羊狗等。可见,“画虎不成反类狗”的“狗”应为虎崽(小老虎)。整个成语的意思为“大老虎没画成,反倒像虎崽”。或作“画虎不成反类犬”,不确。

一文不名:本作“不名一钱”“一钱不名”。名:名称。汉文帝宠幸邓通,有十余次赏赐大量金钱,累计有亿万钱之多,官至上大夫。有善相者说他“当贫饿死”。文帝则说:“我让邓通富,他怎么会贫?”于是赐他严道铜山,准许他自行铸造以邓通为名的铜钱,与朝廷货币通用。邓通钱质地极优,王公大臣、豪商巨贾以及贩夫走卒,无不喜爱邓通钱。文帝病痈,邓通为文帝吸吮痈脓。文帝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邓通答:“太子最爱您。”太子入问病,文帝要他亦吸吮,太子面有难色,由是心恨邓通。及太子嗣位为景帝,邓通被免了官,闲居于家。有人告发邓通塞外铸钱,便籍没他全部家产,尚欠几亿万钱。邓通身无分文,寄食他人,至死不名一钱——至死没有己名钱一文。

蛛丝马迹:“蛛丝”指蜘蛛丝,但是“马迹”却被许多人理解为“马的足迹”“马的足印”,不确。这里的“马”指灶马。灶马是一种昆虫,常活动于屋内灶前,背部隆起,后肢长大,善于跳跃,若马,故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於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蜘蛛丝和灶马行迹都是极其微小的,不易被人觉察的,故用来喻指不明显的线索。

三更半夜:指深夜。古代以12个时辰记日,汉武帝时开始用地支记时辰,一天12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从晚上19时到次日清晨5时共5个时辰,分别是戌、亥、子、丑、寅。当时宫廷里分班轮流守夜,每班一个时辰,依次更换,一班叫一“更”。戌时为头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头四更,寅时为五更。其中三更是23时至次日1时,正逢半夜,故称“三更半夜”。

漏尽更深:我国在春秋时发明了“日晷”和“漏壶”计时工具。日晷:古代定时的仪器:在有刻度的盘子中心竖着一根金属棒,利用日影测定时刻。漏壶:用铜制成,包括播水壶和受水壶,播水壶二至四层,底部均有小孔漏水,最后滴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有刻度,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度,表示时间。

午时三刻:指古代处决犯人的时间。把一昼夜分为100刻,换算之,一个时辰为八又三分之一刻,一个小时为四又六分之一刻,一刻为现在的14分24秒,那么,午时三刻就相当于现在的11时43分12秒。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连鬼都不得做。又,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老马识途、好马不吃回头草:《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xí)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马的脸长鼻腔大,嗅觉神经密布,这样构成了非常发达的“嗅觉雷达”。这个嗅觉雷达不仅能鉴别饲料(好马不吃回头草:好马在草原上吃草,一眼便能看见鲜美可口的嫩草的分布,于是沿着一条选定的线路,很仔细吃掉眼前的草,绝不会东啃一嘴,西吃一口,丢三落四,然后再回头去补吃遗漏的嫩草),而且能辨别方向,自己寻找道路,还能辨别水质,通常生活在草原上的马,有的甚至可以感觉到空气中所含有的微量水汽,还能在数里之外找到水的来源。马的耳翼很大,而且耳部肌肉发达、转动相当灵活,位置又高,内耳中有一种特殊的“曲折感受器”,是用来辨别运动方向以及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分布情况的。所以马有比较发达的嗅觉系统和听觉器官,而且马对气味、声音以及路途的记忆力相当强。有的老马,能在相隔数年后,从数百公里以外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乡。

[1]裘锡圭.文字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3]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4]张玉金,夏中华.汉字学概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5]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吾三省.中国文化背景八千词[M].香港:商务印书馆,2011.

猜你喜欢

汉字文字
The windmill trend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打乱的文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