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礼学”思想的实践价值*

2014-03-12张晨钟

关键词:礼学论语君子

张晨钟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国际运输与物流系,山东 青岛266100)

中国古代礼学思想源远流长,大致经过了祭礼、礼学、礼治和礼仪四个阶段。根据许慎《说文解字》对“礼”字的释义以及《礼记·礼运》的相关记载,“礼”起源于远古祭祀应无异议。西周建立之前的“礼”具有明显的巫术性质,可视之为祭礼阶段。周灭商后,周公制礼作乐,“礼”开始“演进为一种人文文化”[1]。“礼”观念正式形成于春秋时期[2]。春秋战国名人多所论及,叔向将“礼”与政治治理相联系,认为“会朝,礼之经也;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孟僖子将“礼”与个体修养相联系,认为“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孔子论“礼”最多并自成体系,学礼、复礼和传礼是孔子一生活动的主线[3]。在继承礼乐文明的基础上,他主张以“礼”治国:“为政”“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第十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第十二》);还主张以“礼”立身:“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尧曰第二十》);并对行礼做出了详细的规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第十二》)。荀子在《礼论》中论证了“礼”的起源,并从规定个人在社会等级中的地位角度肯定了“礼”的社会治理作用。这就为始于西汉的“礼”的社会治理等级化制度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此阶段可视之为礼学阶段。西汉立国之后,礼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4]。叔孙通通过为刘邦制定宫廷礼仪,使得儒家思想最先走入汉朝统治者的视野。从此,“礼”不仅有着伦理道德方面的属性,更有着政治等级制度方面的社会治理作用。其中,政治等级制度是“礼”的政治属性,“名位”是其核心;伦理道德是“礼”的个体属性。它通过礼“仪”和礼“物”,把仁、孝、诚信、忠义等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变为个体的内在自觉追求:彬彬有礼,从而达到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目的。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都把礼治作为维护其统治的不二法门。这可视之为礼治阶段。民国之后直到今天,传统礼学日益商务化、国际同一化。礼治的政治等级观念和社会统治含义不再体现于服饰、宴乐等外在仪式上,其外在形式伴随第二次“西学东渐”运动日益国际同一化,其价值内涵随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商务化。这可视之为礼仪阶段。这是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必须知晓和重视的“礼”的历史特征。

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礼”也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明礼”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规定的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当今高校教育尤其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本身,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出现了“工具人”、“功利化”偏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纠此偏。而礼仪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开展礼仪素质教育不仅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而且对于完善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很有必要,是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是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礼”的社会价值。“不学礼,无以立”,汲取我国古代礼学思想精华,对于完善和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有着积极意义。

一、“不学礼,无以立”是人文素质培养的伦理本位

孔子认为,“礼”是君子人格的必要条件,它规范了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方式,是立人之本。“不学礼,无以立。”他直言,没有礼义的践行,就会“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第八》)。而《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将“礼”甚至提升至个体生死的高度。在孔子心目中,“礼”比“军旅之事”更为重要。当卫灵公向他请教如何排兵布阵等军事问题时,他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第一》)。俎豆之事,即礼仪之事。孔门弟子不乏子路、子贡这样优秀的军事人才,可见,他并非不懂“军旅之事”,而是说明“礼”在其思想中有更高的地位。对于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来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礼记·礼运》),更看重“礼”在规范引导“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礼记·第二十八仲尼燕居》)“天地之序”等方面的重大社会治理意义。治国“约之以礼”,甚至以礼入法。“唐律一准乎礼”,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古代法治制度。清代凌廷堪在总结封建社会的统治秘诀时认为,“上古圣王所以治民,后世圣贤之所以教民者,一个‘礼’字而已”[5]。

“礼”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具有普适性。《礼记》认为“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基于普适性意义和“天理”的无形无影特点,朱熹认为应该“画出一个天理与人看”的“礼文,教有规矩,可以凭据”[6]。这个所谓的“礼文”即指《周礼》、《仪礼》等古代礼学典籍。“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记·中庸》)。郑玄注经礼”即《周礼》,“曲礼”即《仪礼》。孔颖达疏“礼仪三百”即《周礼》,“威仪三千”即《仪礼》。这些礼学典籍规范了当时社会生活能涉及的方方面面:大至国家社会治理中的治政安君、军仪祭礼,以及利益关系的止争定分,小至个体修养的仁义道德养成等等。

“礼”在古代社会治理尤其是个体人文培养中的伦理本位及其日常生活中的普适性,意味着为人须为礼,为礼须重本。

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人文素质培养的根本目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第六》)。儒家学说中,修身要达到的目标是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何为文质彬彬?即知识、技能为质,为真;礼仪、言语为文,为善。真善合一,才是“文质彬彬”,才能达到君子之“成”,即君子之美。“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将“质”的主要内容视为“义”,其外化过程就是“文”饰,这种“文”饰体现在行为中就表现为“礼”,即“礼”是“质”的外在化。由此,衡量“质”的尺度就是“礼”。这样的培养目标意味着: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实施应该行礼为重。

市场经济的丛林法则强调竞争而忽视了“其争也君子”式的礼仪行为规范养成。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其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社会功能,更多地强调职业和技术及其市场反馈的价值取向。这极大忽视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内在人文素质的培养。市场的“功利性”和育人的“工具性”理念极易导致大学生物质至上理念。如果高校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受教育者本身必然缺乏内在的精神制约,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自我迷茫。常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征服他人,报复社会,甚至出现个别大学生、研究生残忍杀害舍友现象。这与高校培养目标不重视乃至缺乏人文目标、养成手段不重礼仪不无关系。为了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孔子教“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第七》)。其教育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知识学习、创新实践探索、职业行为的责任心,还包括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的明礼守信、寓德于智、寓礼于行。智识的积累和行为方式的合礼诚实相统一,德礼合一,知行一体,君子之风渐成。

三、“人是礼仪的存在”是人文素质培养的生活化途径

赫伯特·芬格莱特认为“人是一种礼仪的存在(a ceremonial being)”[7]14。在他看来,“正是善于学习传统的礼仪实践才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7]6。所以,他把《论语》中孔子理想社会的实质解析为一幕幕宏大壮阔的礼仪演出。这位西方学者实际是想告诉我们:真正的“礼”是个体内在礼义和外在仪则在日常生活场景下的二者合一。《韩非子·解老》与此观点是一致的,认为:“礼者,外节之以喻内也。”即用生活的外在仪则演示、传达个体的内在之情。这个生活的外在仪则主要包括《中庸》所说“礼仪之百,威仪三千”,大体分为两类:一是礼“物”,即行礼所用的建筑、服饰、器皿等物质载体;二是礼“仪”,即行礼过程的容态动作。礼“物”和礼“仪”相互结合所表达的内里之情就是礼义。礼义只有依托“物”、通过外在的仪则才能为人们所践行,否则就成了无所依托的空洞理论。

正如美国斯蒂文森所认为的,“一个对手段一无所知就去推荐具有内在价值的目的的人,也许正在推荐一个无法达到的因而不切实际的目的”[8]199。换言之,即手段、方式亦或形式,是达成目的的中介。礼义“仅仅作为一个目的时,它是模糊的、阴暗的、印象性的东西,”“只有当目的转化为手段时,我们才可以肯定地想象或理智地判断:我们没有说任何不切实际的话”[8]227-228。即只有当礼义转化为仪则这一手段,才会自外作用于人心,纠正人的内在价值观,约束人的外在的行为方式,才能摒恶向善。这就要求商务礼仪课教学要注重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采取生活情景模拟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应该更多地运用现场教学手段。必须指出的是,仪则必须适当,这样才会在生活实践中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内在的人格和素养。

四、“克己复礼”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外双行为准线

“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上第一》)。即“礼”的社会治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其秩序规范功能上。这实际涉及人际关系及其利益的调节,即矛盾的调解。作为个体的人是矛盾的,因为“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孔子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矛盾关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他既倾向于内向的自我约束:“克己复礼”,但也不忽视外在的制度约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内外约束即“礼”的律己、敬人的节制功能[9],即“礼”的内外双行为准线。将其贯彻于人文素质培养中,应处理好两组关系:一是内在准线“忠”和“恕”;二是外显准线“学”和“习”。

职业活动作为维系社会运转、推动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社会活动之一,它需要社会个体之间协同合作以承担运行社会生产活动。但这种协同合作需要人际关系的和谐、组织间的协同以及组织内管理的有序化甚至程序化,这就需要“克己复礼”的“小我”与“大我”的协同。这种协同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尊重他人的“忠”,二是关爱他人的“恕”。尊重他人,是指“吾日三省吾身”、“慎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肃穆恭敬的仪容与态度,以表示对他人价值、尊严的肯定。赫伯特即持此观点:“礼仪有力地显示出来的……还有道德的完善,那种道德的完善蕴涵在自我目标的获得之中,而自我目标的获得,则是通过将他人视为具有同样尊严的存在和礼仪活动中自由的合作参与者来实现的。”[7]15关爱他人,是指能够换位思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将己情强加于他人,不恃强侵害他人的利益,自觉地承担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主动地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道德。这种“自我目标”就是“克己复礼”,其获得的途径不外乎内在准线忠恕之道。

“学”和“习”具有强制约束性,这会带来个体抵触性。但是,“学而时习之”能产生“不亦说乎”的教育后效能。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此注说:“学之为言效也……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在音韵学上,“学”与“觉”字叠韵(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与“效”字为同源字[10]。朱熹注“学”融会了孟子的性本善、“先觉觉后觉”以及返求复本思想,其逻辑表现为:人性善,故可以仿效;觉有先后,故必须仿效;通过仿效可以明善而复人之本性。这实际强调,人文素质培养应该坚持和引入“学”、“习”等强制约束式教育,效法先觉君子的“礼”,切实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等外显标准,达到个体人文素质养成的目的。

当然,重“礼”并不意味着礼是唯一方式和途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第八》)。孔子当时就认为诗礼乐的结合才是君子培养的最佳方式。当然,当今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还需重视职业技能、科学素养。同时,还要看到古代礼学思想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统治阶级是为了保证其统治利益和地位才强调礼治,孔子论“礼”,旨归就在于“上好礼则民易使也”的阶级统治目的。封建社会的“礼”,从“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的国家事务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二》)的日常生活,无所不具。相对于今天快速发展的生产力和“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这显得极为繁缛。另外,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一个全面的工程,不能片面强调“礼”仪素质,只有“礼乐结合”、“勇而有礼”,才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创造双赢乃至共赢的局面。

[1]杨朝明.鲁国礼乐传统研究[J].历史研究,1995(3):16-33.

[2]颜世安.礼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131-135.

[3]中文百科在线网络百科新概念.词条:吴虞[EB/OL].http://www.zwbk.org/My Lemma Show.aspx?lid=162750.

[4]王晓锋.礼的起源、发展与功能[J].唐都学刊,2000(3):104-107.

[5]王修智.齐鲁文化与山东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51.

[6][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1079.

[7]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8]查尔斯·L.斯蒂文森.伦理学与语言[M].姚新中,秦志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1.

[9]梅珍生.论礼乐制度的实践本性[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8-103.

[10]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00.

猜你喜欢

礼学论语君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宋元明礼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如何读懂《论语》?
《牡丹亭》:回归礼学的一种隐喻
论朱子实用礼学思想:以篚和幂尊疏布巾为例
《乡党图考》的《论语》学和三礼学贡献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