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汉仪诗歌别集考略
2014-03-12王卓华
□王卓华
(玉林师范学院 院长办公室,广西 玉林 537000)
邓汉仪诗歌别集考略
□王卓华
(玉林师范学院 院长办公室,广西 玉林 537000)
邓汉仪不仅是清初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和出版家,也是著名诗人,其对清初诗歌创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诗观》等在乾隆年间受到禁毁,因而其诗歌作品大多散佚。我们通过文献考查,发现邓汉仪结集了《淮阴集》等一批诗歌作品集,这些诗歌别集既是邓汉仪诗歌创作的历程,也奠定了其在清初诗坛的地位。
邓汉仪;诗歌;别集;考
邓汉仪(1617~1689),字孝威,号旧山,别署旧山农、旧山梅农、钵叟等,原籍吴县洞庭之绮里,甲申变后,放弃吴县博士弟子员籍,举家迁居泰州。康熙十八年荐试博学鸿词,以年老授内阁中书衔回籍。康熙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三岁。邓汉仪一生著述颇丰,是清初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和出版家,其对清初诗歌创作、出版和文学文献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道光泰州志》卷三十著录邓汉仪:“编年诗,各体文,《过岭集》,《诗余》一卷,《诗观》十四卷、《别集》二卷。”周庠《慎墨堂诗拾序》云:邓汉仪“所著《过岭》、《慎墨堂》诸集,版毁于火,遂罕有窥其全豹者。惟所辑今人之诗曰《诗观》者,奉旨抽毁应禁之人行世。”①由于邓汉仪作品大多散佚,目前很难了解其全貌。我们试图通过保留在其他文集的序跋、邓汉仪的零星记载以及有关著录等,仅对其诗歌别集略作考述。
沈龙翔《邓征君传》云:“征君姓邓氏,名汉仪,字孝威,号旧山。苏州人,徙家泰州。”“生平著述甚富,游淮有《淮阴集》,居扬有《官梅集》,游粤有《过岭集》,游颍有《濠梁集》,游燕有《燕台集》,游越有《甬东集》,膺荐有《被征集》。皆逐年编纪,手自删定。诗馀、古文数百篇,藏于家。所选《天下名家诗观》初、二、三集,搜罗富而抉择精,同时司选事者无虑十数,皆海内闻人,咸敛手拱服于先生。”②这是关于邓汉仪诗歌别集较为详细的记载。除沈龙翔所记《淮阴集》、《官梅集》、《燕台集》、《过岭集》、《濠梁集》、《甬东集》、《被征集》外,尚存清末夏荃所辑《慎墨堂诗拾》九卷。
《淮阴集》无卷数
是集仅见上述《邓征君传》,云:邓汉仪“游淮有《淮阴集》。”未见其他著录。当为清顺治初期,邓汉仪避居江北时所作。
《官梅集》一卷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别集类、武新立《明清稀见史集叙录》、《清史稿艺文志拾遗》
集部别集类著录。
是书为清顺治四年丁亥(1647)前后邓汉仪于泰州、扬州所作诗歌的编年作品集。现存有三个版本系统: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旧钞本二册;二是南京图书馆藏清无近名斋抄本《官梅集》一卷;三是泰州图书馆藏程羽朋跋本。其中南京图书馆藏钞本正文前题“丁亥诗编”,“济南刘
峄巃老师鉴定,吴州邓汉仪孝威父著,同社陆舜玄升父阅”,共收邓汉仪诗一百一十八首,诗有龚鼎孳、刘孔中、叶襄、方苞序以及陆舜弁歌。泰州图书馆藏徐菊人(即徐炳华)抄本与无近名斋抄本同。一九八零年泰州古旧书店抄本亦据无近名斋抄本重抄。泰州图书馆藏程羽朋跋本首载邓汉仪本传,次为序。序与无近名斋本同,序后无目录;正文共收邓汉仪诗歌一百二十二首,较无近名斋本多出《九日扬州文星阁登高》、《初冬泛舟游栖灵寺访平山堂旧址》二首,《巢民集饮水绘庵共限枝字复为长歌》四首,书后有程羽朋于民国十一年和民国三十一年的两篇跋语。其第一篇跋语既谈到邓汉仪的诗歌著述情况,也谈到了其钞本的出处。“邓汉仪孝威《官梅集》一卷,乃其编年诗之一,作于扬州者也。此集之外,尚有《慎墨堂集》名,见《江苏诗征》。又有《淮阴集》、《过岭集》、《濠梁集》、《燕台集》、《甬东集》、《被征集》等作行世,大率皆见于沈龙翔所著之《传》,但今皆不易觏,即此种《官梅集》亦属稿版,已稀,仅存草本至今,原字迹破损之处,多难治补,仍之而已。间尝搜求泰州《官梅集》之刊本,仅有孝威之裔孙名兰者,家藏一册。民国十一年,泰县图书馆成立,征集乡邦硕彦之诗文词,知此集出处,欲以重金向其裔孙购兹原本,而兰靳不予,仅允抄副本送馆,此其是也。今孝威之《官梅集》存于泰者亦仅一抄本一刊本,已殊可叹耳。”③这个抄本来自于邓汉仪裔孙邓兰所藏刊本。也就是说,在民国十一年,《官梅集》的刻本还是存世的。清顺治二年乙酉夏,刘孔中为泰州牧,成立诗社课士。邓汉仪师事刘孔中,并深为其赏识。《退庵笔记》卷六:“公名孔中,济南长山人。崇祯相刘鸿训之子。公顺治二年任,本朝州有牧自公始,州有诗选亦自公始。《州志·名宦》称‘公创吴陵社课士,刻有《吴陵诗选》’是也。”④刘孔中《官梅集序》亦云:“余以己酉来莅吴州,……余因采风而人士辈出,贴经之馀,吟望不辍。余亦不能开何逊之阁,设孔融之尊,然窃有愿焉。户外之屦,亦遂几满。而邓子孝威,则拔其尤者欤?邓子姿才敏赡,妙绝时人。每清风朗月,坐余弦酒官梅之下,风流转佳,引人箸胜。”⑤其后,邓汉仪常随刘孔中及同里社诸子龚鼎孳、丁耀亢、刘懋贤、刘懋贽、陆舜、宗元鼎、朱清瑟、沈复曾等于泰州和扬州交游唱酬。《官梅集》即为邓汉仪此期的作品。其时清朝立国不久,作为遗民的邓汉仪在《官梅集》中表达了较多的感事伤时的忧愤以及故国之思。如写于顺治四年初秋的《新秋访丁野鹤于贝叶庵,闻东警归甚迫再垒前韵奉赠》四首,伤时泣江,虞忧故国,情思绵缈。龚鼎孳在《官梅集》序中曰:“君子生当憔悴,世隔悲欢,或含辞负屈,絮语如颠;或泛梗依人,低头忍泣。开万世柔肠之祖,最宛转而不聊。入老人失路之心,偏醉辛其有谓。长镵难托,渔父何知,其别具怀抱,有如此者。孝威逸才旷世,少年负盛名,羽猎上林,方当搴壮。乃吾独观其意思所寄,苍茫绵邈,一往而深。”⑥叶襄《序官梅集》亦云:“孝威虽坐莲幕、迩琴台,而惜东门之已芜,悯人琴之俱化,悲来四座,风雨无端,忽觉觌面倾城,消索殆尽,则犹是‘客岁吴王宫畔地,一卷青衫泪湿时’也。”⑦
《燕台集》无卷数
《燕台集》为邓汉仪于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再客京师时所作。或曰即《燕市酒人篇》。今不见传本。钱谦益辑《吾炙集》选邓汉仪《燕市酒人篇》仅六首,包括《花朝饮张惟则邸中》、《乙未都门元夕即事》三首、《过泡子河感旧》、《三月十九日感事》,当非《燕台集》原貌。钱谦益有《题燕市酒人篇》云:“甲午春遇孝威于吴门,孝威出燕中行卷,皆七言今体诗。余赏其骨气深稳,情深而文明。他日当掉鞅诗苑。今年复遇之吴门,见《燕市酒人篇》。”这个《燕市酒人篇》当为《燕台集》的一部分。
对《燕市酒人篇》,钱谦益的评价非常高,拟其诗为元裕之、李长源之间:“或曰:‘孝威诗于古人何如?’案头有《中州集》,余曰:‘以是集拟之,当在元裕之、李长源之间。’”“孝威以席帽书生,负河山陵谷之感。金甲御沟,铜驼故里。与裕之、长源共欷歔涕泣于五百年内。盈于志,荡于情,若声气之入于铜角,无往而不生也。”“孝威自命其诗曰《燕市酒人篇》,嗟乎!白虹贯天,苍鹰击殿,壮士哀歌而变征,美人传声于漏月,千古骚人词客,莫不毛竖发立,骨惊心死。此天地间之真诗也。”⑧邓汉仪是尊唐学唐的,但他学的是精神,而不是如明末人那样的一味模拟、一味肤浅。
《过岭集》无卷数
《过岭集》为邓汉仪于顺治十三年(1656)冬迄十四年春,随龚鼎孳游岭南时所作诗之结集。是集今已不存。阮元《淮海英灵集》丁集卷一所收邓汉仪《山行趋大庾》、《晚抵三水》、《游海珠寺登丹霞台眺望》、《岭南作》、《咏怀》四首、《张登子招集喜遇胡豹生感赋》、《蒙淉归舟偶感》、《万安道中病卧至章门小差时值清明》等当为此集散佚作品。
邓汉仪《慎墨堂名家诗品梁清标诗序》曰:“丙申冬日,仪曾陪合肥先生之岭南,而合肥则从兵革豺虎中与仪刻烛联吟,夜分不寐。各著有《过岭集》。”⑨《退庵笔记》卷六云:“顺治丙申,龚端毅奉使岭南,邀孝威俱,往返万里。倡和极多,刻为《过岭集》。”⑩陈维崧曾为《过岭集》作序,其序亦曰:“《过岭》一编,乃孝威之近集也。”⑪陆舜有《过岭集序》叙述颇为详细:“《过岭诗》者,邓子孝威从龚芝麓先生游粤北而作也。……丙秋粤东之役,先生奉使而南,遇邓子于江淮之间,既见之,赓不忍释手,强以从游。而邓子畅然孤往,襥被未遑,自随也。往返岭南,不下几千馀里。蛮烟瘴雨,海蜃山岚,皇华所驱,车船迭进。先生之兴不浅,而邓子之气益豪。其间山川之盘郁,云物之变幻,鸟兽草木之奇,城郭人民之异,触目者,感心发声者,成韵而有是集也。题曰《过岭》,匪独纪时纪事纪地。从游之盛,将以见邓子与先生万里投辖,迥出当时僚友、朝士、门生、故吏,趋避聚散之缘之外也。其亦山中白云,不可持赠者也。”⑫邓汉仪同里好友张琴有《翩翩邓子五章八句》,其诗题下原注云:“是时海内有两《过岭集》焉。予见邓子《过岭集》而异之,为之赋翩翩邓子。”⑬孙枝蔚《海陵喜遇邓孝威有赠》其一有句云:“岭南诗律细,韦布泪痕多。”⑭这是评价邓汉仪《过岭集》的情况。
邓汉仪于《诗观》二集卷五李念慈诗后引王西樵语云:“岭南之地,于山有罗有浮,于海为扶胥之口,于动、植有孔雀、鹦鹉,冬荣、侧生之树,于珍产有明珠、翠羽、车渠、玳瑁、丹砂、虎魄之属。其英华之气,皆足与文心相浚发。顾从来士大夫之过岭者,不一其人;过岭而称诗者,亦不一其人。然百年来卓然可称者盖寡。向独今司马龚公奉使其地,与海陵邓生汉仪,皆各以‘过岭’名其诗;其诗并耀艳深华,足以献酬岭南之风物。今明府诗,后出而与之匹美,若华岳三峰削成并峙者,夫亦愈知旷代文人各有其心眼才笔,而不得徒侈为山川之助也。”⑮按,王士禄(1626-1673),字子底,号西樵,济南新城人,王士禛兄。王士禄所云不仅说明邓汉仪次其岭南创作为《过岭集》,也约略可知诗歌内容“足以献酬岭南之风物。”
《诗观》三集卷四收有李念慈《携邓孝威<过岭集>入粤东还过维扬,值其方营选政即事赋赠》云:“昔我适东粤,得君过岭诗。携持舟楫中,每愁蛟龙窥。南上十八滩,还下浈江溪。山川相映发,光芒何陆离。造化幻奇秀,君诗乃过之。我行亦有吟,终然寄藩篱。前有龚先生,与君作同推。粤人谬参称,顾我颜忸怩。” 李念慈字屺瞻,号劬庵,陕西泾阳人。顺治十五年进士,与邓汉仪为好友,曾同试博学鸿词。这里李念慈在其诗歌中也提到邓汉仪的《过岭集》。同时,我们也由此知道,邓汉仪《过岭集》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
《濠梁集》无卷数
沈龙翔《邓征君传》记邓汉仪:“游颍有《濠梁集》。”清乾隆十七年刻本《颍州府志》卷八:“邓汉仪,字孝威,泰州人,尝选《名家诗》刊行,当世人服其精当。顺治中,刘观察招至颍,寓凫藻园,有与颍人倡和诗。”乾隆《江南通志》卷一百六《职官志·文职》:“刘孔中,顺治十五年任整饬颍州兵备道。”刘孔中在泰州时对邓汉仪多有奖掖,邓汉仪亦对刘以师事之,后刘孔中至颍州任职,邀邓汉仪往游亦在情理之中,故《濠梁集》当为邓汉仪受刘孔中之邀游颍时结集的诗歌作品。惜是集不传,亦未见其他书目著录。
《甬东集》(一作《甬上游草》)无卷数
沈龙翔《邓征君传》记邓汉仪:“游越有《甬东集》。”今亦未见传本。但李邺嗣有《甬上游草序》,当为此集之序。李序云:“吾友邓孝威,海陵奇士也。……既历吴中七八郡,更怅然泛浙河以东抵句甬,览其山川,……与吾辈三四人,狂歌向天末,击石为碎。今试读其《鄮城怀古》、《杂兴》及《王忠烈餐柏亭歌》、《吊钱忠介》诸诗。上可当铜雀三祖、鲍参军、杜公,下亦不失为晞发叟。盖自二十余年,四方名士集此,与吾曹相唱和,燕人梁先生、楚人万先生而后,惟孝威一人而已。夫天既于江南数千里,山川绣错中,而独使此
二地得一发其奇,复于二十余年,往来名士舟车驿舍中,而独使此三四人,得一发山川之奇,是则文人吐其胸中垒块,老气横披,虽所持三寸柔翰而其势足与名山巨壑隐然相敌。斯诚古今菁华所聚,产为魁奇,不可易得。宜吾目中落落未尝数见如此人也。他日孝威别我,当与期计日造京口,孝威登铁瓮城,饮其酒,发吾所遗此中怀古诗。余亦将登百步峰,长啸诵孝威句甬凭吊诸作,同声遥应,虽辽落二千里,如奏金石于一堂矣。”⑯李邺嗣不仅谈到了是集之创作过程,也记录了其中的部分篇目,材料难得。
《被征集》无卷数
沈龙翔《邓征君传》记邓汉仪:“膺荐有《被征集》。”邓汉仪于康熙十七年秋膺荐,十八年春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五月初还家。是集当为此时所作,但未见公私书目著录。集今已不传。但王士禛有《邓汉仪被征诗序》云:“客问乎王子曰:‘邓先生被征八诗,何其多楚声也。’王子曰:‘何谓也?’曰:‘邓先生昔尝北游蔡州,南游岭表矣。远或万里,近或一二千里,皆历岁月之久而始归。故其为诗,雕画土风,莩甲新意,无几微羁旅侘际之色。今天子崇文治,思得奇才异能之士备顾问。邓先生裒然为举首待诏公交车,长安公卿大夫莫不喜其来,延至恐后。且京师距淮南二千里,置驿相望,地非远于岭南、蔡州也,邓先生顾怅然若有不自得者。读其诗,又凄惋哀激,类乎楚声,是以疑也。’王子曰:‘是《三百篇》之志也。诗有六义,正变不同,而皆本于忠孝之旨。《南陔》、《白华》,孝子之所以养也。武王之时,乡饮酒燕,礼则用之。所谓笙入立于县中,奏《南陔》、《白华》、《华黍》是也。迨其后而《陟岵》、《鸨羽》之诗作焉。《陟岵》之次章曰: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鸨羽》之次章曰:王事靡盬,不能萟黍稷。父母何食!盖古之孝子行役于外,不获养其亲,其词之迫切如此。今邓先生有母年八十矣,一旦舍甘旨之养,远来京师,其情之迫切,与《陟岵》、《鸨羽》之诗人无以异,故其言如此。亦犹《南陔》、《白华》之遗意也。昔邓先生游蔡州、岭表,年方壮,母亦未衰,其意怡怿,则其诗之异于今也,宜也。’客曰:‘善乎,子之说诗也。夫邓先生之诗数篇耳,而正变之义具焉,使在采风之世,其不见删于孔子,可知也。’予曰:‘然。’遂次其语以为之序。”⑰这里交代了《被征集》的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该诗集仅有八诗;二是诗多楚声,凄惋哀激;三是八诗为怀乡思亲之作。邓汉仪被征时,家有八十老母,试后荐留史馆,坚辞还乡。故而渔洋先生以《诗经》之《陟岵》等拟邓汉仪《被征集》之怀乡思亲之情。
《慎墨堂诗拾》九卷、首一卷、末一卷,诗逸句一卷,附录《慎墨堂笔记》一卷
《慎墨堂诗拾》又名《慎墨堂全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别集类著录。清道光年间,其乡里后学夏荃辑录其遗集、遗诗,成《慎墨堂全集》九卷。首一卷辑邓汉仪别集之各类序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均有藏本。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题“《慎墨堂全集》九卷”,清末抄本;国家图书馆藏本题“《慎墨堂诗拾》九卷”,一九一二年民国汉画轩抄本。《慎墨堂诗拾》共辑古近体诗四百三十九首,其中四言九首、乐府六首、五古二十八首、七古二十六首、五律一百一十五首、七律一百一十七首,五排九首、五绝二十三首、七绝一百零六首。这是一部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收邓汉仪诗歌最多的作品集。尽管这些诗,只不过“存先生诗什一于千百也。”⑱这些诗辑录来源情况为:《同人集》八十二首,《感旧集》三十二首,《诗持》一集二首,《昭代诗存》二十一首,《诗永》十一首,《姜贞毅先生挽章刻本》一首,《汪舟次先生奉使赠行诗刻本》一首,《溉堂后集》一首,《桑雪芗编年诗钞》四首,《皇清诗选》一首,康熙《扬州府志》二十八首,雍正《扬州府志》四首,《扬州休园志》四首,《江都志》二首,《泰州志》六首,《春雨草堂别集》十四首,《吴陵国风》一百四十三首,《琴怨诗》一首,《诗概》一首,《诗观》初、二、三集六十二首,《慎墨堂诗品》二首,《慎墨堂笔记》四首,《孝威先生手书诗笺》二首,《邓云章抄稿诗》十首。《慎墨堂诗拾》是目前辑录邓汉仪诗歌较多的一种,但受辑录者阅历所限,遗漏也很多。
以上邓汉仪诗歌别集,基本反映了邓汉仪诗歌创作的历程,惜多散佚。为进一步研究其诗歌创作成就,对其作品进行辑佚和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
注:
①夏荃辑《慎墨堂全集》卷首,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末抄本。
②夏荃辑《海陵文征》卷十九沈龙翔《邓征君传》,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③邓汉仪《官梅集》卷末,泰州图书馆藏民国抄本。
④夏荃《退庵笔记》,清抄本。
⑤邓汉仪《官梅集》卷首,南京图书馆藏清无近名斋抄本。
⑥龚鼎孳《定山堂古文小品》卷二,清康熙五十三年龚志说刻本。
⑦夏荃辑《慎墨堂全集》卷首,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末抄本。
⑧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四十七,清康熙二十四年金匮山房刻本。
⑨邓汉仪《慎墨堂诗品》,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刻本。
⑩夏荃《退庵笔记》清抄本。
⑪陈维崧《陈迦陵俪体文集》卷五,陈宗石辑康熙患立堂刻本。
⑫陆舜《陆吴州集》,清双虹堂刻本。
⑬邓汉仪《慎墨堂全集》卷首,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抄本。
⑭邓汉仪《慎墨堂全集》卷首补遗,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抄本。
⑮李念慈《谷中山房诗集》卷十四,清康熙二十八年杨素蕴刻本。
⑯李邺嗣《杲堂文钞》卷二,清康熙刻本。
⑰王士禛《带经堂集》卷四十一,《渔洋文》卷三,清康熙五十一年程氏七略堂刻本。
⑱周庠《慎墨堂诗拾序》,清末抄本《慎墨堂诗拾》卷首。
【责任编辑 吴庆丰】
On an Anthology of Deng Hanyi’s Poetries
WANG Zhuo-hua
(Principal's Office,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Guangxi 537000)
Deng Hanyi, who had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poetic creation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was not only an important literary critic and publisher, but also a famous poet. Most of his poetry works o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because the book View of Poetry was banned or even ruined during the reign of Qianlong emperor, were scattered or lost.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we found that Deng Hanyi had collected a batch of portfolios of poetry works, such as “Haiyin Collection”. These poetry collections not only reflected Deng Hanyi’s poetic creation course, but also established his position in the poetic circle of early Qing Dynasty.
Deng Hanyi; poetry; anthology; examine
I207.209
A
1004-4671(2014)01-0059-05
2013-12-0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前期成果,项目编号11BZW027。
王卓华(1962~),河南安阳人,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清代诗歌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