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厂生产期间安全事故综合防范技术

2014-03-12毕四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6期
关键词:发电厂电厂发电

毕四成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乌斯太热电厂,内蒙古 阿拉善盟 750336)

电厂生产期间安全事故综合防范技术

毕四成

(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乌斯太热电厂,内蒙古 阿拉善盟 750336)

随着地区用电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厂内部电气设备承载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生产期间厂内安全事故率明显上升,从而影响到了电厂工作系统的稳定性。从安全生产角度考虑,本文分析了电厂生产期间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发电控制系统事故防范技术方案,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更加先进的发电生产体系。

发电厂;安全事故;信息技术;防范系统

为了改变传统电厂作业模式,需设计与电厂生产系统相配套的安全控制技术。因此,针对电厂潜在安全隐患拟定防范技术方案,实现了厂内生产调度的最优化状态,满足了新时期电能生产与供应体系的运作要求。

一﹑电厂安全事故成因

电力生产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生产安全又是这一系统工程中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电力生产事故有三类:一是“天灾”,如雷电﹑大风﹑暴雨﹑施工爆破等不可控或不便控的自然因素,有其突发性;二是线路﹑设备﹑器材的“先天不足”,有其隐蔽性;三是“人祸”,人为地违法﹑违规﹑违章,有其盲目性,这类因素且占所有事故中的绝大部分。

二﹑电厂生产期间面临的主要安全事故

发电厂是地区电能供应的主要场所,通过各种发电生产方式满足了区域电能使用需求。根据实践经验,发电厂生产期间面临的主要安全事故:1电线跳闸事故。因系统与用户产权分界点用户侧发生事故,造成其他用户断电或电力系统电压波动而大量甩负荷以及公用线上的用户发生事故,越级将系统变电站(或发电厂)馈电线开关跳闸,造成对其他用户的断电,应算作用户影响系统的事故。2全厂停电事故。用户因自身事故而造成全厂断电,不论时间长短和损失大小,均为全厂停电事故。双电源(包括多电源)供电用户,其中一路(或几路)因事故断电,而另一路(或几路)正常供电者不算全厂停电;但另一路只能供给保安电源时,虽及时投入但生产停顿,仍算作全厂停电事故。3设备损坏事故。用户因运行﹑操作﹑维护不良等原因造成一次侧受电设备(如主变压器﹑高压电机及高压配电装置等)损坏或配电变压器烧毁,均为重大设备损坏事故。4人员伤亡事故。用户电气工作人员或非电气工作人员因用户电气设备(及电力线路)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如误操作﹑违章作业等)造成人身触电重伤﹑死亡者,应视为人身伤亡事故。5电源倒送事故。自备电源或双电源倒送电事故。用户自备电源或双回路电源向供电系统的停电线路反送电,不管时间长短﹑是否造成后果,均视为倒送电事故。

三﹑电厂安全事故防范技术要点

发电厂生产期间面临着诸多风险隐患,如何维持厂内生产安全系数是很关键的,这些需要借助高科技系统辅助发电厂内调度作业。防范电厂安全事故,可以从自动化﹑网络化﹑集成化等三方面技术进行改良,从而实现电厂作业调度模式的最优化。1自动化技术。发电自动化采用集成子系统作为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发电厂日常生产作业的效率,改变了早期手工操作事务的工作模式。集成子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先进设备﹑虚拟网络﹑控制平台等多种结构,促进电厂安全生产系统层次的最优化发展。2网络化技术。发电自动化已经成为发电厂改革的主流趋势,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建立现代化生产中心,为发电厂内部人员生产建立了更加安全的平台。生产信息系统是发电自动化的操作平台,利用集成控制模式辅助系统运行是科技化标准要求。生产集成子系统应用期间,发电厂要做好系统维护及安全管理工作,降低机组发电自动化的作业风险。3集成化技术。发电厂信息化改革阶段,对内部生产系统提供信息化模式具有先进性特点,采用计算机控制模式为基础优化生产体系,推动了发电厂组织集成子系统模式的优化设计。电厂采用集成子系统设计要根据单位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软硬件系统平台为支撑,从多个方面调度电厂作业流程,严格控制发电生产的风险系数。

四﹑基于人机系统的电厂安全控制系统

电力控制系统设计以“智能化”为标准,对人机工程一体化进行多方面改良,充分发挥出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两大理论优势,为操纵者设计出更高级别的控制模式。智能电力控制系统设计以数据流程为中心,全程操作无需太多的人工参与,均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调控完成相应的动作。1感应器。人机工程一体化是电力科技的综合应用,及时感应人体信号﹑机器信号等状态,可以实现机器装备的自动化调度,加快了电力生产模式的升级改造。此外,感应器是对人体结构状况的感应,可根据操纵者身体动态﹑舒适感﹑空间感等因素,不断地调节感应器工作范围。电子感应器是控制系统设计常用方式,由智能感应仪器完成对应的动作命令,提升了发电流程的安全水平。2控制器。我国电力领域生产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平台,这与控制器自动化性能存在着密切关联,以多功能控制器为中心设定调度方案,减小了人工参与作业的难度。人机心理学以自主控制模式为重点,减小人工参与机器作业的工作量,在有限空间范围内执行动态操作。例如,基于PLC控制系统的电力系统里,由微计算机﹑PLC等取代人工执行生产任务,大大提升了电厂内部作业的安全指数。3存储器。将存储器用于电力控制系统,主要是为了及时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为电力自动化创造更加稳定的运作平台。人机工程一体化注重人体结构﹑设备操作的协调性,存储器可以根据动作轨迹实时存储,把重要人机数据备档,为后期人机调度提供可行的参考系数。例如,存储器对人机系统故障具有定位录入功能,一些常见机器故障或设备将自动录入数据库,为后期电力事故处理提供依据。

结语

随着信息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发电生产引入信息技术是必然趋势,尤其在控制系统设计环节更需新科技作为支撑。电厂安全事故防范需朝采用自动化﹑网络化﹑集成化等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人机一体化控制系统辅助电厂运行,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营造更加稳定和谐的电厂作业环境。

[1]胡效雷,卫志道.发电企业安全发电生产管理的新思路[J].电力安全技术.2005(05).

[2]孙琳.电力体制改革对发电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提出新挑战[J].审计与理财.2005(S4).

[3]董毅,潘冬.我国发电企业如何实施战略成本管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5(12).

[4]黄亚强,崔浩,刘云燕.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0).

TM08

A

猜你喜欢

发电厂电厂发电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发电厂的类型(二)
世界上最大海上风电厂开放
用Citect构造电厂辅网
摇晃发电小圆球
摩擦发电
GE携手First Solar共同打造新一代光伏发电厂
自动化在发电厂电气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