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交互设计概述

2014-03-12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10023

大众文艺 2014年24期
关键词:可用性用户研究

徐 俊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10023)

交互设计是当今中国设计界的热门领域,从最新出炉的2014年用户体验行业调研报告中反映的从业者对行业的信心、从业人数的继续增加都佐证了这一行业蓬勃的发展状态。在不断涌现新的商业机会的刺激下,更多的人开始或者已经在这一领域一显身手。这种摸索中的前进,带来了充满活力的多样化产品开发的同时,也给人们远眺行业未来带来了些许迷惑。正所谓,当下是最好的礼物,现实的状况和历史的过往构成了我们发现未来面貌的重要线索。因此,对中国交互设计的历史回顾和现状称述不但可以成为梳理历史发展的资料,也可以成为远眺未来的依据。

在中国,与交互设计相关的探索大约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其不长的历史经历了五个阶段,它们是人机交互研究阶段、可用性概念研究阶段、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实践展开阶段、体验设计概念提出阶段、体验设计实践展开阶段。

交互设计的交叉性、跨领域特点决定了它宽广的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在中国,交互设计与计算机科学、工业设计、心理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相关,与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硬件开发、产品设计、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多类行业相关。

理解中国的交互设计,需要了解它的主要元素在中国的独特含义,即用户、用户行为、使用环境等方面独特性。而从人种的角度认识国人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这也是未来中国交互设计的必须重点研究的方向。

一、中国交互设计的简要历史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交互设计的早期阶段,最早出现在与其紧密联系的计算机人机交互领域。这一时期的中国交互设计主要是一些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很少涉及到行业内的应用。如1992年浙江大学的国家实验室开始研究人的行为、人机界面多模式用户界面等。这项研究后来被并入北京大学软件学院,它也是目前中国心理学系中下设人机交互实验室的主要单位。

在此之后的两三年,可用性、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等概念被中国的企业所知晓。有研究者提出,这一时期国内企业对可用性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认识多停留在“认知”层次。(一般可以分为共五个层次,即认知(recognized)、熟识(considered)、实施(implemented)、整合(integrated)和自动化(institutionalized)。虽然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可用性的重要性,并且有意识的知晓,但是对可用性工程的认识处于无意识状态,不清楚它的需求,也不知道它对企业竞争力和生存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0年,可用性的设计实践在中国出现,而达到理想可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即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这一时期的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这种方法的重要性,但由于缺少用户研究工程师,对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研究方法也不清楚,因此拖延了设计实践的展开。与此同时,在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中国巨大市场的吸引下,一些跨国企业意识到必须在中国设立可用性部门,用来研究中国用户的特征,开展类似工作的跨国企业包括西门子、微软、IBM、诺基亚、摩托罗拉、易贝等。一些在可用性研究应用方面领先的中国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自主产品开发的需求,也纷纷在可用性、用户研究方面投入研究力量,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联想、华为、新浪、同方、中兴、金蝶软件、阿里巴巴等。一些超过20人的可用性研究团队在这一时期组建起来,他们在项目实践中开始探索可用性研究、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2007年前,对交互设计有兴趣的主要是家用电子产品生产商、网络公司、软件供应商,和一些新兴的电子游戏企业。但由于这一时期国内软件开发仍然是以定制为主,使用范围也大多局限在企业内部办公、特定行业的系统管理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很少,可用性也自然无法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主题。

随着中国互联网科技和与互联网相关的各类产品爆发式的发展,2007年后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被中国企业熟识,再加上跨国公司将用户体验理念带入他们的产品开发实践,并获得成功,中国的企业为了增加其产品的竞争力,开始关注在产品和相应的服务中增加用户体验的环节。起初,用户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关注的是如何评价这个产品的好坏,而近些年,它们更多的开始关注用户参与的设计与革新。

这些用户体验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前沿中国公司,像联想、华为、腾讯、百度等,在交互设计领域都有着10年左右的行业经验。各自的公司在其产品和体验服务设计上都有成功的产品。如腾讯公司的微信、淘宝公司的淘宝网、支付宝公司的支付宝支付平台、小米科技公司的小米手机等,这些产品已经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甚至大众的日常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本土交互设计、体验设计团队不断扩充和壮大,从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的用户体验行业调研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业者人数的变化,国内知名的交互设计团队包括如腾讯公司的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腾讯CDC)团队、阿里巴巴用户体验部(阿里巴巴UED)团队、淘宝网用户体验部(淘宝UED)团队等。

除了手机应用、电子游戏、家电、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领域活跃着众多交互设计团队,另一个交互设计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博物馆、展览馆的展示展览项目中。这一方面与中国近几年兴起的博物馆建设和博物馆展览展示方式的变革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交互设计在各类文物和古今生活情境的复现上的技术优势有关。

二、交互设计元素的本土研究

交互设计的用户研究、行为分析、使用场景、产品开发所使用的技术、可用性研究等方面是其主要的构成元素,而这其中决定中国交互设计关键的是如何使产品符合国人喜好、国人行为习惯、国人使用场景的特色。

当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已经成为交互设计领域的共识。国内较早关注用户研究的是数字图书馆领域,而在设计领域的用户研究始于界面设计。在21世纪开始的两三年,一些大学、研究所开始关注用户研究和设计定位之间的关系,这时的研究主要关注用户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等方面,并以此来指导设计。而从人种的角度研究用户的生理、心理特征,并将其运用在设计中的研究还未见到。这一方面是因为缺乏人机工程、心理学背景的人才更多的参与到设计研究和实践中来,另一方面是需要企业、研究所为这样跨专业的研究环境开创更多的机会。

通过研究一些领先的国内交互设计团队的网站、官方博客中的文章数量、主题内容,可以发现国内用户研究的一些变化和趋势。以腾讯CDC网站、淘宝UED官方博客关于用户研究、交互设计的研究文章为例,2009年前,两个团队主要是以介绍国外用户研究方法为主,少有涉及自身项目经验、心得的文章。2009、2010、2011这三年,两个团队研究项目的数量激增,三年的研究数达到前几年总和的2倍多,研究内容更加专业、丰富、有深度,内容包括项目经验总结与反思、用户访问纪实、新用研方法在项目中的探索等,并形成一定的系列主题的探讨。2012年至今,研究定位继续前三年的趋势,但数量明显减少,总数仅与2011年基本持平。这些国内互联网相关企业借助近年来国内互联网产品的快速发展,借鉴国外先进用研方法,在产品开发实践中研究用户心理、使用习惯及用户研究方法,积累一定数量的用户分析数据。

交互设计有别于造物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它关注的是一套行为方式的设计,而不只是一个物品。由于社会及文化的差异,人们与物的互动方式和流程都会发生变化。随着国内交互设计实践的深入展开,以及其应用面的扩展,“本地化”已经成为中国交互设计的必然趋势。近些年来,业界对行为的研究多是结合项目需要展开,如互联网购物订单行为研究、由繁琐操作带来的便捷行为流程研究等,而关于国人行为的特殊性的单独研究较少。在行为研究的学术方面,中国的学者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如驾驶行为、移动支付行为、网络消费行为、网络搜索引擎用户行为、某一类特定商品的消费行为研究等。值得思考的是,如何将学界对行为研究的成果与业界结合,更有利于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质量,这也是今后需要研究重视和实践的方面。

另一个交互设计不可忽视的领域是交互技术的发展。在世界电子科技发展潮流的影响下,中国的交互设计的技术也同样经历了四次典型的变化,它们是:点触式技术、屏幕滑动感应技术、体感技术、可穿戴技术。目前交互技术正在向更自然的方式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交互设计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实验室研究到惠及普通大众的变化,期间也见证了中国本土企业交互设计实践的起步、探索和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从交互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更加符合国人使用习惯、使用情景的设计将受到青睐。

[1]Zhengjie Liu. The Business of Usability: East Meets West. User Experience, 2003, Vol.2, No.4, pp. 8-13.

[2]Zhengjie Liu.Usability Practice in China: An Update. User Experience,2006,Vol.5,No.2, pp.13-15.

[3]Zhengjie Liu. User Experience in Asia[J]. Journal of Usability Studies .2014, 9(2):42-50.

[4]http://ued.taobao.org/blog/

[5]http://cdc.tencent.com/

猜你喜欢

可用性用户研究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信用卡资深用户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三大MOOC平台Coursera、EdX和Udacity的可用性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