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礼堂:农村新型公共空间的功能表现与文化外延:基于浙江金华下宅村文化礼堂实地调研

2014-03-12黄艳笑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文化站321015

大众文艺 2014年24期
关键词:敬老礼堂礼仪

黄艳笑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文化站 321015)

一、文化礼堂:公共空间的功能展示

(一)文娱活动的展开

文化礼堂作为下宅村村民的重要公共空间,对村民与农村社区的文化活动都产生积极作用。在文礼堂没有兴起之前,村民的文艺活动更多集中于老年人活动中心举行,而主要演出的内容多集中在婺剧表演、道情歌咏等传统文娱活动中。文艺礼堂的出现,使下宅村文娱活动更加丰富,不仅把传统的婺剧、道情带进文化礼堂之中,同时带有现代元素的如三句半小品节目、歌咏比赛也在文化礼堂之下而兴起。这使以往参加几十人的活动,扩展到近百人。另一方面,旧有的文娱活动更多集中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文化礼堂所具有的现代元素,也使许多年轻人加入到活动中来,在调研中了解到,现代每次在文艺礼堂举行的活动中,年轻人的比率已经上升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而随着文娱活动在文化礼堂的深入,村民一些日常生活活动也依托文化礼堂进行展开。村民通过把传统节日如元宵节、五月节等传统节日的聚餐、庆祝移入到文化礼堂进行,就此打破以家庭为单位的庆祝形式,使村民更易走到一起,从而在开展文娱活动带给自己欢愉的同时,促进村民们的团结与村庄和谐。

(二)礼教仪式的恢复

孩童的启蒙礼仪与对老年人的敬老礼仪,自古即以有之。启蒙礼作为人生重要礼仪之一,它使孩童能够有意识的树立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个人责任,同时也使孩童能够对知识与尊长的尊重。敬老礼,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重要部分。早在孔子《论语》中就有:“乡人饮酒, 杖者出, 斯出矣”,的直接表现对老年人尊重。在传统社会中,这些礼仪形式更集中表现在家族、家庭内部之间,简单说来这些礼仪活动更是对内,而不对外。随着20世纪文革与破四旧的出现,像启蒙礼仪仪式、敬老仪式日已渐淡出下宅村,敬老只能隐喻在村民家庭日常生活上。

但随着文化礼堂的出现,这些礼仪又一次出现在下宅村社区,它不仅恢复了启蒙礼与敬老礼的仪式,更超越传统社会中,礼仪只针对家族、家庭内部的局限。在如今下宅村文化礼堂内,孩童在开学之前,以及老人在过重阳节等敬老节日,都会聚集于此,孩童会像尊长行礼表达敬意,儿孙也会在节日之时,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如为老人行礼,煮饭等内容表达对老人的孝道之情。在这种背景下,传统中“尊老爱幼”的优秀美德,被重新发掘出来,并以仪式化的手段,展现出来。而这种仪式的重大作用则在于,一方面,通过这些仪式性礼仪活动使老年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使儿童在启蒙礼的仪式中获得个人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另一方面,这些仪式会固化到人们的行为之中形成人们的道德习惯。

而在下宅村,承载这一巨大意义的仪式场所正是文化礼堂,而以上所述礼仪的真正复兴,也正是在文化礼堂建立后得以出现,并以日常规范的形式镶嵌在村民们的日常活动当中。因此,文化礼堂的建立,一方面标志着曾经淡化的传统优秀礼教仪式重新恢复,另一方面也使它内化到村民行为习惯中,成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三)服务功能的延深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村集体很大程度上的功能,在于把国家政权力量渗透到农村社区的日常生活当中。“国家的权威在人们生活中日益强大。这就造成村集体为村民服务的公共职能减弱。直到20世纪80年代“村民自治”的兴起,村集体的服务功能日益加强,村集体除了办经济、维护本村治安外,乡村文化事业外,其村民的福利也得到发展。

对于下宅村来说,文化礼堂正是村集体服务功能的延伸。下宅村集体依托文化礼堂,来对村民展开服务。简单说来,下宅村依靠文化礼堂展开的服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科技培训职能。下宅村主要以经营苗木蔬菜为主,因此农业技术成为许多村民的主要需求。文化礼堂的出现,为村民提供培训场所,更多村民参与到培训中来。

2.居家养老职能。在下宅村居家养老是已经被实践的活动行为方式,但其实践行为是与其敬老文化相适应的。而提供这种文化寄居寓所的正是文化礼堂。文化礼堂使敬老文化精神显现,并辅导居家养老的日常实践。

3.儿童教育职能。除了以上服务职能之外,文化礼堂同样对儿童教育起到服务作用。一方面,它吸引了许多外来大学生对儿童教育的关注,从而以文化礼堂为平台对儿童的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它也为儿童在假期之间等提供了一个接受文化熏染的寓所。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文化礼堂的存在,使得需要职业技能人员、老年人、儿童享受到了村集体对村民们深入的服务。

二、文化礼堂对文化记忆与村民精神生活重构的重要意义

文化礼堂在下宅村的出现不仅预示着下宅村对人们精神文化的关注,尤其是传统的敬老文化的注重,这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记忆有着重要作用,对村民精神的重构也同样着重要意义。

文化礼堂在对传统文化的作用上,正是具备实践层面与仪式化的符号层面,正是对传统敬老文化的实践层面,尤其依托文化礼堂而兴起的“居家养老”,它是以日常生活中,对老年人的住宿起居的关怀,通过为老人做饭、组织老年人活动、使老年人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得到满足的具体实践行为。而以敬老仪式,通过子女在文化礼堂中对父母行礼、家庭礼仪表演、晚辈为长辈剥水果捶背等一种仪式上的文化符号过程,使这种文化得到纪念。

因此,文化礼堂在实践层面与仪式化层面的双重条件,使得原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敬老文化得到接续、传承,并最终记忆下来。同样,“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文化礼堂作为公共空间的形式与文化记忆的载体,已经传承与接续了传统的文化,同时与文化礼堂中出现的新的娱乐休闲、服务等融合在一起,共同铸建了村民们的精神家园。

总而言之,文化礼堂作为下宅村公共空间的表现,它的功能不仅仅是娱乐、恢复礼仪仪式与提供服务。它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传统的优良文化的继承提供寓所,重塑村民精神生活。

[1]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J].中国农村观察,2005.

[2]陶东风.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J].中国图书评论,2010.

猜你喜欢

敬老礼堂礼仪
拗九敬老
“葡萄哥”的敬老情
敬老爱老防跌倒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筷子礼仪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礼仪篇(下)
一声雷响
Dr.Martin Luther King Day马丁·路德·金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