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腊国的蓝白梦幻

2014-03-11罗烈杰

焦点 2014年3期
关键词:卫城神庙雅典

罗烈杰

我们一登上爱琴海航空公司的飞机,就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从巴塞罗那飞往雅典是三小时的航程。到达雅典国际机场,蓝白相间旗帜在风中飘扬,我们开始寻找蓝天白水间的古今梦幻。

一、卫城碎片

车子进入市区,古老的雅典展露出沧桑的面容。没有高楼大厦,蜘蛛网般的电线交织在街道间。我们在酒店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亲近这座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参观卫城原本安排第三天上午,大家心情迫切,冒着似火烈日朝圣去了。卫城在希腊语就是“高地城邦”,据说希腊很多城市都有卫城,雅典的这座最负盛名,成为古希腊文明的象征。我们穿过热闹的市区,望见卫城在雅典的一座高地上,可以想象古希腊鼎盛时期这里的辉煌。循着石阶往上走,经过一座古老剧场,这座近两千年前建造的阿提卡斯剧场,带着拱门的牌楼残缺不全,搭上保护铁架,依稀可以看出从前的壮观。依山而建的座席可以容纳6000观众,剧场低处正在布置圆形舞台,调试音响,希腊艺术节已经开始,近日应该有演出。

从剧场旁边往上走,来到卫城的山门。山门面西,曾经是卫城的标志。上了石阶,是两排没有多少雕琢的大圆柱,两边则有精致的柱子。山门几乎没有盖顶,从中间的正门可以进入卫城。山门右边有一座小庙,是雅典娜尼基神庙,纪念希腊人打败波斯人,后被入侵的土耳其人毁掉,现在看见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重修的。在山门外修建神庙,可见希腊人对胜利的珍惜和对胜利女神的膜拜。

进山门帕特农神庙就在眼前。长方形的神庙东西坐向,西侧搭上了铁架和塔吊,有些煞风景。修复一直在进行,柱子上新修补的部分清晰可见。神庙除了南面的柱子断了几根,其他三面的柱子和横梁完整。神庙内部原有一座象牙打造的雅典娜神像,头戴金冠,身饰金色战袍。这座号称勇冠三军之神的普罗玛琪斯金身雕像,早已不见踪影。土耳其人占领后大肆破坏,在里面加建清真寺,堆放弹药,一次弹药被引爆几乎让神庙夷为平地。

帕特农神庙的北边,是一座规模小一点的伊瑞克提翁神庙,著名的6根少女像门廊石柱,就在神庙面朝帕特农一侧。导游告诉我们,看到的顶梁柱少女像,只是复制品。一会儿在卫城博物馆可以见到其中的五根真品,另一根只能到大英博物馆去看了。神话故事说到雅典娜将长矛插在地里,长出了雅典的第一颗橄榄树,从上世纪初,雅典人一直在这里栽上橄榄树。我们在神庙前面见到不高的一棵,没有求证,相信就是纪念这个神话的橄榄树了。

在帕特农神庙的东头,高高的旗杆上蓝白条希腊国旗迎风飘扬。这是雅典城区的制高点,俯瞰全城,可见山下的哈德良拱门、宙斯神庙和奥林匹克竞技场。远眺南边的港口和美丽的地中海湾。在南边的山坡下,是卫城的另一座剧场,这座以酒神和戏剧之神狄俄尼索斯名字命名的剧场,更古老,规模更大,可容纳15000人,四年一次的酒神祭奠在这里举行。从山上往下看,半圆形的舞台中央像是祭台,靠近舞台的观众席剩下凌乱不平的石砖,有些破败,但依然能想象从前剧场的宏大规模和祭祀酒神的壮观场面。

从卫城下来,隔街有一座新修的卫城博物馆。入口处不远保留着挖掘的城郭遗址。馆内展出的是卫城遗迹中保留下来的雕刻和装饰,大多是断砖片瓦,雕像也是缺胳膊少腿的,很多大理石雕像,都是用来装饰帕特农神庙的。在二楼见到了5根少女柱真品,薄膜裹身,一边摆着设备,像是专业人员给石柱清洗修复。登上三楼可以看见整座卫城,夕阳把帕特农神庙涂成金黄,增添了辉煌的色彩。

入夜我们来到卫城脚下的普拉卡区,在一条热闹的小街巷,吃了一顿露天晚餐。这是一家典型的希腊小餐馆,店面不大,利用街角摆上桌椅。街心竖一菜牌,不断有过路顾客在灯光下翻阅菜谱,看上了落座消费。我们要了牛肉饭,外加蔬菜沙拉,土豆浓汤,甜品冰淇淋。都说希腊人的一天生活,从甜蜜的咖啡开始,在浓烈的酒中结束。我们并没有上酒,却在品味卫城的历史碎片留给我们的震撼和思索。

二、海湾波光

爱琴海海岛游令人兴奋。那天一早来不及吃早餐,从酒店出发赶往30公里外的港口,开始一日三岛游。

久闻爱琴海的美丽岛屿无数,出发前有朋友极力推荐圣托里尼。无奈行程难以安排,最后选择萨罗尼克斯湾的一日三岛游。萨湾的5座小岛,犹如一串珍珠,悬挂在萨罗尼克斯湾。来到码头,准时登上游轮。有两位身穿民族服装年轻男女欢迎登船,合影留念。导游在二层留了靠右舷的座位,保证全天来回不晒。看看西方游客,专门挑选向阳座位。顶层露天座椅,全是金发碧眼游客占着。船头有几排躺椅,是为喜欢日光浴的游客预留的,见到好些一家大小躺在那享受阳光。

游轮朝着最南端的伊兹拉岛驶去。阳光灿烂,海风吹拂,海水蓝得醉人。可以望见海湾两旁的陆地山丘和小岛,这些山丘小岛植被一般,没有想象中的树木葱茏。行程4小时,远远看见的伊兹拉岛貌不惊人,没有绿色,很难想象这是作家艺术家喜欢的创作天堂。游轮渐渐驶近山丘环抱的港湾,一座美丽海岛小城展露眼前。一艘艘游艇、帆船在港湾驶进驶出。轮船靠岸,我们登上小岛。沿着海边,东头是一个小型博物馆,摆着几门大炮。临海的小屋,摆卖小画、艺术品的不少。据说王妃戴安娜生前最爱这座小岛,除了风光旖旎,人文气息浓厚,还有它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岛上的交通工具是骡子,唯一的一部汽车是垃圾车。一条条小巷通向依山而建的白色小楼房。不高的钟塔成为这里的标志性建筑,钟塔下面是临海街边餐馆。海湾西头是悬崖峭壁,崖边有酒吧餐厅,有下海服务设施。一些游客就地更衣,跳进碧蓝的大海。约好同伴带上泳衣泳裤,要到爱琴海畅游一番。一看没有更衣淋浴的设备,还有一天的海上行程,打消了下海念头。

一个小时后重返船上,开始自助午餐,船往第二座小岛进发。这座名为波罗斯的小岛,”Poros”希腊语是“空隙”,它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只有一桥之隔。因为可通汽车,比伊兹拉岛岛要热闹一些。岛上虽没有多少参观景点,红顶白房和弯曲小巷是最大的看点。这个小岛更适合住上一晚,看着日出日落的如画美景,享受海风吹拂和小岛夜晚的宁静。山顶有一座钟楼,我们冒着烈日登上山顶,金灿灿的阳光下,层层叠叠的白色小楼房,格外耀眼。站在钟楼前面,海湾飞驰而过的快艇,和远处的点点帆影。钟楼后面见到一间迷你教堂,推门进去,设备简单,大概是当地居民和暂住游客做礼拜的场所。endprint

最后一站是离雅典最近的埃依纳岛。这是3个岛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离雅典一小时航程,成为雅典人就近体验海岛风情的最好去处。我们上岸换乘大巴参观艾菲亚神庙。大巴沿着蜿蜒的山道,路旁是漫山遍野的开心果林,说当年一位牧师几年努力终于栽种成活,如今成为该岛的名优产品。这里的开心果,果小肉红,壳微黄,味香。景点有兜售,3欧罗一小包。车行10多公里,来到西北部的一个山坡上,神庙的大部分圆柱依然屹立,这座公元前400多年的建筑,据介绍是全希腊为数不多最完整的多利安式建筑。从这里往北张望,可以见到雅典城的身影。随后来到一座修道院,这是全希腊规模最大的东正教修道院。回到码头,见到同船另一拨游客乘游艇出海归来,大概他们对神庙和修道院兴趣不大,省下20欧罗的岛上观光费。

离开埃依纳岛返程,游轮一层餐厅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娱乐场所,乐手吹奏,歌者放歌,两位舞者身穿希腊民族服装表演,不时拉上游客共舞,最后把舞伴扛在肩上转圈,引爆全场,欢笑声飞出舱外。

望着夕阳下的碧波荡漾,这片曾经孕育古老文明的海洋,蓝天碧海、阳光海滩、白房红瓦的景致,古朴自然、悠闲自在、宁静安详的气息,还有圣托里尼、米克诺斯、纳克索斯一串迷人的名字,充满浪漫情调的爱琴海总让人充满美丽的遐想。

三、雅典风韵

雅典访古还在继续。通往卫城的一条大街叫阿玛利亚斯大街,街边有一座造型特别的哈德良拱门。这座罗马皇帝哈德良建造的拱门,标榜自己对雅典的贡献,也用于分隔新旧城区,拱门西侧是卫城附近的老城区,以东则是新城区了。几次从这座拱门经过,穿越于新旧城区之间,同时也在寻觅雅典城古今风韵。

挨着哈德良拱门的,是奥林匹亚宙斯神庙。我们一早来到这里,凭票入内参观,神庙东临雅典竞技场不远,西和卫城隔街相望。在一块开阔的空地上,四周树木茂盛。据介绍这座2世纪完成的建筑,经过数百年的建造,共有104根柱子,是全希腊规模最大的神庙。雄伟的神殿如今只剩下15根大柱子,东侧有12根,西侧只剩下3根,还有一根是躺着的。四周留下不少残砖断柱,可以想象当年的宏伟规模。

从宙斯神庙出来,经过国家公园往北走,不一会就到了宪法广场。临街广场不大,后面是议会大厦,大厦建在高台上,只有三层,外表朴实,也不失庄严,据说原本要作为王宫的。大厦前面有一堵墙,这就是热门景点无名战士之墓。在墙根铺有半圆大理石台基,上面有一长方形墓体。墙上有一块浮雕,一戴头盔的古希腊战士仰卧石板上,以此纪念独立战争中捐躯的无名战士。墓前两旁有卫兵守卫。我们到那正赶上两位卫兵交换位置。卫兵头戴红色贝雷帽,身着米色宽拢衣裙,白色长袜,脚穿结有大彩球的红色木鞋,这种特别的装束,引来游人纷纷和卫兵合影。广场上鸽子成群,和游人打成一片。据说卫兵每半小时交换一次位置,一小时轮换一次卫兵。我们没有赶上周日上午的大规模交接,无缘见识堪称雅典最吸引人的仪式活动。

我们接着来到新城区中心的学院路,见到地标式建筑群,是3座建于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中间的雅典大学最为简朴,没有多少装饰,金黄色屋顶米黄的外墙,据说是全巴尔干地区和地中海中部地区的第一所大学,正面走廊绘有大型壁画,门外两侧竖有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坐像。右侧是雅典科学院,这座历时20多年落成的建筑,主楼前高耸着雅典娜和阿波罗的雕像,建成初期用作钱币博物馆,上世纪初改成拜占廷与基督教博物馆,最后移交给新成立的科学院。左侧的国家图书馆规模要小一些,外观装饰不多,正门前有一尊据说是首任馆长的雕像。3座建筑大门紧闭,没有多少游人光顾,有驻足的零星游客,都是来楼前留个影的。

离开雅典前去逛跳蚤市场,经过普拉卡区,和八角形风神塔不期而遇,知道来到了古阿哥拉,地处卫城山脚下的另一处史前遗迹。这是古希腊时期的市集,又是政治、宗教、文化活动场所,购物、问政、交流、演说都在此进行,传说苏格拉底常在这里发表演说。都说仅存很少残迹,我们没有往里走。这座大理石风神塔绝对是地标,除了它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造型,还在于它曾经承载了许多功能,观察天象、计时、测量风向。离风神塔不远,有另一座古市场叫罗马市场,除了几根石柱,几堵断墙,完整的建筑遗迹几乎没有了,这里曾经有清真寺、图书馆,还有一所学校,后来被用作监狱。靠近跳蚤市场一边,好像正在对古市场进行修复。

雅典遗迹无数,颓垣断壁刻下了历史印记,残砖片瓦透出久远文明。而集中展现古希腊神韵的,还是国家考古博物馆,那里收藏了所有古代遗迹的稀世珍品,是认识古希腊文明的生动教科书。

四、奥运星火

来到奥林匹克的故乡,少不了要追寻奥运星光。

走出雅典国际机场,停机坪上奥林匹克航空标志格外醒目。这座现代化机场,还有通往雅典市区的高速公路,都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新修建的。那届奥运会盛况空前,开幕式的奥运历史展现,登领奖台上优胜者顶戴桂冠,刘翔跨栏首夺田径金牌,还有中国女排惊天大逆转,至今难忘。

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奥林匹斯山下,离雅典300多公里。2008年北京奥运会熊熊燃烧的圣火,火种就在那采集的。那座希腊最高的奥林匹斯山,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寓居之所,公元前800多年,智慧的希腊人在城邦之间战争不断的环境下,创办了古代奥运会,古代奥运成了神圣的活动,竞赛期间休战一个月,后来延长至3个月,不带武器,不侵犯奥运圣区。古代奥运由繁盛衰落,古赛场也沦为废墟,但奥运星火数千年不灭。竞技运动倡导和平和友谊,推动古希腊文化的发展,成为希腊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行程短促,无法朝拜奥林匹亚,成了希腊之旅的一大憾事,因为那是最值得去的圣地。

在雅典城内,我们参观了帕那辛提安体育场。这是延续奥运圣火、揭开现代奥林匹克序幕的地方。这座体育场对面是国家公园,我们穿过马路等候红绿灯特别漫长。体育场成“U”字型,正门临街,三面是依山而建的观众席,周边绿树掩映。这是1896年首届奥运会的主赛场,一位富商捐巨资在古运动场的废墟上重建了大理石运动场。导游介绍说,入口右边竖有他的全身雕像,表彰他的功德。有资料介绍说在雅典广场为他建造了一座塑像,在运动会开幕前一天举行揭幕典礼。因为有了法国男爵顾拜旦的伟大倡议,才有了奥林匹克大会的召开,有了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体育盛事,大家说,应该在这里给他老人家立座雕像。endprint

望着空荡荡的竞技场,令人想起首届奥运会马拉松冲刺的盛况。首届马拉松第一个冲过终点的是希腊选手。当时的裁判长希腊王储陪着选手跑向终点,国王也走下观礼台迎接。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主办方别出心裁,按照传说中马拉松战役传令兵菲迪皮得斯跑过的路线,并把终点设在这个场馆,让希腊人重温首届奥运会万人空巷观看比赛,欢庆民族英雄凯旋的场面。当然人们也会想起,这位获得民族英雄称号的希腊人,赛后回到偏僻的家乡,当他的乡村邮递员,过着清贫的生活直至去世,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奥林匹克五环标志,作为对他的纪念。

希腊创办了奥林匹克,在随后的申办、承办过程中磕磕碰碰、波折不断。首届奥运会毫无争议获得主办权,却因为经费问题要求缓办,最后临阵撤换首相,改由王储挂帅,通过全民募捐、发行邮票筹措资金,加上富商赠献百万巨款重建运动场,才使得运动会如期举行。成功举办首届奥运会之后,希腊方面希望奥运会能永久落户雅典,遭到顾拜旦等人的反对,没能如愿,第二届奥运会落户顾拜旦家乡法国,此后各国轮流申办。1996年,希腊人希望在奥运百年能够成功申办,当时踌躇满志,不料美国人粉碎了他们的美梦,花落亚特兰大,令希腊人受到一次不小的打击。好不容易在连续两次失败后成功申办2004年奥运会,但由于筹备进展缓慢,国际奥委会曾一度考虑过变更比赛地。最后勉强完成筹备,如期举行,游泳赛场还是来不及搭建顶棚,让白天参赛的选手经受烈日的煎熬。奥运过后,严重超支又令政府财政陷入严重的预算赤字。

奥运星火早已燎原,奥运已经成为耀眼的文化景观。我们有些不解,在希腊的几天,几乎没有见到运动场景和锻炼身影,想象中的奥林匹克故乡,应该是生龙活虎的运动之邦,得奥运精神真传,咋就不见掷饼投枪马拉松?

五、缪斯传说

希腊是一个艺术的国度,艺术之神缪斯无处不在。在希腊神话中,缪斯地位特殊而崇高,因为它是艺术的化身,英语的音乐“Music”便来自“缪斯”,博物馆Museum本意是“缪斯的崇拜地”。雅典算不上崇拜缪斯的中心地区,甚至我们都没见到一尊缪斯的雕像,但古希腊崇拜缪斯、崇尚艺术的风气被传承了下来。穿行雅典街头,探访神庙遗迹,参观各类场馆,能感受到浓烈的艺术氛围。

有人说在雅典只能做两件事,那就是参观帕特农神庙和国家考古博物馆。我们走进这座博物馆,看见希腊历代文明珍宝,仿佛走进希腊数千年的历史隧道。更像来到了一座希腊艺术宝库。不论是阿伽门农王的黄金面具,还是海神波塞冬、骑马的小孩的青铜雕像,其工艺之精致,造型之生动,面目之传神,堪称绝世之作。馆藏大量以诸神为题材的雕塑,形态各异,令人目不暇接。不少展厅展出各文明时期的金银器皿饰物、陶瓷制品,琳琅满目,同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博物馆内设置了一个埃及馆,展出埃及艺术藏品,表明两大文明古国之间的密切往来。不知是内部整理还是其他原因,好些展厅没有开放,无法一一参观。匆匆浏览这些历史遗迹的精品,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古希腊雕刻和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

大学期间修过外国文学,《希腊神话》一课早已淡忘,只依稀记得几位尊神的名字。希腊神话是古希腊创造民间文学宝库,在世界文学史上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希腊能够感受到神话传说对他们的巨大影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希腊那样,古代神话故事流淌在血液中。首都雅典是以希腊神话中的处女神命名,卫城帕特农神庙供奉的就是雅典娜,市内重要场所和建筑物都矗立着雅典娜雕像。卫城南边的狄俄尼索斯剧场,是祭祀酒神的剧场,每4年一次的酒神祭典都会在这里举行。古老的埃皮道洛斯剧场,则是为祭奠医神的场所,最初用于祭奠医神的戏剧表演。最负盛名的奥林匹亚庆典,举办体育竞技和文艺表演,是为了祭奠众神之王宙斯。在希腊的众山诸岛,有着无数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之前在马德里参观普拉多美术馆,西班牙大画家的笔下,大量以希腊神话为内容的经典之作,可见希腊神话故事成了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在卫城南面山脚的阿提卡斯剧场,据说是每年6至9月希腊艺术节的主要演出场地,我们那天看见在装试音响,满以为能看场大戏,让人打听,结果令人绝望,说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埃皮达洛斯,倒是有戏剧演出。离雅典数百里之外的那个剧场,可是最令人震撼的遗址,公元前4世纪的超大型剧场,可容纳14000人,依山而建,声音可以传到最后一排。深埋地下多年被发掘出来,上世纪50年代重修,每年雅典夏日艺术节作为演出场地。希腊是现代戏剧的诞生地,悲剧之父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00多年前创作的剧目,包括《美狄亚》、《厄勒克特》和《酒神女祭司》,至今还在世界各地上演。在戏剧故乡未能看场演出,也算是希腊之行未了的一桩心愿了。

即将离开雅典前,在老城区转悠了半天。穿行在普拉卡区,街两旁店铺林立,不少是艺术品、工艺品商店。有些店家看见我们,会用生硬的汉语说“不贵”,“来看看”,“很好”,相当热情。在莫纳斯蒂拉基广场,这个最为热闹的区域,错过了参观民族乐器博物馆,却在跳蚤市场的一家工艺品商店,为女儿淘到一件有纪念意义的饰品。甚至没弄明白什么材料质地,因为美好的名字,还有它的艺术品相,一阵砍价之后买了下来。得到这颗名叫“碧海蓝天”的纪念品,算是给这次蓝白梦幻之旅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endprint

猜你喜欢

卫城神庙雅典
神秘的神庙
第44届COSPAR大会将在雅典召开
庚子战疫歌
书之帕特农神庙
雅典学院
浅谈雅典卫城及其建筑形式
卫城之光
牛河梁神庙漫议
神圣的古埃及卡纳克神庙
穿着防弹衣去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