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题记,夺人眼球

2014-03-11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警句题记名言

【技法点拨】

所谓题记,就是写在文章题目下、正文前,自拟凝练的句子或引用名言警句,单独成段,作为文章内容的重要阐释的一个句子或段落。题记对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揭示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味深长的道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采飞扬的正文,再加上一段精练出彩的题记,就像画家“画龙点睛”一样,必能使文章通篇生辉。写作文时如能巧妙地拟写题记,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使文章锦上添花。

题记形式多种多样,可引用诗文名言、可自创警语或优美语句,可交代写作目的或背景、诠释作文题目内涵、创设一个富有悬念的氛围,等等。在方法上,可以设置疑问,吊起读者的胃口;可以单刀直入,切入正题;可以运用修辞格,营造一种氛围;可以抒情开篇,拨动读者的心弦。

拟写题记要注意五点:一要切中主题,二要言简意赅,三要意蕴丰厚,四要情味绵长,五要语句精美。

题记的拟写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活用名言、诗句,增强文化底蕴

可利用古诗文或名言警句、俗语等作题记,映衬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与人格魅力,亦映衬出潜隐在文字背后的浓郁情感与审美取向。具体来说,有四种技法:

(一)直引名言,深邃隽永

直接引用格言、谚语等作为题记,不仅使文章立意深邃隽永,还能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语言修养。

例如:智者无为,愚人自缚……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引用僧璨大法师《信心铭》中的哲理句作题记。)

(二)直引诗句,增添文采

考生如果能够积累背诵古今中外诗人的一些文字凝练、富有哲理的诗句,并且在考场中恰当引用作为文章的题记,必会为文章增加亮点。

例如:翅膀挂上沉甸甸的黄金是飞不起来的。(引用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诗句作题记。)

(三)自创诗词,技高一筹

如果能够自己创作一些富有哲理的对偶句、绝句、律诗,或者是词、自由诗等作为题记,更能彰显作者的才气,这会比直接引用诗词名言技高一筹。

例如:小小百合诞生日,形若杂草人未识。怎堪平庸度余日,开作断崖第一枝。(《做最好的自己》的题记,揭示出一株百合即便是很平凡,也应该努力绽放花朵,做最好的自己。)

(四)巧妙化用,增添情趣

改造名人名言,或者把一些诗句集合起来,或者改造一些当红的流行歌曲的歌词,旧瓶装新酒,这种化用会使语言更加灵动,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显示出充满智慧的幽默,让人不禁会心一笑。

例如:课本僵化难说爱,标准解读让人猜。无边习题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课本,想说爱你不容易》的题记,化用杜甫《登高》中的名句。)

二、妙用修辞,增添文采

修辞是语言的味精,有的学生巧妙地运用修辞,精心打造题记,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手法,让人一见倾心,给作文增添了一抹亮色。

(一)巧用比喻,形象含蓄

例1.匆匆流水是时间的飞逝,隔开的是无尽的天涯。天涯两边,盛开的是此岸花与彼岸花。

例2.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

(二)借用排比,增强语势

从句式上看,简洁整齐;从内容上看,充实完备;排比造势,酣畅淋漓。

例1.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史书。

例2.庸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三、创设氛围,富有悬念

题记既可以交代写作缘由,也可以创设典型环境。题记以悬念的形式出现,能立刻吊起人们阅读的胃口;如果悬念再设置得精彩一些,那就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激发无尽的想象。

例1.那是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

例2.人之伊始,每个人都拿着一个相同的透明的瓶在世间漂泊,一场风浪过后,它究竟会装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四、诠释题目,开宗明义

借用题记,对题目内涵作具体的解释,让人对其内涵有更为清晰的把握。这种写法,适用于不够明朗,或含蓄,或富哲理,或有诗意的作文题目。

例1.与人交往,应有真诚,而真诚的意义,便是平淡,便是无香。(《真水无香》的题记,题目韵味十足,但不易理解,而有了这段题记阐释文题,我们就可轻易理解其中的哲理意味。)

例2.当世界凋零成枯黄,当面庞淡出世人目光,不要栖息在暗处,独自弹唱悲伤,心向阳光,为生命倾注希望。(《心向阳光》的题记,题目含蓄,题记点明遭遇逆境时应满怀希望,心向阳光,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以上只是拟写题记的一些常见的方法,想写好题记,一定要有深刻的思想,广博的知识,要讲究语言的精练。为此,平时除了多摘抄、熟记一些格言警句外,还要在锤炼语言上多下功夫。当然,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力求避免矫情、堆砌、言之无物。endprint

猜你喜欢

警句题记名言
元 楷书察罕装像题记、祝天装像题记原石
名言警句的神反转
张釜隶书《药洲九曜石题记》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名言警句要记住
名言警句
名言趣画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