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抓住说明文语言的缰绳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4-03-11潘卓翡罗春君
潘卓翡,罗春君
(浙江省上虞市盖北镇小,浙江 上虞 312369)
紧紧抓住说明文语言的缰绳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潘卓翡,罗春君
(浙江省上虞市盖北镇小,浙江 上虞 312369)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熟读字词,了解科学家们对恐龙进化为鸟类这一假说求证的过程。
2.品词析句,通过删减、比较等方式体悟科普说明文表达用词的准确。
3.激起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科学家们对恐龙进化为鸟类这一假说求证的过程,体悟语言表达的准确。
设计理念:
文本语言是文本的生命。科普性说明文亦如此。《飞向蓝天的恐龙》言语平实,很少有文学的渲染和铺陈,但这并不影响它另一种语言魅力的彰显,那就是与含蓄缠绵截然相反的练达和洒脱,准确与干练。本设计试图依托语言,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们对恐龙进化为鸟类这一假说求证的过程,体悟语言的生动与准确,体会科普文科学的推理想象及表达。
课前聊恐龙:
1.同学们,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恐龙两个字(板书“恐龙”,并讲解“恐”字写法),一起读一读。对于恐龙这种动物,咱们可能都很感兴趣,是吗?那我想问,对于“恐龙”,你了解多少?
2.看来,同学们对恐龙了解得真不少。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资料,咱们一起看一看。自己读一读,你又了解了些什么?
出示恐龙的图文资料:在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恐龙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几乎整个世界。那个时候,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物的恐龙,都有享用不尽的美食。因此,恐龙们一般都长得巨大无比。据推测,最大的恐龙有30米长,体重达40到50吨。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他们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
【设计意图:恐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课前聊恐龙,其意有三:一是激起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二是蓄势引发恐龙变成鸟类的对比落差;三是为教学引入作铺垫。】
一、谈话导入揭题,激疑
1.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里,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种庞然大物却与鸟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起读题(出示课题读题)。
2.读着这个课题,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感到惊讶——是啊,这么庞大的恐龙怎么能飞上蓝天呢?带着惊讶读一读;感觉是恐龙灭绝了——为什么这么说?看得出你有非常好的语感,带着你的感觉读一读;感觉是恐龙变成鸟飞起来了,活了——你把课题也读活了,非常好,读一读课题。)
3.飞向蓝天的恐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恐龙是怎么飞上蓝天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设计意图:课题是课文的双眼。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飞向蓝天的恐龙》课题蕴育着恐龙飞向蓝天的这个过程。同时,对于庞大的恐龙飞向蓝天学生也势必感到困惑不解。因而在这儿,有必要对课题进行适当地解剖,以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并关注飞向蓝天的整个发展过程。】
二、整体感知文理,释疑
同学们读书真有精神!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1.出示词语:凶猛 笨重 迟钝
谁来读一读?(读得非常准确!但是,同学们,词语是有温度的,这些词语课文里都是形容恐龙的,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体会到恐龙的样子呢?自己先试一试。谁来读?咱们一起读。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似乎看到了一幅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画面。)
2.出示词语:轻灵 敏捷 五彩斑斓
这一组谁来读?(这组课文中又是形容鸟类的,谁再读一次,注意读出和恐龙不一样的样子?)
3.一齐出示:凶猛 笨重 迟钝
轻灵 敏捷 五彩斑斓
(1)咱们一起把这些词读一读。男同学读第一行,女同学读第二行。再来一次。
(2)真好!读着这些词语,我们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恐龙和鸟类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形象。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科学家们通过考证后得出了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结论:
4.出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地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谁愿意来读一读?
(2)同学们,什么是“漫长”?你能把这种漫长的感觉读出来吗?谁也愿意读出这种漫长?我想问,如果我把漫长这个词去掉你会感觉怎么样?
(3)是啊,一个漫长,把恐龙演化时间的长久体现出来了。这就是科普文章语言的魅力,这就是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请同学们在这句话中再找找,哪一个词也体现了这种语言的准确?(你是怎么理解“一支”的?)
(4)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一琢磨,就把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体会到了,让我们一起把这个结论再读一次。
【设计意图:简简单单几个词语,勾画出的是文中恐龙与鸟类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动物的画面。把这两个画面一同呈现给学生,再告知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仅巩固了词语,又使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彻底激发,他们必然会关注到“一支”、关注到“漫长”,关注到科普说明文的语言,关注到科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而这也正是科普说明文彰显出的语言魅力。】
三、亲历假说求证,探疑
那么,这个难以想象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有关科学家考证发现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1.反馈交流。(出示句子)(①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②在研究大量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③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句子,然后选择一句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第①句: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1)什么是相似?和相同有什么区别?(2)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让我们一起记住他的名字!第②句:在研究大量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什么是很可能?科学家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这个很可能的?“研究大量化石之后”意思也就是说?那为什么这里还只说“很可能”呢?同学们,这同样是课文语言的严谨之处,让我们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第③句: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1)是在我国发现的!作为一个中国人,那该是怎样的欣喜若狂啊!你知道什么叫欣喜若狂吗?请你试着读出这种欣喜若狂的感觉。(2)我想问,为什么欣喜若狂?(是啊,是“首次”发现,也就是第一次发现,难怪全世界的研究者们会欣喜若狂,请你也读一读这句话。)(同学们,你注意到20世纪末期这个时间了吗?第1句话中也提到了时间,谁来读第一句话?从19世纪到20世纪末期,你想到了什么?整整一百多年啊,现在首次发现了,那该是怎样的欣喜若狂啊,请你把这句话读出欣喜若狂的味道。(有时候,前后联系是我们理解句子非常好的方法。)
3.同学们,理解到这儿,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从开始的注意到提出假说再到发现证据,作者对于考证的表述是有顺序、有过程的,而辽西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难怪课文说: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为什么说是点睛之笔?(是啊,原先科学家们只是提出假设,没有直接的证据,辽西的发现就像点睛之笔一样,一下子把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点活了。)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让学生直面文本的语言,静心地触摸文句,反复揣摩字词背后所隐藏着的韵味、神思、情义,品味文字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说明文教学,同样不能遗忘文本语言,应紧紧抓住语言这条缰绳,细品慢嚼,情理交融,拓展提升。本文对于科学家考证的过程,语言平实但处处体现语言的严谨,“相似”、“很可能”这些都体现了这一点。而且文中对于“注意”、“提出”、“发现”这一过程的表述有着内在的逻辑与联系,教师应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细品慢嚼,去发现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
四、小结延伸结课,存疑
同学们,那么,恐龙究竟是怎么演化成鸟的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研究。
五、作业
1.抄写课文中你觉得重要的词语,遍数自定。
2.试着用上“点睛之笔”写一句话。
3.搜集关于恐龙的图片、资料,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G622.41
A
1674-9324(2014)28-0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