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差异对比分析
2014-03-11李冬梅
李冬梅
(渤海大学大学外语部, 辽宁 锦州 121013)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1]由此可见,英语教学不应只强调纯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应该被放到比较重要的位置。
部分大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 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1.1 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结构主义教学模式影响下,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处于主导地位,文化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处于从属地位。测试或评价体系中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同时语言又可以反映文化,是文化的载体,两者互相依存。英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指与人们交际或外语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的讲授。文化教学要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并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交际能力。
1.2 文化教学可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求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也随处可见。然而,英汉两种文化不同,其语言习惯、交流方式自然不同,受到母语文化的干扰,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误解,甚至障碍。只有充分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真正了解英语语言,避免语用失误,实现顺畅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2 文化差异对比
文化教学可采用多种方法,这里探讨差异对比分析方法。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存在文化差异,如语言习惯差异、地理环境差异、价值观差异、思维模式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等。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博士(Dr. Robert Lado)提出对比分析假说,他认为学习第二语言时,如果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不同,学习者往往会借用第一语言的某些规则,从而产生母语负迁移。两种语言不同的地方对学生而言较难习得。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学习上的困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导入文化差异,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可能出现的交际失误,减少文化负迁移,增加文化正迁移。
2.1 语言习惯差异
2.1.1 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胡文仲等学者认为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2]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因为许多词汇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英语中狗被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和伙伴,所以多为褒义。如 “Lucky dog”,表示“幸运儿”,“Love him, love his dog”表示“爱屋及乌”。而狗在汉语中多为贬义,如鸡鸣狗盗、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等。
2.1.2 句子结构差异 询问对方意见或表示称赞时,汉语多用肯定句式,而英语却多用否定句式。如称赞别人幸运时,汉语用“你真幸运!”,英语却用“Aren't you lucky!”。
“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radio?”这个句子形式上是疑问句, 实际上却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和建议,而不是表疑问,因为按照西方人的习惯, 用问句形式提出对对方不利的请求显得较为礼貌。认识了这种差异,学生在国际交流中才会使用符合英语思维的表达方式,不会出现交际失误。
2.1.3 语法规则差异 语法规则虽然是约定俗成的东西,但也包含文化的成分。例如英语中的人称、数等, 都与中文不同, 体现出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英语省略主语的情况较少,汉语无主句特别常见。英语被动语态使用较多,汉语较少使用被动语态。英语句子要求主语和谓语保持一致,动词有时态和语态上的变化,汉语谓语动词没有这种变化。
汉语句子为线性结构,英语句子为树型结构。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注重自然时空,中国文化关注心理时空。例如,“A Frenchman was sitting by the window of a restaurant in London when he heard a voice, 'Look out!'”这个句子的主干部分是“A Frenchman was sitting by the window”,然后加上一个状语从句“when he heard a voice”,这个从句就好像是主干的旁支。有时间句子比较复杂,还要加上修饰、限定、补充等其他成分,就好像一棵树枝蔓层叠。这句话翻译成汉语表达为“一个法国人坐在伦敦一家餐馆的窗边,他听到有人喊: '小心!'”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汉语句子多使用动词连用结构,按逻辑顺序或时间先后顺序叙事表达,句子呈流线型。
2.2 地理环境差异
英语中短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是用来比喻人们大手大脚,浪费钱财,而相同的概念在汉语中用“挥金如土”来表示。“as slippery as an eel”比喻人像鳗鱼一样狡猾,相同的意思在汉语中表达成“像狐狸一样狡猾”。这是因为英国是岛国,四周环海,海洋及鱼类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英语中很多短语都和水、海洋、鱼类有关。中国位于亚洲大陆,长期的农耕社会生活使人们重视土地,和陆地生物接触较多,因此短语多与土地、陆地生物等有关。词汇教学中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既了解其字面意思,又了解其文化背景意义,透过词汇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
2.3 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不同,从姓名可见一斑。英语姓名是先名后姓,如Billy Stewart, “Billy” 是名,“Stewart”代表家族姓氏。汉语姓名是先姓后名,如张强,“张”代表家族姓氏,“强”是个人的名。上课时除了让学生了解这种不同,还应解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西方社会文化以个人主义为基本特征,体现个人本位,强调自我奋斗,个人价值至上,个人权利高于一切,注重隐私。而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和农耕文明影响,强调集体价值,先有群体,再有个体,个体是群体的一部分,要符合群体需求。中国人推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因此中国人注重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2.4 思维模式差异
英美人注重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注重形象思维。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曾说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意合的对比。英语重形合,用连词、分词、关系词等连接句子,而汉语重意合,关注事物整体的关联性,主要通过逻辑关系将句子连接起来。例如,在语篇内容的衔接上, 英语中使用大量连词, 而汉语中连词运用却很少。“Then he smiled and told me I would receive an extra thousand pounds a year!” 此例中两个动词“smiled”和“told”用连词“and”连接起来,汉语译文则直接连用两个动词“微笑了一下告诉我”。
从文章结构来看, 英文文章通常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篇章和段落的主题句运用较多,先点出主题,再进行分析。如“In England, people don't usually talk too much. You can go on a bus, or in a train, and everyone sits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Often they read. They read books or newspapers. But they don't talk much.”[3]此例中开头就指出在英国,人们不太喜欢谈话,然后举例说明。而中国人的文章含蓄、婉转,注意维护对方面子,为避免直接表达与对方不同观点会使对方尴尬,多采用归纳式, 主题常出现在文章末尾。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4]这段文字先说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然后才点出主题泥墙根一带趣味无限。
这是因为西方受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主义和亚里斯多德实证主义影响,语篇分析多为推演式,一般先提出结论,再分析原因。中国则受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语篇分析多为归纳式,先分析原因,再指出结论。
2.5 宗教信仰差异
英美国家的人多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主宰世界,所以在英语中要表达愤怒、惊讶、焦虑、忧伤等感情时用“Oh, God”,“My God”,“Lord”,“Good Lord”,“Jesus Christ”等词语。中国文化深受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影响,认为万物主宰者是“老天爷”、“玉皇大帝”,表达喜悦之情时用“谢天谢地”、“菩萨保佑”等。
由于宗教信仰不同,人们对数字的好恶也不同。西方人认为“十三”是不吉利的数字,因为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中国人对“十三”颇有好感,佛教中有“玲珑宝塔十三层”的说法。[5]
英语中“at church”这个短语表示“做礼拜”,学生了解其字面意思,却不能掌握这个短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做礼拜一般有固定的流程,各地教会也可能略有不同,一般包括唱诗、祷告、读经、证道(宣讲教义内容)、唱诗、祝福等。授课时也可通过观看视频、分组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对其文化内涵的认知。
3 结 语
英美文化中某些显而易见的东西,对中国学生来说却很难理解,教学过程中要透过语言的表层现象,剖析其文化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中西文化差异点,进行启发性和创造性学习,促进积极的语言正迁移,避免语言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差异对比十分重要,它能有效的衔接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使学生对中西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取得最佳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0.
[2]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93.
[3] 李桂兰.零起点大学英语基础听说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00.
[4] 鲁迅.朝花夕拾[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7.
[5] 于爱萍,任秋会,阎亚莉,等.论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