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课教学对军队高校学员理论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

2014-03-11毕春秀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素质理论

毕春秀

(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云南·昆明 650208)

著名物理学家劳厄曾言,“当所有学过的知识都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素质”。*劳厄:《著作和报告全集》,1961年出版。文化、知识的教育帮助人的大脑开发,素质的培养关注人的人性和灵性,两者密不可分。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的战略,再次强调了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我们的教育必须要立足于学员的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军队院校学员承担着祖国国防保卫的重任,政治理论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引起全党和全军的关注。院校学员是未来社会主义和中国军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既秉承了知识报国、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鲜明特点,又打下了价值多元、思想开放、个性张扬的时代烙印。在未来这场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领域战争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培养他们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可以说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的前途。

一、院校学员政治理论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军校学员是部队青年人中的先锋队,具有高度政治觉悟、良好品德素质、较强学习能力的群体特征,从而成为了新时代部队发展贡献价值的后备力量、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最可信赖的有生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要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年11月出版。军委颁布的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形成现代军队院校教育体制,构建军事创新教育机制,基本实现院校教育信息化。*《2020年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央军委2012年颁发。这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不仅对新形势下院校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也促使我们充分认识到院校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按照习主席指示要求,新形势新任务下,面临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牢牢扭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建设,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把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抓得更加科学扎实有效,努力打造托举强军兴军的人才方阵。”*肖凤合:《以强军梦为牵引推动军队院校创新发展》,《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2014年9月。因此,加强对学员的政治理论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它不仅对于推动军队院校教育改革,而且关系着部队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党的未来,对于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和提升院校学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军队院校学员也不列外。因此,院校学员只有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素质水平,才能抵挡住各种不利冲击以及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年学子的思想腐蚀。院校学员只有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入脑入心,用实际行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做到不迷茫、不盲目。

(二)课程性质决定培养和提升院校学员的政治理论素养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社会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一是整个社会机体的一部分;二是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之一;三是社会结构诸要素中的一个关键性要素。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军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坚持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和灌输。《概论》课程具有科学理论与意识形态辩证统一的性质,是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其它课程相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即政治性和时代性、知识性和价值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思想性和育人性相结合的鲜明特点。对学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教育,培养和提升学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是《概论》课程的性质要求,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各类院校的本质特征,也是完成政治理论教育神圣使命、积极推进先进文化传播的根本保证。

(三)培养和提升院校学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是院校学员发展的迫切需要

人才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党全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资源。习主席在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11月,《习主席视察国防科技大学的重要讲话》。,军队院校作为实现强军梦的摇篮,必须培养具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即德才兼备。“德”即道德、品德、德行,在高度讲政治的军队院校,衡量“德”的一大重要指标便是政治理论素质,简单说即一个人所具备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院校学员作为社会主义军队的后备力量,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力量中占据重要地位。这要求学员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具体体现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因此,院校学员在培养和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必须加强政治理论素质的培养,坚定不移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和军队的人才标准,也才能更好地把先进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担当祖国守卫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二、《概论》课教学中学员政治理论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政治理论素质是指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和观点,高度的政治纪律性、鉴别力和敏锐性。当下的时代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身处其中的青年学员们思想在不断解放的同时,传统道德体系却在逐渐瓦解,价值观念也呈现日趋多元。根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近年对大学生的政治观的调查显示,信息时代下的大学生善于关注国家大事,储备了较为丰富的政治知识,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认知。总体体现出政治观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不乏存在问题,如政治参与度不高,政治信仰缺失等。这些特点在军校学员身上同样存在,因此在多元思想的交融碰撞中,迫切需要整合多元价值取向,形成科学的核心理念,才能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正如陈漱渝说:“价值观念可以呈现多元化,但核心价值应该是一元的、共同的。”“我们必须用这个大多数人公认的‘核心价值’,来统领青少年的多元价值取向。”这个共同的“核心价值”的确立与学校教学有着很大关系,然而当前《概论》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员政治理论素质的培养产生很大影响。

(一)理论思维教育相对薄弱

理论思维是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他在1878年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亦可以说“理论思维是理论化的辩证思维”*董英哲著:《理论思维概论》, 西北大学出版社,第32页,1985年6月出版。。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是指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学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信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实际行动,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严密完整、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时期的众多内容,系统地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和世界观,给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遇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但是现实情况是,学员并不能有效的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以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究其原因,就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在授课中容易把历史、理论和现实三者脱离开来,不能突出强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那么学员就不能从最高的层次和最根本的意义上实事求是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联系在一起,从而把实事求是作为实践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样就无法掌握理论思维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就无法具备一个判断理论是非曲折的正确态度和标准,《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就无法达到,从而影响学员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

(二)战略意识教育相对缺乏

人类在进步,世界在变化,政治理论素质不是抽象的,它要随着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增添新内容,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作为新世纪的军事指挥官,在政治格局多局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不仅仅需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诸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学科知识,必须具备敏锐洞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变化和运筹帷幄、统领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从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中突破城市中心论,创立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及早察觉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存在问题,提出“以苏为鉴”、根据本国国情探索自己的道路的战略调整的根本思路,甚至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审时度势后,紧抓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轴,提出改革开放的新战略,无不向世人展示着高超的战略意识。然而,在《概论》课程的现实教学中,教师在给学员展示历史案例时,只考虑通过案列、故事丰富活跃课堂效果,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却忽视了对学员全局战略、全球战略、外交战略意识的启迪和培养,从而直接影响学员的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

(三)创新意识教育相对不够

创新一词源于拉丁语,包含三层意思:更新、创造和改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之一是与时俱进,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史来看,既体现一脉相承的关系,也体现了发展和创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无时无刻不在运用着创新思维能力。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还是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揭示,都充分展示了几代领导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编排上,教师只注重了理论内容的灌输,忽略理论内容背后的深层次精神启迪,即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调查研究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基本上为全堂教师讲授,导致学员的理解力、领悟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学员的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

三、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加大学员政治理论素养培养的对策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社会的公民意识越来越成熟起来,公民社会的基本理念在越来越多人的心里得以生根发芽。对于院校学员来说,伴随着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以及自身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对于政治文化体系特别是当前国家主流政治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学员的政治理论教学需要立足于当前学员的政治理论素质现实,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根本指导,以《概论》课程为平台,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推动院校学员政治理论素质的培养。

(一)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确保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当前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员思想政治素质优化的最主要途径和最有效的办法,这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员正确的政治认同、真挚的政治情感、端正的政治态度、坚定的政治信仰都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实现的。毋庸置疑,不断提高、优化思想政治教师的师资队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产物,体现了我们的时代意识,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能够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强化学生的政治价值认同

亚里士多德指出:“一个政体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够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8页。这种意愿的本质就是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归属感和认同感。所谓认同,说到底是对共同时空背景下不同文化系统的一种态度和识别。所谓政治认同,是人们对现存政治体系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是连接社会成员和政治体系之间政治关系的交会点,它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实践过程,即社会个体的心理状态和政治体系的合法性状态以及政治体系努力获取政治合法性、社会个体努力获取政治认同性的过程与实践。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实践证明,社会成员积极地政治认同对任何执政党都有着重要的多维价值。《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向学员系统地灌输无产阶级的思想和价值观,提高学员政治理论修养,培养和强化学员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课程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坚持需求牵引、造就英才,部队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未来战争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学中通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员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情感和中华民族意识上的归属感,真正强化学员的政治价值认同,注重培养学员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扩大教育学习平台,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

“现代军事教育是开放式教育,要在保持我军院校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国内外、军内外交流合作渠道。构建面向部队、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开放式教育平台”*肖凤合:《以强军梦为牵引推动军队院校创新发展》,《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2014年9月。。抓住学员学习兴趣点和关注范围,努力拓宽教育学习平台,开辟多种学习途径是提升学员政治理论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军地院校相互来访、讲学和学术交流,发展与其他院校和地方高校的友好关系,完善院校、部队和地方“三位一体”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制度机制,“探索建立以军队院校为内核,以重点建设部队、主要作战方向部队为辐射的“联合办学共同体”。”*肖凤合:《以强军梦为牵引推动军队院校创新发展》,《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2014年9月。这样“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充分利用国民教育优质资源助力院校人才培养,学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的有效载体增多扩宽,学习效果提高,政治理论素质随之提升。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民主、传统价值观遭遇挑战的今天,院校《概论》课程教学既有挑战又充满活力。院校学员是实现“强军梦”的新鲜血液,他们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成熟对于军队建设的未来至关重要。因此,提升学员的政治理论素质虽存在一定的难度,但研究和实践的意义深远。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大,《概论》课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必须引导学员关注世界风云与国际命运,增强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员的政治理论素质,让我们的学员成为更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改革需要的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素质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