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评
2014-03-11秋叶
∷秋叶 评
自杀(Suicide)居然能与传染病(Epidemic)并列,说明了其传播之广、危害之烈。根据原文的数据,最近的一次医学调查显示,在法国十五岁的少年中有21%的女孩及9%的男孩曾尝试过自杀。在美国的年轻人中,自杀已成为第三大非正常死亡的杀手,其数量超过公路交通事故;而美国的中年人,在1999年-2010年间,自杀人数逐年增加,总增长率为30%。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因自杀死亡的人数已超过了战争、谋杀与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总和。如果以上数据准确的话,那自杀就真正成为了蔓延全球的“传染病”,让人触目惊心!关于自杀的起因,我们可能首先想到是“绝望”,因为人的本能是要生存,即中国人所谓的“好死不如赖活”,如果某人竟主动选择了死亡,那这个世界对他/她一定是毫无希望以致于绝不留恋了。引发这种绝望的因素较多,如极度贫困、情感挫折、病痛煎熬等等。当然,我们知道还有一种自杀是为了所谓的“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尊严,如战争中为避免被俘受辱的军人以及“文革”爆发初期备受凌辱的老舍、傅雷、杨朔、吴晗等中国知识文化与政治精英。除此之外,本文给我们展示了自杀常让我们忽视的第三种起因,而且据说还是最重要的起因,即由心理或精神疾病引发的自杀,有统计表明该类自杀占据了发达国家90%的自杀比例!
诚然,由心理或精神疾病引发的自杀,逐渐为我们所认识还是最近几年的事,但其发生显然是相当久远了。有人认为,我们所熟悉的作家与艺术家的非正常性死亡大多属于这一类。最近一二十年,因此离世的此类人中,有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演员张国荣、陈宝莲等人,以及当代诗人徐迟、海子、顾城、三毛、戈麦等人。在国外当然更多。远的有现代舞之母邓肯、作家沃尔夫、海明威、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人,近的有不久前在家服药自杀的奥斯卡影帝霍夫曼、澳大利亚籍演员希斯·莱杰(曾主演《断背山》)、众多韩国的艺人,以及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法国作家多米尼克·温纳等人。其实,这些作家、艺术家,尤其是美国自白派(Confessional poetry)诗人群以及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所谓朦胧诗派诗人,狂躁抑郁、情感性精神分裂等心理、精神疾病最后导致惊世骇俗的自杀事件,几乎成为了他们的职业标志或“行为艺术”。这些人在艺术创造之路上均成就斐然,身心都高度敏感,思想行为往往卓尔不群。但这显然也是把双刃剑,因这种敏感与不同在给他们带来卓越艺术成就的同时,也为他们的身心健康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似乎天才与疯狂、艺术才华与精神病人常常会相伴相随。其实,他们中许多人(如自白派诗人群)在开始艺术创作之前,就已有明显的此类病症甚至由于精神崩溃接受过治疗。至今,关于这种疾病是否造就了艺术天才还是艺术创作导致或加重了这种疾病,医学界仍在探索,莫衷一是。
有成就的艺术精英有形无形地为这个社会代言,他们的一举一动、生老病死,往往受到世人的重视与关注。然而,他们毕竟属于少数。当事件过去了社会又恢复了平静,能有多少人去认真探究这种疾病给芸芸众生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由此导致的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的自杀惨剧并给出合理的治疗预防方案呢?我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总是讳疾忌医,对于自杀总是讳莫如深。近些年来,在城市里,我们总是时不时地听到校园或居民小区的跳楼事件,突然逝去的鲜活生命无疑给亲人朋友带来了无尽的忧伤!然而,除了看到现场与相关消息被封锁外,我们往往看不到来自官方的基于客观调查的权威信息发布。轻描淡写甚至刻意掩盖的结果是:因少有基于动因分析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案,同样的悲剧总是不断地发生!其实,有研究表明铁定了心非死不可毕竟极少数,医学与周围人的介入完全有机会,绝大多数的自杀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当然,这一方面要靠现代医学的帮助,毕竟一个世纪以来,在心理精神医学领域已有革命性的突破,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靠关押隔离病人的应对办法到达今天靠药物与心理疏导控制病情,使得发病率尤其是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几率已大大下降了。然而,经验告诉我们,这个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单靠医学专业人士及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毕竟属于精神情感领域的问题。原文开始时那位拟自杀者就明确地说:“If one person smiles at me on the way, I will not jump.”“生存还是死亡”,原来只有一个笑容的距离!我们往往未能体验也无法理解精神病患者在疾病发作时翻江倒海般无法控制的“头脑风暴”,因此就有人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命运,“Let destiny reveals its fate”,让他们自生自灭。记得曾读过一篇关于台湾玉山原住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政府主导的商业开发而导致家园受到侵占家族分崩离析,人们因生存乃至精神危机而纷纷入教的民俗学调查报告。近些年有不少学者从后殖民的理论去解构这种现象,批判外来宗教颠覆了原住民的本土文化,“精神殖民”造成了他们的所谓“二度危机”。对此,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不无愧疚地讲了一句公允的话:“当年,毕竟只有基督宗教给了他们以心灵的慰籍!”诚然,绝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周围的冷漠,不管这种冷漠多么冠冕堂皇;而伸出的援手乃至一个笑容一句关心的话语往往能抚慰人心,最终把一个濒临悬崖的生命拉了回来!海明威有部小说的标题叫“For Whom the Bell Tolls”。丧钟为谁而响呢?为你而响!因为别人丧生,你也会受到影响!毕竟,人人并非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