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党落实学习型发展及实践中国梦的若干思考
2014-03-11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在2013年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把我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执政党、服务型执政党以及创新型执政党的战略目标,其中学习是实现服务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我党作为执政党,学习型发展策略必须是一贯秉性的党组织建设策略。
实践中国梦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同时,在实践中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
1 落实学习型发展的思考总结
1.1 我党学习型发展的内涵
简单地说,学习型发展就是不断提高党内成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宽泛意义上理解,我党学习型发展的内涵就是要不断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坚持与时俱进,将其与中国不断变化的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转化,从而使我党能够不断适应变化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提高党对各种复杂情形的应变速度和应对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更快地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尽快步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列。
1.2 落实我党学习型发展的意义的思考
首先,有助于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确保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地位。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诸多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动态以及出现的新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消除障碍,推动社会进步。因此,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要求执政党必须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推动自身凝聚力。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充满内在生机与活力的事情,所以通过落实我党学习型发展必然有助于增强我党内部的生机与活力,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和强化其领导核心地位。
其次,有利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然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通过不断落实学习型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然能够加快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建设步伐。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适应新状况、新情况,提高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通过我党的学习型发展,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会日益呈现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面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会尽早地来到。
1.3 落实我党学习型发展的策略分析
首先,坚持重要理论思想的指导,保证学习的正确方向。落实学习型发展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这些理论都是结合时代发展不断总结概括的精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党长久发展进步的重要理论保障。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整个学习过程的规范化指导,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适应了日益变化发展的中国社会实际以及世界大环境的中国式马克思主义,对落实我党学习型发展具有更加实际和具体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我党落实学习型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重要理论的指导,保证学习的正确方向。
其次,选择与时俱进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实践表明,群体学习法是一种高效学习法。以往总是在工作和战斗中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其实学习也是如此,通过群体学习法可以把党内每个成员的观点、看法和意见收集起来,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最终形成群体智慧。将每个党员的力量和智慧通过全党这个大集体的不断改进与升华,更好地发挥出来,进而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创新性。
再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党在不断学习发展之余要将所学的新知识、新理论运用到决策判断中去,让学习的成果接受社会的磨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考究。以此来验证自身学习的成效。从而在错误中改进,在进步中升华。
2 实践中国梦的思考总结
2.1 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国梦内涵的高度概括与凝练。首先是国家富强,其次是民族振兴,再次是人民幸福,这三个层次依次递进,国家富强是前提,是基础,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保障。惨痛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富则民强。最后一层是人民幸福,这也表明中国梦的落脚点是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这符合我党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
在中国梦提出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借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三句话来总结中国社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人民凭借顽强的斗志,通过刻苦斗争,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通过改革开发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中华民族的明天,便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表达了中华民族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斗志。三句话说明了“中国梦不是一个遥远的梦”。
2.2 实践中国梦的意义思考
首先,有助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明确中国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体现,也是我国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一大重要特征。中国梦指出,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他代表了中华民族儿女的共同愿望。纵观中国历史的全过程,从最繁华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仅仅丧失国家主权,而且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全国人民顽强抗争,不停地流汗流泪流血才换来今天独立和平的太平盛世,所有屈辱的一切都印在每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的心里,挥之不去,时刻激励着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断奋斗。中国梦的内涵恰恰体现出了人民内心深处最想表达和实现的理想,必将指引着我们在新时代的条件下扬帆起航,激励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明天不断奋斗。
其次,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从中国梦的内涵可以很明确地获知,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富强梦,是中国人民的幸福梦,中国梦落脚点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我们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中国梦的实现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保证人民群众拥有良好的教育、满意的收入、稳定的工作、基本的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的食品、住得起的房屋、自然的环境质量等等。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又一重要体现,体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中国梦的内涵充实丰富,充分体现和维护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也不断激发着中国的老百姓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的富强而拼搏。
2.3 实践中国梦的方法分析
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事业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自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着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领导着中国人民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带领着中国人民脱贫致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完善,社会越来越和谐,在国家统一的进程上也不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群众选择的结果。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已经日益建设成为了一个学习型政党,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坚持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提高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断努力奋斗。所以,实践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其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它既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果,也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产物。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中所阐释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规律,也符合中国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总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经济、政治、民族等各个方面,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香港和澳门回归所遵循的“一国两制”的政策,民族自治政策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国情,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腾飞和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道路,而中国梦又是符合中国发展变化的实际而提出来的奋斗目标。所以,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与生俱来的合作性,因此,在实践中国梦的过程中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再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内容包括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中国梦中指出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一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妥善处理好国内外的关系,包括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国内各政党、人民内部之间的关系,同国外加强联系,对外来文明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贯彻落实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做好国与国之间的互帮互助,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实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实现民族振兴就要做到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华民族的内部也充满着大大小小的矛盾,东中西部之间的区域矛盾、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等,因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统筹兼顾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三是,当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后,人民的幸福生活也就会随之来到。在人民幸福生活的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和利益。充分做到以人为本。所以,实践中国梦的每个目标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总结
落实学习型发展是我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强调和坚持落实的一项重大指导方针,只有不断提高加强学习型建设才能不断我党的执政能力,更好、更充分地发挥执政党的巨大指导作用,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巨作,全民实现小康社会,建成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实现强大的凝练,也是中国人民一直以来的愿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三者环环相扣,国家富强是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前提与基础,民族复兴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人民幸福则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所追求的落脚点。在实践中国梦的过程中要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才能保证中国梦实践的正确方向。
落实我党学习型发展和实践中国梦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落实我党学习型发展,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为实践中国梦提供了政治保障,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而实践中国梦是落实我党学习型发展的动力来源,中国梦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促使着我党要不断落实学习型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梦的实践。落实学习型发展和实践中国梦的历程艰难而复杂,但是他们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事物,尽管道路曲折,荆棘丛生,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没有经历困难的成功也不是巨大的、卓有成效的成功。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一起努力拼搏下,中国共产党定会不断成长,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也会尽早呈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王炳林,方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理论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12.
[2]翁学辉.实践中国梦的现实必然性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31-33.
[3]普布次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