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民情怀的生动诠释——记大连市中山区桃源街道长利社区党总支书记张丽萍

2014-03-11谭晓棠蒋剑虹赵阳孙宏波

共产党员(辽宁) 2014年10期
关键词:书记居民党员

文/谭晓棠 蒋剑虹 本刊记者 赵阳 孙宏波

有一个女儿,父亲重病,只在家陪了几天就回到工作岗位;

有一个妻子,家里事情她全都照顾不上,丈夫在部队,每次回家都要“主内”,操持家务;

有一个母亲,忙起来连饭都忘记给女儿做,女儿从小学到高中经常买盒饭、吃快餐、吃百家饭,以致现在一见盒饭就恶心;

……

她就是张丽萍,大连市中山区桃源街道长利社区党总支书记。一个看似如此不近人情、不顾亲情的人,却成为长利社区居民心中的“爱女”和依靠:

一位老人临终前再三叮嘱老伴,一定要张丽萍为她送终;

一位老党员的孩子结婚,请张丽萍去做证婚人;

就连哪家的宠物狗丢了、水杯盖掉进了马桶这样的小事,都找她去帮忙;

……

正是这点点滴滴,雕刻出了长利社区9000多居民口中的“好书记”。

“社区是什么?社区干什么?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困。”

——张丽萍

深化服务暖民心

一年365天,张丽萍几乎天天都在忙社区居民那些“婆婆妈妈”的事。而且,这一忙,就忙了14年。

“14个春秋,一路上走来,有酸甜苦辣,有掌声鲜花,好像一晃就过去了。”张丽萍感慨地说。

14年前,40岁的张丽萍告别了25年的军旅生涯,退休到地方,恰逢桃源街道招聘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工作一无所知的她,只想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就填写了一张报名表。“当时表格上有一栏是填写对社区的认识,我还是咨询了街道的工作人员才对社区有了初步了解。”回忆起当初,张丽萍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通过竞聘和居民代表选举,2000年12月,张丽萍走上了社区工作岗位。2002年,长利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换届,张丽萍高票当选为社区党总支书记和居委会主任。

长利社区是典型的人员成分杂、困难群众多、社会管理难的老旧社区,张丽萍凭借在部队练就的“认真”二字,在这里越干越出色,越干越有劲头。

张丽萍周围的亲友不理解:“丽萍,你一个团职干部,收入也挺高,整天干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图啥?”“不图啥!既然居民信任我,选我当书记,我就有责任为居民服好务,让居民感到生活在长利幸福、舒心。”张丽萍认真地说。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多年来,张丽萍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想一想谁家的水管该修了,谁家的楼道灯坏了,哪个地方的下水道又堵了;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把一天的工作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掠过,没有办结的将成为第二天的工作重点。

随着对社区工作的深入了解,张丽萍意识到,做好社区工作,光有热情还不够,还得使巧劲,而这个巧劲的前提就是不断充实自己,扩大知识面。

在部队时,张丽萍就考上了大连陆军学院通信大队,后又自修了本科,这样的学历在社区这个岗位上不算低,但张丽萍却不这么认为:“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提高服务技能。”

于是,张丽萍挤出一切时间学习,从社会学、心理学,到法律、互联网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只要跟百姓生活有关的,几乎都有涉猎。她还常常“忙里偷闲”,上网、看报纸或电视,一见到别的社区做了什么新鲜事,她就记在心里,然后根据自己社区的情况,琢磨出“新招”。

大量知识和实践的积累,对张丽萍的工作形成了很大的助力。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成立了“百姓之家”群众工作站、“和和”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开通了96816民情热线,创建了民意配送服务体系,组建以社区干部、楼院党支部书记、党员中心户为主体的“唠嗑队”,定期召开“党员议事苑”会议,设立社区民意诉求接待室。她还探索总结出了“七送七心一家亲”服务法,“七送七心”即:为贫弱的人送帮扶,提供“爱心式”服务;为残障的人送保障,提供“贴心式”服务;为失业的人送岗位,提供“热心式”服务;为育龄的人送健康,提供“细心式”服务;为空巢的人送慰藉,提供“暖心式”服务;为流动的人送法规,提供“诚心式”服务;为大众的人送快乐,提供“恒心式”服务。“一家亲”就是为特殊群体送去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

这些被誉为“张丽萍工作法”的服务群众机制,在社区党组织和居民之间,架起了党情民意“连心桥”,真正把党的形象刻在群众的心里,把群众的满意写进社区党建的生动实践。

她把高科技很好地运用到工作中。东家的难、西家的需,只要把关键字快速输入到社区的“云服务”网络,社区党员干部就会第一时间跟进服务,予以梳理解决。每当有关系到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新政出台时,张丽萍都通过楼长党员会议、楼道板报、热线电话、网络QQ群等,在第一时间广而告之,不落一人一户。

她引导精神自闭的人融入社区大家庭。社区居民陈敏原本性格开朗,因患重病日渐寡言少语,精神消沉。那些日子,张丽萍常到陈敏家,陪她拉家常。陈敏爱唱歌,张丽萍就邀请她参加社区老年合唱团,每次社区组织党员活动,也都拉上她。这让陈敏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并渐渐融入到了社区大家庭。她非常感激张丽萍,临终前,没有叮嘱子女什么,只是再三叮嘱老伴:“一定让张丽萍书记送送我。”

她鼓励人生跌跤的人开启新的生活。2012年1月,入狱10年之久的社区居民小宫被提前释放。出狱那天,张丽萍花300元钱给他买了一套新衣服,还给他200元钱。小宫回到社区后,没有地方住。原来,小宫的住房因多年欠交房租被封。张丽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一边找小宫谈心,鼓励他好好生活,一边协调有关部门,帮小宫落实了住处。随后,张丽萍又帮小宫在一家服装厂找到了工作……住的地方有了,工作落实了,小宫的生活有了希望。他逢人便说:“在我人生最绝望的时候,是张书记帮我开启了新生活。”

她给弱势群体送去关爱和温暖。社区居民王龙盛是一位重度残疾人,平日只能靠轮椅代步,生活上主要依靠年迈的父母和哥哥嫂子照顾。几年前,王龙盛的父母相继病逝,他由哥哥照顾。后来,嫂子被查出患上了重病,他哥哥要照顾妻子,但又放心不下王龙盛。张丽萍得知后,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走进了王龙盛家,帮他料理家务、洗衣做饭。去年春节前,张丽萍自掏腰包买来鱼、肉和蔬菜,亲自上灶,为王龙盛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王龙盛常说:“没有张书记就没有我的今天!”

她合理引导诉求,化解社会矛盾。长利社区有一条500多米长的泥土坡路,一遇下雨、下雪,车上不去,人下不来,800多户居民十分苦恼,怨声载道。张丽萍虽多方协调无果,但始终挂念着这件大事。她以“大连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还利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进社区的机会,共同呼吁,最终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城建部门出钱出人,很快,这条路被铺上了水泥路面,修建了阶梯,安上了护栏。2012年,辖区的福利厂改建,后面一栋住宅楼被挡光,居民们想上访。张丽萍立即召开居民代表议事会议,论证解决办法,代表居民向建造方提出要求。经过两个多月的协商,33户居民最终分别得到3000元到5万元不等的经济补偿。河沿巷6号楼一楼户主大勇,因下水管道渗水和承租方发生矛盾,为给承租方和物业施加压力,赌气将自来水的总阀关掉,导致全楼居民没水喝。张丽萍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并劝解一楼住户说:“大勇,我们也有父母,不能光考虑自己的难,不考虑老人们吃不上水的苦,你的事由我们负责协调……”风雪中,她带着房主四处联系维修事宜,最终住户、社区、物业、产权单位四方达成谅解,矛盾顺利化解。

如今,社区的居民都以生活在长利社区而自豪,为遇上张丽萍这样的好书记而感到幸福。张丽萍说:“其实,我们服务居民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

“服务群众是社区书记的天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仅要有服务群众的热情,还要有服务群众的方法。”

——张丽萍

创新管理聚民心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发展环境中,墨守成规不行,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开创出社区工作的新局面。

张丽萍以军人的思维和视角,谋划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她提出要在长利社区建设好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党组织,就要创建社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岗位化机制,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把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作为关键,以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为着力点,制定出三个实施步骤:抓学习,带队伍,定战略。

张丽萍对社区的管理也颇有“军事化”的味道:每天早晨签到,每个周一例会,还要定期实施培训。“每天我还要求有一个值班主任,把一天所做的工作,包括百姓的需求、为百姓服务的内容记录下来。”张丽萍觉得,这样的管理能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能够获得不错的工作成效。“我们书记点子多,办法好,跟着她干活特有成就感。”社区工作人员段连说。

对团队要求严格,张丽萍自己更是以身作则。长利社区办公场所装修后,面积达到600平方米,党群活动室扩建为100平方米,会议室60平方米,而她的办公桌距离门口不到1米,距离窗户不到20厘米。冬天冷,夏天晒,这对已出现心脏病早期症状的她极为不利。许多人对此不解,问道:“你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也就罢了,还坐最差的位置,至于吗?”“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是由先锋社区和原来长利社区合并而成的,我对他们必须一碗水端平,不能因座位安排,让哪位员工觉得被忽视了,心里不舒服。”张丽萍很在意同事的内心感受。实际上,她坐这个位置,对大家亦是一种激励。

榜样是引领更是动力。在张丽萍的带动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化激励为服务居民的行动。“张书记事事干在前头,我们特别服气。无论何时有任务,她一声招呼,我们全体响应,没一人发怨言,再苦再累,我们也不愿意离开长利社区。”提起张丽萍,她的“兵”们一脸自豪。张丽萍用她的言传身教为街道培养了一批社区管理人才。

张丽萍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内树起了一个标杆。然而,她深知,社区里的事,靠十几个工作人员来做,远远不够。只有让居民们都行动起来,大家心连心,才能够把社区建设得更好。

要让居民们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为社区建设奉献爱心,奉献力量,党员首先要站出来。张丽萍发动社区党员带头,开展“亲情牵手”社区老人活动,先后有50名志愿者和党员骨干,走进病困老人家中送温暖、献爱心。长利社区志愿者队伍,由一个人、几个人,发展到了一伙人、一群人。越来越多的辖区在职党员,集结到社区一线,加入到服务队伍中,奔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

为了让社区党总支和党员更好地发挥作用,长利社区成立了7个楼院党支部、3个功能型党支部和32个党小组,同时发展了15个党员中心户,居民还选出97名楼长。这样,就在社区内形成一个网格,居民的大事小情件件有人问、事事有人管。每月10日的楼长党员会议,可以说是社区的一道风景。97名楼长、党员聚集在一起,或头发花白,或满脸皱纹,但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听张书记传达各项惠民政策和相关信息;反映群众意愿,研究解决方法。有的楼长因家里有事没来开会,过后马上来到社区,向张丽萍询问会议精神,生怕错过重要信息。“这也是一种凝聚,时间长了,居民们自然会信任你,拥护你。”张丽萍说。

忧居民所忧,乐居民所乐。张丽萍常说:“要践行群众路线,就不能坐在社区等居民找我们,要主动想着为居民行方便。”早些年,社区居民退休后,没有业余活动,张丽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组织社区党员干部献计献策,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在她的运作下,社区先后组建起合唱队、舞蹈队、摄影协会、集邮协会等10余个文化团队。

“威信都是干出来的,书记带头干,然后影响了大家。我们的小事在她眼中都是大事,我们都很感动,也更愿意为社区建设出把力,因为我们心服……”说起张丽萍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居民们抢着“发言”。

每次下过雪,社区的党员和居民都主动走上街头,逐巷逐院地清扫,连出租车司机都感慨:“长利社区的雪扫得最干净。”多年来,社区无论组织什么活动,居民们都踊跃参加,从不用动员。张丽萍说:“长利的人心齐。”居民们却说:“是张书记有‘磁性’,能把大伙凝聚起来。”

在这个离百姓最近的岗位上,张丽萍以多年训练有素的管理能力和不断创新的探索勇气,把对百姓的满腔热忱融入到千头万绪的社区工作当中,使长利社区成为管理井井有条、充满温暖关爱、和谐共建共享的美丽家园。张丽萍也先后获得“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雷锋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获得“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

“在城市社区,有生活多姿多彩的人,也有人生迷茫的人。社区书记就要像一盏明灯,为需要帮助的人导航。”

——张丽萍

解决就业安民心

“让每一户人家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们追逐的梦;让每一个居民过上平安的日子,是我们最真的心声。”这是长利社区创作的诗朗诵《我们是老百姓的兵》中的一段话,也是张丽萍的座右铭。

一直以来,失业人员的安置,是长利社区的头等民生难题。2003年,住在长利社区的失业人员达2000多名,约占居民总数的四分之一。他们一没学历,二没技术,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体质弱,工作单位远的不能去,劳动强度大的干不了。走访所见,让张丽萍感到心酸,也让她更加意识到身上担子的沉重。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

2003年12月,听说擅长绘画的李敏老师退休了,张丽萍同社区工作人员立即登门拜访。推开房门,满墙的布贴画让她眼前一亮,心想,这么漂亮的画品,一定大受市场欢迎。如果失业的姐妹们学会了这门手艺,就可以实现在家门口灵活就业了。

心动就要行动。张丽萍立即考察市场,并邀请行家对布贴画市场进行论证。然后,她再一次来到李敏家,诚恳地劝其出山,在社区开办布贴画制作培训班。李敏老师被张丽萍的真诚打动,决定不收报酬,义务助阵。

2004年6月,张丽萍腾出一间6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建起长利社区布贴画就业培训基地。创办之初,没有启动经费,她从家里拿出2000元钱,又跑到政府为基地争取到政策扶持。同年11月,长利社区布贴画手工艺品工厂挂牌。

作品制作出来,市场在哪里?那段时间,张丽萍利用周末和业余时间跑市场,采购材料、推销作品。大连市所有书画、建材市场,她全跑遍了。跟她接触的生意人,不知道她是谁,却知道她为了谁,都很热心地帮她找材料、代卖作品。

2004年8月,张丽萍和社区另一位姐妹,带着50多幅布贴画作品赶赴沈阳,参加辽宁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成果展洽会。此次参展,喜忧参半。喜的是,动物旅游纪念品销路很好;忧的是,人物、装饰类的作品无人光顾。想起临行前姐妹们期盼的目光,张丽萍实在不想带回作品让她们失望,她出钱买下了剩余作品,送给沈阳的战友们,请他们帮忙宣传推销。

播种希望,收获精彩。长利社区布贴画的名气渐渐传开,慕名前来求画者络绎不绝,布贴画被输送到祖国的大江南北,部分作品还销往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目前,帮助101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稳定就业。

在内挖就业资源的基础上,张丽萍还积极外拓就业市场。她利用走访辖区单位的机会,多方搜集用工信息,并与辖区单位建立起用工信息交流平台,近几年帮助近百名失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

“阳光,它照亮了我们的胸膛,每个明天都有希望。”失业人员将这首昂扬向上的歌曲,送给了他们爱戴的社区书记张丽萍。“每当失业人员跟我讲他们工作有了成绩、孩子学习有了进步,我就特别开心,这种信任也是最值得我自豪的事情。”真诚质朴的话语,道出张丽萍对居民的一片深情。

14年来,张丽萍把所有的精力都给了“大家”,却忽略了自己的“小家”,更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女儿。战友不理解:“丽萍,你还是孩子的亲妈吗?你这么干值吗?”“说实话,我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疑问和劝说,但都没有动摇我的决心。作为一个女人,要担负起做母亲的责任,也要践行对群众的承诺。应聘社区书记是我自己的选择,是大家、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必须担起这份责任,无怨无悔地干下去。”说这话时,张丽萍的眼神充满坚定和执着。

采访即将结束时,张丽萍高兴地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消息:近期,她将作为社区书记代表,参加辽宁省委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团。谈及此事,张丽萍坦言有压力,但更多的是责任:“我只是做了一个社区书记应该做的事。说实话,做了这么多年社区工作,对这份工作有感情,对这里的居民有感情,怎么也割舍不开。从我的意愿讲,我愿意永远在社区干下去,10年、20年、30年……只要社区需要,我就会继续发光发热。”

这就是张丽萍,一位普通的社区党总支书记,她用自己的一片大爱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的为民情怀。

猜你喜欢

书记居民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党员之家
闫永红:从“镀金书记”到“走心书记”
集书记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高台居民
又见雷书记
反腐败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