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非健康万能险
2014-03-10郭韵婷
郭韵婷
孙博士研究所
孙博士在2008至2012年收集共1,252名糖尿病人的数据显示,有52%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家族,曾有家庭成员也患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1.9岁,比没家族史的患者早发病。糖尿病患者在40岁前发病,当中90%为Ⅱ型糖尿病。
孙博士调查了919名亚洲区的年轻糖尿病患者。发现受访者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年轻华人患者,23%其父母也是40岁前发病;有一或两名兄弟姊妹,早于40岁发病的更占63%。有家族史的年轻糖尿病患者,出现至少一种并发症的几率达44%。
Ⅰ型糖尿病 vs Ⅱ型糖尿病的区别
?Ⅰ型糖尿病是指本身免疫功能出现紊乱,影响胰岛素功能,患者本人不能自主分泌胰岛素,必须依靠后天注射人工的胰岛素。
?Ⅱ型糖尿病则受饮食、运动、压力、遗传等因素影响,身体胰岛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血糖波动。目前,呈现增多趋势的正是这类糖尿病。
案例分析?放纵饮食惹的祸
糖尿病愈趋年轻化,不少年轻患者难以面对自己患上这种病的事实。另有患者认为自己还年轻,不愿长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而忽略正确治疗糖尿病问题。现年39岁的Cat,虽然母亲及外婆皆为糖尿病患者,却无意识自己是高危族。Cat一直没有控制个人饮食,身体最重时曾达185斤,最终于27岁被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当时病发后并未重视病情,继续放任饮食。
直至在六年前,Cat因糖尿病发作,才意识到自己病情的严重性,经孙博士建议减肥配合药疗。Cat决心重拾健康身体,通过控制饮食及运动,Cat成功减掉45斤肥肉,体重得到控制之外,体重指数也降至24。现在Cat已无需服用降血糖药及注射胰岛素,血糖指数恢复正常,孙博士鼓励大家要多运动。
Ⅱ型糖尿病起因
Ⅱ型糖尿病的起因主要与家族遗传和生活方式有关,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一旦生活方式不健康,自身调节能力无法跟得上这种变动便会出现问题。
1.家族遗传
有糖尿病家族史人士,为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因素之一。过往,外界一直以为糖尿病遗传只与Ⅰ型糖尿病有关,惟近年有研究发现,遗传因素与Ⅱ型糖尿病关系更密切。比如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通过遗传影响你的身体,造成一定缺陷,这种缺陷平日并不暴露,因为自身胰岛素还能发挥作用。据国际研究,若父母中有一人患糖尿病,子女有14%几率患糖尿病。倘若父母双方均为糖尿病患者,子女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更大增至50%。
2.生活方式
由于都市人生活紧张,不良饮食习惯;加上缺乏运动等,都会增加患有此病的几率。孙博士强调,就算家族中没人患有糖尿病,也应关注糖尿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预防胜于治疗。
因此,不论糖尿病患者个人或是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应控制饮食及多运动。不少人认为糖尿病是个人的事,其实这病症不止是患者个人须注意,更是整个家族必须关注的事。孙博士建议,若有家庭成员患有糖尿病,家人应互相鼓励、一起做运动,以及控制饮食,一同对抗此病。
Ⅱ型糖尿病的饮食误区
糖尿病都要注意饮食,Ⅱ型糖尿病理所当然也不能够避免。但是对于Ⅱ型糖尿病人的饮食治疗,很多人可能还存在很多误区,孙博士为我们指出以下误区:
1.饮食控制只要不吃糖就行:的确单糖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但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才是糖尿病病人最需要注意的。少量的单糖反而可以刺激胰岛分泌。
正确原则:控制总热卡的摄入是关键。
2.饭要少吃:饭就是糖,要少吃。从临床经验来看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要成比例。否则可能造成酮症酸中毒。
正确原则:可以用粗粮代替主食,但是不能不按比例地减少主食摄入。
3.水果不能吃:很多病人认为水果是甜的,不敢吃。正确原则:其实只要空腹血糖控制在7.8毫摩尔升就可以食用,因为水果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但是食用水果也有一些注意点,比如要在两餐之间吃,选一些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水果,如樱桃、李子、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