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微博客应用
2014-03-10王海鹏
王海鹏
随着新闻业的发展,传统报纸已经不再是新闻消息的唯一载体,电子载体出现并以其优于传统报纸的方便、迅速开始受到新一代受众的青睐,电子报业受到新闻业的关注并愈加重视。微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平台,是电子报业中很受欢迎的一种形式,受到新兴受众的追捧。
一、 微博客的定义与应用特点
学术界对微博客尚没有统一的界定,维基百科认为:微博客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 200 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这种博客可以通过短信、即时通讯软件、电邮或网页等多种方式传送,并且可以被特定的用户阅读,博文的形式大多局限于文字,但也有部分包含了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元素。
然而在百度百科上的定义确是:微博客是一种新型的 Web2.0 应用,它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非正式迷你型博客,其主要特点是集成化、微型化和开放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和外部 API 接口等途径向自己的微博客发布简短的文本消息。
我们从以上的解释中年概括出了几个要点:(1)简洁的讯息——为便于利用手机短信接收和传送,每条微博被限制在 140 字以内;(2)开放的接入方式——手机短信、网站入口、个性化界面、即时通讯软件等多种方式一应俱全;(3)双向的互动形式——注册用户可将个人的实时状态推送给自己的追随者(Follower),同时也可以选择关注别人,接受好友的微博信息。
因此,我们可以对微博客具体定义为:微博客是一种基于Web2.0 的新型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手机短信、即时通讯软件和外部API 接口等开放式的接入方式及时更新简短的个人讯息(文本一般超过 140 个字符),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保持关注,从而实现彼此间的信息推送和异步互动。
二、 新闻中的微博客应用
2009 年 4 月,英国《卫报》宣布该报成为首家在微博客网站 Twitter 发行的报纸,他们将为微博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微博新闻,并且还计划将自 1821 年以来的重要新闻搬到微博上。对于这一举动,部分媒体评论者高呼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尽管有高估的嫌疑,但其至少说明了微博客在新闻应用中已经扮演起一个重要的角色。
其实在《卫报》这类老牌新闻媒体采纳微博之前,个人用户已经通过一系列突发事件中的精彩报道证明了微博客在新闻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例如:2009 年元宵节央视新大楼副楼火灾之后,网友周曙光等人第一时间在微博客上进行文字直播。2009 年 6 月,伊朗局势动荡之时,一名注册名为“弗特家”的中国驻伊朗摄影记者在微博客里播报伊朗的最新状况,这是国内首次利用微博客做跨国直播。
微博客随时随地更新新闻、传播新闻的特点使它成为了快讯的重要手段。然而,微博客在新闻应用方面的优势并非仅仅停留于速度,其更为突出的是新闻聚合能力和实时搜索能力。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微博用户会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描述和补充,因此数量众多的简短讯息可以充分将新闻聚合起来,形成一个空前火热的专题报道。而通过查看微博客最近数小时或者最近数天的热门话题列表,用户也可以轻松地获知当下最为流行新闻热点,实现对信息的实时掌控。
同时,微博客由于其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海量的新闻线索,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很多专业新闻媒体也通过加入微博客以获得强大流量。2009 年2 月的数据显示,Twitter 下行流量中的 9.6%流向新闻和媒体类网站,其中的 41%流向印刷版媒体网站。
我国自从微博客传入并获得发展,新闻媒体对微博客也寄予了厚望,2009 年 11 月 4 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新浪开通名为“YMG 广播网”的微博,这是国内首家在新浪开设微博的媒体。此后,各大主流报纸(如《环球时报》、《现代快报》、《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杂志(如《三联生活周刊》、《第一财经周刊》、《新周刊》、《中国企业家》)、广播电视(如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也陆续开通了自己的微博账户。
专业新闻媒体的微博客应用区别于个人新闻的低门槛与公共媒体新闻的强政治性,而具有信源的可信度高、内容与形式上的接纳程度高的特点。
首先,相对于个人用户利用微博客传播新闻时的随意,专业新闻媒体则显得严谨了许多。无论是利用微博客获取新闻线索、进行在线采访、还是最后发布微博新闻,新闻媒体都有着一套相对严格的审核机制,其行为背后体现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绝非一般用户所能相比。普通公民对新闻的呈现往往是高度碎片化的,缺乏系统的梳理与分析的,而专业新闻从业人员对信息处理和解释往往有更为突出的能力,可以借助一系列的采访和调查展现出事件的总体面貌以及隐藏的事实真相,凭借这一点他们掌握了对信息的解釋和处理权,奠定了其在公信力方面的突出优势。
其次,专业新闻媒体对微博的应用有内容与形式上的接纳程度高的特点。在内容接纳上,包括专业新闻媒体选择性地刊载微博内容,以及提供工具或链接吸纳用户成为媒体微博的关注者。还包括主流媒体放开思路从微博中寻找新闻线索。许多新闻线索是微博客首先发现并加以传播的,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
总第577期2014年第4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
因而主流媒体可时常从微博客中发现重要新闻线索而不至于陷入被动;还有些新闻线索也许早已存在于乐于关心周围事物的微博中,只是博主缺乏足够的新闻敏感发现他们,此时就需要有职业新闻敏感的记者、编辑们从微博客中去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在形式接纳上,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纷纷开通微博叙述新闻背后的感想和故事,并实现与读者或观众的更好地交流、对话和互动。通过这种沟通,读者或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记者、编辑作为有情感、有思想的人的一面,而新闻媒体也会通过这种分散式的个体行为提升其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
三、 新闻传播中微博客存在的问题
微博客虽然风靡当代受众的欢迎,但是仍然难以取代传统纸媒,与传统纸媒相比存在着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内容夫的真实性,新闻不仅要新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真实。新闻是为了满足受众对消息及时了解的欲望以形成自己的认知或完成生活中的重要决策。如果消息出现虚假,那么就可能会对受众带来麻烦和损失。因此,对于任何新闻媒介而言,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准确都是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问题。具体到微博客,由于其新闻发布者身份各异、发布的内容多数无从把关,因此其内容多而庞杂,鱼目混珠——新闻的真实性很难得到保证。
2008 年 10 月,一个名为"Johntw"的网友在 CNN 的公民网站iReport上发布了一则题为“史蒂芬·乔布斯因严重心脏病紧急送入急救”的新闻。消息流传到微博客网站 Twitter 后顿时引起了轰动、众多网友纷纷进行转发,一时间恐慌性发文不断、互联网上流言四起……尽管谣言最终得到了平息,但是它却使得苹果公司的股票在短短 12 分钟内下跌了整整 9 个百分点。
其次,随着新闻的发展,受众已不仅仅满足于对新鲜消息的了解,他们开始在乎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即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报道来展现事件的全貌,揭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背景和主要动因。但是,微博新闻的的最大有事,速度恰恰消解了这一功能。微博更新速度非常快,据统计,其新闻更新周期仅仅为20秒。在如此快的速度下,多数人被淹没在微博更新带来的标题洪流中,他们很难从这些频繁而琐碎的更新中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同时,140 字的文本长度限制也使得消息难以说清。当然,新闻的主要来源是个人用户。他们利用微博发布新闻具有较高的偶然性,他们仅仅是利用在新闻现场出现的巧合临时充当记者的角色,但是就报道的严谨和细致而言,他们与专业记者相去甚远,因此也很难挖掘出表面事实之外的新闻信息。
微博自其2006年诞生自今,从一个毫不起眼的辅助工具到今天的炙手可热的 Web2.0 明星,其迅猛的发展速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用户包括专业新闻媒体带来了许多方便,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共同携手,一起解决,营造良好的微博使用环境,完善微博的使用缺陷。
(工作单位:西安晚报社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