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谋略对决石家庄——蒋、傅“出奇制胜”的偷袭与毛泽东“以静待哗”的反偷袭
2014-03-10徐宁
徐宁
石家庄是平汉、正太、石德三条铁路的枢纽,扼平原与山地之陲,西出太原,东接山东,南连豫鄂,北通北平,是华北地区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1947年11月12日解放,从此成为华北解放区的首府。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石家庄西北90公里的平山县西柏坡。西柏坡也是中共中央在进入北平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所在地。石家庄、西柏坡便成为了当时解放军在华北乃至全国的指挥中枢。1948年,一场偷袭与反偷袭的谋略对决围绕着石家庄展开了。
一、蒋、傅的“出奇制胜”密谋偷袭石家庄计划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的“九月会议”精神,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战略决战。锦州被解放军攻克之后,东北国民党军的严重局势进一步加剧。蒋介石企图恢复锦州,打通北宁线,要求傅作义组织东进兵团,与由沈阳西进的廖耀湘兵团会攻锦州。然而,傅作义尚未组织部队东进,廖耀湘兵团已陷入解放军的重围。同时,太原阎锡山部又遭受解放军华北一兵团的围攻,阎锡山要求救援的电报纷纷而来。在此形势下,傅作义决定“从危机中找转机”,把目标锁定在占领华北解放区首府石家庄,试图从占领石家庄入手,改善华北战局,于是,便有了想出奇制胜偷袭石家庄的想法。这一决策是依据华北“剿总”第三处根据情报分析,当时华北解放军第二、四纵队正在围攻太原,并侦查到第三、六纵队正在热、察两省境内活动,只有七纵队动态不明。在冀中空虚的情况下,傅作义想用“围魏救赵”的方法,提出了“援晋兵团”——偷袭石家庄的计划。如果能趁虚而入,直取石家庄,那就直接威胁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平山县西柏坡的安全,围攻太原的解放军势必回师援石,这样既可以解太原之危,又可借机将华北“剿总”的部队调到平汉线上,造成一种紧张气氛,从而杜绝蒋介石再从华北调兵的企图。
傅作义偷袭石家庄的想法得到了蒋介石的批准。蒋、傅都认为:“此举一旦成功,那就是剿共战争的奇迹!他将首先在华北中兴,从而导致整个国民党的中兴。到那时,军心人心必为之大振,国际援助将源源而来,整个战局将转败为胜,最后消灭共产党指日可待。”[1]
时任华北“剿总”副秘书长兼政工处长王克俊,他的话则最能表达傅作义当时的心思。王克俊说:“目前中央军在东北失利,形势吃紧,对我们威胁很大。我们要抓住这个紧要关头,出奇制胜,打开局面……这次咱们打的是‘援晋兵团的旗号,但这是对外的提法,我们并不是要打到山西去,而是叫共产党摸不着我们的意图……我们这次总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共产党的心脏。我们这次不但要在军事上打垮共产党的整个指挥系统,取得胜利,同时要配合政治作战和经济作战。就是要在解放区进行政治宣传,发动民众支援我们,同时摧毁其行政系统;在经济方面,破坏工业设施,大量使用边区票以打乱共产党的经济手段。”[2]
蒋、傅想要出奇制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应理解为一种超常规行为,于不可能中寻可能,运用奇字的关键,首先应采取逆向思维方式。傅作义出奇制胜之举虽不是明智之举,但却是做了精心部署。蒋介石也再三嘱咐傅作义,这是奇袭,一切要绝密。兵贵神速,越快越好。
傅作义偷袭石家庄的计划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制定的。其部署是:以第九十四军、新编骑兵第四师、整编骑兵第十二旅、新编第二军之暂编第三十二师,并配属南京国防部驻华北爆破大队,汽车400余辆,携带炸药百余吨,有第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指挥,组成快速偷袭梯队,计划于10月24日从河北涿县出发,10月27日到保定,奔袭石家庄。另以第三十五军、第十六军和第九十二军之第一四二师为后方策应梯队,在平汉线保定南北地区待机出动。
蒋、傅万没想到,他们兵马未动,自以为绝对秘密的军事情报,早就被北平中共地下党获悉了。
二、兵马未动情报被获
《孙子兵法·用间篇》第一部分从战争的旷日持久和巨大消耗入手,讲述了两军对峙数年为的是最终的胜利。而这些明君贤将取胜的关键就是在对决中“先知”,即预先掌握敌情。而要事先掌握敌情,则要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在科技手段和侦查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派遣间谍侦查敌情,便成为兵家最原始、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这部分主要论述了情报对获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及通过间谍获取情报。在这里孙子强调了准确掌握敌情是战争胜利的前提。
傅作义偷袭石家庄阴谋的破产,首先要归功于我地下党员及时提供了情报。
对于这个行动计划,傅作义为保密起见,没有使用电台,只用文件传达命令,并且在传达任务的时候,也没有讲明真实意图,只是在完成各项准备后才以真实意图相告,认为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借收成效。然而,其阴谋还是被我地下党及时识破了。
我党获得的第一条情报来自打入傅作义华北“剿总”司令部的地下党员刘光国,他是华北“剿总”文印室负责刻蜡板的职员,“剿总”司令部里凡是不通过电报下发的文件都是由他负责刻印下发,他看到这份电报当然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不动声色完成刻蜡板任务后,凭记忆把作战计划背了下来,立刻报告了上级晋察冀社会部平津地区情报小组组长甘霖。在得知傅作义部队要偷袭石家庄时,甘霖立即报告给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唐永健,唐永健立即报告给聂荣臻。
我党获得的第二条情报是来自北平《益世报》采访部主任、地下党员刘时平。刘时平从傅作义部整编骑兵第十二旅旅长鄂友三处得到傅作义的偷袭石家庄计划后,立即与《平民时报》采编部主任李炳泉向北平地下党负责人之一崔月犁汇报。崔月犁得到情况后,冒险在上午打开电台,向华北局城工部部长刘仁报告。两条情报相互印证了傅作义偷袭石家庄的阴谋。聂荣臻立即将此情况向周恩来汇报。
三、毛泽东巧施“空城计”虚实并举“以静待哗”破偷袭
西柏坡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接到“蒋傅偷袭西柏坡”的情报后,认真分析了敌我形势:从北平到石家庄距离只有300多公里,保定以北铁路线基本为敌控制,保定至石家庄只有150多公里,如果偷袭兵团依靠快速运输和空中优势,采取地空配合,不顾一切地突进,只需2日最多3日即可抵达石家庄;而我军主力远在平绥线上,即使日夜兼程赶到保南也需4日。这就是说,我方必须在徐水到定县不足百里间,抗阻敌军3日以上等待主力部队赶到,否则对我军极为不利。形势异常险峻,绝不可掉以轻心。西柏坡紧挨着石家庄,党中央所在地面临危险,情况十分严重。中央军委磋商后,采取了三项措施。endprint
首先,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作必要的疏散,以避免万一情况下的不必要损失。进行周密部署,利用部队阻击,保护机关转移;其次,在军事上作紧急部署。再次,通过广播、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揭露蒋介石、傅作义的阴谋。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充分利用新华社这支“笔杆子”,来写揭露性的消息,实施“上兵伐谋”的战略。
1948年10月25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第一篇电讯《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当我解放军在华北和全国各战场连获巨大胜利之际,在北平的蒋匪介石和傅匪作义,妄想以突袭石家庄,破坏人民生命财产。据前线消息:蒋傅匪首决定集中九十四军三个师及新二军两个师经保定向石家庄进袭”。紧接着话锋一转指出:“此种穷极无聊的举动注定要失败。华北党政军各首长正在号召人民动员起来,配合解放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敢于冒险的匪军。”[3]
这条消息先发文字电讯稿,继以陕北广播电台的名义连续作口语广播,使蒋傅军企图偷袭石家庄的阴谋昭然若揭。国民党军自认为极为秘密的行动暴露了,兵马未动,已被吓破了胆。
10月27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拟就了第二篇电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匪军进扰》“为紧急动员一切力量,配合人民解放军歼灭一切可能跑到石家庄一带进扰的蒋傅匪军,此间党政军各首长已向保石线及其两侧各县发出命令,限于三日内动员一切民兵及地方部队,准备好一切可用的武器,以利作战,尤其注重打骑兵的方法……此间首长们提示地方各界切勿惊慌,只要大家事前有充分准备,就有办法避开其破坏,诱敌深入,聚而歼之。今春匪扰河间,因我方事先毫无准备,此次务希全体动员对敌,不使敢于冒险的匪徒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今年五月,阎傅两匪曾有合扰石家庄的计划……华北军区已向各县指出,不要以为上次未来,此次也不会来,不做准备,致受损失。即令敌人惧歼不来,我有此种准备总是有利无害。”[4]
这条新闻明白告诉敌人,解放区军民已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如果胆敢来犯,只能是自取灭亡。敌军全面进扰虽已开始,但士气低落,进展缓慢。
毛泽东接到敌人进展缓慢的情报后,即着手写第三篇新闻稿。《新华社华北二十九日电》:《蒋傅军已进至保定以南方之方顺桥》这篇新闻稿人们很少知道,且在很多书籍中常常漏掉,这是一篇口播稿,没有播文字:“傅作义匪军郑挺锋、刘春芳、鄂友三、杜长城(爆炸队长)等部总共不过二万人,昨廿八日已窜至保定以南之方顺桥。郑匪九十四军只来两个师,留一个师在涿县定兴线。刘、鄂等匪在郑匪背后跟进中。我保石线两侧各县高阳、安国、深泽、无级、望都、定县、新乐、正定、满城、完县、唐县、行唐、灵寿等地广大人民群众均已完成作战准备,等待着匪军到来,配合正规军大举歼敌。”[5]
10月29日这天毛泽东除不断收到敌军南进的情报外,又得到傅作义要把驻北平附近的主力部队三十五军和十六军的大部开往保定的密息。这样,我华北野战军主力三、四纵队和二纵队的一部虽星夜兼程,接近保石线,原在冀中的七纵队已投入战斗,但兵力仍显不足。这时,毛泽东设想出“围魏救赵”的打法。当天下午,他三次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要他们派兵冀东,威胁北平。经过两天的兵力调动和前线部队的交火,我回援部队已抵保石线,东北部队开始南下,而傅作义兵无斗志,前线总指挥郑挺锋获悉其堂弟郑挺笈(中将军长)部在辽沈战役中被歼,十分悲痛,请求调离。所以,傅作义对此次偷袭行动开始动摇了。10月31日凌晨,正当敌强我弱、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三纵队犹如神兵天降似的星夜急行军赶到了沙河防线。敌军不敢再贸然前进了。
10月31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第四篇新闻稿,即《评蒋傅匪军梦想偷袭石家庄》电讯说:“蒋介石还想弄一点花样去刺激一下军心和人心,亏他挖空心思,想出了偷袭石家庄的一条妙计……总之,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6] 。这篇电文高屋建瓴、气势逼人,将蒋、傅偷袭西柏坡的阴谋评了个痛快淋漓。在这篇评论播发后的第二天凌晨,傅作义就放弃了偷袭计划,责令其部队迅速返回北平。
蒋介石、傅作义挖空心思的偷袭阴谋,被毛泽东的“以静待哗”击败了。看来似乎神秘。但是,它和军事斗争中的一切事物一样,不仅有存在的根据,而且有内在的规律性。
毛泽东运用“以静待哗”来导演了一场现代版的“空城计”,是依据客观情势的具体条件而拟定的。首先,在全国解放军大反攻的形势下,蒋介石节节败退,已预感到末日来临,防守力不从心,主动出击在心理上有几分惧怕。其次,蒋介石和傅作义素有矛盾,傅作义对这次偷袭行动犹豫不定,不偷袭他交不了账,真要他拿部队去冒险,又不心甘情愿。其三,能够达成的基本前提是保密隐蔽,如若一旦把偷袭计划公诸于世,则从根本上否定了偷袭的可能性。毛泽东正是从战争发展的总趋势,抓住了事情的本质,用新华社新闻揭露了蒋傅偷袭的秘密。这一着就像当年诸葛亮在城头抚琴一样,传出了“吾城早有准备,空城变成坚城”的信息。使进攻者听而心慌,思而生畏,结果蒋介石的偷袭计划以失败而告终,出现了傅作义退兵的结局。
傅作义企图偷袭石家庄,用捣毁我党中央所在地的办法来鼓舞士气,解救危机,实现华北中兴,结果除了损失近4000人马和大量物资装备,及给沿途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外,其他一无所获。更值得指出的是,偷袭石家庄的行动使傅作义处于更加不利的态势,不仅华北没有实现中兴,华北局势反而更加严峻。傅作义偷袭石家庄未果,不仅促进了平津战场的形成,也为我军夺取平津战役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毛泽东运用“以静待哗”导演的这场“空城计”,在世界军事史上,开创了军事与政治结合、枪杆子与笔杆子并举而取得重大胜利的先河;在世界新闻史上,它又是巧妙地运用新闻手段,迷惑、打击敌人而获得巨大成功的范例。这次战役中,毛泽东巧妙利用新闻宣传攻势,对粉粹蒋、傅偷袭石家庄和西柏坡的阴谋起到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这个事情,不能夸大其词,说成“毛泽东用四篇文章打退国民党十万大军,”只广播稿就把敌兵退了。当时中共中央接到情报后,是有具体行动部署的。毛泽东巧用新闻宣传攻势,只是其中之一。在现代条件下,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新闻攻势恐怕是难以奏效的。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也给这个事件以准确的评价:“执导这个‘空城计,毛泽东挥笔写就了几篇新闻,避免了敌人的一场窜扰。这是新闻报道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挥的特殊作用。当然,当时如果仅有新闻攻势,而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的话,敌军也不会乖乖地撤兵,因为我军确实作了准备。”[7]
(作者单位:平津战役纪念馆)
参考文献:
[1]郑维山:《从华北到西北——忆解放战争》,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190页。
[2]《平津战役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44页。
[3]《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69年7月版,第95页。
[4]《毛泽东著作版本编年纪事》(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572页。
[5]中国新闻网http://www.heb.chinanews.com/xibaipo/29/2009/0620/426.shtml
[6]《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69年7月版,第263-264页。
[7]中国新闻网http://www.heb.chinanews.com/xibaipo/29/2009/0620/426.s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