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的“反腐论”
2014-03-10《检查风云——预防职务犯罪专刊》编辑部
习总书记的“反腐论”
前不久,一篇名为《公务员考试热点之习总书记“反腐论”》的网络文章引起了本刊记者的注意。文中粗略总结了习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对反腐工作及形势所表达的立场与态度,并将其概括成“论”。本刊受网文启发,亦以此为题,为读者盘点“习大大”从政以来的各种“反腐论”。
□本刊编辑部
“危害论”
习近平同志在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三天两提反腐。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他谈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民生与反腐工作密切相关,一些地方和领域民生问题解决不好,与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严查腐败有助改善民生。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认清腐败的严重危害,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同时,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势在必行。
“软骨论”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还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总书记引用民众常用来互相嘲笑的“缺钙”作为比喻提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必须用唯物史观看待事物,既要志存高远守护革命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干好现实工作,把二者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不管到任何时候,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而那些缺钙者,那些软骨汉,终究是要被历史的风浪所淘汰的。”
“警醒论”
除了三天两提反腐,习总书记还三天两次提醒全党要警醒。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的习总书记和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时指出,“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败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责任论”
2013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其中在对党的责任中,习总书记说,“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重点论”
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履新大会上发表就职感言时曾强调:“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反腐倡廉要突出重点,尤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教育和作风建设。”为了保证上海良好的发展环境,习近平同志在各种场合强调反腐的重要性。
他告诫领导干部,“要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要当好“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要虚心向干部群众学习,加强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边学边干。要当好“公仆”,秉承“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察民情,倾听民意,注重民生,尽力为上海人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以实际行动当好人民公仆。
“乌纱论”
200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一次党内重去,语重心长地与参加会议的浙江省党员领导干部共勉:要拎着乌纱帽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做官。两种人,两种做法,泾渭分明,清清楚楚。在场人士描述称,话音落地,全场无声。一个拎着乌纱帽,一个捂着乌纱帽;一个为民干事,一个为己做官。为民干事的不为己,为己做官的不为民。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既是对领导干部的最低要求,也是领导干部的行动准则,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座右铭。“要像爱护自己的父母那样爱护老百姓”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领导者,就是这些要求的忠实实践者和优秀代表。
“干净论”
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曾取“浙江创新”之意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署名“哲欣”的短评。其中,涉及廉洁和反腐的短评有6篇,分别是《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对腐败多发领域要加强防范、关口前移》、《惩防并举、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等。其中,在《要“干事”,更要“干净”》一文中提出,领导干部手中握着权力,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有时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温水效应”。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干干净净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开弓论”
1988年刚刚调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着手处理官员违法占地建房、建私房而住公房等棘手问题。他面临着权衡,如果清房,可能会涉及两三千名干部;另一方面,民众对这些“看得见的腐败”意见很大。当时的宁德市区很小,有些干部的违规房就建在山坡上,一排一排小楼十分显眼。习近平下决心清除这些“摆在马路边的腐败”,确定把“敢于碰硬,敢攻难点,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作为查处的突破口,刹住这股不良风气。“要干就干成,义无反顾,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据《闽东报》报道,1989年1到9月,在习近平同志的领导下,就违法建房问题,查处441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18人,科局级77人,没收、拆除九座房产,罚款70.57万元。
“得罪论”
朱镕基同志曾在200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保证中央的政策措施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当务之急是“严”字当头,强化管理。要做到这些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敢于抓管理。在习近平同志主政宁德期间,同样提出反腐不要怕得罪人。在处理当地官员违法占地建房时,他说:“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你违纪违法占地盖房,为一己之私破坏了党的权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党,得罪了人民,得罪了党纪国法,而不是代表党和人民利益查处你的干部得罪了你。我问当时的一个纪委副书记,三百万人该得罪,还是两三千人该得罪?他说那当然宁肯得罪这两三千人。”
“官僚论”
80年代末期,沿海地区曾兴起下海经商热潮,宁德官员也有不少人意欲为之。习近平同志当时在柘荣县考察时告诫官员当官不要以钱为念,勿受利益驱使,要以理想为基础,“不要看到经商发财而感到怅然若失。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还要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官商结合必然导致官僚主义”。古往今来,为官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那些国家的崩溃、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领导干部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是一个普通的百姓,要会做人,做好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珍惜自己的人格魅力,洁身自好,做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
新华社曾对习总书记的讲话特点进行总结: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同频共振、凝聚共识;善于用大白话、大实话和群众语言深入浅出;善于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娓娓道来;善于用极其凝练、高度概括的话语提纲挈领;善于用问题开刀,拿现象作靶开诚布公;善于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元素广征博引;善于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大情怀、展现真性情。自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记者见面会开始,习总书记的每一次讲话都没有大话、套话,“责任”、“人民”成了高频率的词语。习总书记对于反腐所提出的论断铿锵有力,让民众对中央打击腐败的力度和广度充满期待。
「 链 接 」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