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综述:脑出血与脑微出血·

2014-03-10胡波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血管病华中科技大学神经病

专题主持人:胡波 教授hubo@mail.hust.edu.cn

编者按

脑出血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虽然血压控制明显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而且降压治疗亦成为脑出血急性期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降压目标值过低有可能对临床转归产生负面影响,降压治疗并未明显降低脑出血后30 d内死亡率。血压控制与脑出血后血肿的发展和缺血性脑损伤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其机制如何?如何通过脑灌注成像和功能成像的方法了解急性期降压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降压治疗与脑出血后脑缺血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的急性脑出血降压治疗(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TACH)Ⅱ研究试图比较积极的血压控制和一般血压控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相信在血压这个可控因素解决之后,脑出血治疗的效果会有所改善。

随着20世纪90年代磁共振梯度回波成像(gradient-ech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GRE)技术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的出现及应用,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开始为人所知并日益受到重视。CMB是脑内微小血管破裂或血液微量渗漏所致微量出血后,血液裂解成分(含铁血黄素、脱氧血红蛋白和铁蛋白)在脑微小血管周围间隙沉积。高血压病及脑淀粉样血管病是CMB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局限于脑叶的CMB被认为与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而位于大脑深部及幕下的CMB则与高血压性微血管病变有关。与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影响深部和皮质下小动脉不同,脑淀粉样血管病常影响浅表和软脑膜小血管,β淀粉样蛋白在血管壁沉积导致管壁退化,从而使其更容易破裂。许多脑出血患者可能先前存在由高血压或脑淀粉样血管病导致的慢性微血管病变,这些潜在的病理变化使患者更容易发生缺血和出血性卒中。

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我们组织了这一期专题,以期大家更多地关注脑出血和CMB,努力探索降低脑出血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胡波

专题主持人简介:

胡波,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卫生部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分中心主任,湖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武汉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和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神经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2年6月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博士学位,曾在美国俄亥俄医学院留学。2010年至今,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及三级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武汉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2项。参与“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总经费达500万元。发表文章50余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30余篇。担任《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中国老年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编委,Neurochemical Research、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Tumor Biology等国际杂志审稿专家。

猜你喜欢

血管病华中科技大学神经病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星空中多了一颗“华中科技大星”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稿约
《心肺血管病杂志》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改变七个习惯 防住六成血管病 我国首次针对生活方式与血管病关系的调查显示
越测越开心
你是“神经病”吗?
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