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2014-03-10樊和平
樊和平
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樊和平
论文从“人应当如何生活”展开讨论,提出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应对当下人生危机的关键。而这一传统文化的要素就是血缘、情理、入世“三大文化基因”。血缘、家族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出发点,由此形成了中国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结构。这既挣断了原始社会的氏族纽带,具有文明社会“国”的性质,但又继承和吸收了人类在原始社会中所形成的氏族关系的血缘传统,这是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的根本差异的体现,也是对中国文化深刻了解的起始。第二个要素情理是血缘、家族的逻辑。在中国,情的传统非常深重,家族的逻辑就是情感的逻辑。同时,情要通过理的疏解,才能获得合理性。第三,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入世的。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道家的隐世和避世是为了更成功地入世,其根本的精神是“无为而无不为”,是以避世的方法入世。佛家主张出世,但是其实质并不是要走出这个世界,而是要摆脱尘世以及自身情欲的困扰,达到人生的永恒,往往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避难所。本文最后得出结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质,要把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等“五理”相统合。
中国人传统文化文化基因血缘情理入世
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一个看似非常普通,但也是两千多年以来或者人类文明以来一直没有能够解决的难题:“人应当如何生活?”可以说自这个命题提出来以后,所有的人文科学都在围绕这样一个问题而展开。
人到底应当如何生活?二十世纪是人类文明突飞猛进的世纪,科技经济在这个时代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可是二十世纪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每当人类面临一个世纪之交的时候,都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叫做“世纪末现象”。一个世纪走完了,另外一个世纪又开启了,人类总好像有一种走到世纪末日的感觉。在十八世纪向十九世纪走的时候,人类产生过这样一种感觉;十九世纪向二十世纪走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觉;到了二十世纪向二十一世纪迈进的时候,人们世纪末的感觉变得更加地强烈。人类有能力分裂原子,有能力去寻找到夸克,有能力飞越太空、走上月球,可是人越来越对自己表现得无可奈何,无法安身立命。所以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世纪之交有一种非常奇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世界范围之内邪教现象的出现。从日本1995年出现奥姆教,到后来美国邪教徒的集体自杀,再到中国的法轮功,许许多多的邪教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说明人类面临着一种空前巨大的人生危机。
事实上,人生危机是我们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就拿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来说,就拿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状况来说,人生的迷茫已经表现得非常突出了。我们不要去考察其他的,只要考察我们的流行歌曲在唱些什么。流行歌曲往往最能体现一个时代大众层面的人有什么样的感觉,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精神状况。我们会发现,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流行歌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过去流行着一些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不要问我到哪里去”,后来流行的一首歌干脆就唱“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这个“不知道”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生的迷茫。人类在跨世纪时,人生方面的矛盾和危机借助这个时间坐标的转折,表现得更加突出。
如何解决这样一种人生危机?大概在1976年的时候,杨振宁等一批诺贝尔奖得主,曾经发表了一项宣言,说人类已经面临着许许多多严峻的课题,如何来解决人类面临这些难题呢?他们发出了一个倡议,这个倡议指出了一条途径,就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寻找人类生存的智慧。应该说,这不是一般的人或是一批人文学家发出的倡议,而是一群科学家发出的倡议,并且不是普通的科学家发出的倡议,而是一群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发起的倡议,他们代表着二十世纪人类的最高智慧。所以说,二十世纪人类智慧的觉悟,是科学精神的重大觉悟。
我们现在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到两千多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我们能找到什么样的智慧?这里我必须要说明的是,他们所讲的孔子,只是一个象征。孔子象征着什么?象征着中国文化,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孔夫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因此,我们就必须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般人的感觉中,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从过去的长袍马褂到女人裹的小脚;从紫禁城的皇宫,一直到乡下老百姓拉的黄包车,都被当作“传统文化”。我们还可以说,从小说、诗歌到哲学、伦理等都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我们讲得很多很多,可是我们很难把握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所以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把中国文化当中一些最重要的东西提炼出来,让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贯通的把握和解释,通过这样一个把握和解释,来了解自己,了解中国人。归根到底,我要讲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中国文化,如何理解中国人,在了解了中国文化、了解了中国人以后,或者理解了中国文化、理解了中国人以后,我们如何来安身立命,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来汲取我们安身立命的智慧。
关于传统文化我刚才已经讲了很多,它的内容博大精深。我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用三个概念六个字来概括,就是:血缘、情理、入世。它们就是中国人的三大文化基因。
1 中国文化第一个要素:血缘
这里我们先要考察一下文化的概念,考察一下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差异的发生根据,即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最大的差异、最基本的差异,或者说中国这个民族和西方民族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它所表现出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现在世界上大概有两百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我们通常的讲法是,“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我相信大家考试的时候也都是这么回答的。可是当把这句话讲完的时候,事实上什么都没有讲,因为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文化,当一个概念什么都能包括的时候,这个概念就什么都不是了。我认为,文化说到底,用一种最简单的概括,就是“人化”。文化的任务就是如何把一个人通过“文”而“化”出来。当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事实上我们还仅是一个动物,可是通过一种文化的塑造,我们慢慢变成了一个人。当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时候,他还不能说是一个“人”,后来人猿揖别,“人”凸显出来,并且逐步地提升自己,从原始人变成奴隶社会的人,变成封建社会的人,再变成一个现代人。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在不同的时代被“化”了出来,而我们每一个个体,也就是通过这个文化不断提升自己。
我们所说的“教育”,就是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我们现在说“文化程度”即高中、大学或者其他什么,可是为什么叫做“小学”?为什么叫做“大学”?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这个“大”和“小”到底是什么?它们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西方人叫university,中国人叫大学;西方人叫college,中国人叫学院,为什么呢?从本意上说,大学和小学,是“人化”的程度不同,人的境界上的差异。你从小学到大学,你个人的境界、你人化的程度都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差异,很大的变化,很大的飞跃。“文”的对立面是“质”,完全的“质”的状态不是人,“文”和“质”是相对的。本来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丝不挂的,后来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智慧果,一下子明白了,觉得一丝不挂是非常不好意思的,很害臊,所以就用了第一块遮羞布,从此,人类的服装文化就开始了。人类知道把自己给遮盖起来,也就“文”起来,它变化了原先质的状态。质是什么?质是质朴,就是我们说的所谓朴素。刚刚锯下来的树,把皮扒掉,没有打成任何家具,没有漆上任何颜色,这叫作朴;刚刚从蚕里抽出来的丝,没有织成布,没有染上颜色,这叫作素。朴素就是原始材朴。我们总觉得评价一个人很朴素,已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事实上当讲一个人很朴素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联想到,这个人不是那么善于言辞的,这个人穿衣服并不是那么考究,这个人怎么怎么,用一句话说,这个人很本色。那么什么叫本色?再追问下去就没完没了啦。但追根究底,那是做学问应当具备的品质。但学问的最高境界不是对那些大家都不懂的问题讲出一些大家都不懂的话来,而是要用每个人都懂的语言解释一般人解释不了的问题。物理学讲到最后,你能不能把什么叫做“物理”讲清楚?伦理学讲到最后,到底什么是“伦理”?哲学讲到最后就是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定义让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只要花一个上午的时间就会背,但真正理解就难了。陈景润一个大数学家,到最后解决的是1+1、1+2的问题,而且他一生只解决了1+2的问题,到现在1+1还没人解决。所以大的学问追到最后是追问那最基本的问题,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一旦突破以后,什么问题都突破了。而人文科学里,一个最说不清楚的问题是“什么是人”。到现在没有人能把这个“人”字说清楚,就是因为它说不清楚,所以人类在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索,人文科学也不断地向前推进。
我们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如何告别自己那样一种质朴的状态,不断地使自己获得提升。少数民族的人都能歌善舞,但是我们并不说他们都有很深的艺术造诣,为什么?赵本山有一个小品,很有启发意义,说他要物色一个唱歌的,要能够把张艺谋电影《红高粱》中《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首歌唱好。他找来找去,到音乐学院去找不着,到剧团去找不着,最后找到了一个人最合适,那人是一个换大米的人。这个人整天扯着嗓门喊“换大米!换大米!”很容易将这首歌的那种歇斯底里的感觉唱出来,但是我们不说这样的人有文化,或有音乐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化,把人给化出来。文化水平代表着什么,实际上代表着人和动物、和你的本能状态的距离,你和本能状态的距离越远,你的文化程度就越高。教育是什么,教育的任务就是让你有教养;而教养是什么,教养就是让你告别自己的本能状态,一步一步地获得提升。这就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大学小学是什么呢,中国过去有句话叫“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其小者为小人”。什么是“大学”,大学乃是大人之学,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所谓“大学之道”,它讲如何培养“大人”,大学之道就是培养大人的学问。什么才是“大人”,“大人”就是那些在道德和学问上有很高造诣的,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那样一种人,大学培养的就是那样一种人。所以西方人把大学叫做university。university是什么?university有广博、普适、经天纬地之意,它非常的广博,能够和宇宙天地融为一体。college为什么和大学有区别? college培养的是专家,工学院就是college,它的学生主要掌握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一个大学里必须有很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学科,这些学科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所以,黑格尔说,教育的本性就是解放,是将人从本能状态中解放出来以获得自由的一种事业。
为什么说血缘是构成中国文化的第一个要素?因为中国这个民族,在被“化”出来的时候,就和西方民族表现得非常不同。西方民族是怎么被“化”出来的?也就是说西方民族是如何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西方民族在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时候,经过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些变革所做的根本工作是什么呢?就是一步一步地挣脱原有的氏族关系,也就是家庭血缘关系。所以,雅典文化,斯巴达文化,古希腊文化,都是以地域来划分公民。本来大家都生活在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社会结构中,它们是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公民的。但古希腊尤其是雅典的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不以氏族或部落的血缘关系划分公民,而是以地域或地缘来划分,这便是所谓城邦。在这个城邦之内,大家都是平等的。斯巴达在古希腊的时候是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为什么呢?它实行一种制度,小孩一生下来就由国家领走,长大了,人只知国家而不知父母,所以斯巴达人能为国家献身。在原始社会,在一个氏族部落里哪个是领导?这个很好办,哪个年纪最大,哪个就是领导。因为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年龄标志着一种经验甚至贡献的积累。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所以年长者可以做酋长,做家长。可是古希腊的改革与这些传统告别,如何决定谁做古希腊的执政官呢?通过选举。在以地域划分公民的城邦社会中,因为彼此没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只能靠选举产生执政官,这样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就诞生了。一开始的选举既不是举手也不是无记名投票,而是鼓掌通过,哪边的声音大哪边就获胜。这是古希腊人也是西方人走向文明的途径。但是西方走向文明的途径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它把人类在若干万年过程中形成的氏族文化彻底地抛弃了。所以说西方文化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容易发生文化中断现象。如希腊文化繁荣了相当一段时间后毁灭了,然后罗马文化兴起,罗马文化过了一段时间又毁灭了,然后另外一种文化再兴起。之所以出现西方文化中断现象,是因为它在走向文明的初期将最重要的一个共同的根给丢了。
中国这个民族不一样。中华民族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是通过维新的道路。西周维新就是中国先民在文明初年所进行的一场最为重要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结构,后人把这种结构概括为家国一体,由家及国。以家为基础,把家的逻辑和原理伸展到国,以此形成一个所谓的“国家”。中国的国家和西方的country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国家”既挣断了原始社会的氏族纽带,具有文明社会“国”的性质,但又继承和吸收了人类在迄今为止最为漫长的原始社会中所形成的氏族关系的血缘传统,成为以“家”为“国”的基础甚至范型。所谓“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显然,“国家”是“国”与“家”,即氏族社会的血缘逻辑或家的逻辑,与文明社会的国的逻辑中庸调和的产物。在西方人看来,把国和家联系在一起简直是不可思议。什么是国家,什么是country?列宁曾经有一个定义,说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机器就是军队、警察、法庭、监狱。但是我们中国文化怎么看待国家?中国人讲到国家还有一个词,叫做祖国。中国人怎么看待国?这和西方的理念是不一样的。“国”的繁体字,首先是有人口,即“口”,有了人口有土地即“一”,有了土地以后还要有保卫人民和土地的武装即“戈”,这些要素具备以后,疆界就有了“囗”。这些要素组成了“国”的繁体字。在这个字的会意中看不到军队警察法庭等规定,作为“戈”的武装功能显然主要是对外的。中国先民通过什么路径走向文明?就是家国一体,由家及国,所谓“国家”。西方人翻译的时候很难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当我们把西方的country翻成国家的时候,事实上很容易丢掉国家理念当中一个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家。这种情况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到处可见。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心”的文化意义。中国文化的“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有很多种表达,说是heart,不错,心脏;说mind,也不错,是思想,当讲到心的时候,都与思想相联。但无论是heart还是mind,都难以表达“心”的全部文化意义。中国人说“我心想,我心想”,如果直译,西方根本就不懂是什么意思,可能认为很荒谬,因为“heart”即心怎么能想呢?海外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成中英,他翻译“心”就是heart-mind,将二者结合,意思就全面多了。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中国语辞的意义要比西方丰富得多,辩证得多。
中国人是在家的基础之上伸展出国,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是由家庭,村落,再到国家。家在中国文化当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大家可能都看过林语堂的《中国人》。林语堂说中国文化有一个攻之不破的真正的堡垒,或真正的万里长城,就是中国人的家。中国文化那么复杂,最重要最基本或第一个要素就是家,不理解中国人的家就永远不能理解中国文化。四大名著当中,《红楼梦》演绎的就是一个“家”的荣辱兴衰;现当代文学的名著,像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还是以家为题。可是家到底是什么?中国人一开始对家的最质朴的认识,是把“家”看作一个茅草房子即“入”,这个房子底下养了一群猪即“豕”。中国人以家为一种精神上的归宿,最重要的价值观都与家有关系。鲁迅跟保守派论战,论到最后,鲁迅发怒了,骂他们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论敌被骂痛了,说你骂我是资本家的乏走狗,我也认了,但你说我是丧家的,惶惶若丧家之犬,我接受不了。骂一个中国人丧家,就把他从根基、根本上给否定了,这个人真的“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中国人最高的理想是什么,过去讲是大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境界实际上就是以家为本位和理想。我们看到有宾馆酒店打着“宾至如归”的口号,归什么?归家,到了酒店就感觉到了家一样。但西方文化当中很难读到这样的句子,“宾至如归”译为英文就是随你自己自由自在,就是充分自由。中国人感到最好的地方并不是自由之境,而是后现代西方哲学所说的“在家”,当然“在家”也包括了自由之意。中国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很好,好到什么程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说一个领导很好,就说他和蔼可亲,亲什么?亲人啊。现在中国有一个特殊的名词叫做“亲和力”,也说明家仍然是中国人基本的精神归宿,是中国人最高的一种价值取向。
中国人的最高理想是天下一家。家国一体,家是阴极,国是阳极,国和家叠加到一起,变成一个“天下”,天下是太极。反过来天下最后也要变成了一个家,所谓“天下一家”。正因为如此,家本身就是一个国的缩影,要从这个家里头伸展出国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家是一切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范型。什么叫做范型?就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由它而引伸出来的,它是个model。中国人的家的很特殊的地方之一,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非常复杂,有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有叔叔婶婶舅舅舅妈,还有什么姨妈姑姑表弟表哥。我们的舅舅叔叔在英文当中就一个词uncle,但是在中国一定要是两个词,如果不是两个词的话,中国的家将不“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刚刚工作的时候住在东大的筒子楼里,有个小女孩是外婆带大的,跟外婆非常亲,一放学就要喊婆婆,我们都跟她开玩笑说不是婆婆是外婆,她老是跟我们吵,说不是外婆是婆婆,这样吵来吵去,我自己倒弄明白了,关键的问题就在一个“外”字,这个外字把社会关系分得一清二楚了。婆婆虽然对你好,但是你千万不要凯觎她的家庭财产,那是属于你的表哥表弟的,对您来说是“外”婆。否则的话到了这个老外婆去世的时候,大家都要回来争夺财产,不是一场争斗吗?中国的这个文化设计已在称谓上就把什么都规定好了,你们都不要争,当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你的一切都定格了。皇太子生下来就注定可以做皇帝,哪怕他是个阿斗。这种制度安排看似很荒唐,但是有一个好处,它避免了在以后的权力交替过程当中无休止的争斗。这就是一种文化设计。中国人从小在家里就完成了这样一种基本的社会化的训练。你看《红楼梦》,贾政叫贾宝玉跪下受训,可是老太太一声令下,他只好把手上的鸡毛掸给丢下来。所以说家国一体,家的逻辑和国的逻辑是直接贯通的。中国的家,家的理念、家的文化有着一种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它是社会结构的范型,它是人的价值的源头,是中国人最后的归宿,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个家存在,就不会导致人生的失落。做官不得志,就“告老还乡”,“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轻”啊。家成了人们生命中的根。血缘是什么,就是人生命的根。所以到最后,人们要回到这个根,只要这个根存在,人就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有一年要过春节了,我准备打包回家的时候,江苏电视台有个记者扛着个摄像机到我家来,他说,要过年了,樊教授,请你谈一谈现在的感觉如何?我想了想,告诉他八个字,叫“周游四方,回家过年”。为什么呢?现代人一年到头在外面漂泊,漂到最后就需要一个港湾,栖息一下,喘一口气,再积蓄能量,迎接未来的一个新的365天的辛勤劳作。这个港湾就是家。中国的许许多多的节日,从春节到元宵节,到中秋节,到七月半的鬼节,都是为了这个家,都是家的逻辑的演练和重温。春节,大家都从四面八方回家来团圆;八月中秋,主题是家圆人圆天下圆;七月半是鬼节,鬼节是要把自己过去的祖先都请回来,大家大团圆。所以家是如此的重要,乃至于它被用到政治上。我们想想抗美援朝吧。中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时候,非常的困难,毛泽东敢跟美国佬叫板,敢于和美国人说“不”,他发出的号召是什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美国佬已经打到家门口了,不打到朝鲜去,我们的家就保不住了。以前那个抗日歌《黄河大合唱》,也首先是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中国人是天生的爱国主义者,出了国他会想家。家乡、国家的基础和核心都是家啊,这都是他的根所在,所以,中国人的家是他精神的归宿。西方社会之所以出了很多问题,是因为他们家的观念非常松散,他们什么东西都是靠法律来维持。不准打孩子,你一旦打孩子以后,马上警察就来把孩子领走,因为孩子属于国家的,属于这个country,他是一个社会的“公”民,国家的“公”民。西方夫妻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契约关系。现在不一样了,特别是9·11以后,美国人越来越重视这个家了。原来他们的私生活都很开放,后来什么艾滋病啦恐怖事件啦,使得美国人认识到家的重要。可是中国人呢,现在又反过来,家庭开始走向松散,独生子女政策使他已经体会不到那样一种严格的社会训练,另外什么都走向法制化。现在有一种婚前公正,结婚的时候就为离婚作准备,可以说没有怀着真诚的心。中国人特别强调血缘这个词,什么叫做“缘”啊,缘是没有办法解释的,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宿命,它不可改变,不可选择。所以中国人都讲结婚是一种缘份。当然这有一种宿命论的色彩,但是这一个缘的观念,它使得人在结婚以后能专心致志地把一个家庭建设好,即使两口子吵架了,也互相原谅。现代人呢,一吵架以后就想到我们性格不和,是不是要为分手做准备。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肤浅。我们必须要对中国文化、对我们本土文化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了解的起始就是中国文化的血缘要素。
2 中国文化第二个要素:情理
我们刚才讲中国文化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血缘、家族,那么血缘、家族的逻辑是什么呢?就是一种情和理即所谓“情理”的逻辑。
我们现在是一个理性主义的时代,什么都要理性化,实际上这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误区。人类的文明不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在理性的源头是非理性。人类的文明在开端的时候并不是理性的,到了最后的时候,也不是理性的。西方精神的最高指向是宗教,宗教是理性的吗?理想和信念都是理性的非理性形式。什么叫做理想啊?理想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如果它已经实现,就不是理想。中国古代讲天下大同,佛教讲普渡众生,都是要为人树立一个美好的境界。这个美好的境界,是人的理想和信念。家族的逻辑,血缘的逻辑,首先是一个情字,是情感。理性化的家庭生活在书本上是合理的,但往往现实生活中家庭的悲剧都来源于理性。家庭里面遵循着什么逻辑呢?《论语》上有一句话:“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儿子不能告发;儿子偷了人家的羊,父亲不能告发。父子之间相互隐瞒,是符合天理人情的,这就叫“直在其中”,“直”就是真理、真谛,文化的真谛,生活的真谛,就在这种亲情互隐中。这句话表明传统社会里,家庭生活遵循一种情感的逻辑而不是非常理性化的逻辑。不光是《论语》上这么讲,在阿拉伯的《古兰经》中,在基督教的《圣经》中,都有类似的教诲。家应该是一个最可靠的地方,如果家人都是互相告发,互相为了自己的某种“前途”去勾心斗角的话,人最后一块安身立命的基地就没有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儿子揭发老子,老子告发儿子,到最后造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大家可能已经有所耳闻。其它方面可以发生一点危机,但家是不能摧毁的。再从审美来说,中国人在审美上有一个客观标准,惟独在家庭中例外。“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在儿子的眼中母亲都是美丽的。中国还有句话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最不讲情义的蒋介石,在他的政治生涯当中也有情的逻辑在起作用。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曾经有一批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在云南被国民党抓住了,镇守当地的将军想保护他们,就发了个电报给蒋介石,帮他们说情。蒋介石回了一封电报,叫做“情有可原,罪不可赦”。情理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罪不可以赦免,还是要杀掉。将军的幕僚们想了一个主意,把这两句话倒了一下,变为“罪不可赦,情有可原”。整个意思变成了重在情字,将军就把这批人给放掉了。所以在中国,情的传统是非常深重的,家族的逻辑就是情感的逻辑。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不行,而且从一开始就不行。但事实上中国人在世界文明体系当中独领风骚两千多年,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中国在世界上都是先进的。所以外国人对中国人要与传统文化进行彻底决裂非常地想不通。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哪里?就在中国的人文主义的传统,人文主义的倾向。比如说,中国有好多词和西方的理解不一样,像最简单的金木水火土。西方人讲水的时候,基本规定和理解是讲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很简单。中国人讲水,很少有人联系到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与之相关的词是“柔情似水”“一汪秋水”,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由水想到的都是一些生活当中的情理和智慧。什么是火?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世界是由火构成的,世界生成于火又复归于火。他们从科学的意义上来分析水和火。而中国说火呢?”骄阳似火”“热情似火”“如火如荼”,都是一些非常情感化的东西。中国文化一开始就选择了情感的道路,而拒绝向纯粹理性方向发展。因为中国文化的起点是血缘,而血缘的逻辑是一种情感的逻辑。西方人讲人性的时候是非常理性化的。中国人讲人性的时候是非常情感化的。今天你的“心情”好吗?你的“情绪”还不错吗?不讲你的心态怎么样,不讲你的理性状态怎么样,为什么呢?中国从孟子开始提出人性有四个基本的结构,叫恻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还有是非之心。这四心当中只有是非之心勉强可以算是一种理性。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和恭敬之心,都是一种情感。什么叫做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一种同情怜悯同类的那样一种心情,那样一种情感。孟子曾举了一个例子叫孺子入井,一个小孩要掉到井里去了,你为什么会产生同情不忍的心情?为什么要去救他?孟子说,“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第一,不是与孩子的父母关系好,也不是为了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攀交情,第二不是要在乡邻朋友中获得个好名声,第三不是由于厌恶孩子啼哭的声音。救这个孩子就是人应该具有的一种本能,就是出自于一种内在的情感。中国人对于这种行为叫什么呢,叫“身不由己”。它就是一种情感的驱使。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情感到了,功夫到了,那么什么事都能解决。
但是,大家讲情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还有一个“理”字。中国人讲“情”,紧接着要有一个“理”,因为情可能变得不合理。情怎么获得合理性呢?要通过理的疏解,叫情之理。比如说,中西方文化都讲爱人,爱人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基础。西方人讲博爱,中国人讲仁爱。但是西方的博爱是什么呢?遇到谁,都说dear,都说亲爱的,所以遇到谁都拥抱亲吻一下,不管是父母还是同事。但是中国人对待父母的情,对待子女的情,对待妻子丈夫的情,从表达形式到内涵都是不一样的。一个简单的“笑”字,西方人说你笑一下的话面部十八块肌肉在动,所以笑对人的健康和美容都是非常有利的。中国怎么讲笑啊?你看,一部《红楼梦》上就有二十四种笑,一种笑可能让人如沐春风,一种笑可以让人寒心彻骨,还有一种冷笑,你不知道他笑到最后会如何处置你。古代女士的笑要笑不露齿,而北方人的笑是开怀大笑。这就是理啊,你表达个人的情感,也要有个理。一个老人看到小孩子非常淘气,他可以摸摸他的头,说这小孩儿真可爱;但你去摸摸一个老人的头说这老人真可爱,结果怎样?人们会说这个人真不懂事儿。懂事儿就是懂情理。中国人既讲究情又讲究理,情和理结合起来构成一个人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价值的源头。
中国人的情感既不是西方人的emotion,也不是简单的一个feeling,它是什么?一个“感”字有很多文章可做。“情感”是什么?由感官所引起的一种情,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含义。然后有感通,有感动,有感化。什么叫做感通?人与人之间靠什么来沟通?西方人通过经济关系、法律关系来建立契约,中国人说这些是重要的,但是这些又都不是最重要的。中国人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任何外在机制就能心心相印,息息相通。“通”怎么来,就通在这个“情”字上。怎么叫“感通”呢?有一句古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灵犀是什么?就是人的一种情感。人与人之间要发生一种心意上的共通、共振。心意感通,叫心有灵犀,一旦心意感通以后,什么都好说了。所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有非常周密的一种设计。再来说感动。中国人的情感不光是留给自己,也不光是交给别人的,它是人与人之间发生互动的一个机制,人与人之间通过情感来互动。所以说感动就是通过情感的表达使自己或别人发生变化。大家看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当中,常常用偷听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和误会。本来有对立情绪,可是偶尔路过什么地方听到什么人的谈话,噢,父母之所以对我这样严格,乃至于有一点不尽人情,原来是为了我好,如此等等。一旦体会别人的真正用心以后激动得热泪盈眶,矛盾也就解决了。所以中国人用这样一种感动的机制,在情感上打动别人,在情感上颠覆别人。说到最后,再来说说感化。解放前的监狱不叫监狱,叫感化院。有好多东西在理性上要想讲通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感化。最典型的一个感化的例子就是中国共产党曾经成功地改造了一个在理论上最不能改造的人。谁?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要把溥仪从皇位上拉下来,还要让他心悦诚服,这个工作有多难啊!在监狱里给他白面馒头吃,他摔到窗外去,我皇帝能吃这个玩意儿啊?把他放出牢房让他看看那些当官的吃什么,到厨房里面,他发现监狱长蹲在地上啃黑窝窝头,受了很大的触动,原来这些当官儿的和我们那些当官儿的不一样,他们把白面馒头省给我们吃,自己在啃窝窝头。溥仪回到牢房以后又把白馒头捡起来慢慢吃下去。所以,你要在理性上说服他,说您是封建皇帝,是压迫人民的,他不会承认,要靠情感的机制感化他。这就叫有情有理,是情感运作的原理。
情感要素的基本文化逻辑是什么呢?是要合情合理,首先合情,然后合理。你合理不合情,就不能被理解。所以中国的教育,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绳之以法。中国和西方不一样,西方是法制国家,中国文化的智慧是立体性的,情理法三位一体。所以我们讲德治,讲德法并举。一个“法”就能把国家完全治理好?如果治理天下这么简单的话,一个有一般智慧和智力的人就能把天下治好了。为什么首先要动之以情,因为首先要让别人认同你。认同不是认识,认识是一种理性,认同是一种接纳。这个情字,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对于现代人的安身立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讲到现在,到底什么是情?我没有办法给“情”下一个定义,我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说明什么是情。大学生现在谈对象成风,我们在校园里看着一男一女走在一起,问女孩为什么喜欢这个男生,刚刚进校门的或者说低年级的大学生会说不要问我为什么,跟着感觉走。这就是所谓“纯情”。但是硕士博士,三十出头的女生,会说出好多理由:他上进心强,他家庭背景好,他未来的发展前途好等等。其实当把这一切都讲清楚的时候,已经不是情感,而是理智,是“老谋深算”了。什么是理性,理性就是给一个理由,就是要问一个为什么,就是要追求最合理最有利的状态。而情感呢,情感的本性是“只知如此,不可究诘”,因而具有神圣性。说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因为母亲从来不问为什么,只要看到小孩一天一天长大,就是喜悦,就是满足,这就是情。情感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价值的源头。道德和价值的源头是情感而不是理性。因为道德和价值都需要一种神圣感,圣是道德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神是一种由信仰产生的超验的力量,既神又圣,才具有巨大的动力,巨大的力量,也才具有合理性。我们现在把道德、价值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实际上家庭、血缘、情感,才是一种价值上的源头。情感是以爱为基础,当然它是一种广义的爱。爱的真谛是什么?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对爱下过一个定义:爱就是意识到离开了他人,自己就不能独立。爱就是不独立。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强烈的爱情?就是觉得少了他(她)以后就少了自己的另外一半。不是他(她)少了,而是我自己身上少了一半。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一旦孩子上了大学以后,父母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非常难过的,他们感觉到非常失落。在你们上高三的时候,他们整天起早摸黑地为你们烧饭照顾你们起居,很充实。但一旦考上大学,不但是你们离开了父母不独立,就是父母离开了你们精神上也不独立。这就是爱,就是情感。情感是水泥,能把人与人之间胶合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同时情感还能超越时空,能够变成一种超越自我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以家庭生活为例,这是情感表现得最强烈的地方。在国外,家庭生活非常理性化,法制化,听说美国有一个地方法规定,只要夫妻俩多长时间不生活在一起的话,就可以宣布这个婚姻无效。所以中国留学生到国外去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被允许带家属。按照这种逻辑,中国过去简直就很少有家庭生活啊。你看那些大诗人杜甫、李白,都是到处游山玩水,他的家属在哪儿呢?不只是那遥远的过去,就是中国文革时期以及文革以后相当时间,很多家庭都不生活在一块儿,往往到春节的时候才回家一趟,有的时候春节还加班。但这些家庭还是很巩固的。中国家庭不是一种完全理性化的生活,而是一种情感。八月中秋,叫千里共婵娟。我们一个家族,散布在世界各地,全国各地。八月中秋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走到一起,大家都到室外看着一轮月亮,共同赏月,千里共婵娟。现在有一首歌唱出了其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叫做《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们虽然不在一起,但是我们彼此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把自己的一份情感,就像人造卫星一样投射到月亮上去,再通过月亮发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去,于是人与人之间就连到一起去了。这是非常坚韧的文化纽带,如果没有这个,在以往交通那么不发达的时代,所有人都是父母在不远游,不但是父母在不远游,有妻子有丈夫在都不远游,那,中国这个民族还要发展吗?就是这样一种文化上的一种感通,能使得中国这个民族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那么具有凝聚力,发展得那么强大。
3 中国文化第三个要素:入世
人生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是生和死的问题。人生下来,活脱脱来到这个世界,可是你就看着自己一步步地在走向成熟的同时走向衰老,最后走向死亡。从一个婴儿到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到壮年,当你走到壮年的时候,你就烈日当午,底下紧接着就是什么?太阳西斜,慢慢下落。所以人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是我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我怎么样来度过这一生?这一生以后又是怎么样?我能不能不死?能不能永生?这就叫做人生观。我们上过人生观课,什么叫做人生观?人生观的否定性本质就是人死观,就是如何看待死。悟透了死,才能悟透生。知道了死,才能真正知道生,珍惜生。所以就着人生讲人生是永远讲不透人生的,人生是要追求一种永恒。这样在人类文化当中,就出现了两大文化形态,一个叫做宗教,一个叫做伦理。宗教告诉你,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死,而是到达另外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佛教有一个极乐世界,基督教有一个天堂,paradise,道教到最后也得道成仙。每一个宗教,都是告诉你,有一个天堂,有一个永恒而美好的世界,但是,你走到这个永恒走到这个不死的境界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你要有道德,你要在这个世界上做好事,要听上帝的话,听佛祖的话,你来世才能过上好日子。道德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你只要做好事,虽然人死了,但是精神还会不死。所以,在任何文化当中,都要有出世和入世的两种文化机制,只是各自的原理不同。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入世的,因为中国人有办法来解决自己如何永恒的问题。怎么永恒?首先它有一个伦理,在中国,伦理是准宗教。怎么才能不死呢?要立德立言立功。所谓“三立”“三不朽”。一是“立德”,即要有美好的德行,有了好的德行以后就会精神不死。你看周恩来德行高尚,所以他虽然去世那么多年了,人们还是永远地怀念他,周恩来“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活在人们心中”一句,翻译成西方话,西方人感觉到莫明其妙,他们问你们中国人是不是有神论者,说一个人活在人心中,他死了怎么活在人心中?这是一种文化理解。文字上只能翻译成人们永远不忘记他,never forget,而不是说他真的还是live或者alive,那是不行的。再就是“立言”,要把自己的思想在著作中流传下去。你看,孔子虽然死了那么多年了,人们捧读他的《论语》,都会想到这是孔子的书。第三个是“立功”,建功立业。秦始皇虽然做了那么多的坏事,但他统一了中国,建造了长城,这么多年了,人们还都知道历史上有一个秦始皇。他们都是英雄人物、文化英雄。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普通老百姓怎么才能不死。宗教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是因为它回答了普通老百姓如何才能不死的问题:你只要相信佛,你就能不死;你只要相信基督,你就能不死。所以大家都去做礼拜、去敬香。那么在中国没有宗教怎么办?没关系。中国有伦理,中国伦理最重视什么?前面我说过中国文化第一要素是血缘,血缘关系。中国的血缘,使中国人生活的逻辑和西方不一样,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是名在前姓在后。这个姓意味着什么?姓是一个血缘大动脉。我姓樊,虽然我的祖先已经不知道在多少年以前多少个世纪以前就去世了,但是在我的身上还流淌着他们的血,祖先的血。只要这个家族子子孙孙繁衍下去,祖先的生命就在后辈人身上继续地延续着,闪耀着。所以中国人总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传统伦理,讲的不是现在。为什么传统伦理讲“无后为大”?因为一旦无后,血脉就通不下去了,你祖先的生命到了你这儿就真的绝了,血脉无法相通,无法延续,这当然是最大的不孝了。
所以,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人生意向,都牢牢地指向入世。它把价值目标、人伦关系都奠定于现世的基础上。中国文化有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文化系统。儒家是主流和核心,它讲“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入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道家主张隐世与避世,但这个隐世和避世是为了更成功地入世,其根本的精神是“无为而无不为”,是以避世的方法入世。大家看史书上记载的那些隐士,哪是真正“隐”啊,姜太公钓鱼,他不在河边,却到一个悬崖峭壁上去钓鱼,下面没有鱼塘,更没有鱼,鱼杆上也没有鱼钓,哪能钓到鱼呢?他是要用这样一种怪异的行为引起人们的注意,说这个人肯定有奇才,所以到最后他虽然连条小鱼都没有钓到,却钓出来周文王这条大鱼,被周文王重用了。再看诸葛亮,他表面上住在一间草房中,悠悠闲闲骑着一头小毛驴,刘备几次上门求见不理睬,表现出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可当刘备第三次登门的时候,他被“感动”了,于是来了一个“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事实上他整天骑着一个小毛驴去干什么呢?去勘查地形。所以道家并不是真正的隐世避世,他是因为入世不得意或不得志,“明知不可为而安之若命”。像老庄这些人都是由富贵走向没落的。现在我们大学生动不动就崇尚道家,要隐世,甚至玩世不恭。实际上做隐士做道家还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这个人肯定要有绝世才华,没有足够的才华根本不要去效仿,否则人家找到你,你拿不出杀手锏来,啥都不会,还怎么重用你?所以以行为古怪效仿道家十有八九是失败的,弄到最后游离于这个社会。第二,道家的隐士虽然潦倒、没落,可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他还是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如果庄子真的整天靠向别人借粮维生的话,他还写什么《逍遥游》啊?陶渊明也是道家,是个隐士,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鲁迅就嘲笑他,说你陶渊明如果没有人为你烧饭,没有书僮为你磨墨的话,你早就死在东篱之下了,还悠然见南山呢。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背后是要有物质基础的。佛家是主张出世的,但是佛家的出世,其实质并不是要走出这个世界,而是要摆脱尘世以及自身情欲的困扰,达到人生的永恒。佛家往往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避难所。佛家有两种,一种是智者,像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有一种仙风道骨的境界;还有一种是因为人生不得志才觉得四大皆空。和尚是完全出世的吗?和尚才不出世呢,天下风光尽被和尚占了,你看,哪里有好风光,哪里就有和尚庙,哪一个和尚庙不建在好地方?
总之,中国文化形成的是一个儒道佛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这个精神结构的特征是自给自足,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相适应的。中国人啊,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得意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急,一夜看遍长安花”。考上了大学,又想读硕士;读了硕士,还想读博士;读了博士还想做教授,进取心很强。结果大学毕业以后呢,他被分到一个企业里面去洗酒瓶,满腹牢骚。但是不要担心。西方人发生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他或者会走向精神崩溃,会自杀,所以西方自杀的事例非常多;或者他会干一件轰动的事情来引起世界的注意,这种轰动性往往都是破坏性的。而中国人呢,他也想不通也发牢骚,但渐渐他就会觉得后退一步天地宽,他会想我虽然在这儿洗酒瓶,但是比起我那些同班同学来,他们还有很多人现在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乡下干活儿,我比上不足,还比下有余。他也能自己想通。即使到最后没办法了,万事都不顺心,那怎么办?我四大皆空,什么都是空。所以说他无论如何都能找到自己一个安身立命的基地。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地是很有弹性的,那是个席梦思,你跳下来以后啊马上又弹回去,不会死的。而西方人安身立命的基地是个水泥地,你跳下来,要么就站住了,要么就死了。中国这样一个儒道佛三位一体的结构,就是一个人生的锦囊袋。中国人往往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儒家,很能进取的;到了中年啊他就开始慢慢有一些道家的苗头了;到老年的时候,儒道佛走到一起。特别是搞人文科学的,最后都有这样一种自发的倾向。你们不要认为自己不知道传统文化,没有学过《论语》,没有读过《道德经》。实际上,在你们的身上,都有传统文化的因子,因为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中国人。看看中国的文人画,表现的主题都是入世当中的出世。文人画画什么?画松、竹、梅、兰“四君子”。松树是什么?松树的品格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啊,等到大雪压来的时候,其它树都吃不消了,青松还挺住。梅花是什么?“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到了漫天大雪的时候,其它花都不开,梅花独开。最典型的是荷花,荷花很入世,入在哪里?入在满塘淤泥当中,但它开出的花是什么?是非常洁白的,它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所以中国文化的主题就是在入世当中达到一种出世的境界。在日本的时候有一个人曾经问我说,教授,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一下什么是道德?我就告诉他,我说三个字,什么是道德,道德就是“不动心”。什么叫“不动心”,就是一种在入世当中出世的境界。
综合以上内容,得出的结论是: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涵养,没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就不能做一个自觉的中国人,不能自觉地确立自己安身立命的基地,那你只能是一个自发的中国人。有的时候你会迷茫,有的时候你会做一些错事,在人生的过程当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关键在于要有足够的和合理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能力来疏解它们,自我超我。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过去我们动不动讲政治,上纲上线;后来讲道德,讲德育课;现在又流行心理咨询,谈心理问题。这都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教育,都是专家的语言。什么叫做专家?专家的最大的特征就是“片面”,当然这种“片面”不是肤浅的片面,他们片面得很深刻,叫“深刻的片面”。你看,我是眼科专家,我只懂眼科,其他我不懂;我是伦理学教授,伦理学专家,你们叫我来做一个什么微积分我不会做,而且我会很坦然、很潇洒地说不会。这就是片面。但是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只靠专家是不行的。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结构的人。所以我主张要把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等“五理”都统合起来,“五理”一体解决现在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建构和人文素质建构问题。我们既要有一种人文精神、人本精神,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生理需要,同时又要勇敢地承担起每个人应当负的道德责任。心理和法理和伦理必须结合,到最后,还要与艺术结合,要有一种良好的审美眼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
(此文根据录音整理)
樊和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江苏南京,210096。
G256B2
2014-10-13编校: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