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贞观政要》:一部治国理政必读的“宝典”

2014-03-10钟岳文

月读 2014年6期
关键词:纳谏贞观政要

◎ 钟岳文

《贞观政要》:一部治国理政必读的“宝典”

◎ 钟岳文

《贞观政要》为什么被誉为“治国宝典”?

《贞观政要》是唐太宗君臣探寻致治之道的重要言论汇编,作者为唐代著名史学家吴兢。书成之后,即受到了统治者和为官者的重视:唐世子孙既已书之屏帷,铭之几案,祖述而宪章之;后世之君,亦多列之讲读,形之议论,景仰而效法;各级官宦人士也都或研读、或阐释、或校刻,力图从中汲取切合自身所需的经验。像宋代人编纂的《圣政》《宝训》,一定程度上就是受了《贞观政要》的启发;金朝的熙宗皇帝说自己“每阅《贞观政要》,见其君臣议论,大可规法”;清代乾隆皇帝更是亲自为《贞观政要》撰序,称贞观盛世为“盖自三代以下,能用贤纳谏而治天节者,未有如此之盛焉”,从而表达了自己向往贞观盛世的心情。其他如宋祁、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名臣则撰有论说,阐述该书的意旨。尤值一提的是,此书撰成后,还传到了日本,深受唐文化熏染的日本统治者对其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和热情。有日本学者指出:“《贞观政要》很早就传到了日本。平安朝以来,历代天皇都十分爱读此书,辅弼之臣也锐意阐明书中要旨,就连镰仓以来的幕府也都深深信奉书中论述的道理。”

《贞观政要》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我国著名史学理论专家瞿林东说:“《贞观政要》不是一部普通的历史书,而是一部按照专题写成的政治史。”的确,这部书共十卷,分为四十篇,结构严整,条理清晰。它以《君道》《政体》开篇,事实上是全书的主旨和总纲。后面依次叙述治国的各个方面。每个专题的内容多取自唐太宗与魏徵、王珪、虞世南、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等数十位大臣讨论治国方略的对话以及名臣奏疏。

此外,从内容上看,全书虽然仅八万余字,却涵盖了君臣与民众的关系、道德修养、经济建设、法律制度、军事战略、民族关系等诸多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唐太宗贞观时期的为政举措。在政治上,唐太宗君臣汲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以“存百姓”为施政纲领,实行仁义治国,有效调和了社会矛盾。唐太宗还特别注意纳谏,并求贤若渴,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很快就培养出一批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官僚队伍。他还拣选公正良善之人主掌刑狱,使用法宽简允当,对那些枉法的官员“必无赦免”,这样的官僚队伍成为社会安宁、政治清明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经济上,唐太宗减免赋税,不夺农时,从而使“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在文化上,唐太宗大力推崇儒学,发展科举制度,从而保障了官僚队伍的人才基础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在社会风俗上,唐太宗厉行“先淳朴而抑浮华”,形成了风俗尚俭、衣无锦绣的良好风气。

也就是说,《贞观政要》一书比较客观而全面地总结了唐太宗贞观时代的治国经验,是唐初统治集团政治智慧的结晶。后世治国理政者十分崇仰和向往贞观之治的时局,于是他们奉此书为“治国宝典”,纷纷研读,以为镜鉴。

吴兢编这部书的目的何在?

唐太宗贞观时代,是唐朝的盛世。其后吴兢生活的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虽依然闪耀着盛世的余辉,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机已因封建社会的痼疾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关东饥馑,蜀汉逃亡,江淮以南,征求不息。人不复业,则相率为盗。”有着见盛观衰之史家传统的吴兢,已于细微之处察觉到了光明后的衰退。为了使“有国有家者克遵前轨,择善而从”,“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从而再现“贞观巍巍之化”,达到使唐朝“可久之业益彰,可大之功尤著”的目的,吴兢便将久已“成诵在心”的贞观时期“用贤纳谏之美,垂代立教之规”加以总结和选编,从而完成了《贞观政要》一书。

当然,吴兢能够编纂完成《贞观政要》也并非偶然。他本人从小就励志贯通经史,踏上仕途后,历仕武周、中宗、睿宗、玄宗等朝,虽也担任过谏议大夫、地方刺史等职,但更多的时间还是以修史为主。长期的史学工作,使吴兢有机会遍览藏于秘府中的国史、奏折等资料,这是编《贞观政要》的基础。加之吴兢本人写史,一贯秉笔直书,从不徇私,有着“唐代董狐”之称,因此书中的史料,一定经过了他的多方考证,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样一部有资于治道的信史著作被后世奉为圭臬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人应从《贞观政要》中学什么?

《贞观政要》之所以历久不衰,传之弥广,主要是它能够给后世提供治国理政的思路、策略和经验。直到今天,书中所蕴含的处世之道和施政观点仍可为我们借鉴。

1.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民心向背关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唐太宗即位之初就提出:“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以民为本,施政重点始终围绕有关民生的各种问题。他经常以宽厚爱民的政德来教育大臣,采取立法的形式限制官吏对百姓的盘剥,推行轻徭薄赋、不误农时的休养生息政策。而太宗还深知“君多欲则人苦”的道理,从自身做起厉行节俭,减少铺张浪费。今天看来,虽然唐太宗所谓“怜惜百姓”不过是让百姓服从统治,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但他能减少私欲,体恤民情,这就赢得了民心,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隋末唐初的“天下大乱”走向贞观时期的“天下大治”。

2.诚心纳谏、知错必改的胸襟

唐太宗认为,隋朝之所以会灭亡,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隋炀帝行事不符合君道,又不听大臣的规谏。因此,他指出:君臣应该“同治乱,共安危”,君主做错了事,臣下理应进谏,以挽回损失。在《贞观政要》一书中,关于进谏的言论和故事比比皆是。对进谏有益者,唐太宗还予以奖赏。比如,大理少卿孙伏迦劝谏皇帝勿滥用刑,太宗认为他说得很对,就赐给他一处价值百万的宅院,有人不解,太宗解释说:“朕即位以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

接受劝谏不易,因为听的都是“逆耳忠言”,而有错必改则更不易。唐太宗在社会逐渐繁荣的情势下,开始沉湎于享乐,渐渐骄奢起来。此时,魏徵及时上了《谏太宗十思疏》,言辞恳切,指出了唐太宗的过失。太宗看后,亲自写诏书答复,不仅承认错误,还及时做了改正,从而稳定了贞观盛世的局面。

由于太宗的倡导和鼓励,贞观时期谏臣辈出,最著名者当属被称为“人镜”的魏徵,其他还有房玄龄、杜如晦、王珪等。正是大臣们的诤谏,避免和防止了施政中的许多错误。

3.德才兼备、知人善任的人才观念

人才在国家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治乱兴衰。唐太宗深刻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理”的道理,把人才看做是治国理政的重点。开国伊始,他便态度鲜明地宣布自己的用人准则:“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他认为官员要有良好的品德,因为“用得善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在品行端正的同时,还要有学识和才干,从而做到“德才兼备”。

此外,不计前嫌,有才必用,是唐太宗量才用人的又一特点。即位后,他对前朝的官员和原太子李建成的僚属采取宽大政策,一些有才能之人还受到了重用,著名的谏臣魏徵就是其中一例。原隋朝官员房玄龄,投靠李世民后受到信任,执掌政务达二十年,恪尽职守,成为后世良相的典范。正是唐太宗这种爱才重贤、知人善任的人才观,才使得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多士盈廷,各显其能,各尽其力,保证了唐初政治的稳定和政策的推行。

4.居安思危、殷忧兢慎的从政修养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是从政者应当具备的一种忧患意识。唐太宗的忧患意识集中表现在他“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上。为了巩固唐朝统治,他特定下“论隋日”,于这一天同大臣们专门讨论、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殷忧兢慎的忧患意识,使唐太宗为政谨慎。他曾对侍臣说:“治国与养病无异也。……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这一通俗又深刻的比喻,是做人处世“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最佳诠释。

诚心纳谏 有错必改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夫人臣之对帝王,多顺从而不逆,甘言以取容。朕今发问,不得有隐,宜以次言朕过失。”

长孙无忌、唐俭等皆曰:“陛下圣化,遣致太平,以臣观之,不见其失。”

黄门侍郎刘洎对曰:“陛下拨乱创业,实功高万古,诚如无忌等言。然顷有人上书,辞理不称者,或对面穷诘,无不惭退。恐非奖进言者。”

太宗曰:“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

(选自《贞观政要·纳谏》)

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臣子对待帝王,多是顺从而不敢违背,用甜言蜜语来博取帝王的欢心。我现在提出问题,你们不得隐瞒己见,要依次说出我的过失。”

长孙无忌、唐俭等人都说:“陛下用圣德教化,使天下太平。在我们看来,您没有什么过失。”

黄门侍郎刘洎回答说:“陛下拨乱创业,确实功高万古,正如长孙无忌等人所说那样。但不久前有人上书进谏,遇到言辞内容不合您心意的,您就不依不饶,当面追根盘问,弄得上书言事之人无不羞惭而退。这恐怕不是鼓励进谏的办法吧。”

太宗听后说:“你说的这话很对啊,我一定接受你的意见改正错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许,即苏轼所云“人皆养子望聪明”,在儿童教育越来越被强化的今天,很多父母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在宋代,有两位诗人却仅仅希望儿孙们“愚鲁”“无灾无难”,做一个“善士”,这是为什么?

猜你喜欢

纳谏贞观政要
图看天下
浅析唐太宗的文化人格
分析唐朝贞观之治的当代启示
中方:坚决反对印度政要赴中国藏南地区活动
论《左传》关于春秋霸主重耳的纳谏叙写
太宗纳谏
栾书纳谏
瞧这造型,政要们也是拼了
唐贞观年间“罢大都督府”事考辨
马路公仆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