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林:“加快国际交通物流发展”
2014-03-09编辑王楠楠
编辑 / 本刊记者 王楠楠
石宝林:“加快国际交通物流发展”
编辑 / 本刊记者 王楠楠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石宝林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先导作用,需要通畅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作为支撑。
对此,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石宝林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从战略高度着眼于交通运输一体化和物流便利化。”石宝林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开放的,是面向国际、着眼全球的,“这就要求在推进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时加强双边、多边合作,积极破解通道建设、运输组织、政策标准等之间的合作难题,积极推进中国与中亚、南亚、欧洲国家间的国际联运通道的建设、道路运输便利化和标准一体化进程,促进亚欧大陆桥国际通道沿线各国运输法规、通关协议、硬件设施等的相互衔接和协调,为深入发展国际物流和实现经济带的纵向延伸提供保障。中国要加快中西部地区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完善东部、中部地区进入河西走廊、新疆,进而通往中亚、欧洲等国的便捷通道。”
“二是以先进运输组织方式为载体着力做好物流大通道的落地生根工作。通道建设首先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强化运输服务、提高运输效率。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要求和已有基础,可先期发展三大运输通道:第一,充分利用连云港得天独厚的港口区位和基础设施条件以及陇海线相对充足的铁路运力资源,大力发展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海铁联运,形成以陆桥运输体系为基础的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第二,充分发挥‘渝新欧’、‘汉新欧’和‘郑新欧’铁路的重要作用,加大经阿拉山口到中亚、欧洲的集装箱班列的开行密度,形成‘新疆为前沿、重庆、武汉、郑州等中心城市为驱动’的国际铁路运输大通道。第三,沿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特别是在新疆、甘肃、宁夏等地选取战略意义重要、基础条件较好、货源车源充足、企业意愿较高的线路,建设跨境国际道路运输大通道。”
“三是以点带面在丝绸之路沿线建立物流节点发展示范区。建议在口岸地建立双边、多边磋商机制,在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地建立跨境交通物流产业园。同时,适应中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特点、产业转移要求和消费需求,可以重点推进对接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地区的内陆无水港的规划建设,依托交通网络,衔接口岸功能,融入全球物流,构建门到门运输、点到点对接的运作模式。”
“四是优化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物流发展的‘软环境’。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建设不易,突破各种政策性障碍更难。为此,建议各国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定期磋商机制,加快政策的衔接、标准的统一,加大便利通关、快速通关力度,消除形形色色的‘灰色清关’现象,为货畅其流营造发展环境。”
石宝林认为,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国际交通、物流的联动发展,需要群策群力。他表示,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愿意发挥其在智力支持、科技研发方面的专长,和沿线各国及国内沿线各省区建立科研合作关系,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