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构建专员办“三位一体”的廉政制约机制

2014-03-09王国利财政部驻大连专员办监察专员

财政监督 2014年19期
关键词:专员办财政监督制约

●王国利/财政部驻大连专员办监察专员

谈构建专员办“三位一体”的廉政制约机制

●王国利/财政部驻大连专员办监察专员

反腐倡廉的主要措施就是解决“不想、不敢和不能”腐败的问题。专员办设置纪检组长,构建权力制约机制,就是立足解决“不能”腐败的问题。这一重大制度安排,体现财政部党组更加注重预防和惩治腐败、更加注重保护干部安全,在专员办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专员办构建起内部制度监督、纪检组长岗位监督和财政部纪检监察巡视监督的“三位一体”的廉政制约机制,可以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规范,在体制机制上奠定反腐倡廉的基础。

一、专员办廉政风险分析

(一)专员办廉政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外部财政监督风险。如果不能正确履行监督检查与审核审批职责,吃拿卡要报及收受服务对象礼品礼金等就形成风险。另一方面,专员办内部管理风险,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综合管理等。如果不能正确行使管理责任,就容易出现不廉洁行为。一是在人事管理上有可能存在用人唯亲现象;二是在财务资产管理上,在大额费用支出、重点项目支出和重要资产管理中,容易出现违规现象;三是在专员办综合管理上容易出现重大事项“一言堂”和管理中的随意性,给工作造成损失。

(二)专员办廉政风险因素分析

一是领导班子不健全(包括纪检组长配备不全)和制约机制存在缺陷,集体领导和党组议事规则无法实现;二是没有专职内审机构,内控监督没有制度性安排;三是对重点岗位交流轮岗机制不健全。

二、财政部驻大连专员办构建廉政约束机制的情况

两年来,大连专员办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强化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要求,积极尝试建立内控制约机制,规范政务运行流程,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内控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坚持集体领导和公开公示

制定并执行《大连专员办党组议事规则》和有关政务公开等配套制度。凡全办有关队伍建设,财政监督和内部政务行政管理等事项,均由专员办党组(专员)会议集体研究决策,形成会议纪要并向全体干部公开;凡有关党务、政务和事务的重要工作,一律实行公开公示,征求意见;涉及干部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坚持票决后执行。

(二)建立内审制约制度

组建专职内审机构——审理室,并制定《专员办内审监督管理办法》。坚持重要文件发布、大额采购、项目支出和重要审核审批、所有专项检查,在提交专员会议之前,由审理室复核审理,出具《复审意见书》,建立检查(审核)、审理、处理“三分离”机制,有利于规避财政监督和内部管理的风险。

(三)发挥纪检监察的作用

一是纪委书记列席党组(专员)会议,履行决策监督职责。二是明确机关纪委对专员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履行督察职责。三是明确机关纪委负责对专项检查重大案件处理移送工作的责任,履行执法监督职责。四是授权机关党委对专员办重大内部管理事项全程参与,履行过程监督职责。如公务员年度考核民主测评、处级干部选拔任用、重大财务后勤项目审计等,从制订方案、组织实施,到独立复核制衡、结果确定,机关纪委都作为监督人员,全程跟踪监督。五是公开纪检监察电话,履行信访监督职责。对专项检查(审核)工作通知在门户网站进行公开公示,公布纪检举报电话,邀请被查单位在检查组检查(审核)期间,对检查(审核)人员的执法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

(四)建立五项考评激励制约制度

制订五项考评办法,内容涵盖信息调研、检查审核、档案管理和党建、廉政建设等专员办工作的所有方面。结合公务员年度考核同步开展,通报考评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强化各项工作的控制管理。

(五)逐步推进内部管理程序化

将各类内部管理制度逐步规范成为各项工作流程,设计使用《业务流程审批单》、《后勤流程审批单》等,促进各项工作按流程运转,逐步做到财政监督和内部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表格化。一是建立财务经费年度内审制度。审理室每年初对上年度机关财务经费、食堂经费、工会经费支出情况进行内部审计。二是推行财务预算收支公开制度。在全办年度工作会议上,通报财务预算收支情况,详细解答涉及职工切身利益、职工着重关注的问题。三是大额项目支出除按照财政部有关项目管理和政府采购及招标等管理要求外,还要通过内审。

三、构建专员办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议

(一)选配好和管理好专员办领导班子,是确保派出机构廉政和勤政的基础

从全系统整合人才资源,加大力度,采取上挂下派、交流换岗、下巡上报等组合拳,把各办的班子配备好并强化垂直管理,一方面要确保其身在地方,心系中央;另一方面要确保其廉政和勤政。

(二)解决专员办内部管理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

建议财政部组建专员办专职审理处。廉政风险防控和权力制约的关键是业务流程再造和内部管理机制制衡。设立专职内审机构进行完善的制约,会形成一线检查(审核)的业务处室不管处理处罚,管处理处罚的内审处不在一线的相互制衡的体制机制,再配合以工作日志制度,使被查(审)单位找不到说情的人。

(三)完善纪检监察工作机构,建立“三位一体”的专员办廉政监督制约机制

“三位一体”的监督制约机制是指单位内部的制度监督(如决策监督、责任监督、过程监督),纪检组长岗位监督和财政部纪检监察巡视监督。制度监督是基础,其本质是内部控制,是专员办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检组长岗位监督是执行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财政部纪检监察巡视监督是对纪检组长岗位监督质量的再监督。三种监督相互联系、相互协调,逐层强化制约,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专员办纪检组长是这一体系的核心,专职分管机关党委纪委和内审处工作。考虑目前专员办的人力资源情况,可以暂定内审处与机关党委纪委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即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兼机关纪委书记和内审处长,设1至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对上对口驻部组局巡视办,中间制衡领导班子,对下监督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充当“裁判长”。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裁判员角色混淆的问题。

(四)抓住专员办转型发展的机遇,推进专员办财政监督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

完善专员办财政监督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的核心是确保财政监督和专员办成为中央财政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要放弃一些管不好的繁琐具体审核工作;二是保留和完善涉及中央地方重大利益关系和中央重大财政政策的监管职责,实行充分授权,体现责权统一,减少财政部机关事务性工作压力;三是逐步实现财政部机关管政策管宏观,并对专员办工作质量实施再监督,专员办在操作层面确保中央财政政策在各地落实,使专员办逐步成为政府间财政关系体制政策的执行者,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中央财政管理格局。

(五)进一步整合财政部对专员办监管资源,形成监管合力,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财政部相关司局用好用足对专员办人财物的监管资源,构建对专员办全过程、全方位、立体监督激励约束机制。如驻部组局的纪检监察监督和巡视办监督,人事司的干部管理和干部监督,监督检查局的行政管理和内审监督,办公厅的事务管理和机关党委的党建指导监督等。建议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既做到全覆盖无盲区,又避免重复交叉。■

(本栏目责任编辑:周菲)

猜你喜欢

专员办财政监督制约
直面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构建乡镇政府财政监督民主化制度框架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