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2014-03-09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范秋霞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范秋霞
1 引言
现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世界,一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外资本和技术的支持有着密切联系,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也与国际投资息息相关。
产业结构的变动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本质与核心,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同时也决定了其增长可持续与否,也决定了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我国近期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的调整,但作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大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区域,整体上是“大而不强”的局势。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有所加快,但2012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5.6%,虽然该比例已经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53%左右),但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75%以上)相比,还远远不够。因此,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为我国带来了雄厚的资本、科学的管理经验以及发达的技术,加快了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协作,促进了东道国技术进步,带动了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最终促进其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外商直接投资也是一把双刃剑,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产业结构分布中的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中的失衡现象。以2012年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分布为例,对制造业的投资为488.7亿美元,占总投资的43.74%,对服务业投资比重达48.19%,相比而言,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少之又少。总之,外资虽然造成了我国产业发展的倾斜,但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关键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使其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理论与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海默在《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最早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拉开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序幕[1]。继海默之后一些西方学者开始致力于外商直接投资行为的研究,如今一套比较规范完整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已基本形成,站在产业经济学的立场来说,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主要通过投资国和东道国两个方面来论述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以及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等。“两缺口”模型、“雁行模式”、“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增长阶段模型”和“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是迄今为止影响较大的理论。
在实证研究方面,一些学者集中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正面效应的研究。Eva(2006)通过对捷克本土经济的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是推进本土经济、劳动密集型和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2]。Neftissi Benjamin和Schwellnus Cyrille(2010)以大批法国服务业与制造业企业为对象,选取离散选择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与带动效应,其对法国制造业的大量流入有助于促进其对服务业的外资流入,继而影响对法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3]。
同时,也有好多学者侧重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负面效应。Villano Renato、Dollery Brian、Wijeweera Albert(2010)建立随机边界模型研究认为,当某一国某一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非常成熟时,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余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和产业结构无显著正效应[4]。Dilek Temiz、Aytac Gokmen(2013)主要研究FDI的流入对土耳其经济和产业产生的影响,结果认为FDI的流入对土耳其经济无论是在短期或是长期都没有显著影响,即FDI并没有对该国经济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他们认为这是源于FDI对土耳其的流入大都是通过企业间的兼并收购,这样,本土企业接触到的都是之前企业用过的旧机器、旧的管理模式等,所以FDI的流入并没有对土耳其潜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5]。
2.2 国内相关理论与研究
国内学者撰写了大量文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日益成为国内学者广泛关注的焦点。
学者们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大都是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进行,他们发现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正向作用。刘宇(2007)通过搜集1984~2003年我国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与合同利用外资额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的增加具有相同的正效应且效应显著,同时利用chow突变检验发现外资对第一和第三产业工业增加值提高的影响在1992年前后显著不同,对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提高的影响则不变[6]。张海燕(2010)主要研究四川省的FDI与GDP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发现外资流入与四川省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次通过Granger检验证实了FDI是重庆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最后通过建立非结构化的VAR模型及脉冲相应函数得出PI和FDI对经济增长具有长久刺激效应[7]。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扩大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已不再局限于研究外资的正面效应,而是逐渐加深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负面效应的研究,以期提出对策将其负面效应降到最小,充分发挥外资对产业结构的正面促进作用。刘宇(2007)在提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的提高都具有正效应之后,通过进一步分析,又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严重偏斜且加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偏斜。戴宴清(2012)对1996~2008年间中部六省产业结构升级率和实际使用外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显示,外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对第二产业贡献最大,在短期内外资的流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但从长期看来外资却是阻碍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外资基于利润最大化会对投资产业进行比较选择,从而在长期会产生负面影响[8]。
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实证模型,搜集2005~ 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进一步充实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影响方面的研究。
3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与各产业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是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本文用二、三产业的产值与总产值的比值来表示产业结构,建立如下模型:代表产业结构,用二、三产业的产值与总产值的比值来表示; 是在t时期i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 是t时期i地区的国内投资的增加值(因为国内投资的数据在进行数据预处理时发现是不平稳的,进行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之后仍为不平稳序列,所以最终选择国内投资的增加值来表示);表示的是需求,用各个地区的最终消费支出表示;RD是代表科研活动发展,由于数据搜寻的困难,用各省每年的R&D项目数来表示,同时由于2005至2007年年鉴上未统计各省R&D项目数,用每年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来替代。和分别表示不随时间变化和随时间变化的误差项。本文的数据使用的是全国31个省2005年至2011年的截面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2)。
3.2 回归分析
Hausman检验的P值为0.0033,说明可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而对于全国范围内的估计而言,一般采用截面加权估计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1,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国内投资、消费水平、科研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其一,除了国内投资,其他变量的系数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外商直接投资、消费、科研技术对产业结构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但是回归结果却不能说明国内投资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显著促进作用。这可能是源于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因素,国内投资比较集中于对我国第二产业的流入,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都注重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能导致第二产业投资过多形成资金冗余并且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所以会产生国内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
其二,横向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消费、科研技术的系数依次为0.007852、0.018479、0.001407,说明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外商直接投资,科研技术的影响最小。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产业结构的比值就提高0.007852,同理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产业结构比值就提高0.018479,科研技术项目每增加一个单位,产业结构比值提高0.001407。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所以毋庸置疑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以及产业结构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消费需求的变化表现为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与新产品的出现,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次,外资对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则通过资本形成效应、竞争示范等效应表现出来,但外资的溢出效应等负面影响造成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度不及消费需求。最后,科研技术对产业结构正面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产品的研发、第三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高科技人才的加入与更多发明成果的应用。但是,科研技术需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存在滞后效应与阻碍因素,所以导致科研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度不及消费与外资。
表1 回归结果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消费需求、科研技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消费需求作用最大,其次为外商直接投资,最后是科研技术,但回归结果却不能说明国内投资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作用。
4.2 对策建议
4.2.1 协调完善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效益
实证结果说明外资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但是由于外资在各地区间分布不平衡,导致有的地区吸收外资过少而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微弱。如西藏是每年吸收外资最少的地区,2011年西藏引进外资6460万美元,其他省份如北京为705000万美元,天津1305600万美元,差距甚大。所以协调外资的区域分布很重要,对于西部等偏远地区,要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大力引导外资投入。
同时要通过引进技术来提高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吸收外资不仅仅是把外国的资本投入到国内企业,要充分发挥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外资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相结合。要吸引和鼓励外商来华投资设厂,鼓励外商尤其是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将更高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水平的制造加工环节和科研开发环节转移到我国,若如此做,本土企业可以通过吸收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升自身科技水平,也可以达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4.2.2 调整消费政策,鼓励服务消费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费需求具有比外商直接投资更大的影响促进作用,所以可以通过消费结构的改善来带动产业结构的改善。从政府消费层面上看,政府要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避免重复建设、刺激我国国内需求。居民的生活消费环境将会因为公共基础建设的发展而更加良好,从而可以在减少居民公共服务方面支出的同时,增加对享受型消费的支出,从而提高居民消费需求,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居民消费层面上看,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新型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的产生发展,扩大消费信贷与消费领域,鼓励居民在满足生存型消费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只有这样,我国的第三产业才会因为消费需求的促进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带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2.3 提高科研开发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科研开发对产业结构具有正面影响作用,但是在我国现阶段,要大幅度提高科研开发的经费存在各种阻碍因素,如企业与政府的预算制约,大量科研人才的缺少等。所以,国家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统一规划,将科研开发资金重点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和一些能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同时,国家要要鼓励支持将科研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科研为经济发展所用,以此来带动全国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升级。
[1] Hymer Stephen.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 ect Foreign Investment[M].Cambridge Mass:The MIT Press,1976.
[2] Eva K.Sectoral linkag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irms to the Czech Economy[J].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2005(2).
[3] Nefussi Benjamin,Schw eilnus Cyr ille.Does FDI in Manufacturing Cause FDI in business services Evidence from French Firm-leve data[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10(2).
[4] Wijew eer a Alber t,Villanno Renato,Doller y Brian.Economic Growth and FDIInflows:AStochastics Frontier Analysis[J].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2010(1).
[5] Dilek Temiz,Ay tac Gok men.FDI inflow as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 by MNCs and economics growth:An empirical study on Turkey[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3.
[6] 刘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7(1).
[7] 张海燕.中国西部经济增长与FDI动态关系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求索,2010(3).
[8] 戴宴清.产业结构转型中的外商直接投资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