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而再”:全民参与的时尚魅力
2014-03-09邵聪慧
邵聪慧
“衣而再”:全民参与的时尚魅力
邵聪慧
不少市民在整理衣柜时,常常会感慨,一大堆旧衣服占了很大空间,扔掉可惜,放着又没地方。2013年,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启动了“衣而再”项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二次设计改造,赋予闲置衣物新生命。该项目希望在每个家庭中培养“能工巧匠”,启发他们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珍爱身边资源。在全民参与的灵感碰撞中,改造产品从传统的设计拼接延伸到牛仔布鞋、平板电脑包、甚至玩具等。
调研数据里的旧衣问题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
看到这一数字,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成员吴彤坐立不安。
在网络论坛上,吴彤发现不少咨询旧衣服如何处理的帖子,梳理“支招”贴,“丢、送、捐、卖、改造”是大家处理“旧衣”的全部招数,究竟哪些才能有效减少旧衣服对环境的压力?
在家庭中,处理旧衣往往是女士掌握决定权。于是,妇女儿童产业博览会的调查问卷成为她入手旧衣改造的切入点。针对家庭闲置衣服的状况、目前的处理方式、理想的处理方式、没有实现理想处理方式的原因几个方面,吴彤设计了调查问卷。
手工课活动现场
在197份的有效调查问卷中,吴彤发现,受访者家中有闲置衣物的比例达到100%,其中闲置数量达30件以上的占90%。过时、不喜欢、不合体成衣物闲置的主要原因。在认为理想的处理方式中,捐赠占比53%,改造占比42%。
在“是否介意穿戴改造过的服饰”的问题上,只有6人选择了不愿意。在“是否对闲置衣物的改造培训感兴趣”的问题上,有71%的表示非常感兴趣并且会推荐给亲友。其中,拼布床单、沙发罩、新款服装、包及卡套等是大家普遍希望改造成的理想物件。
在跟各地做衣物捐赠的公益机构的联络中,吴彤还发现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面对城市源源不断的捐赠,贫困地区往往“吃不消”。“贫困地区对衣服的需要还是以‘实用温饱’为主,比如过冬的厚衣服一两件就足够了,根本用不了那么多衣服。有公益机构统计,贫困地区的人口密集度较低,城市里一个社区的闲置衣服可以满足一个贫困县的需求量”,吴彤说。
在贫困地区受捐消耗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城市旧衣的库存压力越来越大。在调查问卷中,很多市民对闲置衣物的改造培训较为感兴趣,如果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旧衣改造”中,将不失为闲置衣物合理化再利用的有效方式,吴彤想。
民间智慧取之不尽
在前期调研数据的充分支撑下,“衣而再”顺利成为北京市政府的社会购买服务项目之一。怎样吸引更多人的参与热情,在全社会普及闲置衣物再利用的理念,成为吴彤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
客观来说,社会上不乏对闲置衣物改造感兴趣的个人和机构。但由于人数和资源有限,“旧衣改造”走不出小众的圈子。在上海、广州等地,旧衣改造还只是设计师能够“把玩”的物件,面对极高的创意要求和不菲的价格,普通市民只能望而却步。
因此,让“旧衣改造”走向社会化,需要更多机构和平民手工达人的共同参与。
带着这一想法,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联合北京市民建会员之家、北京同心女工合作社、北京市朝阳区巧娘等单位开展了“衣而再”进社区活动。在现场,很多老年人将旧衣带来与手工达人进行交流,由于有一定的手工缝纫基础,只需稍加指导,老人们就能把自家的衣物改造成手提袋、衬衫等各种实用物件。随着活动深入,不少离退休的老年人更是踊跃加入了“衣而再”的达人志愿者团队,和爱好环保的人们一起研发总结改造教程。
务实的行动,让公益传播更有力量。
很快,“衣而再”项目的影响力在社会上迅速传播。衣往情深公益机构(河南)、杭州益优社区互助中心、上海爱易青年公益服务社、安徽益和公益服务中心等机构积极加入进来。在一系列的落地活动中,民间“手工达人”的参与热情不断高涨。
为了更好地鼓励充满新意的民间智慧,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与手工客网站联合主办了“衣而再”闲置衣物改造大赛。根据比赛规则,参与者们纷纷把旧衣物的最初样子、改造后的样子通过图片的形式上传到网络平台。
从2013年10月至12月,仅两个月的时间,网络参与平台共收到参与者改造作品千余件,参与者覆盖全国二十余个省市,最年轻的参赛者仅4岁,最年长的则已过古稀。虽然作品均出自普通百姓之手,却也不乏惊艳之作。
最终,由国内顶尖的改造领域专业设计师及热爱环保的时尚人士组成的评审团从入围作品中评选出40件优秀作品。按照作品视觉形象、创意、实用、手工专业度四个不同角度,分别授予“衣见倾心”、“衣想天开”、“衣应俱全”和“天衣无缝”四大奖项。
2014年1月11日,“衣而再”闲置衣物改造大赛颁奖启动。除公布获奖作品进行颁奖外,还对部分优秀作品进行了别样的舞台编排,通过T台展示,将闲置衣物改造作品更加生动的展示给现场观众。
在展示现场,获得“衣想天开”奖项的王阿姨展示了一套颇有新疆民族特色的帽子和衣服。据王阿姨介绍,这是为老伴参加电视节目准备的演出服,用一套太极服改制而成。改造时,将原本开身的上衣缝合,领口、袖口处缝上相应地域元素。在裤腰处,用绒布缝上一条腰带。在腰带上,再附上一圈地域元素。这道工序,操作起来较为简单,而等到缝制帽子时,难度就有些大了。王阿姨说,先得用浆糊将旧布一层层粘贴起来,方言里称为“袼褙”;接着,再根据老伴的头部尺寸,依照新疆帽的原样一点点裁剪缝合。经过两次尝试,这一步才算成功。下一步,将提前用纸画好的巴达木花的图案再一笔笔描在帽子上,帽顶用光片装饰出简单的三角形,布料与腰带的布料遥相呼应。王阿姨说,老伴穿上这身服装上台,给他的表演加分不少。
孩子们在T台上展示旧衣服改成的作品
用棉衣改成的“小老虎”鞋
牛仔裤改成的挎包
用毛毯改成的玩具
相比常规比赛,“衣而再”并不主张以重奖吸引大众参与,而是希望“环保、参与、分享”的精神可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通过大众评选及参赛作品巡展,主办方希望带动更多人意识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无不在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果全社会都能够对身边闲置衣物妥善处理,将是对环保的巨大贡献。
此外,大赛主办方决定将每年的1月11日定为“衣而再主题日”,这个普通的日子,如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三个“1”象征着一家三口、一家三代一起动手,对自家的闲置衣物进行改造,在亲切愉快的家庭氛围下让旧衣物变废为宝。
培养环保新能量
除了对有一定基础的手工达人进行鼓励挖掘外,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更注重青少年旧衣物改造的手工课兴趣培养。“近年来的环保公益活动中,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对环保的社会责任,年轻人更有认同感,他们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会呼吁邻居、朋友一起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吴彤说。
大学生们的创造力是最强的,面对大学生参与的改造活动往往以沙龙为主,以双向交流代替单向教授。志愿者们只需在活动现场普及一下改造闲置衣物背景,给环境带来的负担,以及展示部分改造作品,热爱环保的年轻人们便已心领神会。
各种玩具、靠垫、布贴、装饰品以及创意服饰是大学生的挚爱。在对中华女子学院及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交流活动后的几天,“衣而再”项目组便收到了不少来自两所高校同学的作品。对外经贸大学的一位姑娘本来准备扔掉一条破旧的牛仔裤,受到启发后将便牛仔裤改成了书包,看着大方又结实的样式,吴彤不禁对年轻人的创意心生敬佩。
针对4~8岁的小朋友,“衣而再”项目组还专门开展了亲子手工课培训。在参与者中,年仅4岁的女孩陶陶便是其中之一。手工课现场,妈妈负责填充及缝合,陶陶负责靠垫的美化和装饰,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心制作,自己穿不了的坎肩摇身变成了小靠垫。这是陶陶第一次改造旧物,更是第一次动手制作靠垫。
小朋友们对于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全都爱不释手。据悉,“衣而再”改造大赛的颁奖现场本想从参与亲子手工课的家长中要几个靠垫前去展示,但好几位家长都抱歉的表示无法参与现场展示,因为小靠垫已经成了孩子一回家就想靠,一睡觉就要抱的小宝贝。
在前期活动中,吴彤表示,旧衣旧物通过改造变成了新衣新物,从濒临丢弃的废物到再次利用、成为新宠,如此改造为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开辟了新思路。在2014年,“衣而再”希望能培养更多的环保新能量,带动青少年们参与到旧衣改造的乐趣中。
■ 延伸阅读
“再造衣银行”的时空对接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已将目光投向旧物改造领域,从回收旧衣到让“再造衣”再次进入市场,成为可以穿着的时装。张娜可以算是国内首个实现这一循环的设计师,其创造的“再造衣银行”也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和国内其他改造旧衣做时装的设计师相比,张娜不在乎要用旧衣服做出什么先锋的、试验性的衣着,在 T 台上寻求某种“环保”概念,而是希望“旧衣””概念隐蔽在衣服本身,重新让穿着者爱不释手。所以,“再造衣银行”衣服贴着这样的标签,在店里出卖,销量出乎意料地好。
从“再造衣银行”创立至今,张娜一直在寻求更好的再造衣循环模式。而在张娜设计的每一件“再造衣”里,都蕴藏着她独具匠心的小心思。她故意把旧衣服的标牌保留,并封在新衣服的内衬里。这样一来,衣服的旧主人和新主人,就产生一种时空链接。“旧衣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链接,我改造了一件旧衣,就会和旧衣的主人产生反应。当这位主人的旧衣经过拆分、改造成各种不同的再造衣,又能和购买者产生一种链接,这是我心中再造衣最美好的特质。”
寻找一种成熟的生活方式
每个女人总觉得自己缺少一件衣服,看到漂亮的衣服,常常是管不住自己的手。为此不断去商场扫货,不断地淘汰,其实,不如将旧衣服动心思改改。其实要做一个旧衣改造达人,也不是太难,找点灵感,花点心思,用点技巧,便能让你的旧衣呈现出独特的面貌。不得不承认,不少古董似的衣衫质地很好,以前化纤面料的也少,色泽多是素朴大方。
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穿着旧衣服出访而获得掌声一片,当好莱坞的明星们,也翻拣起那些只穿过一次的衣服,演员周迅也在改礼服,去掉个垫肩,加两个褶皱,就能将衣服穿得有新意,而歌星王蓉更是改衣高手,一件普通的白色T恤,被她缝上几十个回形针,就变成了一件非常朋克的个性衣衫。
当设计师的二手服装改造生意如火如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淡忘衣柜中的旧衣服?如今全世界都在倡议节俭,低成本是一种理智、成熟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