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第四代港口建设促进天津港港口功能转型升级

2014-03-08秦昕封云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天津港港区港口

□秦昕封云

加快第四代港口建设
促进天津港港口功能转型升级

□秦昕封云

港口;发展阶段;转型升级;第四代港口;柔性化服务;天津港

目前,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港口已经进入低速增长周期,能力结构性过剩、发展质量不高、区域间恶性竞争等问题开始显现。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新发展环境下港口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从港口功能来看,天津港目前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码头装卸仓储向综合物流服务的转变,未来将以建设第四代港口为目标,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聚集经济要素,深度参与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以提供柔性化供应链服务手段实现港口功能的转型升级。

一、第四代港口概述

第四代港口的概念最早在1999年由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其特点为整合供应链资源,构建信息化、网络化的柔性服务,实现和谐共赢港城发展。第四代港口形成于21世纪初期,是现代港口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兼容了前三代港口的主要功能,是在全球贸易发展和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以集装箱业务为主要载体,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高敏捷性的综合供应链服务,同时发展多元化、跨区域的经营战略,形成港城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港口。处于这一阶段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不再是衡量港口竞争力和服务能力的唯一指标,如何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主动提高参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配置能力,实现港城和谐发展和滨水岸线的再开发利用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具体特征有6个方面。

1.全球化码头运营商参与港口经营

通过合资合作、经营权转让等方式让全球主要码头运营商参与到港口的运营管理中,形成跨地区的港口服务网络。

2.具备服务型供应链物流网络

不仅汇聚物流、信息、贸易和金融等经济要素,还应串联起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上、下游,形成以港口装卸物流为核心的服务型供应链网络,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临港产业聚集的资源配置中心。

3.与所在城市的关系更加协调和平衡

与所在城市有着密切关系,不再是互相制约,而是共同促进,依托临港产业所带动的金融、贸易、物流、航运、生活服务和休闲旅游等产业聚集,使港城关系更为密切,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具有柔性化服务特征

柔性化服务特征强调港口间和港口与相关经济活动间的良性互动,能快速反应航运和物流市场变化,满足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需求,并提供精细作业和敏捷服务,促使与港口相关的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将传统的“港对港”服务升级为现代“门对门”服务。

5.具有“自由贸易港”功能

从功能上看,港口已经发展成为贸易流通顺畅、金融投资便利的“自由贸易港”,与之相适应的“自由经济政策”将更好地吸引各产业要素聚集,促进港口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全球主要枢纽型港口都基本具备“自由贸易港”功能,这符合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

6.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集约利用港口资源,进一步保护区域自然环境。在港城建设和港口经营过程中,倡导优先使用先进工艺设备、环保技术和生态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并以“绿色港口、生态港口”为发展目标,逐步调整和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港口的功能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天津港现状及主要发展阶段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海上门户、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天津港与全球180多个国家、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现有水陆域面积336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1平方公里,腹地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2%。全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2013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亿吨,世界排名第4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00万标准箱,世界排名第11位。作为天津港的经营发展主体,天津港集团目前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旗下拥有二级公司70余家,包括上海和香港两家上市公司,连续11年入选中国500强企业,2013年居第399位。

自1952年10月17日重新开港,天津港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初步发展期(1952—1972年):作为建国初期国家重点项目的一期建港工程和经历60年代的二期港口扩建,天津港完成了渔港向海港的第一代港口的转变。大规模扩建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1984年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率先下放,1988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实现了向第二代港口的过渡。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2011年):从2001年始,天津港每3年跨越一个亿吨台阶。2011年,天津港吞吐量突破4.5亿吨,排名国内港口第3位、世界港口第5位,基本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目标,对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完成了第三代港口的转变。跨越发展期(2011年至今):随着2011年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目标的实现,天津港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和辐射力,推动向第四代港口的转型升级。

三、天津港取得快速发展的经验总结

1.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港口规模和等级显著提升

为进一步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需要,天津港多年来一直加大对航道、码头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完成了25万吨级航道和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建设,2013年完成了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建设,使进入渤海湾的船舶全部能够在天津港接卸。2006年以来,天津港主港区新增集装箱、矿石、LNG等专业化泊位20个,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740万标准箱,新增散杂货吞吐能力8000万吨。通过采取“清淤-造陆”方式的循环利用,到2013年末,天津港港区陆域面积较“十五”末增长了85平方公里,港口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2.不断调整和完善港口规划,港口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

天津港多年来一直坚持“规划先行”,是我国沿海港口中第一个编制港口总体规划的港口。1987年和2002年分别两次对《天津港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确定了“一港八区”的港口规划布局,明确了各港区的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实现了各港区协调、均衡的差异化发展格局。20世纪80年代,天津港提出了“南散北集”的空间发展战略,通过在南疆港区规划建设专业化散货泊位和大型散货物流园区,在2006年实现了“北煤南移、黑白分家”的生产布局调整,使天津港煤炭作业步入了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港区及周边地区的环保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和提升。

3.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港口核心竞争能力显著提高

为拓展服务功能,天津港着力构建辐射内陆腹地的综合物流网络。2002年至今,天津港与内地合作建设无水港达到23个,覆盖了华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无水港网络布局不断完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港口功能、口岸功能、保税功能向内陆腹地延伸搭建了重要载体。同时,为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天津港辟建了30平方公里的东疆港区,其中10平方公里的保税港区获得国务院批复作为北方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在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航运融资、航运租赁和贸易结算等功能上取得了政策突破。目前,东疆人工沙滩、国际邮轮母港、五星级酒店、游艇俱乐部、金融贸易中心、文化休闲街、住宅公寓等功能设施已经完成或正在建设,使东疆港区的生活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4.不断加强多元化产业发展,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提升

2008年,天津港正式确立了港口装卸、国际物流、港口地产和综合服务的产业发展方向,基本确立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天津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发展港口装卸主业的基础上,涉及物流、地产、金融和装备制等多个产业领域,其他产业对传统装卸业的反哺和支持作用开始显现。2013年,天津港集团实现收入283亿元,传统港口装卸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累计达到77%。各产业协同发展,对扩大企业规模实力、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不断推进两型港口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多年来,天津港坚持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应用到港口经营管理中,积极进行装卸工艺和设备的应用优化研究,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2002年至今累计科技经费投入20亿元,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完成科研项目4700余项,荣获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省部市级等多项奖励。LNG、太阳能、地热、LED光源等新能源和各类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在港口推广应用,港口智能集疏港、智能通关、网上结费、电子支付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项目启动研发,使得天津港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天津港加快第四代港口建设和促进转型升级举措

为进一步加快第四代港口建设,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天津港在“十二五”期间将努力建成与天津市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相适应的高水平世界一流大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00万标准箱,成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技术领先、服务优质、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综合性、服务型港口,成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区的先行先试区和国际航运、物流及贸易体系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资源配置枢纽。

1.进一步完善港口规划,实现港城协调发展

天津港的发展既要着眼于当前,更要注重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既要保持港口传统功能在区域间的竞争力,又要通过港口经济活动实现与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深化落实天津市空间发展规划,统筹港口与城市、社会、环境的关系,使港口的发展符合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长远规划布局,使港口的空间布局更加舒展,分工更加明确,交通更加便利,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天津港要继续完善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港区、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南港港区东部区域的生产布局,按照“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要求,梳理完善东疆一岛规划,优化产业和功能布局,积极做好二岛总体规划,科学把握一岛和二岛在规划、功能等方面的互补和互动,为天津港未来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2.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能级,夯实港口发展基础

当今世界航运业船舶大型化步伐加快,40万吨级巨型矿砂船已经投入运营,1.8万标准箱的集装箱船也已经下水。天津港要紧跟国际航运业发展的新要求,顺应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加快提升港口基础设施能级,提高天津港主航道的通航能力,使30万吨级船舶和1.8万标准箱集装箱船能够双向航行。积极策划建设煤炭、散货、LNG等高等级专业化码头,提升码头承载能力,改造完善信息系统,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世界一流大港的地位。

3.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提高区域辐射影响能力

天津港主要依靠公路、铁路和健全的物流网络构成与内陆腹地绝大多数省市的经济联系。随着环渤海港口对共同腹地货源市场的竞争加剧,天津港要在现有物流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以货源开发带动航线开发,保持和提高天津港的市场份额。在陆向上,完善辐射内陆腹地的物流网络,推进港口功能、口岸功能、东疆保税功能向内陆腹地的延伸,把无水港进一步发展成为物流园区和产业园区,成为天津市与中西部区域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飞地”。在海向上,大力开发集装箱航线,增加航班密度,优化航线布局,建设覆盖全球的集装箱航线网络,提升天津港北方重要集装箱枢纽港地位。要发展陆桥运输,利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机遇,发挥面向东北亚、联结东西亚的区位优势,发展过境运输和中转运输,进一步提高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

4.进一步加快多元化产业发展,推动港口转型升级

天津港要利用现有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进一步拓展业务至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上、下游,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功能完备的综合性港口。一是要拓展生产服务功能,加快商业、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码头装卸与其他产业的有效融合,积极为各类企业提供贸易、金融、信息、法律、设计、咨询等服务。二是拓展城市服务功能,利用滨海岸线资源,发展邮轮游艇、免税购物、休闲娱乐、度假观光等综合配套服务,构建天津东部沿海时尚商圈,聚集人气,吸引人才,让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在天津港,发展在天津港。三是拓展自由贸易功能,坚决落实《国务院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加快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贸易、航运融资、航运交易、航运租赁、离岸金融服务等功能落地,争取用3~5年时间使东疆港区基本具备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成熟条件,使天津港成为天津市和环渤海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5.进一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促进京津冀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和合作共赢的战略举措。天津港要做好北京相关产业的转移,着力打造“服务北京门户”:一是着力打造北京海港物流中心,发挥东疆政策优势和毗邻京津高速、海滨高速的区位优势,服务辐射北京乃至河北唐山、秦皇岛、石家庄、保定等城市,为企业、商场等客户提供“门到门”的直接配送,实现物流服务同城化。二是要借重北京优质旅游资源,发挥天津港现有邮轮母港、东疆沙滩、游艇码头的作用,联合知名邮轮公司,积极开发北京、河北及周边地区客源市场,合作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促进区域旅游资源、市场、客源一体化发展。三要发挥天津港拥有临港工业岸线、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原材料聚集、物流配套完备的优越条件,积极承接北京高端制造业制造环节乃至整个产业链向临港区域转移,共同发展船舶、海工装备、港口机械制造等临港工业。四是要吸引北京的航运物流企业总部及相关科研、咨询、中介等服务机构落户东疆,加快航运物流要素聚集,促进天津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6.进一步完善口岸通关环境,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天津港要学习国际通行做法,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进一步简化通关环节,提高通关效率。继续推动建立口岸环境的综合评价机制,改进薄弱环节,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提高口岸服务质量。协助相关政府部门推进口岸信息化建设,搭建一体化电子口岸服务平台,汇总各口岸单位、行政主管部门、港口企业、相关物流企业等各方信息资源,推动网上付税、网上付费等口岸电子支付功能,有效提升口岸综合服务便捷性。同时,加强港口企业与口岸单位的沟通协作,联合制定针对提升重点货类通关效率、推进旅客自助通关的具体措施,推进口岸监管的全程化和标准化,促进口岸通关和口岸监管环节无缝衔接,形成口岸跨区域多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7.进一步加快两型港口转型,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天津港要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通过科技创新,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大幅度地提高港口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港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十二五”期间,大力推广低碳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使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全港燃油替代率进一步提升,努力打造生态港口。同时,推动和完善港口信息化平台建设,利用2~3年时间,打造集网上办单、业务受理、电子订舱、电子支付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对外服务平台”,实现天津港与所服务对象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为港口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和资源管理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10.3963/j.issn.1006-8864.2014.6.002

猜你喜欢

天津港港区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拼搏开拓创业路 志在万里再登攀——蓬勃发展的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
港口上的笑脸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港区故事
惠东港口
天津港“8?12”事故抢险救援对武警部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