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 oS数据库论文检索的中国南极科研成果多指标统计分析

2014-03-08张玲玲华薇娜

极地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载文南极论文

张玲玲 华薇娜

(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信息技术系,江苏 南京210046;2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93)

0 引言

随着现有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南极资源的开发趋于可行,南极科学考察活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这对基础科学、应用技术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特殊意义。Web of Science(简称WoS)引文数据库收录世界上最有影响的、高影响因子的核心期刊上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世界科学研究的水平,尤其是基础学科研究的最高水准。一个国家科研论文被WoS收录和引用的情况,是评价该国的学术地位、基础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研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WoS数据库中,中国作者主笔或参与的南极论文是衡量中国南极科研活动的产出状况、科技实力和水平的标志之一。

为了定量地评价各国南极科研成果、绩效,以及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学术水平,更好地了解各国在南极研究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对中国作者的南极主题论文进行了收集、统计和分析。数据源自核心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包括SCI、SSCI、A&HCI),检索时间范围始于数据库的最早回溯年份——1898年,语种为所有语言,文献类型为论文(Article)、会议论文(Proceeding paper)和综述(Review),检索时间为2012年11月11日。检索思路为:在题名字段输入有关南极的主要专题名称(如“SOUTH POL*”OR ANTARCTI*OR SUBANTARCTI*OR“SOUTH*OCEAN*)、南极地区所包括的南极乔治王岛、亚历山大岛、维多利亚地、威德尔海、罗斯海等(如“KING GEORGE”OR“ALEXANDER ISLAND”OR “VICTORIA LAND”OR“SOUTH GEORGIA ISLANDS”OR“WEDELL SEA”OR“ROSSSEA”);与南极研究相关的考察站名称等;将在主题字段出现以上相关专题名称、题名字段出现非专指南极的名称(如SUBPOLAR*等)、南极濒临的南印度洋、南太平洋、南大西洋研究中与南极研究相关的主题(如“SOUTH*INDIAN*”OR“SOUTH*PACIFIC*”OR“SOUTH*ATLANTIC*”)检索到的论文,纳入本文检索结果;在地址字段中输入南极研究机构地址可能出现的名称(如ANTARCTI*OR“SOUTH POL*”),最后限定国家。这里的星号(*)表示词尾截断,即允许词尾的任意变化;引号(“”)表示短语。排除误检记录后得到检索结果598篇。这598篇论文是WoS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有中国作者参与撰写的与南极相关的论文,即世界核心期刊中的中国作者南极主题论文(不含未被收入WoS数据库的在中国其他中英文期刊上所发表的南极论文)。这些论文中,英文语种占总数92.47%,中文仅占总数7.36%,另有1篇法文文章(占0.17%)。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这些科研成果在序化的基础上从多角度进行深入的统计,并分析中国作者南极论文数量变化趋势、不同国家之间南极合作研究情况、主要研究机构、南极研究中主要研究论文的变化趋势、南极研究的主要来源期刊等(本文涉及论文量的单位为“篇”,“百分比”是指相关数据占中国南极论文总量的百分比,期刊影响因子参考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2010版(少量期刊没有查到影响因子),利用现有的数据处理软件,如TDA、Ucinet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部分分析结果可视化。

1 论文出版年分析

对论文出版年进行的统计分析,可以反映出中国在南极研究中文献成果数量随着时间发展的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出中国南极科学研究水平的发展变化趋势。表1是中国1982—2011年间(1982年是中国有WoS论文的最早年份)收录在WoS中的有关南极研究的598篇论文,按照出版年汇总后的结果。

1980年1月,中国派出2名科学工作者到澳大利亚南极Casey站进行科学考察,一位是当时工作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董兆乾,另一位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张青松。这是中国最早派往南极的两名科学家[1-2],从此开启了中国的极地研究走向世界的时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关南极研究的论文,最早是在1982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符淙斌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题为“中国长江流域梅雨变动与南极和南大洋冰雪覆盖的可能联系”(A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lsation of plum rains in Changjiang valley and snow and ice cover on Antarctica and the Southern Ocean)的论文。在1982—2011年的30年中,中国南极论文数量虽然出现小幅波动,但在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2001年以来,除了2006年论文量有所下降外,其他各年论文量都在逐渐增加。年平均载文量为19.93(论文总量/年度数=598/30)。2003年之后每年的论文量均大于年平均载文量。

表1 论文量统计表Table 1.Amount of annual papers

选派科学家到Casey站的考察揭开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序幕。1980—1984年,中国共派出30多位青年科学家到其他国家考察站、考察船和研究机构进行考察和学习。中国有关南极考察的科研成果在此期间也初见端倪。1985年中国建成了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随后在1989年又建成了中山站。这成为中国南极论文数量阶段性上升的一个起点。1993年中国购买了乌克兰建造的“雪龙号”破冰船,形成了独立自主进行南极考察“一船两站”的保障能力,此后,中国南极论文数量突破10篇。1999年,在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期间,有10名考察队员进入冰穹A地区。这是当时南极考察中地面车队到达的标高最高点。此次冰盖考察历时50天,取得丰硕成果[3],也推动了南极科研论文数量的又一次提升。随着南极考察设施的完善,考察次数和考察人员的增多,南极考察所涉及到的学科类别也在逐步扩展,随之而来的论文量增多已成必然。到2010年,年论文量已达到66篇,其中仅关于冰穹A的论文就从1998年的2篇上升到2010年的12篇。到2011年,年论文量已经有91篇,2010年和2011年南极论文量之和157篇,比上世纪南极论文量之和131篇还多26篇,可以说南极研究的大部分成果集中在本世纪,占南极论文总量的78.09%,从各年论文量看,整体呈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发展和考察活动规模的扩大,以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南极科研成果呈逐步上升趋势,近10年论文量的提升幅度最大。

2 论文作者分析

通过论文作者分析,可以了解南极研究的主要作者和核心作者群,并可以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研究进度,确立其在相关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关注其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从而了解其在南极发展中所起的引领作用,对进一步了解南极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到的中国作者发表的南极论文598篇,涉及作者3 335人次(作者论文统计部分的统计口径是所有作者,机构论文统计的是论文中标引的第一机构),论文量不低于10篇的26位作者信息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这一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与中国南极研究相关的重要科研人员的信息。

在论文量不少于10篇的26位高产作者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立广论文量最高,共59篇。1998年以来,孙立广先后参加了中国第15次南极实地考察,首次北极站考察,率队前往南海西沙考察,主持了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研究[4]。企鹅考古法被孙立广用到了考古领域,利用古文化遗址中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记录来研究古代文明的演化,来恢复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历史记录,为该领域开辟了新的方法[5]。其中,2000年孙立广[6]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中国极地界在《Nature》上的首篇文章“古生态学—过去3000年企鹅种群记录”(Palaeoecology—A 3000-year record of penguin populations),目前被引次数达到78次。在高产作者中,还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朱仁斌、尹雪斌、刘晓东、谢周清、刘雅淑。

表2 高产作者的论文量统计表(≥10)Table 2.The amount of papers by top authors

中国科学院共有7人。其中,秦大河发表32篇,他1983年到南极考察,1989年7月参加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并采集了800多个雪样,特别是采集到南极洲“不可接近地区”内一套完整的珍贵冰雪样品,填补了冰川学研究的空白,成为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1 m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7]。2000年他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东南极冰盖中山站—Dome A断面路线考察的初步结果”(Primary results of glaciological studies along an 1 100 km transect from Zhongshan Station to Dome A,East Antarctic ice sheet)[8]被国际冰川学会刊物《冰川学年刊》(Annals of Glaciology)收录,目前被引次数达到16次。除中科院外,其余高产作者较集中的单位有: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涉及的研究人员包括刘瑞源、孙波、康建成、胡红桥、李院生、俞勇、张占海。其中,孙波多年来一直从事极地冰冻圈(冰盖、冰架和海冰)与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极地冰冻圈与海洋相互作用的观测与研究。先后5次赴南、北极现场考察[9]。他是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立广之后,中国极地界第二人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第一人在《Nature》(2009年)上发表论文“甘布尔采夫山脉、南极冰盖起源与早期演化”(The Gamburtsev mountains and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the Antarctic Ice Sheet)[10]的作者,目前该文被引次数达20次。中国地质科学院高产作者有2人,刘晓春和赵越。高产作者的机构还有国家海洋局(陈立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卞林根)、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王玉宏)和缅因大学(Mayewski,P A)。

3 合作国家与地区分析

通过国家、地区间合作情况分析可以显示出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联系的紧密程度,也可以看出中国南极研究与世界接轨的程度。表3列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次数较多的(不少于5篇)前21个国家,反映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力度和合作的频次。中国在30年间与51个国家进行了有关南极科研的合作,与其中4个国家合作的论文量在30篇以上。中国在南极科研方面合作最多的是美国,合作论文量为125篇,其次是澳大利亚、德国和英国,合作论文量分别为63篇、37篇和35篇;与法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也有较多合作,而与比利时、芬兰、阿根廷、瑞典、中国台湾、西班牙合作较少。

表3 主要合作国家与地区分布表(论文量≥5)Table 3.Themain cooperation countries and regions

4 作者机构分析

通过对作者机构的分析,可以了解中国南极研究的主要群体和机构分布,揭示出中国南极研究的核心力量所在。表4为论文量不低于10篇的作者机构的数据集合,表现出中国南极研究较多的机构,主要有中国科学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海洋局等。中国在南极的国际合作研究机构较多地集中在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国的科研机构,澳大利亚南极局参与的论文量居于首位,占总论文量的3.34%。表4中所示的国外的这些机构在南极研究方面都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

表4 作者机构分布表(论文量≧10)Table 4.Themain authors’affiliations

从论文量看,中国科学院是南极研究的主要机构。中国在南极研究中积极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如日本的国立极地研究所、美国缅因大学等。

5 论文来源期刊分析

5.1 中国南极论文来源期刊

南极论文来源期刊载文量分析能反映出该期刊科学产出能力的大小。通过对承载南极论文较多的期刊的跟踪、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南极研究的发展趋势[11],掌握南极研究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和发展方向。中国南极论文的来源期刊共计190种,平均每种期刊载文量=论文总量/期刊种数 =598/190=3.15,将期刊按照载文量进行排序,如表5所示。

从表5的期刊分布情况可以了解中国关于南极研究论文的分布情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极研究的重要核心刊物。

表5 期刊载文量统计表Table 5.The amount of papers per journal

对上表中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关于南极研究的论文主要集中在载文量最多的前17种期刊上,这17种期刊占期刊总数的8.95%,却刊载了论文总数的48.16%的论文,可以看出这17种期刊是中国南极研究成果刊载的主要期刊。17种期刊的发行国分别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其中中国9种,美国3种,英国4种,德国1种,说明了这些期刊是中国关于南极研究的比较重要的期刊;这17种期刊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有:地球物理研究快报(3.505)、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大气(3.303)、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海洋(3.303)、大气环境(3.226),这4种期刊均属于国外期刊,其中3种属于美国,1种属于英国。影响因子大于1、小于3的期刊包括:国际微生物分类进化学杂志(1.930)、极地生物学(2.160)、地质学报(英文版)(1.408)、南极科学(1.328)、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271)、科学通报(1.087),这 6种期刊中,3种属于中国,2种属于英国,1种属于德国;17中期刊中影响因子小于1的期刊包括:大气科学进展(0.925)、地球物理学报-中文版(0.832)、自然科学进展(0.832)、海洋学报(0.476),这 4种期刊都属于中国。由此可知,中国关于南极研究的论文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期刊上,而这些期刊影响因子并不高,影响因子最高的是地质学报(英文版)达1.408,中国南极论文所分布在的中国发行的期刊中大部分影响因子低于1。

5.2 各国发行期刊承载的W oS南极论文量比较

通过各国发行期刊承载的WoS南极论文量的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各国南极研究的发展水平,也揭示出各国南极研究实力和科技发展状况。对中国南极论文的来源期刊的发行国进行统计,绘制各国论文量的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598篇论文的来源期刊发行国家共19个,各国期刊数量如表6所示。

表6 各国期刊数量及各国期刊承载的论文量Table 6.The quantity of periodicals and articles published in periodical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由表6可知,中国南极论文涉及到的期刊中,美国的期刊数量最多,共 52种,占期刊总数的27.37%,英国的期刊数量位居第二,共35种,中国的期刊数量紧随英国之后,共34种,荷兰、德国、日本的期刊数量之和(52种)才与美国的期刊数量持平。其他国家的期刊数量较少。中国南极论文发表在中国期刊上的有228篇,占论文总量的38.13%,随后依次是发表在英国、美国、荷兰、德国、日本等的期刊上。发表在中国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比发表在美国和英国两国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之和216篇还多出12篇。从期刊平均载文量来看,仍然是中国的期刊平均载文量遥遥领先,达到6.71,是英国期刊平均载文量的2倍之多;奥地利、德国、日本期刊平均载文量紧随英国之后,虽然中国南极论文来源期刊的发行国是美国的居多,但由于中国南极论文发表在美国期刊上的不多,导致美国期刊平均载文量低于中国、英国、奥地利、德国和日本的平均载文量,其他国家的期刊平均载文量均较低。

各国发行的期刊承载的南极论文的年度变化如图1所示,除中国、英国、美国、荷兰、德国、日本外,其他国家期刊载文量(论文量)共21篇,均是零星分布,故将整合到“其他国家”与以上6国一起分析。由图1可知,各国期刊载文量随着时间的发展,整体呈上升的趋势。

图1 各国发行期刊承载的论文量Fig.1.The quantity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periodicals issued indifferent countries

1982—1990年各国期刊共载文26篇,各国期刊各年载文量均比较低,未超过10篇。其中最多的是中国期刊,在1988年载文量达到6篇,如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王碧香等[12]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论文“南极乔治王岛中国长城站地区火山岩系矿物熔融包裹体成分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composition ofmineralmelt inclusions in volcanic rock series in the GreatWall Station area,King George Island,Antarctica)。在1982—1990年间,中国期刊载文量达19篇,除了1983年和1986年外,其他各年均有刊载论文,德国与日本期刊在此间没有刊载中国南极论文,美国、英国、荷兰期刊在这段时间均有两年各刊载1篇。其他国家期刊在1987年刊载1篇。

1991—2000年间,各国期刊承载论文总量为105篇,各年论文量呈波浪式上升的趋势。中国期刊在这10年间均有论文刊载,各年载文量均未超过10篇,各年论文量之和为48篇,最多是在1995年,期刊载文量达到8篇,如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的赵烨[13]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题为“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土壤中CaCO3的来源分析”(An Analysis of the Origin of CaCO3in Soils on Fildes Peninsula of King George Island);而这10年日本期刊载文量正好与中国相反,期刊载文量均为0;英国和德国期刊在这10年间,各仅有两年无论文刊载,美国期刊有3年无论文刊载,这10年的英国和德国期刊刊载的论文总量分别是25篇和11篇,均多于美国期刊刊载的论文总量10篇。荷兰期刊在这10年间仅有5年刊载论文,且各年论文量均未超过2篇,其他国家期刊10年间有4年分别刊载一篇论文。

2001—2011年间,各国期刊每年载文量比前两个时间段均有明显的上升,各年论文总量呈斜线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年以5.5篇的论文量增长。各国期刊11年共刊载论文量达449篇。其中,中国期刊刊载的论文量达161篇,各年均有论文刊载,且2010年刊载论文量达22篇;英国期刊各年也均有论文刊载,这11年刊载论文总量为83篇,但各年均未超过20篇;美国期刊在2011年刊载论文量达到21篇,但2001年未有论文刊载,各年刊载论文量之和为94篇,超出英国11篇,德国、荷兰、日本及其他国家期刊在2001—2011年的11年间各国刊载的论文量均未超过50篇,各年刊载论文量均未超过10篇。中国期刊在各年刊载的论文量均高于其他各国当年的论文量,2007—2011年间,美国期刊各年刊载的论文量均高于除中国外的其他各国期刊刊载的论文量。日本期刊从2003年才开始刊载中国南极论文,到2011年,刊载论文总量为13篇,各年均未超过5篇。

国际合作是南极条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促进国际合作,南极条约第三条规定各缔约国之间进行人员和科研成果的交流[11]。为此,中国南极论文应朝多语种、多国家期刊发表的方向发展,既为扩大中国南极研究成果的影响范围,也为更好地进行国际合作交流奠定基础。

6 中国南极论文被引分析

中国南极论文被引分析,从成果发表后被引频次的角度,可以看出中国南极研究成果被同行关注的程度,揭示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中国南极论文共598篇,总被引频次达到5 352次,去除自引外,被引频次共4 735次,年平均引用次数为184.55。施引文献共4 382篇,去除自引外,施引文献还有4 148篇,中国南极论文每篇平均引用8.95次,h指数达32,各年的被引情况如图2所示。中国南极论文被引次数随着时间的推进在逐渐增加。2000年之前论文的各年被引频次均未超过50次;2000—2008年间论文的各年被引频次增长幅度较小;从2009年至今,论文的各年被引频次出现快速增长(2012年论文相对较新,故被引频次有下降趋势)。

图2 中国南极论文被引次数年度图Fig.2.The cited frequency annual diagram of Antarctic papers published by Chinese scholars

从单篇论文的被引频次来看,被引频次高于100次的共8篇论文。其中,上海师范大学的温家洪以第16作者身份2006年在Science上发表的“自国际地球物理年来,南极降雪量无显著变化”(Insignificant change in Antarctic snowfall since the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被引次数为85次。文章指出南极降雪显示了较大幅度时间尺度范围内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全球海平面和冰盖物质平衡。为了评估降雪已影响到南极冰盖的厚度,笔者主要从冰芯模型模拟得出50年时间序列的降雪积累在大陆的时间序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降雪量还没有显著变化,这表明尽管今年冬季上覆大气变暖,南极降水并没有减缓全球海平面上升[14]。

被引频次处于50—100之间的共9篇论文,如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康建成以第5作者的身份,2003年在美国《Science》上发表的“倒数第二次冰期间的大气CO2定年与南极温度变化”(Timing of atmospheric CO2and Antarctic temperature changes across terminationⅢ),被引次数达到79次。笔者对冰芯中气泡的分析已经取得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精确记录,但因为气体年龄—冰年龄差异的不确定性,这些气体随温度变化的时间还没有准确的认识;并且文中给出了测量的Vostok冰芯中倒数第二次冰期(距今约240 000年前)期间气泡的氩同位素组成。虽然机制仍不明确,但这一记录最可能反映了温度和积累率变化。倒数第二次冰期期间的事件序列显示CO2上升以800±200年的滞后紧随着南极冰消变暖并超前于北半球冰消[15]。

WoS中收录的中国南极科研成果中,绝大部分的被引频次低于50次,共计572篇。如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孙波(通讯作者)以第一作者身份2009年在英国期刊《Nature》上发表的“甘布尔泽夫山脉与南极冰盖的起源和早期演变”(The Gamburtsev mountains and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the Antarctic Ice Sheet),被引次数达到22次。文章基于当前的冰下地形学,数字模型指出冰盖起源于南极山体,包括当前冰盖中心冰穹A的甘布尔泽夫山脉。然后对现今甘布尔泽夫山脉地形学认识的缺乏意味着早期冰川作用和随后的大陆尺度冰盖的发展的特性是不确定的。文章提供了关于冰穹A冰底部的雷达信息,显示了典型的带有之前存在的河谷的高山地形,河谷受到过形成于平均夏季表面温度约为3℃时的山谷冰川的切削。该文作者指出这一地形很可能是在南极冰川作用的初始阶段发展出来的。根据南极气候历史(由海洋沉积记录估计的),甘布尔泽夫山脉或许老于34百万年,并曾是冰盖增长的主要中心。此外,这一地形最可能在目前冰盖下被保存了约14百万年[10]。

从表7可知,在论文量高于10篇的作者中,其论文总被引频次高于100次的共13位作者。其中,总被引频次较高的5位作者均来自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括孙立光、朱仁斌、尹雪斌、谢周清、刘晓东,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赵越,其20篇论文总被引频次达到206次。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作者还包括刘晓春,其11篇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119次,位于第11位。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刘小汉、任贾文、秦大河和效存德的论文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79、127、111和111。另外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康建成和国家海洋局的陈立奇的论文总被引频次分别是152和143。从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来看,国家海洋局陈立奇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最高,达到14.30。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康建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尹雪斌和谢周清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刘晓春和赵越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处于10—13之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朱仁斌、刘晓东、孙立广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刘小汉、任贾文、效存德、秦大河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均低于10。

表7 高产作者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统计表(论文量≥10,总被引频次≥100)Table 7.The amount of cites per document by top authors

7 结论

通过对中国南极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从论文出版年看,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有论文发表。相比国际南极研究,中国起步较晚,但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考察投入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中国南极考察科研成果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2)从论文作者及合作者来看,南极论文发表较多的作者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家;作者合作主要在机构内部,机构间的合作比较欠缺。

(3)从合作国家来看,中国在30年间与51个国家进行了有关南极科研的合作,合作频次较多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与韩国、挪威、俄罗斯、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的合作相对较少。

(4)从论文作者机构看,中国的南极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国科学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海洋局等。

(5)从论文来源期刊看,中国南极论文主要发表在科学通报、极地生物学、地球物理学报-中文版、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中国海洋学报等17种期刊上。

(6)从各国期刊载文量看,中国南极论文涉及到的期刊中,美国、英国、中国、荷兰、德国、日本的期刊数量较多。各国期刊载文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

(7)从论文被引频次看,中国南极论文每篇平均引用8.95次,随时间推进,被引量在逐渐增加;WoS中收录的中国南极科研成果中绝大部分的被引频次低于50次;在论文量高于10篇总被引频次高于100的作者中,论文量较少的作者的论文平均被引频次相对较高。

致谢 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空间科学学院孙立广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提供的大力支持。

1 位梦华.南北极探险史话.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206—207.

2 张青松,王勇.中国南极考察28年来的进展.自然杂志,2008,30(5):252—258.

3 中国历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2012-04-20].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8-01/14/content_7417933.htm.

4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2012-05-03].http://www.pric.gov.cn/news_daoshi.asp?sortid=7&subid=46.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立广:“粪土研究”中走出自己的脚印.[2012-05-03].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9/248382.shtm.

6 Sun LG,Xie ZQ,Zhao JL.Palaeoecology:A 3 000-year record of penguin populations.Nature,2000,407(6806):858.

7 秦大河.[2012-04-20].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state_council/qingdahe.htm.

8 Qin D H,Ren JW,Kang JC,etal.Primary results of glaciological studies along an 1100 km transect from Zhongshan Station to Dome A,east Antarctic ice sheet.Annals of Glaciology,2000,31(1):198—204.

9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孙波.[2012-05-03].http://www.pric.gov.cn/news_daoshi.asp?sortid=7&subid=46.

10 Sun B,Siegert M J,Mudd SM,et al.The Gamburtsevmountains and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the Antarctic Ice Sheet.Nature,2009,459(7247):690—693.

11 Dastidar PG.N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productivity and collaboration in Antarctic science:an analysis of25 years of journal publications(1980—2004).Polar Research,2007,26(2):175—180.

12 Wang B X,Zhang Y Q.Research on the composition ofmineralmelt inclusions in volcanic rock series in the GreatWall Stationarea,King George island,Antarctic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88,33(23):1962—1964.

13 Zhao Y.An analysis of the origin of CaCO3in soils on the Fildes Peninsula of King George Island,Antarctic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5,40(13):1120—1124.

14 Monaghan A J,Bromwich D H,Fogt R L,etal.Insignificant change in Antarctic snowfall since the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Science,2006,313(5788):827—831.

15 Caillon N,Severinghaus JP,Jouzel J,et al.Timing of atmospheric CO2and Antarctic temperature changes across terminationⅢ.Science,2003,299(5613):1728—1731.

猜你喜欢

载文南极论文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我去南极能住哪儿
来到南极要补课
南极大逃亡
难忘的南极之旅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