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换料不当引起仔兔粘液性肠炎的诊治
2014-03-08董英
董 英
河北省乐亭县畜牧兽医局,河北乐亭 063600
兔粘液性肠炎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幼兔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侵害40~70日龄幼兔,可引起幼兔粘液性下痢,常由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笔者在2014年2月曾诊治1例由换料不当引起的幼兔粘液性肠炎,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乐亭县蔡庄王某饲养的幼兔于2月10日发病,腹胀、腹泻,畜主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3 d,效果不明显,死亡5只,于2月13日求诊。
2 临床症状
病兔精神萎靡,喜卧,扎堆,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正常或升高到41.0~41.5℃,腹泻(开始排球状粪便且外面包裹一层粘液样物质,后期排粘液样稀粪),肛门和后肢的兔毛常被粘液样稀粪沾污;最后体温降到正常体温以下;2~3 d后脱水死亡。
3 剖检病变
病变主要集中在胃肠道,胃极度充盈(充满液体和气体的混合物),胃黏膜附有粘稠的粘液;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扩张,内有少量气体和大量半透明的胶冻样物质。
4 病因调查
主述5 d前经过2 d的过渡期换完幼兔料,换完料后3 d幼兔陆续发病。
5 实验室检查
1)显微镜检查。取病死兔肝脏病料无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短粗、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2)细菌学培养。取病死兔肝脏病料接种至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于37℃培养箱培养24 h,可见边缘整齐、稍凸起、表面光滑的圆形菌落;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为无色菌落,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为粉红色菌落。
3)生化试验。培养的菌株能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能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
4)药敏试验。取培养的单菌落划线接种后,在37℃细菌培养箱内培养24 h。结果为:卡那霉素、庆大敏素高敏,氧氟沙星、恩诺沙星中敏,阿莫西林、青霉素低敏。
6 诊 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病因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诊断为换料不当引起的幼兔粘液性肠炎。
7 治疗措施
1)采用高敏药物治疗。用阿米卡星全群拌料,400 mg/kg,连续饲喂5 d;个别严重幼兔用卡那霉素或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皮下注射,0.2~0.5 mL/kg体重,连续注射3 d。
2)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用电解多维饮水,400 mg/kg,连饮 7 d。
3)搞好兔舍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发病期间每天消毒1次,交替使用过氧乙酸类、碘类、醛类、双链季铵盐类等消毒药品。同时,要对幼兔笼、饲料槽、水槽、粪便等进行彻底消毒。
通过综合治疗,10 d后回访,除腹泻严重的死亡了5只外,其余幼兔恢复了健康。
8 预防措施
1)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对哺乳幼兔在断奶前适时补料,幼兔开食时,刚开食的饲料为青绿草和精料的混合物(蛋白质含量为16%~17%),需在7~10 d内完成换料。饲喂原则是少喂多餐,每天喂料4~5次,以7~8成饱为宜。
2)搞好消毒工作。兔笼、饲料槽、水槽等要进行全方位消毒,春夏秋3季每周消毒2~3次,冬季每周消毒1次,发病期间每天消毒1次;交替使用3种以上消毒药品。
3)增强幼兔肠道机能。断奶后及时预防,于幼兔饲料中添加适量洋葱或大蒜,以增强幼兔肠道机能,防止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