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卫生装备检修模式研究
2014-03-08向月应牛国喻
刘 鹏,向月应,杨 明,牛国喻
区域一体化卫生装备检修模式研究
刘 鹏,向月应,杨 明,牛国喻
目的:解决基层部队卫生装备报修周期长、维修成本过高的问题。方法:在区域性中心医院建立区域一体化卫生装备检修平台,提出以培训代维修,以教学代保养的方法,提高基层部队小型卫生装备的自我保障能力,探讨大型设备维修和计量质控由中心医院保障的机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果:桂北片区基层卫生队的卫生装备完好率达到了95%,急救设备完好率达到了100%。结论:建立区域一体化卫生装备检修平台,是卫勤保障扁平化的有效机制。
区域一体化;卫生装备;维修;质控
0 引言
随着军事技术和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战时医疗保障的前线和后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对卫生装备完好运行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时基层单位没有维修卫生装备的能力,边、远、散单位卫生装备报修困难、维修周期较长,无法满足基层军医诊疗需求。目前,美军正在进行区域一体化医疗保障模式改革的尝试与探索,实施划区医疗保障,且取得了节约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的实施效果[1]。近年来,我院积极探索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研究如何更好地为体系部队提供医疗保障。在调查论证中,发现基层部队“缺医少药”的问题有明显改善,由于缺乏专业的医疗仪器维修人员,卫生装备损坏后长期处于停运报废状态,限制了基层卫生队医疗保障的能力。以下将主要介绍区域一体化卫生装备检修模式开展的必要性、方法及效果。
1 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现状
1.1 卫生装备堪用率较低
为切实了解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现状,我院医学工程科技术人员走访调研了桂北片区的体系部队,包括多兵种单位的院校门诊部、军门诊部、师医院、团卫生队等,发放《体系部队卫生装备明细表》统计卫生装备的相关数据,包括装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配发时间、质量等级、装备来源、在用情况等。调研后发现师医院、团卫生队损坏故障设备较多,例如X线机无法曝光、监护仪的心电模块故障、除颤器充放电故障、电动洗胃机吸力不够等;部分新配发设备不会使用,某单位新配发的飞利浦除颤器的电源转化器和电池接反,无法开机使用,长期闲置;某部队配发的担架心肺复苏机漏气,直接影响卫勤训练效果。经统计,各单位卫生装备堪用率为80%左右,而急救设备只能达到90%的堪用率,严重威胁伤病员的抢救。
1.2 维修技术力量薄弱
按照《全军卫生装备检修联勤保障体制建设实施方案》,师医院应设有专门的医疗器械修配室,(旅)团卫生队应编设1~2人的维修骨干[2]。通过调研桂北片区各体系部队师医院、卫生队,发现有些单位因人员缺编未设置相应维修人员及医疗器械修配室,有些单位的维修人员由战士担任,无基本卫生装备维修常识,甚至卫生装备型号和出场编号无法区分。
卫生装备技术档案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卫生装备的技术属性通常包括:设备的性能指标、技术参数、操作环境与条件、维护保养规程、设备操作保养与故障处理快速指南等[3],以上资料都应包含在产品说明书中。由于基层单位人员流动性较大、卫生装备来源途径不一等原因,卫生装备的产品说明书缺失严重,因使用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设备损坏的现象较多。
1.3 垂直化维修体制反应慢
自联勤改革以来,卫生装备的维修仍采取垂直化保障的模式,即由军区药检所负责整个军区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的维修,显然无法满足基层单位的维修需求。经总部规划,又在每个省设置了一个区域性三级维修站,协助军区药检所展开卫生装备维修任务,随着基层卫生队卫生装备逐年增加,区域性三级维修站工作负荷量也越来越重,已无法达到全省每个基层单位每年巡检一次的初始目标。即使每年到基层部队巡检一次,也无法灵活而及时的解决基层部队的需求。如某部队地域偏远,一台损坏的除颤器由三级维修站修复后再次发生故障,只能等待第二年的巡修服务。
2011年美军发布《美军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纲要》[4],强调后勤的第一原则就是及时,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数量提供正确的保障。在后勤原则中,及时是基石。如果后勤系统不能对被支援指挥官的作战方针遂行保障,其他一切则都变得毫无意义。根据该纲要美军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扁平化、一体化的后勤改革,如果卫生装备维修保障继续采取垂直化保障的方式,将严重影响卫勤保障的时效性。
2 中心医院区域一体化维修中心
在中心医院一级设置区域一体化维修中心,主要是利用中心医院医学工程科的技术优势,在不改变原有编制的情况下,负责区域内体系部队卫生装备技术培训、维修保障、计量质控等任务。如我院地处桂林市,则负责桂林市、柳州市所有部队单位的卫生装备维修保障任务,中心医院负责保障的体系部队在地域上较近,限于几个地级市范围,因此卫生装备巡修周期较短,可每月一次。卫生装备损坏需紧急修复的可以在4 h内到达片区内任一部队,因配件等原因暂时无法修复的,可使用医院的相关设备作为备份机,因此区域维修中心具有灵活快捷的特点。
2.1 小型卫生装备维修保养培训
在区域一体化卫生装备维修中心设立培训办公室,由中心医院医工科1名副主任技师和1名主管技师兼任培训师,各体系部队派出1名军医或1名士官到中心医院培训办公室学习小型设备、急救设备维修保养技术。培训内容以各体系部队现有卫生装备为基础,分为使用培训、维修培训、保养培训三个部分,使用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卫生装备的不当使用造成的设备故障和医疗事故,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某师卫生队报修的输液泵并无故障,只是基层部队不懂如何使用导致运行前报警;维修培训主要针对小型卫生设备的常见故障排除,例如水银血压计的故障,往往是水银泄露、玻璃管未清洗等导致的,经简短培训完全可由基层单位自己解决;保养培训主要针对基层部队长期闲置不用的卫生装备,如监护仪和除颤器电池定期充放电的问题等。
实行特定卫生装备的专题培训计划,例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卫生队的汽油发动喷雾器全部处于待修状态,有些是不知道在汽油里还需加机油的比例,有些是用后不清洗致使消毒液及水大量进人发动机而使汽缸长锈卡死,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不少部队都存在这一问题[5]。区域一体化维修中心可以召开专题培训计划,在每月赴体系部队巡修过程中进行现场培训演示及考核,防止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2.2 大型卫生设备巡修制度
传统意义上的大型医用设备,例如X线机,基层卫生单位只有1~2台,考虑到基层部队没有医学工程维修类专业人才,所以区域一体化维修中心把X线机、B超、生化分析仪、麻醉机、呼吸机等高值复杂设备纳入巡修范围。巡修主要采取每月巡检和故障后应急维修两种方式。预防性维修主要目的是延长卫生装备的使用寿命,保障卫生装备的技术参数合格,如X线机的预防性维修措施包括以下几条:使用环境是否过于潮湿;供电电源是否符合机器要求;高压发生器油面下降是否过多;检查床的限位开关是否可靠等[6]。故障后应急维修主要针对不便运输的体积较大的设备,如某旅卫生队X线机发生不能曝光的故障后,我院维修中心当天就派人赶赴现场,发现是控制电路板的供电电源有问题,从电源电路板引出电源后修复。除维修之外,一些大型医疗设备的安装、移机等工作也可由区域一体化维修中心承担,例如某团卫生队驻地搬迁,X线机的移机工作已由区域一体化维修中心完成,将来基层部队配发DR后的场所设计、安装调试等也可作为区域一体化维修中心的服务范畴。
2.3 计量质控巡检制度
中心医院的医学工程科一般都建有三级计量站,如我院计量室建有血压计、B超、监护仪、呼吸机等13项计量质控标准,按照《军队医学计量规定》和《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检测技术规范》[7]的要求每年对本院的医疗仪器进行计量检定。
基层部队的卫生装备原由军区药检所负责检测,但由于距离遥远单位众多的原因,每年仅能抽样检测一部分[8],无法保证所有卫生装备准确有效运行,存在误诊等医疗隐患。区域一体化维修中心负责区域内基层部队的医学计量质控工作,能降低检测成本,并且需检测的体系部队数量不是很多,可以达到100%的年检目标。同时上级单位新下发的卫生装备需强制检定时,可由区域一体化维修中心携带计量标准器具进行验收检测,防止卫生装备在运输过程中导致的损坏。
3 体系部队卫生装备维修室
针对基层卫生装备维修人员流动性大,装备技术档案保管不善的问题[9],以及卫生装备维修保养的需要,需在基层部队卫生队设立卫生装备维修室,维修室场所建设标准需满足以下条件:通风良好,配装空调,满足计量质控巡检时所需的温湿度,其中温度25℃,湿度为70%;电压稳定,供电插座要达到10 A,地线接地良好;配备的维修工具包括数字式万用表、直流电源、常用五金工具箱、数字式电容表、电流表、电路板吸尘器、电动鼓风机等;配置档案柜,存放仪器设备的图纸、说明书、操作规程、合格证书、装箱单、开箱照片、安装调试、验收培训、维修计量记录等。
由于基层卫生队普遍存在缺编状况,卫生装备维修室人员配备采取兼职的方式。其中卫生装备管理员1名,由卫生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员或军医兼任,主要职责是管理卫生装备技术资料、收发记录、计量质控记录、维修记录、报废记录等,即使出现人员变动等情况,卫生装备的档案可得到较好的延续;设置维修保养技师1~2人,由卫生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员或士官担任,经区域一体化维修中心培训后,保障所在单位卫生装备的正常运转,包括维修、保养、计量、质控等任务,对于无法自己修复的卫生装备,可将详细故障现象上报区域一体化维修中心。
4 结果和讨论
区域一体化卫生装备维修模式试点在基层部队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中心医院维修培训和巡修的方式,基层部队卫生队、院校(军)门诊部、师(旅)医院的卫生装备堪用率达到了95%以上,急救设备的完好率达到了100%,切实提高了桂北区域部队单位在卫生装备维修方面的一体化保障能力,若能全面推广,可有效降低卫生装备维修成本,战时基层部队卫生机构具备卫勤装备的快速故障排除能力,平时卫勤保障更加灵活高效[10],形成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的合力。
区域一体化卫生装备维修模式还需向社会化保障[11]的方式推进,一是维修配件补充渠道需多元化。如某部队师医院的瑞士产血球计数仪显示板组件损坏,经咨询部队购置时的国内代理商,该型号血球计数仪显示板组件需4万元,需从国外进货且到货时间不确定。我院维修中心联系国内某医疗仪器维修商,购置二手显示板组件仅需3 000元,3 d到货后更换修复。二是特种设备检测需依托地方质检机构。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总部配发的高压灭菌器需每年开展安全检查,防止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此类设备可就近交由地方质检局特种设备检验所进行安全质控检测,无需上级再重新建立相关质控标准器具。
区域一体化卫生装备维修模式是战区联合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越来越依赖医疗仪器实施救治的情况下,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的数量水平未来会不断提升,而进一步提高基层部队卫生装备自我保障的能力和局部区域性联合卫生装备保障的能力,是保持我军官兵战斗力的前提条件。结合国家医改不断完善区域一体化卫生装备维修模式,进一步扩大社会化保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1]赵晓宇.美军平时医疗保障及其改革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
[2]徐新民,马长久,胡军智.从现状与效果看医疗装备检修联勤保障的重要性[J].医疗卫生装备,2001,22(3):174-175.
[3]汤黎明,赵海洋.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管理规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5-127.
[4]亨利·H谢尔顿.美军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纲要[EB/OL].[2011-05-05].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11-05/05/content_2250 0692.htm.
[5]张祖进,郭朝平,李辉,等.再述三级维修站的重要性[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9):57-58.
[6]谭宁,佟云福,张雷.基层部队X线设备的质量与使用保养[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1):98-99.
[7]阳绪华,平杰,乔民.加强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和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的主要做法[J].人民军医,2012(4):298-299.
[8]胡红波,汤献国.“云”计算系统管理部队计量工作的初步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6):124-125.
[9]张建华,吴忠斌,周敦志.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维修管理的几点建议[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99-100.
[10]向月应,易秀英,王庆林,等.军队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3,15(3):143-146.
[11]任国荃.坚决贯彻现代后勤“三大建设任务”努力推动军队卫生工作创新发展[J].后勤学术,2013,58(11):4-7.
(收稿:2014-02-05 修回:2014-04-25)
Study on regional integrated medical equipmentmain tenancemode
LIU Peng,XIANG Yue-ying,YANGMing,NIU Guo-yu
(The 181st Hospital of the PLA,Guilin 541002,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jion,China)
Objectiv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ng repair cycle and high cost ofmedical equipmentmaintenance in the primary unit.Methods A regional integrated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platform was established in the regional central hospital.Training and teaching were suggested to replace the maintenance to enhance the self-support ability of smallmedical equipment in the primary unit.Themaintenance,metr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largemedical equipment by the central hospital were discussed from themechanism and problems.Results The intact rate ofmedical equipment in the primary medical unit of Guibei section was 95%,and the one of first-aid equipment reached 100%.Conclusion Regional integrated medical equipmentmaintenance platform contributes to flattened medical support.[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4,35(7):108-110]
regional integration;medical equipment;repair;quality control
R318;R197.39
A
1003-8868(2014)07-0108-03
10.7687/J.ISSN1003-8868.2014.07.108
全军医药卫生科研课题(13BJYZ04)
刘 鹏(1967—),男,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管理方面的工作,E-mail:liupeng2008gl@163.com。
541002广西桂林,解放军181医院(刘 鹏,向月应,杨 明,牛国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