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山深处格克小学(散文)
2014-03-08口李梅
口 李 梅
寒冷腊月一天,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6人乘坐两辆越野车来到距离县城104公里的东风傈僳族自治乡,准备去位于大山深处的格克小学,为全校61个孩子送上全局干部职工捐资购买的衣物、图书和文体学习用品。因为路途遥远且道路险峻,当晚我们住在了东风乡政府所在地。第二天一大早,在乡政府李副乡长等人的陪同下,我们从乡政府出发,开始了我们的格克之行。
格克是东风乡最偏远、最贫穷的地方。十八年前,在我还在读中专的时候就在一本油墨版的《东风》杂志上看到过这个名字。当时一位在格克工作的老师在一篇散文里,介绍了格克恶劣的生活环境和老师学校的艰辛,从此这个名字就深深印入了我的脑海,亲自到格克去体验一下生活也成为了我挥之不去的夙愿。如今终于得以成行,实在是让我激动不已。
从东风乡政府到格克有近70公里的山路,越野车在狭窄且曲折而艰险的土路上前行,路面崎岖,大多山路是伴山而行,一面是悬崖峭壁,一面是万丈深渊,远在山脚下的金沙江看上去犹如一条狭窄的玉带向东蜿蜒流去,探头望去不禁让人感到胆战心惊,好在我们的两位驾驶员在林业战线上开车多年,有着丰富的山区险路驾驶经验,艺高人胆大,在狭窄、陡峭的山路和泥泞地段都平稳开过,让我们心里放松了不少。一路上除了忐忑,我非常的兴奋,相机、手机齐上阵,远处连绵的群山、依山开凿的山路、赶着牲口去赶集的老乡、山上放养的黑猪、鲁地拉电站远景都一一收进了我的镜头。车子在越来越崎岖艰险的山路爬行,从1500多米的海拔上爬到2800多米的山顶,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头,终于来到了传说已久的“天路”,这是一条在山脊上开出来的土路,道路狭窄仅能容一辆车通过,路面坎坷不平,路基是用石块和沙石堆砌而成,两边都是万丈深渊。车子过后,路基上的沙石悉悉索索的往悬崖边洒落,让人触目惊心。为体验“天路”之险,我独自下车沿着路边慢慢走过,时时有腿脚发抖的感觉。在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颠簸后,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了格克完小。下车时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守候在校门口的孩子们,节令已是严冬时节,天气有了几许寒意,我们穿着厚厚的御寒冬衣下车时都感到有些寒冷,而那些孩子却一个个衣衫褴褛单薄,身材黑瘦矮小,很多孩子脚上还穿着破旧的塑料拖鞋。尽管来之前我无数次想象过他们的模样,但眼前这一幕还是超乎我的想象,我的眼泪一下就涌出了眼眶……在平息了一下心情后,我们招呼着老师、学生们一起把满满两后备箱物资卸到了操场上,并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捐赠仪式。
在当地师生的带领下我们详细了解了学校情况。学校有六个年级,61名学生,8个老师其中5个是都是代课老师。房子全都是土木结构的旧房,教室里周围是高低床,床上放着简陋的行李,中间是课桌,教室和宿舍就在一起,破旧的黑板,踩上去就吱吱作响的讲台,就是教室加宿舍的全景。操场和道路没有硬化,是凸凹不平的土坪,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就是在简易的球场上对着一个破旧的木栏板打打篮球、羽毛球,或者几个人追逐嬉戏。因为院子太小,更多的孩子只是在学校外面的山坡上玩耍。因为没有通电,电视和广播都没有,信息很是闭塞,孩子们和外界的联系也不多,脸上流露出来的是与他们的年龄大不相称的沉默和戒备。问他们话也很少回答,给他们拍照也是害羞地转过身子,只有一个圆脸大眼睛的小男孩在我的镜头下绽放出纯真、灿烂的笑容,并用傈僳话鼓励他的小伙伴勇敢地回答我的提问。尽管话不多,然而这些孩子却是非常的淳朴和懂礼貌,对我们送上的东西哪怕只是一颗小小的奶糖都是用双手接过,并鞠躬道谢。我们去的这一天是周四,却是格克小学独有的“大星期”,听姚老师介绍,格克小学不实行双休,而是上十天半的课休息三天半。因为有些孩子的家距离学校很远,有的要独自走4、5个小时的山路,很多是羊肠小道,路上很是危险。休息这天中午有些孩子的家长会来学校接他们的孩子,更多的则是自己独自走回家。平时的大星期这个时间学生已经放学回家了,今天为了等我们,推迟了吃饭时间。今天的午饭是每人一大碗白米饭、一勺蒸鸡蛋,汤是每人一搪瓷缸清茶。排队打到饭后,孩子们就三三两两的在屋檐下、教室里、墙边,或蹲或坐地大口大口地吃着,简单的伙食在这些孩子眼中已是美味佳肴,吃得很是香甜。看着他们的模样,想想城里的孩子,和这里的孩子生活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不禁更为心酸。姚老师告诉我,在学校这些孩子吃的还算好,如果是在家他们就只能吃包谷饭,喝点油茶。在校外等候接孩子的家长,穿的比孩子还要褴褛一些,一位接孙子的老奶奶,穿着单薄,在寒冷的气候里还打着赤脚。我问她话的时候,她回答的是我听不懂的傈僳话。岁月的艰辛在她脸上深深刻下了印迹,瘦削的身体、满脸的皱纹、冷漠的眼神无言地说出一个贫穷的傈僳族老人的无奈和心酸……
所有的这些让我百感交集,心情更是异常沉重。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深处,说的是民族语言,父母亲仍处在脸朝黄土背朝天,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生活中。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资助的话很多在小学毕业后就只能辍学回家,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就只能沿袭父辈们的生活,那么也就无法去改变他们贫穷的现状。如何从根本上去改变这些孩子?从根本上去改变他们贫穷的面貌?也许我们都应该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