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仔貉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2014-03-08张英曼
张英曼
河北省乐亭县畜牧兽医局,河北乐亭063600
张英曼,女,1978年生,大专,助理兽医师。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为患者(畜)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全身皮肤发红和发热,故又称红皮病。该病主要由吸血昆虫传播,注射针头、交配、手术器械等也可传播本病。该病的易感动物有猪、绵羊、牛、犬、猫等,在不同宿主中存在不同的虫种(如猪附红细胞体、羊附红细胞体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到过1例仔貉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乐亭县某貉养殖场饲养种貉350只、仔貉1 700只。2013年6月初,该场仔貉陆续发病、死亡,用白头翁散治疗3d但效果不佳,发病率为15%,病死率达40%以上。
2 临床症状
患病仔貉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体温升高至40℃以上,嗜睡,四肢无力,被毛脏乱,皮肤、眼结膜和口腔黏膜苍白、黄染;部分仔貉有腹泻、呕吐的现象。
3 剖检病变
剖检3只病死貉,可见血液稀薄、血凝不良,心脏冠状脂肪有出血点,肝稍肿大、黄染,胆汁浓稠,胃肠黏膜出血,肺脏和肾脏有轻度的炎性变化。
4 实验室检查
1)无菌采集病死貉的心、肺、肝等病料直接做组织触片,酒精灯火焰固定,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均未发现病菌。
2)无菌采集病死貉的心、肺、肝等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h,未见细菌生长。
3)无菌采集病死貉的心血,涂片;另取一块病死貉的肝脏,用手术剪剪出一个切面,抹片。涂片和抹片均进行瑞氏染色,油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上附有点状或条状、具折光性的小体,严重者虫体在红细胞边缘连成一圈。
4)无菌取一滴耳尖血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然后加盖盖玻片,置于油镜下观察,发现一个或几个球形、逗点形或杆状的闪光小体附着于红细胞边缘或游离在血浆中(血浆中虫体可做伸展、收缩、转体运动),红细胞呈菠萝状、锯齿状、星状等不规则形状。
5 诊 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貉附红细胞体感染。
6 治 疗
1)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除排泄物,定期消毒,减少应激。
2)对全群貉用药。早上,10%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0.5g/kg体重,均匀拌入饲料,连喂5d;晚上,适量投服多种维生素。
按照上述方法治疗后,第2天死亡2只,其余仔貉逐渐痊愈。
7 预 防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貉居住场所的日常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排泄物,避免气温剧变、闷热、潮湿、寒冷、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高、转群等应激刺激,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2)消毒灭菌。加强环境消毒,每周消毒1~2次(可选购碘类和季铵盐类2种消毒药,轮流使用),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仔貉感染附红细胞体的几率。
3)供给全价饲料。喂给全价饲料,保证营养;定期投喂复合维生素,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4)定期保健。在种貉配种前和仔貉45日龄左右内服强力土霉素、贝尼尔等3~5d,进行预防,降低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
5)定期检测。炎热夏季是附红细胞体病的高发季节,应每隔半个月左右,对群体中个体较小、被毛脏乱的个体采血,检测附红细胞体病,发现患貉及时治疗。
6)消灭传播媒介。抓好蚊子、疥螨、虱子等节肢动物的驱除工作,控制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