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和蛋鸭的营养需求特点各不同
2014-03-08程士祥山东枣庄市山亭区梅园12302山东枣庄277200
程士祥 (山东枣庄市山亭区梅园12-302 山东枣庄 277200)
1 肉鸭的营养需求特点
肉鸭采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和沉积脂肪能力强。只有提供充足的各种营养物质,才能维持肉鸭正常的生长。肉鸭营养需要分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维持需要指鸭在非生产、相对安静条件下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量。生产需要指肉鸭生长体重的营养需要量。肉鸭采食的各种营养物质首先应满足维持需要,其次才用于体重生长。因此,充足的营养供给量是维持肉鸭快速生长的基础。
肉鸭需要多种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和水6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是动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是肉鸭较经济的能量来源,效率高;蛋白质作为鸭的能量来源效率低、不经济。肉鸭对低能日粮的接受能力较强。在日粮能量浓度的一定范围内,肉鸭具有根据日粮能量浓度调节采食量的能力。但是,采食低代谢能日粮的肉鸭饲料转化效率显著降低。当肉鸭日粮能量浓度降低到11.7MJ/kg以下水平时,肉鸭每日的总能量采食量显著降低。能量采食量显著影响肉鸭的生长、增重和肉种鸭的产蛋性能。
鸭对饲料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不具有消化能力。鸭盲肠微生物只能消化部分半纤维素。所以,饲料粗纤维中的能量绝大部分不能被鸭利用。但是,粗纤维素能刺激鸭胃肠蠕动,促进排泄。
2 蛋鸭的营养需求特点
2.1 产蛋初期与前期的营养需要量特点
蛋鸭在产蛋初期(20~23周龄)和产蛋前期(24~28周龄),重点是增加饲料营养浓度和饲喂次数,由分次分批饲喂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饲喂。饲料应满足蛋鸭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保证鸭群顺利到达产蛋高峰。高蛋白质(18.0%以上)、高能量(11.50MJ/kg)饲料能促使鸭群较快达到产蛋高峰期。当鸭群的产蛋率达50%后,应采用自由采食方式饲喂,以促进蛋鸭产蛋进入高峰期。
2.2 产蛋中期的营养需要量特点
产蛋中期(29~60周龄)是蛋鸭的产蛋高峰期,重点是确保鸭高产,力争使产蛋高峰期维持到400日龄以后。蛋鸭产蛋中期饲料的营养浓度应比前期略高,产蛋高峰期要求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应达19%以上,每只每日饲料采食量在150g以上,饲料应营养全面,易消化。有条件的鸭场,可以为蛋鸭提供青绿饲料、水草,喂量以每只每天不超过150g为宜。
2.3 产蛋后期的营养需要量特点
在蛋鸭产蛋后期(61~72周龄),应根据蛋鸭体重和产蛋率确定饲料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特别是应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品质,以维持鸭群的产蛋率在80%以上的水平。如果出现鸭的体重下降、羽毛脱落现象,应提高日粮的蛋白质品质,如在饲料中适当添加鱼粉等优质动物性饲料。若发现蛋鸭的体重增加,应适当降低饲料的代谢能或控制采食量。如果发现蛋壳质量下降,应补充维生素,同时适当提高日粮钙、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