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敏感而绿色的心
2014-03-08禾西
禾西
一颗敏感而绿色的心
禾西
初读《寂静的春天》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个早春时节,春寒料峭,鸟声鸣翠,而蕾切尔·卡逊在书中发问:春天的鸟儿在哪里?
那时候我们的环境还没有太多问题,对卡逊的发问很不敏感:听不到鸟叫有那么严重吗,至于生那么大的气?更不理解的是,如此的一本小册子居然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开山之作,而作者卡逊竟成了绿色和平运动的教母。印象中,能开启一项事业,或者改变大众观念的理论准备,应当是一本煌煌巨著,比如达尔文论物种的起源,还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环境保护事业的首倡者竟然只是一科普作者,连专家教授都不是,《寂静的春天》里没有公式推演,没有理论模型,只有一些个人见闻,以及美国农业部的病虫害防治数据。这个事实叫人匪夷所思。
《寂静的春天》(美)卡逊著科学出版社
寻觅春天的这声呼喊回荡了半个多世纪,并且依然在回响不绝,已经汇聚成我们时代至高至强的伟大信念,所催生的事业正在对人类的短视造成的恶果作出矫正。这一切均源自于当初一个贫穷女孩子对绿色的敏感,你能相信吗?蕾切尔·卡逊就读的中学是所贵族女子学校,周末通常是一场舞会,有钱人家的女孩子以艳丽的晚礼服来满足虚荣心。卡逊家没钱给她置办昂贵的服饰,她平素寒酸的衣着经常成为同学嘲笑的对象。于是附近的树林成了卡逊周末的好去处,一本书可以打发一个下午,看累了就扑一扑近处的蝴蝶,听一听四周的鸟鸣,望一望远处的山岭,绿色在少女卡逊心中留下了浓重的一抹。当成年卡逊接下了农业部的委托在林子里奔波时,她敏锐地感受到身边少了一样曾经是那么习以为常的东西:悦耳的鸟叫声。记录鸟叫声不在农业部的委托书中,可卡逊执意要加上这一笔,这一加,就加出了一部环境保护理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著作。
一部伟大的书也许不需要有多高深的哲理,但肯定少不了对自然的观照,黑塞在短篇小说《诗人》里有如下描写:“闻其诗宛若目睹旭日东升,鱼儿嬉戏,耳闻春风过处柳丝絮语。”对绿色的敏感来自于经年累月跟自然的亲近,至今,我们对自然与人类关系依然不甚了了,在城市钢筋水泥林里长成的一代对绿色更是缺乏认同,有限的概念都得自景观林带和盆栽花卉,更进一步的体验不过就是农家乐里的水果采摘,大多数人对自然与人类共生关系的敏感度日渐下降。如此前景非常可怕,一旦人们丧失了对自然的认知能力,就会像一头在垃圾堆里觅食的猪,不分好坏也无所谓环保与否,最终毁灭人类的既不是撞地球的小行星,也非子虚乌有的外星人,而是我们自己。到那时,寂静的不只是春天,而是四季,而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