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的交响
2014-03-08戚子平
戚子平
阅读与写作的交响
戚子平
笔记体小说集《风水先生》的出版(2013年6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散文丛书),我是感慨万千的。说来话长,1986年,当时我还不懂什么是文学,但当读了中文系,看了世界名著后,感觉就不一样了,有时会涌动起写作的欲望,尤其是看了卡夫卡、契诃夫、鲁迅和蒲松龄等作品后,感觉更甚。
于是就动起了笔,写一些不是小说的“小说”来。字数不多,豆腐块一样大小,不会占挤很多时间,也不会浪费人家的阅读宝贵时间,将一些街邻里巷、局里局外的人和事按照文学大师的思想和艺术意蕴学写起来,这样经过三年的练习,终于在1989年4月的第4期《春风》文学刊物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处女作小说《家龙》。当时我想,这篇小说应当归功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的魔幻意识、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中的瑰丽境界和卡夫卡深邃的寓言小说,是这些大师的气韵和美感引导了我,使我这个生性愚劣的作者亦能尽快走上文学之路,尽管离文学殿堂之门还十分遥远,但还能歪打正着,瞎子射乱箭地射中,虽然具有偶然性,但还是感到十分满足。《家龙》这篇文章当时人们说这是一篇散文化的寓言性笔记体小说。我想想也有一定道理,我想反正是一篇文章了。较有情趣,较能概括性地写出了人们的某种心态。那次的发表,我的记忆是深刻的。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想念和感激那个发表我文章的编辑王海南老师。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文学之路从此在我的人生坐标系上留下了抹不去的轨迹,
给我以后的事业拓展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于是一鼓作气,在1990年的一个冬夜,我在笔记本中又创作了《风水先生》,将我在农村六年支农插队那些难以忘怀的人物,通过作品的形象塑造记录下来,当然也同时将一些非物质文化作了极好记录。尽管这篇反映农村文化大革命的人文景观小说在写字台抽屉中一躺就是二十余年,但想不到的是后来拿出来发表后,还是较受人们的欢迎,有一定的可读性和生命力。
由于本人在单位和家庭的工作生活十分繁忙,因此,只能利用点滴时间写作,我又拜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幽默、讽刺大师契诃夫的作品为师,因契诃夫作品的显著特色是他能够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提示生活本质,能高度淡化情节,可以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重要的社会现象。由于契诃夫具备这种犀利的文笔和隽永情趣,这很符合我的生活现状和写作语境。因此,选在《风水先生》的好多作品如《调令》《考验》《绿魂》《老孙头的秘密》《文革追忆》《训罚》等均有契诃夫作品的影子。虽然我的文笔远不如契诃夫大师,但作品《绿魂》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记得笔记体小说《绿魂》在1997年4月的《文学港》发表后,不少老干部看了小说后,以后也想树葬,纷纷行动起来,令我欣慰和感动。小说成了两代会的“提案”和“教育书”。因此打心眼里敬佩《文学港》的社会责任感和眼力。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曾这样说过:“文学艺术,虽然既不能当吃,也不能当喝,也不能打仗,但它可以把一个发展方向的心理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最深、最细、最难忘,萦绕在你那脑海里头三日不绝,三年不绝,三十年不绝,直到你临死的时候仍然摆脱不开它,那种民族的意识,那种心理,那种情感,它给你凝聚起来。”是的,通过《绿魂》的发表之事,使我深有体会,很有同感。
因此,作为一个作者,写作不仅仅是一件个人的事,拿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是:要为人民而歌,以爱为核心,写出真善美的作品来,体现一个作者的责任和良知。说到底,做作者的要文质相含,既要有莫扎特天籁之音的纯美,又要有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的复合之美,表现风格要多样化。
我想。